张书岭;谢龙利;王德泉;周脉耕
目的 对比单用替吉奥胶囊和替吉奥胶囊联合顺铂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晚期胃癌患者92,随机分为替吉奥组和联合组各46例,两组分别应用替吉奥和替吉奥联合顺铂进行治疗,疗程2个周期,评价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替吉奥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2.61%和54.35%;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26d和159 d;两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无预期外严重不良反应,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做为晚期胃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衣学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西安市区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西安市内两个区,划分5个年龄组,每次至少选1 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断为阳性.结果 3次共调查4 495人,合计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2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70.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x2=4.78,P< 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58.84%,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6.99%(x2=286.11,P<0.001).结论 该市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提高人群的保护率.
作者:李焕枝;张晓宇;周体操;李琴丽;吴文婧;李倩;胡美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晚期胃腺癌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探讨肥胖对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于某院实施手术治疗的226例晚期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重指数(BMI)将胃腺癌患者分为非肥胖组和肥胖组,非肥胖组134例患者BMI< 25,肥胖组92例患者BMI≥25,两组患者均行胃腺癌根治术,观察记录两组术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住院死亡率及随访记录患者一年生存率.结果 BMI<25组与BMI≥25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死亡率、一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BMI< 25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分别为( 223.2±136.6) ml、 (158.1±57.9) min、 (2815±174.6) ml、11.2%,BMI≥25组分别为(266.9±170.1) ml、 (188.2±79.7) min、(348.0±209.3) ml、21.7%,P< 0.05.结论 肥胖对于患者术后的住院死亡率及一年生存率等短期结局无明显影响,不改变晚期胃腺癌患者的术后结局.
作者:余壮明;陈兴超;李合;严平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质控中心在提升基层医院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方法 对全市27家基层医院统一规范标准、定点帮扶、岗位练兵,并通过季度例会制度、建示范点、定期考核反馈信息等措施进行护理专业质控管理.结果 通过1年的护理专业质控管理,27家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护理队伍建设加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升.护理质量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护理核心制度得到完善、落实,护理队伍建设、护士依法执业、三基水平、服务意识得到加强,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提升,促进了优质护理资源向基层延伸.结论 护理质控中心能有效整合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中护理专业技术和服务优势资源,发挥二、三级医院龙头作用,推进优质护理技术和服务向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延伸,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作者:郑晓蓉;曾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子宫切除的时机和指征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可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且选择同期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未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自行设计调查表,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产后出血、子宫肌瘤、疤痕子宫、宫腔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等方面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单变量(x2检验)进行对比,筛选出与子宫切除术有关因素.以及多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前置胎盘(P<0.05)、胎盘早剥(P<0.05)、胎盘植入(P<0.05)、子宫破裂(P<0.05)、DIC (P< 0.05)、出血量多(P<0.05)、子宫肌瘤(P<0.05)这7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只有前置胎盘(P<0.05)、胎盘早剥(P<0.05)、胎盘植入(P<0.05)、子宫破裂(P<0.05)、DIC (P<0.05)5个因素显示是危险因素,与子宫切除密切相关.结论 子宫切除术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对妇女患者的监测、提高警惕、减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
作者:金美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猪尾探针寻找断端并加以吻合的围术期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50例(50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均采用猪尾探针法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专科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用猪尾探针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术期采用规范化专科护理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乐山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0年报告的乐山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 ~2010年累计报告病例4 947例,死亡1人;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0.68/10万、68.12/10万和72.26/10万;全市11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2∶1,病例主要集中在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3~5月和10~12月明显高发.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和季节差异,该市10~12月手足口病的防控不容忽视.
作者:秦利平;罗瑶;江顿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蚊媒密度、季节消长及环境因素对人间乙脑流行的影响,为开展乙脑疫情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查阅资料,根据历年发病情况选择监测点,了解该地自然环境状况,采用诱蚊灯法,城区选择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猪圈)各3处,每月2次,使用诱蚊灯从日落20 min后开始,连续6h,监测种类、性别并计数,密度(只/h)=捕获蚊虫数/捕蚊时间×灯数.结果 两个调查点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明显不同,蚊虫种类有致倦库蚊72.9%、三带喙库蚊5.4%、白蚊伊蚊0.7%、埃及伊蚊0.3%、中华按蚊1.3%和其他蚊种19.4%,三带喙库蚊构成比三亚为11.7%,琼中为3.6%.,两个调查点三带喙库蚊平均密度三亚市0.15只/人工小时、琼中0.17只/人工小时;三亚市一年四季三带喙库蚊密度较均衡,高峰期5~9月,琼中县三带喙库蚊高峰期明显,6~7月为高峰期,其他月份密度较低,与病例分布基本一致.结论 三带喙库蚊生长繁殖周期长,在蚊种中所占的比例高可能是三亚市乙脑发病数高于琼中县的主要原因,三带喙库蚊生长繁殖周期与温度、地形地貌、稻田种植面积及生猪养殖有密切关系.
作者:闫秀娟;赵伟;曾林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介入栓塞手术与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既往于某院治疗的顽固性鼻出 血患者112例,42例接受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的患者设为观察组,余70例接受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41(97.6%),对照组为49 (7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复发(2.4%),对照组有21例复发(3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P< 0.05);术中VAS观察组(8.02±1.01)较对照组为低(8.92±1.12) (P<0.05);术后VAS评分观察组(4.78±1.11)较对照组明显较低(7.96±1.03) (P< 0.05).结论 使用鼻内镜电凝止血的患者较介入栓塞的患者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患者术中感觉良好.
作者:徐明录;秦顺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并定期门诊复诊.比较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时,两组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足部自我管理状况、足部皮肤及供血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足部自我管理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足部皮肤干燥、皲裂,足麻木感,足部皮肤发凉状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 0.01或P<0.05.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可以解决目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知晓率低、足部自我管理水平低的现状,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及供血状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耿秀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用药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某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用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 (28/30),对照组为66.7% (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脱水恢复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能产生协同作用,既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又能保护肠黏膜,从而迅速改善症状,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淑新;杨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间行高危型HPV(HR-HPV)筛查的门诊或病房患者阳性病例306例,27例HPV-DNA阴性作为对照组,用杂交捕获二代法(HC2)检测HPV-DNA,所有患者均填写HP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调查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第一次结婚年龄、被动吸烟、曾经怀孕、人工流产、使用避孕套、第一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与HPV感染存在相关性(P< 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人均收入,被动吸烟,使用避孕套,第一次性生活年龄有关(P<0.05).结论 被动吸烟、人工流产、性伴侣数多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1),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收入多、使用避孕套、第一次性生活年龄大是HPV感染的保护因素(OR<1).因此应加强对HPV易感人群的卫生宣教与管理,从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李肖甫;李雁青;智艳芳;张琳琳;沈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机采血小板-80℃冻保存9个月的活化情况并观察抢救急性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测定20份低温保存血小板的CD62p和CD41表达量与pH值变化与冰冻前血小板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观察126例急性出血、渗血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的止血情况.结果 冰冻前、后CD41平均荧光强度和CD62p阳性率(%)及pH值分别为(24.36±10.03)、(26.53±10.78);(6.43±0.10)、(6.62±0.11) (6.62±0.09)、(6.86±0.08).P值>0.05,冰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例急性出血、渗血患者,经1-4个治疗量的冰冻机采血小板输注后,止血有效率90.5%.结论 冰冻机采血小板-80℃保存9个月,活化情况无明显改变,在治疗急性出血、渗血患者时,具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良好止血作用.
作者:赵玉河;张国林;高冀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染毒对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二硫化碳组,每组10只.二硫化碳组大鼠腹腔注射二硫化碳玉米油溶液,开始4周染毒剂量为150 mg/kg,1次/d,6次/周,后4周染毒剂量为300 mg/kg,1次/d,6次/周.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玉米油溶液.染毒结束后对周围神经损伤体征进行评分,同时检测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GF、BDNF在海马及坐骨神经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二硫化碳染毒8周后染毒组大鼠周围神经体征评分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显示二硫化碳染毒组胫神经运动神经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染毒组大鼠海马及坐骨神经中NGF和BDNF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二硫化碳染毒导致的神经组织NGF、BDNF蛋白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其神经毒作用.
作者:闫立成;曹福源;郝玉兰;胡微微;李清钊;姚林;张艳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急性期及恢复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川崎痛患儿35例为病例组,以发热、皮疹为主诉的肺炎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的48例患儿为对照组,测其急性期与恢复期脑利钠肽及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值,并做相关分析.结果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脑利钠肽值明显高于恢复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川崎病患儿恢复期冠状动脉内径值明显高于急性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扩张是在恢复期诊断川崎病的重要手段,而脑利钠肽可作为急性期诊断川崎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作者:张俊玲;李存燕;高捷;张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定科实习护生在手术室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方法 培训期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各专科手术配合的量化积和综合考核等方法,以建立定科实习护生从学习手术室规章制度到熟悉手术童工作流程,在重点掌握1个专科手术配合的基础上,能胜任手术室亚专业护理岗位.结果 2011.2.21-2011.7.15,参加手术室定科实习护生培训61名,其中41名(67.21%)顺利完成本阶段培训.在此期间,因工作需要中途转入其他科室培训14人(22.95%),终止实习人数4人(6.56%),因不适应手术室工作转入病房2人(3.28%).结论 手术室教学培训有助于提高定科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及临床工作能力.
作者:杨小蓉;黄俊华;龚仁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鹰潭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及安全状况,为有关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村为单元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及安全状况调查及采样,按2006年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进行样品检测及评价.结果 全市农村有4种饮用水不安全类型,涉及人口总计38.668 2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5.77%,其中水质不安全占13.26%,水质检验不合格率高的是总大肠菌群98.96%,其次是pH值(偏低)58.33%、菌落总数42.71%、肉眼可见物40.63%和浑浊度28.13%;其中水源不保证占31.87%,用水不方便占0.50%,水量不达标占0.13%.结论 鹰潭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及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必须积极寻找合适的水源,并完善净化、消毒等工艺及设施,以切实保障村民的饮用水卫生和安全.
作者:聂志学;赖建萍;侯义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淄博市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实际感染水平和动态变化趋势,为应对流感大流行,完善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10年1月-9月期间,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 50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利用血凝抑制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结果 该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5.60%,自然感染率为21.09%,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比例为1.97∶1;抗体阳性率以16~24和6~15岁年龄组高,60岁以上年龄组低;教师和学生阳性率高,医务人员阳性率相对较低;第1次调查抗体阳性率高,第3次调查低,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半年后抗体阳性率为11.36%.结论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该市实际感染人数远远超过确诊病数,学龄人群和年轻人是大的感染群体,人群中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随时问推移逐步下降.
作者:王玲;张艳;崔峰;徐凌忠;王显军;郭平;杨淑霞;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建立医患信息交互平台对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成等例数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新型信息交流平台进行医患沟通,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医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采用新型医患信息交流平台的实验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接传统方式进行医患沟通的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表明新型医患信息交流平台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建立新型医患信息交互平台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可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姜爱军;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海南汉族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50~60岁骨质疏松患者334例及相应年龄段正常对照301例进行骨密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测定.结果 维生素D水平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海南汉族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下降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海南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胜花;宋钦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