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

宋萍;王鹿婷;蔡春妮;吴秋兰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 腰大池引流, 颅内感染,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垂体瘤术后行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方法 对55例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积极配合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维特有效的密闭引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术后5例出现脑脊液鼻漏均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其效果满意,有1例发生颅内感染,终治愈.结论 腰大池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发生不容忽视,应给于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表象训练对中风恢复期康复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条件作业的功能锻炼对中风恢复期的作用和效果,有效评价表象训练对中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影响和作用.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表象训练条件作业视听觉功能锻炼互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无表象条件作业康复训练法.结果 两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14%(P<0.01),躯体功能评定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表象训练条件作业的方法较无表象条件作业康复训练法作用和疗效显著,说明表象训练条件作业的方法对中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有效的功能训练方法.

    作者:翟向阳;刘天晓;魏玉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 对20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20例血管闭塞的患者中溶栓后有10例完全再通,6例部分再通,4例未再通.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是保证溶栓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慧茹;伍琼珍;吴淑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某高校学生的膳食及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的膳食及营养状况,寻找主要存在的营养问题,以便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技20~23岁的165名学生;利用调查表对其膳食情况进行为期5 d的记录.结果 该人群异常体质的人占33.3%,且以体质偏轻为主.男、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偏轻者分别占12.5%、33.1%.男、女大学生能量摄入均不足,分别达到RNI的66.8%和89.6%.男生膳食摄入蛋白质、脂肪略低于参考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女生脂肪、碳水化合物略低于参考撮入量,但蛋白质略高于RNI标准.结论 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不合理.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建议大学生适当调整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增强自身身体素质.

    作者:熊祥玲;张明;张春宏;杨雪;黄海斌;熊苑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成都口岸2004~2009年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状况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口岸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方法 对2004~2009年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监测的40例HN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2004~2009年共检出40例 HIV感染者,检出率为0.33‰(0.06%-0.60%),年栓出率呈上升趋势.其中39名男性,1名女性.75%为外派劳务人员;年龄以30~39岁为主;性接触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结论 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者以青壮年和外派劳务人员为主,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口岸艾滋病防控工作应随之加强.

    作者:石莹;田绿波;陈肖潇;樊学军;杨雨;孙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5例研究对象膝关节5个软骨面分别进行MRI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 D2FS2SPGR)及附加脂肪抑制的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FS2FSE2T2W)扫描,并于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评价MRI两个序列诊断的效果.结果 3D2FS2SPGR序列的灵敏度为98.5%,特异度为93.2%,假阴性率为6.8%,假阳性事1.5%,一致性率为97.1%; FS2FSE2T2W序列的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95.9%,假阴性率为4.1%,假阳性率3.0%,一致性率为96.7%.进一步将MRI扫描结果与关节镜扫描结果进行分级的比对后,3D2FS2SPGR序列分级与关节镜分级的一致率为92.7%,FS2FSE2T2W序列分级与关节镜分级一致率为82.5%.结论 MRI 3D2FS2SPGR序列及FS2FSE2T2W序列的扫描,均能取得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根据损伤程度分级后,3D2FS2SPGR序列对软骨损伤诊断的准确度高于FS2FSE2T2W序列,更能准确地评价软骨损伤程度.

    作者:任鸿萍;张天照;张兴华;洪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NotI和SfiI酶切PFGE指纹分析比较

    目的 比较NotI和SfiI酶切霍乱弧菌基因组DNA进行PFGE指纹图谱分析菌株间遗传关系效果的优劣.方法 分别运用NotI和SfiI对2008年在海南省暴发的2起霍乱疫情中分离到的76株菌株进行PFGE指纹分析,并利用BioNumerics Version 4.0软件聚类分析.结果 NotI酶切图谱将76株菌株划分为3种不同的带型,SfiI酶切图谱将76株菌株划分为6种不同的带型.两种酶分析的结果均显示,6月份和10~11月份暴发的两起疫情的菌株分别具有不同的带型.SfiI酶切图谱分析显示,6月份疫情中,1株分离自永兴镇的菌株与4株长流镇的菌株间相似系数为98%;10~11月份疫情中3株分离自海南大学的菌株具有不同的带型分别独立成为一支,而NotI酶切图谱中,这些菌株均与同一起疫情中的其他菌株具有相同的带型,未能检测到遗传变异.结论 NotI更适合于对不同暴发事件整体性分析,而SfiI适合于分析暴发事件中菌株间的差异,这两种酶的共同使用起到较好的互补作用,为进一步的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吴捷;朱建华;刁保卫;周海建;阚飙;黄昌和;王少玲;苏新元;马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压氧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重症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重症颅内感染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定颅内感染患儿75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40例联合高压氧治疗.随访期间对比两组的临床指征、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儿的意识恢复、肢体瘫痪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10%,均优干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重症颅内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荐在临床救治中参考使用.

    作者:黄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宫缩不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观察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宫缩不良的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72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每组36例,比较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及宫缩幅度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缩宫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宫缩不良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出血时间,加强宫缩幅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训练方式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及细胞凋亡

    目的 比较不同训练方式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游泳训练和一次性力竭游泳为运动模型,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游泳训练组(T)和一次性游泳力竭组(E).T组大鼠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6周,每周6次,1~2周每次训练45 min,3~4周每次60 min,5~6周为90 min,末次训练24h后取股四头肌;E组正常饲养6周后于一次性力竭游泳后即刻取股四头肌.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MPTP的开放;RT-PCR检测Bcl-2和Bax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结果 ①游泳训练没有导致大鼠骨骼肌MPTP的开放发生显著性变化,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强,Bax mRNA的表达及Cyt c的释放量显著减少.②一次性力竭游泳导致大鼠骨骼肌MPTP的开放程度显著增大,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Bax mRNA表达和Cyt c释放量t显著增加.结论 不同训练方式会通过调节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及凋亡蛋白的释放来调节细胞凋亡.

    作者:王冬梅;漆正堂;丁树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治疗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因静脉输液发生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洒,对照组38例用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消肿、止痛、软化血管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南白药气雾荆治疗静脉炎效果良好,且优于临床上常用的50%硫酸铁湿敷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海燕;郑辉宇;史立民;赵丽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肠充气法MSCT成像在大肠病变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大肠克气法16排CT成像在大肠病变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7例疑诊大肠病变患者完成大肠充气法16排CT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5s、48~50 s、58 s),采用Neusoft 16扫描仪,在工作站完成CT仿真内镜、多平面重组、容积重建等后处理观察,并与肠镜或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CT检出大肠病变46例,误漏诊5例,诊断敏感度93.3%,特异度73.3%,准确率91.2%,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76.9%.结论 大肠充气法16排CT成像有较高的大肠病变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兴家;孙伟明;宋玉卿;马进元;范志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32例患者病情指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从临床上探讨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情特征和疾病的原因.方法 在2009年3月~2010年5月中向送诊人员询问32例病患的病史,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在临床上观察和分析患者病情的特征.统计构成意识障碍的原因.结果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以急性脑血管病为主,其次为中毒类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肺性脑病和糖尿病引起的意识障碍.结论 引起急诊内科意识障碍的因素很多,因此比较复杂,但是主要是由常见病引起,在临床上对其指征要引起注意和观察.在治疗过程中要与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引导其家属对其查体和观察,争取有针对的及时治疗.

    作者:冯志成;钟天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婚孕前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婚孕前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该院产科门诊所进行孕产检查的妇女和预备分娩产妇8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联合健康教育.对所有妇女进行18~24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妇女的干预疗效、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依从性变化.结果 两组间相比,试验组妇女的依从性变化、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妇女护理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 运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婚孕,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实现优生优育,并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可显著地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减轻妇女的负性心理.

    作者:余群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结石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结石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胆结石已成为严重困扰人类的疾病;本文将近几年有关胆结石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归纳,了解其发病机理,为降低其发生提供一定的预防策略.

    作者:王娜;王培玉;仝林虎;刘宝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吸烟、饮酒和吸烟饮酒协同作用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比较吸烟、饮酒和吸烟饮酒协同作用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对吸烟组(每天吸烟量>10支),饮酒组(经常饮白酒或有色酒每天>100g或啤酒每天>1 L),吸烟、饮酒混合组(达到以上两种标准)的3组473例病人的脑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吸烟、饮酒和吸烟饮酒混合组在3个年龄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的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比较.结果 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吸烟饮酒混合组明显共61例、吸烟组次之34例、饮酒组相对较低共17例(x2=26.38,P< 0.05).引起血流减慢原因也是吸烟饮酒混合组突出(x2=9.34,P<0.05),而单吸烟组和单饮酒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导致血流减慢的主要因素是烟酒混合组(x2=9.6,P< 0.01,x2=8.7,P<0.05);老年组中导致血流减慢吸烟、饮酒和混合组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77,P> 0.05).在青年组中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吸烟、饮酒和混合组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x2=4.27,P> 0.05),但在中、老年组中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吸烟饮酒混合组明显(x2=12.30,P<0.05、x2=8.76,P<0.05),吸烟和饮酒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吸烟比饮酒更易导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吸烟饮酒对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形成有协同作用,并促使脑血流减慢随着年龄的增加向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转化.

    作者:周玉珍;鲍俊;王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行锁骨钩钢板(n=68)和克氏针张力带(n=62)治疗治疗的13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锁骨钩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克氏针张力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克氏针张力带组小,另外锁骨钩钢板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显著地比克氏针张力带组好.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一种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上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的新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生平;黄辉;彭维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癫痫患者的孕产期治疗

    癫痫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控制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癫痫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其中女性癫痫患者的孕产期治疗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以及癫痫妊娠登记的推广,给孕产期的癫痫治疗带来了新的认识.

    作者:耿介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清宫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产妇的清宫时机.方法 为了解决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失血量过多的问题,本研究对不同时机行清宫术的孕妇进行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研究.结果 本文1 210例接受药物流产的孕妇中完全流产者1 015例,占83.88%(1015/1 210),流产失败195例,占16.12%( 195/1 210);流产失败195例产妇均行清宫术,其中出血量大于月经量即行清宫术,留院8d后仍然未能排出孕囊并于当天即行清宫术60例(1组);药物流产后d8复诊时行清宫术85例(Ⅱ组);药物流产后d 15复诊时行清宫术50例(Ⅲ组).Ⅰ组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明显低于Ⅱ组,而Ⅱ组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则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5.68,P均<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P< 0.05).Ⅰ组产妇清宫术后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Ⅱ组,而Ⅱ组的产妇清宫术后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6、4.11、6.94、4.57,P均<0.05).各组间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不全流产率相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药物流产后根据出血量判断其中药物流产失败者,并应尽早行清宫手术,可以有效解除造成流血量过多和流血时间过长的原因,并大大降低药物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帮助孕妇迅速康复.

    作者:梁冬莲;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复发及血清中IL-12的研究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及血清中IL-12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6个月,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两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12水平.结果 复发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IL-12术后5d、6月、1年均有所上升,治疗组1年、6月分别与术后5d比较.1年与6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年、6月分别与术后5d比较,1年与6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6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非司酮对EM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有抑制作用.IL-12在E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含量变化对于该病的复发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卢斋;金松;陈华;陈曼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开县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开县居民高血压病患病情况.方法 某院于2009年8~9月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对开县15岁及以上居民共2 574人进行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发现高血压病患者366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4.22%; 65岁及以上年龄组高血压病患病率高(43.49%);城市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24.03%)高于农村居民(10.41%);不同文化程度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居民民高血压表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开县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低于2002年全国水平.根据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降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

    作者:王太菊;赵静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