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泰兴市2003~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状况分析

樊冬梅;刘红建;黄素勤

关键词: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摘要:目的 分析泰兴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状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泰兴市2003~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年均粗发病率为218.33/10万,发病率较高的前4位恶性肿瘤依次为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年均粗死亡率为162.29/10万,恶性肿瘤死亡占全死因39.04%.居各类死因第2位,死亡率较高的前4位恶性肿瘤依次为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结论 泰兴市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其中食道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危害本地居民身体健康主要的恶性肿瘤,且存在年龄、性别差异,是目前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红树林真菌的分离及菌株WC1024的鉴定

    目的 对采自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的土壤样品进行真菌选择性分离,对其发酵液进行免疫增强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菌株的免疫活性.通过菌落特征、显微形态、5.8SrDNA-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C1024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真菌104株,活性筛选得到阳性菌株5株.其中菌株WC1024发酵液粗提物可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通过各种指标鉴定菌株WC1024为疣孢青霉(Penicillium verruculosum).结论 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的海水马丁培养基用于海洋真菌的分类培养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首次鉴定发现1株具有显著免疫增强活性的疣孢青霉.

    作者:牛莉娜;林英姿;裴华;饶朗毓;吕刚;王英;陈锦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不同严重程度OSAHS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Ⅰ分为轻、中、重3组.同时向患者发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重度OSAHS组MMSE总分(22.45±1.08)明显低于轻(26.41±1.22)、中度(26.34±1.13) 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53,P<0.05);在记忆力(1.74±0.45)、注意力和计算力(3.18±0.49)、回忆能力( 1.92±0.45)得分明显低于轻(2.86±0.51、4.51±0.53、2.93±0.46)、中度(2.57±0.49、4.31±0.50、2.74±0.47) 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8、62.84、43.08,P<0.01);重度OSAHS组患者SDS (51.29±5.73)、SAS (52.74±5.45)标准分均明显高于轻(47.77±5.65、47.86±4.51)、中度(48.31±5.67、48.57±4.49)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9.48,P< 0.05).结论 重度OSAHS患者较轻、中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记忆、计算、回忆方面的损害.重度OSAHS患者较轻、中度OSAHS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郭霞;赵雅宁;喻昌利;李琳;王红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郑州地区988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传染病医院2009年5月1日~12月30日收治确诊的98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546例,女442例,年龄0.4 ~7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咽痛,其他症状有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体征有咽部充血及扁桃体肿大等.外周血WBC总数正常或偏低,单核细胞增多.胸部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炎、胸膜炎等.治疗首选奥司他韦,不良反应少见,可作为常规用药.本病预后良好,死亡率0.71%.危重病人多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常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结论 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但症状轻微,死亡率不高.

    作者:周卫敏;王业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及耐药菌谱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和耐药菌谱特点,使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更有针对性.方法 取糖尿病湿性坏疽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357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感染率革兰阳性菌(G+)45.4%、革兰阴性菌(G-) 26.0%、厌氧菌23.7%、真菌4.9%,细菌混合感染率为29.9%. G+菌中葡萄菌属有5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有11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G-菌中肠杆菌科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有8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真菌中光滑念珠菌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其余菌属药物的耐药菌株均小于50%.结论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特点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混合感染较为突出.G+菌感染中的肠球菌属、G-菌感染中的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真菌感染中的光滑念珠菌耐药性较高.

    作者:范洪;王元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一步法三重荧光PCR检测手足口病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其运用

    目的 建立一种三重荧光PCR检测手足口相关病毒的方法,并对收集的样本进行检测.方法 分别用普通PCR和单荧光PCR进行引物探针的测试,然后将确定的引物和探针混合进行三重荧光PCR测试和标本的检测.结果 建立了一种三重荧光PCR方法,利用该方法对94份标本进行检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 37.23%,科萨奇病毒A16(COX A16) 35.11%,其他肠道病毒4.2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三重荧光PCR可以特异地检测出引起手足口病的EV71和COX A16以及其他肠道病毒.

    作者:吉雪蓉;曹达江;梅琳;韩雪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成都市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样品采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流感样病例样品采集的影响因素,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和流感网络监测效率.方法 采用现场督导和卡方检验对成都市6家哨点医院2010年流感样病例样品的采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家哨点医院中2家哨点医院的样品采集合格,4家哨点医院存在样品不合格.结论 流感样病例样品采集中存在采集对象和采样时间不准确、送样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流感病毒的分离率.应增强临床医生的责任心,提高对流感样病例的认知和采样技术,并保证样品及时送达流感网络实验室.

    作者:张晓春;孟建彤;黄薇;黄韦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状态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于某院进行胃癌手术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78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3d、7d的外周血T淋巴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d、7d的CD3+、CD;、CD4/CD8及IgA、IgM、IgG均先降后升,CD;先升后降,开腹手术患者术后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腹腔镜手术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胃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的变化规律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对于术式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建立;王麦建;杨雪峰;程家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青海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与年龄关系的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青海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发生情况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问卷和临床检查对12 085例35~59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进行调查.结果 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26.86%.在3 246例患者中,患乳腺增生的比例高,为73.91%,其次为乳腺肿块、乳腺肿瘤.55~59岁年龄组乳腺增生、乳腺肿块的发生率低于35~45、45~55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疾病好发于55岁以下的妇女,主要为乳腺增生和乳腺肿块,其发生和年龄有关.

    作者:李晓萍;周敏茹;许志华;郭淑玲;韦文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青海省2001~2010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特征,探讨鼠疫流行规律,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分析2001 ~2010年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库资料.结果 人间鼠疫除2002、2007、2008、2010年没有发生外,其他年份均有鼠疫病例发生,累计发生人间鼠疫13起,发病37例,死亡16例,死亡率43.24%.发病地区主要分布在玉树、海南、海西、海北4个州,流行季节高峰期在8~10月.临床病型以肺型居多23例(62.16%).结论 青海省近10年人间鼠疫局部地区暴发流行,应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和预警,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戴瑞霞;魏柏青;王祖郧;祁美英;熊浩明;李存香;张珊瑚;金泳;何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三亚市食物中毒中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三亚市食物中毒中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携带毒素基因及耐药性情况,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19种不同的抗生素药敏纸片,采用K-B扩散法进行耐药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扩增法,以检测菌株的TDH和TRH基因.结果 经检测的30份菌株,28株携带有TDH基因,阳性率93%,所有菌株均没携带TRH基因.30份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氯霉素、头孢克洛、氨苄青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亚胺培南、萘啶酸未见有耐药株;青霉素G、苯唑西林、羧苄青霉素全部耐药;头孢噻吩、链霉素部分耐药.结论 带有TDH毒力基因是三亚市近年来引起食物中毒中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所分离菌株对大多数常见抗生素敏感性高.研究结果为评价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制定可行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吴南卫;李祥;邓瑶;莫丽娟;冯锦康;陈洁;朱兰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血压病人不同病程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伴随着高血压病程的逐渐增加对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对2010年9~12月在唐山工人医院住院的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Hg)进行记忆功能评定,全部资料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7例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为95.5%,在图片再认、回忆路线(即刻)、面部再认、定向、日期及总标准分6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很高,病程越长,记忆障碍发生率及程度越高.

    作者:王立敏;陈长香;李晶影;赵文;王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高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疑似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高场磁共振检查并采用functool软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病灶大横径、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半定量血流参数,比较高场磁共振检出和B超联合钼靶检查检出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 高场磁共振术前乳腺癌的检出率为65.09%,明显高于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50.94%,并且化疗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之间,高场磁共振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高场磁共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化疗效果的评价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孟鑫;崔红升;隋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4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收集的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平均(16.5±7.3)岁;发病月份以10月多,占37.50%;均为本土病例.患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87.50%;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占97.50%;白细胞计数异常者占52.50%;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者占35.00%;淋巴细胞下降者占52.50%;血小板轻微下降者占15.00%;其中C3稍偏低占7.50%;C反应蛋白均升高占100.00%;CD4+CD8+明显异常者占30.00%;心肌酶谱升高占37.50%;实变型占57.50%,多发斑片影型占23.50%,间质性肺炎型占15.00%.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全部治愈出院.其中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3.4±1.5)d;症状消失时间平均(6.4±2.6)d;住院时间平均(6.5±1.6)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后遗症;X线片及CT扫描及心肌酶谱检查均恢复正常.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表现大部分以发热为主,病情相对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作者:陈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功能性肠胃疾病患者护理方式的探讨

    目的 比较传统护理方式与亲情武护理方式对功能性肠胃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功能性肠胃疾病患者139例,随机分两组,传统护理组(68人)采取传统护理模式,亲情护理组(71人)采取亲情式护理方式.对两组病人的情绪状态、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亲情式护理组的患者情绪状态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且亲情式护理下的病人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情况好于传统组.结论 亲情式护理方式在功能性肠胃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烟台地区人群戊型肝炎感染情况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烟台地区人群血清中戊型肝炎感染情况,为制定戊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检测2 028名烟台市民的血清抗HEV-IgG,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结果 人群抗-HEV IgG总阳性率为25.10%,其中女性感染率为22.87%,低于男性感染率27.52%,随着年龄增长,抗HEV-IgG阳性率逐渐增高.50~60岁达到高,以农民的感染率高,达到38.12%,其次为餐饮业为28.21%.结论 年龄、性别、地区分别是影响戊肝抗体阳性率的因素.

    作者:王曰雷;姜梅;宫连凤;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武进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目的 了解武进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方法 PPS,调查30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142名适龄儿童,本地儿童464人,流动儿童678人.建卡率99.56%,5苗合格接种率BCG95.27%,OPV 94.05%,DPT 92.29%,MV 91.24%,HepB 91.94%.4苗及时接种率BCG 73.73%,MV 81.61%,OPV82.40%,HepB首针82.84%.结论 本地儿童5苗合格接种率、4苗及时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不同,儿童5苗合格接种率有差异.

    作者:潘英姿;周义红;朱洪鸣;吴菊华;石素逸;强德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耐阿奇霉素的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 通过分组比对,总结耐阿奇霉素的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近3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21例临床资料,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10例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11例,分别采用静脉滴注疗法7~10 d后,改为口服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莫西沙星联合用药组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组治愈率分别为80%和72.7%,所有病例用药结束后治疗有效,2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时间2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未影响药物治疗.结论 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少,患者依从性高,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理想一线药物.

    作者:滕瑛珏;黄朝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银黄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究制订银黄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金银花、黄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在1.068~106.8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0.88%.结论 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银黄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兴洪;周进东;王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对铅暴露大鼠海马NOS活力和NO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对染铅大鼠拮抗铅以及海马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为(85.23±8.1)g的断乳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对照组12只.各组SD大鼠自由饮用铅水(1.3 g/L硝酸铅溶液),同时实验组大鼠用牛磺酸、维生素C混合溶液灌胃,而对照组大鼠用去离子水灌胃,每周5次,共8周.测定大鼠血铅值、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实验组血铅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1)和(P< 0.05); Morris水迷宫测试实验组d4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作用于铅暴露大鼠有排铅效果,能提高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并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作者:李伟;范广勤;冯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云南省2010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

    目的 分析云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死亡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死亡信息,利用县区报告率、单位报告率、审核率、报告合格率、审核合格率、医疗机构报告死亡占总人群死亡的比例、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占实际医院总死亡的比例、常见编码错误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0年云南省县区报告率为94.57%,单位报告率为80.45%;全省平均审核率96.68%:平均报告合格率62.68%,平均审核合格率96.94%.2010年通过国家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约占同期全省总死亡人数的5.22%;实际医院死亡数通过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得到报告的比例为27.91%.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有明显编码错误的比例高达30.45%.结论 云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未报告单位和报告不合格仍占较大比例,死因编码质量普遍较差,根本死因确定和编码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杨永芳;邵英;陈杨;肖义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