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
目的 探讨分析运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某院42例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采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方法治疗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30例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结扎、单侧吻合的作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从效果看,72例均进行0.3~1.5年的随访显示,对照组优良率36.7%;观察组优良率85.7%.从术后恢复看,对照组治疗1周后6例皮肤坏死,其中2例出现真菌感染,经过抗真菌感染后末端仍坏死,予以截指.有28例出现外形凹陷,色泽较深,8例出现感觉和屈伸功能障碍.观察组治疗1周后未出现皮肤坏死,有1例出现真菌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有30例色泽稍暗,外形均满意,1例出现感觉障碍.两组以上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能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和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徐丽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颅脑外伤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3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SLT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和切口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d、3d、7d颅内压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和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为15.8%、20.8%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x2=7.107、3.843、8.389,P< 0.05).术后1、3、7d治疗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9.175、9.916、10.093,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56.7%,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3,P< 0.05).治疗组重残和植物状态发生率为35.0%,死亡率为8.3%,显著低于照组(x2=3.215、3.375,P< 0.05).结论 SLTC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金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深入分析江苏省梅毒流行特征,对未来发病趋势进行定量预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描述江苏省2005~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基础上对2011~2013年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10年江苏省累计报告梅毒108 788例,年均发病率为23.90/10万;2005~2009年发病率逐年增长,但涨幅逐渐下降,2010年较2009年已略有降低.病例以Ⅰ期、Ⅱ期为主,分别占梅毒病例总数的33.87%、34.69%.根据月发病数据拟合了ARIMA(3,1,1)(0,1,1) 12模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1~2013年梅毒发病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近几年来江苏省梅毒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梅毒仍是全省重要的传染病负担之一,未来3年梅毒发病将缓慢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性病综合防治力度,并根据流行特征适度调整防治策略.
作者:刘文东;吴莹;艾静;胡建利;梁祁;李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肠球菌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的1 329份尿液标本常规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肠球菌占泌尿系感染的10.2%,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35.3%)所占比例高于粪肠球菌(27.2%).两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其中粪肠球菌还对青霉素G、呋哺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1.6%、27.0%.结论 肠球菌属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且不同种的肠球菌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姜锋;姜凯;邢志广;吕壮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9月到某院进行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7名分为TACE治疗组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CRT+IMRT组有效率高于TACE组(x2=4.89,P< 0.05).TACE组34名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3-DCRT+IMR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2,P> 0.05).结论 通过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珊;李航;谭诗生;杨飞月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的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鼻饲与口服氨氯地平对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鼻饲氨氯地平组(A组)和口服氨氯地平组(B组)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两组间治疗后的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外科手术后须鼻饲的EH患者,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血压变异性.
作者:王志峰;王霞;张晓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与超声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Orbscan方法结果介于451~603 μm之间,平均值为(518.36±31.54)μm;超生侧厚方法结果介于478~614 μm之间,平均值为(538.12±23.11)μm.两组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按照中央厚度区间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按照屈光度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
作者:史强;王青;罗一青;张宇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30年DS患儿及父母相关资料,为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快速诊断DS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经G显带分析,计数30或10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3~5个或5~10个核型,按ISCN标准确定核型结果,采用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30年间,DS患儿构成比显著增长,DS患儿构成比男童高于女童,标准型患儿占88.60%,易位型占6.18%,嵌合型占5.11%,20年DS患儿母亲孕龄增加3.5岁.结论 DS是危害儿童健康主要的遗传病,应不断提高和改进DS的产前筛查及快速诊断技术,加强孕前和孕期DS相关知识宣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索庆丽;胡晞江;刘翎;向萍霞;冷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介绍基层医院开展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经验、对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探讨防治原则.方法 对某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患者200例(220只眼)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 0.05者5只眼(2.3%),0.05 ~0.1者6只眼(2.7%),0.1~0.5者90只眼(40.9%),0.5~1.0者100只眼(45.5%),>1.0者19只眼(8.6%);术中并发症:切口灼伤1只眼(0.4%);虹膜损伤者16只眼(7.3%);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者20只眼(9.1%);角膜后弹力层撕脱着1只眼(0.4%);晶状体核块坠入玻璃体腔者3只眼(1.4%).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者10只眼(4.5%),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操作难度大,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强调在开展该手术时首先要熟悉机器的性能,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病人,要求术者熟悉手术步骤并能处理相关并发症,这样就能逐渐达到熟练掌握该项手术的目的.
作者:赵书辉;丁颖;杨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情况和人群中HI抗体水平,分析H3N2流感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选取2007~2010年哨点医院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序列比对;选择2008年9月~2009年5月健康体检人群及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病例血清140份,2010年9月~2011年1月血清98份进行人群中HI抗体分析.结果 对无锡地区分离的42株H3N2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分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1%~99.6%,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差异较小.2008年9月~2009年5月人群中H3N2 H1抗体阳性率为86.40%、保护率为84.30%、GMT为1∶58.56,2010年9月~2011年1月人群中为100.00%、100.00%、1∶78.88,两者之间HI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 根据对无锡地区2007 ~2011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监测、基因进化分析和人群中抗体保护检测情况分析,推测近期H3N2流感病毒不会有较大流行.
作者:凌霞;马广源;尤凤兴;肖勇;孙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富血小板血浆与红骨髓及人工骨混合物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探寻PRP佳浓度及佳作用时间,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5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个月龄,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动物右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只,B组20只,植入0.8 cm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及1ml红骨髓,A组分别植入1.5~2.5倍PRP(A1)、4~6倍PRP (A2)及8~10倍PRP (A3).A组实验完成后,通过实验组找到佳浓度A2组,开始B组实验,B组分别于术后1周和2周植入佳浓度PRP (B1、B2).另取5只兔骨缺损处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于4、8、12周A、B组随机选3只动物进行一般情况及伤口进行观察、X线检查,取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检测评价成骨情况.成骨情况按Lane-Sandh X射线及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4、8、12周大体观察、X射线,病理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浓度为4~6倍的PRP早期联合红骨髓及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种植体成骨能力强,是修复骨缺损的良好材料.
作者:向柄彦;韩小松;陈炎城;黄文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肾癌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为后腹腔镜组30例(LRN组),组2为同期传统开放手术组15例(ORN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病理诊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何伟;吴彩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衡水市中心血站血液检验科2007~2010年的血液感染指标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减少血液报废的途径,有效提高血液利用率.方法 HBsAg、抗-HCV、抗-TP、抗-HIV均采用ELISA法,ALT采用速率法,采用x2检验,使用简明统计软件CS20010.34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2010年衡水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指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x2=125.19,P<0.01).结论 通过加强献血前现场询问、采血前HBsAg金标试纸条筛查和ALT检测、对检测阳性者进行计算机信息屏蔽、积极发展固定的无偿自愿献血者等措施,大大降低了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率.
作者:杜雪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HBV基因分型、耐药变异以及前C区/BC P区突变检测技术,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利用MassARRAY Assay 和PCR技术对样本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① 54例患者中B基因型28例(51.85%);C基因型22例(40.74%);B,C混合基因型2例(3.70%);无D基因型;B,C,D以外的其他基因型1例(1.85%).②54例患者中,37例对拉米夫定耐药,37例患者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中,突变基因型均为B和C基因型.突变基因型主要是180M型(56.76%),无207I型,而且突变基因多见于C基因型,比例为72.97%,高于B基因型(27.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中,HBV-DNA突变基因型主要是180M型,而且多见于C基因型,MassARRAYAssay技术可以准确检测HBV基因型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华建;丁伯敬;王嵘嵘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上海市金山区外来人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金山区今后在外来人口手足口病的防制中提供策略.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报告1 110例手足口病例,其中以1~3岁组为多,占67.57%;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69∶1;发病的高峰期为4~7月份;发病以外来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地区为主.结论 本区外来人口发病集中在外来人口密集地区,低年龄组儿童、男性多发,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干预工作.
作者:李俊;李澜;莫平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行择期PCI的AMI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术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40例,行常规PCI的患者.比较两组间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术后冠脉血流灌注水平(TIMI分级)、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术后1月经心脏彩色超声测定的心功能、1年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TMP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月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E峰/A峰<1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再梗死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两组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MI择期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适颖;董平栓;王红雷;李志娟;张辉峰;杨旭明;王绍欣;翟秋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某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讨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15 771例,分析阳性结果并排序.结果 检出主要疾病从高到低分别是高血脂症(34.4%)、高血压(30.1%)、脂肪肝(28.7%).结论 做好健康体检及疾病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徐宾;时利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率.方法 对南昌市、宜春市和景德镇市所有县级及以上医院2007~2009年发病且年龄≤14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3市26个县区共调查77所医院,共搜索到549例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20/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8.70/10万,女性为5.51/10万;0~4岁儿童发病率高为15.75/10万,每年5、10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江西省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为7/10万左右,男性、婴幼儿易高发,无明显季节性.
作者:郑敏;潘雪娇;谭祥永;谭楚生;张洪荣;涂秋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诊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建卡管理正在服药的162例高血压病患者参与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实验组除常规指导外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系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复诊率及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集体培训,小组讲课,个别指导和电话咨询等健康教育形式下,第6、12个月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率为92.6%、93.9%,对照组为74.1%、79.2%,实验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第6、12个月实验组患者复诊率为93.8%、90.1%,对照组为72.8%、59.3%,实验组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实验组高血压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诊率,使患者血压保持平稳,控制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沈斌;徐奇;赵纯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医院职工亚健康状态干预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1年体检的某院职工6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89例为脂肪肝;将600例职工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干预措施组)300例及对照组(自我健康管理组)300例,比较半年后脂肪肝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98.2±1.9)分、脂肪肝消失的比例为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职工.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能够减少医院职工出现亚健康状态的比例,同时能够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可以在医院广泛的开展亚健康干预措施,并能积累经验在社会更多人群中推广.
作者:施永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