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应洪;邓勇军;刘焕鹏;李珏;汪颖;邹建彬
目的 研究探讨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5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放疗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各组患者经放化疗治疗后第3个月时近期临床有效率,联合组第1、2、3年时远期生存率,第1、2、3、4 w时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等,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第3个月时近期临床有效率为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P<0.05);第1、2、3年时远期生存率分别为21(88.89%)、14(52.85%)、12(44.44%).第1、2、3、4w时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逐渐降低,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脱发、过敏反应等经对应治疗恢复.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有效避免肝功能损害、脱发、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疗效较好,近期的临床有效率、远期生存率等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李映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ICU患者的抑郁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明确ICU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常见的引起ICU患者不良情绪反应的因素.方法 在转出ICU前12 h内,对108例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的调查.结果 ICU患者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抑郁发生率为38.90%;女性、孤独感强烈不适应无家属陪护的患者评分高,抑郁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管路数量、APACHEⅡ评分增加,抑郁评分升高,抑郁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镇静镇痛及能否自由表达各组间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女性、孤独感强烈不适应无家属陪护患者抑郁明显,随年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管路数、文化程度、APACHEⅡ评分增加,抑郁情况加重;不同职业患者抑郁状况存在差别.
作者:高秋芳;刘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5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为血管内血栓回声为低弱回声,完全阻碍时具有较高的清晰度,管腔出现明显增宽,内镜为同侧动脉的2倍或者以上,当管腔部分阻塞时,血流信号明显缺损,管腔完全堵塞时,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频谱表现为无周期和连续性的变化.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49%(55/5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图像显示直观,可以清楚观察患者的血管内血流状态和血管周围病变情况,操作过程安全快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改进护理流程,优化加压输注装置,从而达到预防脑动脉空气栓塞的目的.方法 使用加压输注装置2管通过改良输液袋,将袋内气体排尽,加压输液袋,保持整个管路只有麦氏滴管内残余气体,经计算滴管内的气体残量,在滴完情况下,残余气体无法进入人体血管内.在滴完情况下,表现为液体在滴管内不滴,护士或手术医生可以很快发现液体无的情况,从而用另一管代替持续输注,及时更换液体,达到手术中医护人员配合好,从而避免用传统方法易致气体栓塞的发生.结果 根据神经外科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分组:传统方法组改良方法组.结论 通过改良介入术中使用加压输注装置措施并优化护理流程在预防脑动脉空气栓塞的有效性临床研究.
作者:陈玲玲;张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经MICM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DA方案,观察组采用IA方案,观察两组完全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CR缓解率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去甲氧柔红霉素较柔红霉素具有更高的缓解率.
作者:高菲;谢万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分级诊疗制度是近年来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新举措,其鼓励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妥善分流就诊人群、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本文分析了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医联体及其信息化建设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有效缓解了上级医院就诊压力,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同时也为其他省市的医联体和相关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健;陈微微;孙启艳;孙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临床分析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手收治的160例需实施面颈部瘢痕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在伤后10 d内,实施早期面部整形修复手术,选取同时期110例术后修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手术修复之后,研究组优良率为9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面颈部瘢痕患者,采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技术修复,可达到良好质量效果,有利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赵宏伟;赵冰冰;唐庆喜;张雪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2016年就诊的4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作为肝病组,另从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选取4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并观察肝病组不同Child-Pugh分级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结果 肝病组肝功能相关指标与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5).在肝病组中Child-Pugh不同分级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可准确的反映出肝脏的受损程度,对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渠陵;袁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我院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的治疗)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降压情况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且两组结果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单纯硫酸镁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应用上广泛使用.
作者:崔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重点.方法 选取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55例高危妊娠孕妇,给予本组孕妇悉心的产前护理.结果 本组孕妇在接受护理后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接受护理前(P<0.05).结论 重视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工作,能够帮助产妇改善身心状态,积极应对风险因素,大程度保障孕妇的预后.
作者:周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卵巢囊肿穿刺术治疗卵巢囊肿合并不孕症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卵巢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促排卵治疗50例)和穿刺组(卵巢囊肿穿刺术后行促排卵治疗50例),比较两组尿促性腺素(HMG)的用量、用药天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HCG注射日穿刺组优势卵泡直径≥18 mm的卵泡数目略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组HMG的用量、用药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穿刺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卵巢囊肿穿刺术治疗不孕症合并卵巢囊肿的疗效好,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结局.
作者:庄国丽;尚雪艳;王茹;郄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妊娠致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例高原地区妊娠致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下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较重的恶心、呕吐,随后呕出鲜红色血液等症状;均为急诊胃镜检查确诊,表现为食管贲门前、后、侧壁深浅不一的不规则裂口,病灶部位主要分布于前壁、后壁、后侧壁、右侧壁,病灶都是纵行撕裂,患者住院后均进行生命体征观察与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4例予以保守治疗,1例出血量较大者在胃镜下钛夹治疗,5例患者均治愈,随访均未复发.结论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出血量大的特点,临床诊断应结合病史与胃镜检查结果作出明确判断,内镜下钛夹止血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岩琳;邢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椎管内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椎管内硬膜外腔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复合液椎管内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简单、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舒守成;敬克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CT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组)和4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良性组)患者资料,对比并分析两组CT表现.结果 病灶密度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数目、有无钙化、包膜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腺体、结节的平扫和增强CT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CT成像中病灶数目的单发多发、是否存在钙化及钙化的形态、包膜是否完整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有效鉴别诊断.
作者:倪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取的68例血热型银屑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复方青黛胶囊口服+凡士林外用;观察组34例采取凉血解毒方口服+凡士林外用,比较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PASI评分为(4.52±0.21)分,对照组的PASI评分为(8.72±0.65)分,观察组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其中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其中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热型银屑病中采用凉血解毒汤口服+凡士林外用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皮损程度及皮损面积,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立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子宫颈腺肌瘤为子宫颈良性肿瘤,可能误诊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后者的治疗手段则大相径庭.可行病灶活组织检查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作者:匡文娥;胡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护理上都采用内科治疗以及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还会给予患者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患者的足部感觉神经情况以及足部病变发生情况,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痛觉、冷热觉、触觉、关节位置觉减退等各种指标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中医护理后足部皮肤破损、足部皲裂、足部感染等足部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对比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内科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辅以中医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足部感觉神经情况和减少患者足部病变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即如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待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差别.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为72%,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3%,通过对比两组间的数据显示,研究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干预在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临床实践价值,可以在医学上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感染根管两种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靠性.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急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16颗为研究对象.60颗患牙选择一次治疗法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设为一次组;56颗患牙选择常规法完成根管充填,设为常规法组.观察两组在根管治疗术前、术后的疼痛状况,评价术后6个月、1年的治愈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根管治疗后,术后疼痛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一次组的治愈率为66.70%、91.70%,常规法组分别为67.90%、94.60%,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根管一次法和常规法在完成根管充填术后观察比较,术后疼痛和1年治愈率差异不大,但根管治疗一次法可减少复诊次数且疼痛期较短,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万晓曼;利春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儿童预防接种中施行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220例预防接种儿童纳入观察.按照儿童接种先后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儿童给予基础护理,乙组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儿童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高于乙组,有显著差异(20.0%比7.3%,P<0.05).甲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低于乙组,有显著差异(68.2%比90.9%,P<0.05).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中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乔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