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静;康锴;王彦霞;王海峰;尤爱国;陈豪敏;许汴利
目的 探讨社区肺康复治疗对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0年1月~2011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COPD患者234人,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Ⅱ级、78例)、B组(Ⅲ级、80例)和C组(Ⅳ级,76例),对患者进行社区肺康复干预治疗2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表现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COPD患者经社区肺康复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肺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仲进;潘文;肖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某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2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组,常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外科常规处理,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早期给予心理干预、运动疗法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康复训练干预,2周后评定常规对照组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组患者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的(P<0.05),且常规对照组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再次出血及骨折等并发症(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其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姚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及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共育的研究,探索骨重建的过程.方法 新西兰兔骨组织,分离成骨、破骨细胞,混合培养,建立成骨-破骨细胞-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共育体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等的变化.结果 共育系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长良好,新骨不断形成,骨重塑加快,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降解时间缩短.结论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在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共育环境中生长良好,模拟了接近体内的环境,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实验方法.
作者:贾丙申;李俊;黄涛;孟志斌;于鹏;谭海涛;王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2000年以来156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好发于男性,多位于胃窦部,肉眼分型以Ⅱa型为主,病灶大小多介于1.0~2.0 cm,组织学类型以高分化腺癌为主,多伴有癌前病变.结论 临床上对胃癌预后的判断,着重于癌灶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病理指标的研究;应重视癌前状态的观察和随访,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作者:杨天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淡水鱼及养殖水体中共平面多氯联苯(co-PCBs)的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为淡水鱼食品安全与养殖环境监控提供参考.方法 鱼肉样品加水匀浆,水样过滤,分别用Chem Elut多孔性硅藻土小柱吸附、二氯甲烷萃取、弗罗里硅土净化(水样不需净化),浓缩后正己烷定容.以DB-5MS石英毛细管柱(60m×0.25 mm×0.1 μm)为分离柱、GC-ECD检测.结果 12种co-PCBs色谱分离度R≥1.2,co-PCBs在4.3~138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0.16~0.44μg/L.淡水鱼中co-PCBs的低检出量为1.6~4.4 ng/kg;水样低检出量为0.8~2.2 ng/L.淡水鱼样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6.3%~116.5%;水样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5.9%~111.7%.相对标准偏差3.0%~18.2%.鱼体中检出PCB105.结论 该法前处理简便快速,样品净化效果好.方法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满足淡水鱼及水体中痕量co-PCBs残留的分析要求.
作者:王丽;李磊;周靖平;许秋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09年7月~2011年12月在某院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用药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时主要的并发症为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观察组患者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余晓梅;桂定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沙门菌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TecraTM微孔板法对样品进行沙门菌检测,用国标法进行验证,计算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微孔板法检出阳性样品13份,国标法检出阳性样品10份.进行两两配对比较,国标法阳性者微孔板法均阳性,灵敏度为100%.国标法阴性的样品为247份,微孔板法和国标法均阴性的样品为244份,特异度为98.79%.结论 微孔板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实验时间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仝志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过程中,经常需要用抽样调查的信息推测要调查的总体,面对的难题是如何进行抽样?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概率抽样法和非概率抽样法[1],这对一些易接近人群较为实用.但对于一些比较难接近的人群,目前普遍缺乏抽样框架,多采用关键知情人抽样法、目标人群抽样法、时空抽样法、滚雪球法等链式推举法.尤其是涉及到这些人群的敏感性问题调查时,很难得到真实可靠的资料[2].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涉及到隐私、敏感的问题大部分是与感染艾滋病高危人群相关的,因此,探讨艾滋病高危人群敏感问题的调查方法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外调查研究发现,计算机音频辅助调查问卷(audio computer-assisted self-administered interviewing,ACASI)能有效地避免问题敏感性带来的拒答和失真,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在美国,ACASI已经应用于国家青少年健康队列研究和国家男青少年调查研究中,在这些调查中,ACASI被广泛接受,并且相对于其他的数据调查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得更可靠的数据[3].
作者:王永香;康殿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检查中心如何提升团检客户忠诚度.方法 健康检查中心引入关系营销从发现客户需求、满足需求并保证客户满意、建立客户忠诚三方面指导办公室工作,同时对2009~2011年的团检客户忠诚度(单位满意度、保留度、推荐度)以及单位增长率进行测评.结果 健康检查中心办公室通过引入关系营销,2009~2011单位保留度及推荐度稳步上升;2009年与2011年比较团检客户忠诚度明显提高,单位满意度由90.2%提升至96.3%,保留度由71.42%提升至79.76%,推荐度由31.46%提升至50.71%,同时2011年单位增长率比2009年增加了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办公室引入关系营销,使健康检查中心提升了团检客户忠诚度,赢得了稳定的市场占有度.
作者:陈蓓蓓;曾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的不明原因胃肠炎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科学预防可能的流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医院2010年12月出现胃肠炎症状的10例患者的排泄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幌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腺病毒5种肠道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 10份粪便标本中,7例检测到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经测序分析为GⅡ.4亚型,未检测到其他病毒,确定为该病毒感染所致.结论 南京地区存在诺如病毒的威胁,导致该医院患者胃肠炎的病原是诺如病毒.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GⅡ.4亚型为主要感染亚型,应加强相应的抗病毒健康教育宣传,尤其是可能导致传播的预防工作.
作者:付建光;祁贤;吴斌;洪镭;张洪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1973~2008年南京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1973~2008年南京市气温、气压、能见度和风速资料,运用方差分析或x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年度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 1973年到2008年南京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低值为14.73℃(1980年),高值为17.03℃(2007年),上升幅度为1.39℃,不同年份段能见度呈直线下降趋势(14.13 km下降到5.94 k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日平均气温和日高气温、日低气温、露点温度、海平面气压呈高度相关(r≥0.7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8、0.947、0.924、0.790.结论 南京市35年来气候在逐渐变暖,且近20年期间有加速上升的趋势.
作者:周连;陈晓东;张秀珍;纪琴;朱宽远;程义斌;金银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铜蓝蛋白动态变化对MODS患者病因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于入院当天分别检测60例MODS患者(MODS组)、30例非MODS患者(对照组)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乳酸的含量,并对MODS组进行组内比较,入选的住院患者均进行APACHEⅡ和MODS评分.结果 (1) MODS组与对照组相比其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MODS组内比较:3个及3个以上器官损害与2个器官损害患者铜蓝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是否有肝损害无明显关系; (3)非感染组与感染组相比较,铜蓝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MODS患者铜蓝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α-酸性糖蛋白的检测有助于MODS早期诊断; (2)随着损害器官个数增多,铜蓝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有助于对MODS预后判断; (3)铜蓝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监测有助于MODS病因的初步判断,对MODS的针对性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胡志华;陈勉;陈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及其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85例经头颅MRI/CT证实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9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诊断为HH的例数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进一步行血清Hcy水平与病情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IHSS评分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Hcy水平亦随之升高,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 (P< 0.05);随着NIHSS评分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诊断为HH的患者比例亦随之升高,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且可以反映脑梗死灶的大小及病情的严重程度.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对该类患者的血清Hcy水平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可能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姜岩;王媛博;陈迎;于绘丽;信慧;韩雪;李晓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测定不同烹调方式对甘薯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及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含量的影响,为日常家庭选取甘薯烹调方式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用IBMM提供的3种参考物质(ERM-BC514、ERM-BC516和ERM-BD518)作为膳食纤维质控样品.本实验采用了8种烹调方式:水煮(切开削皮水煮、完整水煮);蒸(切开削皮蒸、完整蒸);高压(蒸、煮);烤箱烤制;微波加工;之后采用酶重量法检测其对β-胡萝卜素强化甘薯南薯012的TDF,SDF,IDF含量的影响.结果 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32%、3.29%、2.52%,RSD分别是2.55%、1.50%、2.81%.与烹调前相比,切开削皮蒸和切片微波的样品TDF明显增加,其中切开削皮蒸以SDF增加为主,切片微波以IDF增加为主.高压煮的样品TDF明显减少,其中的IDF和SDF均减少.其他几种方式对TDF影响不大.结论 酶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的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不同的烹调方式对甘薯中的膳食纤维的种类和数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者:程懿;曾果;郎春辉;阴文娅;王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南京市城区居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肥胖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07年抽取南京市主城区的2个社区,年满18岁常住人口2016人.将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分为完全静坐;轻度活动;中度活动;重度活动4级.BMI≥24 kg/m2为超重肥胖.控制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吸烟、饮酒和慢病后,分析身体活动对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城区居民完全静坐、轻度体力活动、中度及重度体力活动的比例分别为17.9%、26.3%、50.4%和5.4%,超重、肥胖比例分别为41.7%、11.3%.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度体力活动发生超重的风险是完全静坐的0.15倍(95%CI:0.11~0.22),发生肥胖的风险是其0.16倍(95%CI:0.10~0.27);中及重度体力活动居民发生超重的风险是完全静坐的0.16倍(95%CI:0.12~0.23),发生肥胖的风险是低度体力活动的0.17倍(95%CI:0.11~0.27).结论 体力活动是超重肥胖的独立保护因素.
作者:景世保;洪忻;王志勇;孙六元;尤万喜;徐斐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与瘦素及IG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9年7月~2011年在某院就诊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79例,入选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查体人群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瘦素及IGF水平,并分析其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人群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而IGF水平则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瘦素水平与SBP、BMI、WC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存在明显负相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BMI、TG存在明显负相关,r=-0.312,-0.216,P<0.05.结论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现象,瘦素及IGF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丽颖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可行走性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单胎头位、ASA Ⅰ~Ⅱ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可行走性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B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卧床休患,C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 A、B组镇痛后30 min时VAS评分均较C组显著降低(P均<0.05);宫口开大6~7 cm时A组追加药物1例、B组2例;A、B组于镇痛30 min出现运动神经阻滞1级各1例.A组与B、C组比较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少、器械助产率低、顺产率高(P均< 0.05),B组与A、C组比较第一产程延长、器械助产率高(P均<0.05),C组与A、B组比较产时出血量多且与无宫缩时比较血压、心率均有所增高(P均< 0.05).A、B、C组新生儿Apgar 1、5 min评分比较,P均> 0.05.B、C组出现尿潴留各1例,C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3组均未出现低血压、心率减慢、头痛、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可行走性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产程缩短、胎儿娩出快、产后出血少,无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
作者:暴桂萍;杨慧勇;郑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柳州地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结果 1864例标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324例,检出率为17.4%,其中6~12月龄及1~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1.1%、25.2%,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1~12月份.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及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海琼;莫胜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MRI联合PSA检测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收入的前列腺癌患者共74例,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清PSA水平及MRI情况,从而检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74例患者中,前列腺癌骨转移阳性共43例(58.1%),PSA≥20 μg/L组患者前列腺癌骨转移阳性率为69.6%,显著高于PSA< 20 μg/L组的2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20 μg/L组敏感度显著高于PSA(μg/L)<20 μg/L组,两组患者敏感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具有较好的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作用,当PSA≥20 μg时,患者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概率显著增加.PSA≥20μg/L时再结合MRI检测,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瘤骨转移的诊断水平.
作者:吴俊勇;王炜;李彤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迁西县孕产妇系统保健与围产儿死亡情况.方法 对2008~2011年迁西县妇幼卫生信息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常住(户籍本地及暂住一年以上非户籍)及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 (1)在同一年度内常住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在同一年度内常住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流动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围产儿死亡原因在各年度顺位顺序各不相同,但是整体分析出生缺陷、胎儿因素及母亲因素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4)4年间随着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情况,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具有负相关(r=-1.121,P<0.05).结论 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重点加强流动孕产妇系统保健,是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关键.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