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昌;张倩;王菲
[目的]了解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南京市首次报告甲型HINI流感病例的时间为6月17日,至2009年第53周共报告发病数1209例,报告发病率18.78/10万.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8~9月第1个高峰期,11~12月第2个高峰期.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3:1.报告发病率高的区县为鼓楼区48.7/10万.报告发病率高的年龄组为10~19岁组,发病率为66.56/10万.2009年南京市共发生4起甲型H1Nl流感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9月.2起发生在中学,1起发生在小学,1起发生在大专院校.南京市流感样病例数高峰为第48周4275例,ILI%的高峰为第48周9.95%.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第44周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占总阳性标本的比例为100%.[结论]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l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8~9月和11~12月,疫情整体态势体现为一个流行的状态.病例中主要表现为轻症病例,青壮年组、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学生人群发病数较多,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以上结论提示我们应当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处于高发季节时这些人群中的疾病动态,谨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高发季节时在这些人群发生较大散播.
作者:李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年龄在23~33岁有药物流产史后再次妊娠的健康妇女126例和无药物流产史的健康妊娠妇女242例,对早孕期(胚胎有无停育、难免流产有无、先兆流产有无、早孕反应程度、异位妊娠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药物流产组与无药物流产组妇女早孕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孕早期无明显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作者:金翠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海口市大中专学生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情况以及学校乙肝防治健康宣教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海口市4所大学、2所大专院校和1所中专院校共 813 名一年级新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1.5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中专学校新生的乙肝防治知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39.9%~85.6%之间,在传播途径方面的问题中,性接触传播、纹眉纹身传播、拔牙传播、共用剃须刀传播这几种传播方式的知晓率均低于 50%:本科学生、专科学生、中专学生的乙肝防治知识平均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063,P<0.05),其中本科学生高,中专学生低.中专学校新生乙肝行为、态度的平均得分低于本科和专科学生;行为态度的得分、知识的得分、学历的高低两两之间均有相关性.学生们获得乙肝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64%)和报刊书籍(56%),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宣传教育方式有讲座(45.7%)、宣传栏(39.8%)、免费宣传材料(39.5%).[结论]大中专学校新生们的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预防乙肝的行为、态度也需得到指导,特别是中专学生表现出大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采用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形式在学校开展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教育.
作者:裴正春;黄淑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某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腺垂,本功能减退症24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救治成功23例(95.8%),放弃1例.24例患者接受随访,至今有7例死亡(29.2%),死亡原因包括未治垂体危象3例(均为占位)、心肌梗死2例、终末期糖尿病1例、垂体瘤术后并发症1例.[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垂体危象危及生命,故及时确诊并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垂体危象发生.临床上,对出现不明原因乏力、嗜睡、毛发脱落、性欲减退或消失等表现者应怀疑腺垂体功能减退,及时行ACrH、PRL、TSH、LH、FSH等激素检查,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
作者:王玉霞;吴志香;索琳娜;纪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镉和汞的方法.[方法]以硝酸-过氧化氢作氧化剂,微波消解食品样品后,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镉和汞.优化了食品样品处理和原子荧光光谱检测的实验条件,同时对共存干扰元素的影响和消除进行研究.[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镉、汞分别在0.2~4.0 μg/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镉0.999 9、汞0.999 4).该方法的检出限镉为0.007 μg/L、汞为 0.032 μg/L,镉和汞的定量限分别为0.022 μg/L和0.105 μg/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镉为1.65%~4.8%、汞为1.0%~5.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镉97.0%~119.5%、汞88.5%~104.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快速简便,适用于食品样品中镉和汞的同时测定.
作者:许昆明;黎源倩;胡素华;邓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临床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学课程安排及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3个年级1 220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该人群营养知识得分为(14.1±4.6)分,态度得分为(5.7±2.8)分,行为得分为(12.5±1.5).营养知识、态度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城市生源高于乡村生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生源、文化程度与营养知识有关.调查对象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主要集中在电视(52.3%)、报刊杂志(44.5%)、网络(25.1%),而更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是电视(67.8%)、讲座(60.5%)和网络(54.2%).[结论]临床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普遍较低,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为其合理营养理念的形成提供支持.
作者:吴汉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观察阶段性教育法在心胸外科学生预防感染知识掌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6月于某院心胸外科进行实习的1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法组)50名和观察组(阶段性教育法组)50名,后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老师对学生平时感染预防意识的评估及学生自我感觉感染预防意识评估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比较,带教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老师对学生平时感染预防意识的评分及学生自我感觉感染预防意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阶段性教育法在加强心胸外科学生预防感染知识掌握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本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的培训现况、培训方式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综合运用循证原理和统计学方法,在文献检索、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培训的现状和问题.[结果]共纳入104篇文献,国内98篇,国外6篇.研究主要涉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培训的组织管理、需求调查、现状分析、方法技术和效果评价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结论]应加大培训投入,利用参与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提高培训效果,建设培训基地、建立培训网络、引入现代教学模式.
作者:刘智勇;徐缓;陈浩;詹引;姚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台检测在食管癌复发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8月于某院连行治疗后复查的9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未复发组)45例和B组(复发组)4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724、CA199、Cy211及SCC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的血清CEA、CA125、CA724、CA199、Cy211及SCC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且复甓伴转移者的水平高于复发未见转移者,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同时≥60岁的患者的水平高于<60岁者.[结论]血清CEA、CA125、CA724、CA199、Cy211及SCC联合检测对于提高食管癌复发中的诊断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屈中玉;万里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铁代谢包括铁吸收、转运、利用、储存和循环等一系列过程.铁调素(Hepcidin)是目前人们公认的铁代谢调节激素,它在铁代谢方面主要的生物学功能为抑制肠道铁吸收和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释放.研究证明,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铁丢失增多及铁分布紊乱,还可导致肝hepcidin表达增加,这些可能是运动性贫血的原因.
作者:聂集林;刘君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四川5.12地震后板房学校中小学学生流行性脑膜炎带菌(Neissria Meningitides Nm)状况,评价震后初期防疫效果,为预测疫情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法,采集绵阳市某县中、小学学生咽拭子样本共614份,常规分离培养鉴定Nm、荧光定量PCR测定Nm核酸、血清学分型.[结果]37人分离到Nm,带菌率为6.03%;荧光定量PCR法测定Nm核酸38份咽拭子阳性,阳性率为6.19%;B群35株(92.1%),W135群2株(5.3%),一株未分出群(2.7%).性别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20岁组Nm.带菌率高.[结论]震后灾区板房学校中小学学生流脑带菌主要以B群为主.
作者:龙冬玲;姚平;高文凤;王梓璇;曹冉冉;周子人;刘衡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利比里亚任务区雨季维和官兵疟疾的预防措施,降低疟原虫感染率及疟疾发病率.[方法]TM-234-40W灭蝇、灭蚊器室外24 h诱杀,除敌2.5%悬浮剂滞留喷洒,双层纱帘倒开,长效药物驱蚊蚊帐,分时防护的综合方法.[结果]两组维和官兵分别于到达任务区4、8个月时进行疟原虫检查,药物干预组与单纯预防组疟原虫检测分别为6,4例,占各组 6.25%,4.17%.显示在药物干预下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与单纯综合防护疟疾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性(P>0.5).[结论]在未使用药物预防的条件下,应用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护的措施,是预防疟疾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秋生;王传力;房树志;张峻;刘振旗;杨永焱;范红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某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及产ESBLs株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普遗敏感,对复合磺胺、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产ESBLs菌株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外均较不产ESBLs菌株的高.[结论]及时有效的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可尽早发现大肠埃希菌特别是产ESBLs株的院内感染情况,对指导临床的抗感染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启才;宋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为今后控制乙肝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59岁的自然人群,对每名对象的接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1 ml血清,利用ELASA方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对接种情况与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升高,1~14岁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而感h率有升高的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首针及时接种率和乙肝感染率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98,P<0.05;全程合格接种率与乙肝感染率无相关性,P>0.05.考虑到有可能是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影响,排除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干扰,重新计算全程合格接种率与乙肝感染率的相关性,P>0.05,由此看来全程合格接种率与乙肝感染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对控制乙肝至关重要.
作者:张晓曙;李慧;高丽;李凤琴;李晓波;唐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营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2月8~20日对广州市某社区的两个幼儿园296名2~6 儿童进行体格调查以及家长问卷调查.[结果]296名儿童中,中重度低体重率为0.67%,生长迟缓率为4.72%.2~3岁组的营养不良率高,4岁组的营养不良率低,以5~6岁组的发病率高.儿童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习惯、家长营养知识及幼儿园膳食有明显相关性.家长营养知识与文化水平及信息获得途径有相关关系.[结论]提高家长营养知识、指导幼儿园膳食搭配,改善该区儿童的营养状况.
作者:王晓波;黄宁;朱璐;刁胜朋;彭少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眼科青光眼患者发病情况,为其治疗预防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0月于某院眼科进行治疗的205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按照分型比例、男女发病比例、各年龄段比例、职业比例、单双眼发病比例及致盲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该院205例青光眼患者的分型比例、男女发病比例、各年龄段比例职业比例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更行单双眼发病比例及致盲率也跟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有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应重视青光眼发病的规律,以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姜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本文结合卫生技术评估,探讨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的概念、内容、不足与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卫生适宜技术的评估与政策水平,为深入开展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孙荣国;曾智;饶莉;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开展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健康人群粪便标本病原学监测结果,为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病毒分离及鉴定,脊灰病毒株型内鉴别,确定疫苗株或野病毒株.[结果]青海省2000~2009年 AFP 病例、健康人群粪便标本1 613份,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22株,分离率为1.36%,其中脊灰Ⅰ型疫苗株3株,脊灰Ⅱ型疫苗株2株,脊灰Ⅲ型疫苗株9株,脊灰混合型疫苗株8株,无脊灰野病毒株.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87株,分离率为11.59%.[结论]该省2000~2009年无本地脊灰野毒株病例流行,阻断了脊灰本地野病毒的传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
作者:赵生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与烟草知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公务员270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吸烟者的烟草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吸烟者.吸烟时间与吸烟疾病知识、被动吸烟知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数量与烟草知识、吸烟疾病知识、被动吸烟知识呈负相关.吸烟花费与烟草知识呈正相关,与吸烟疾病知识和被动吸烟知识呈负相关.[结论]吸烟作为行为学问题,它不仅与烟草知识有关,还与社会等多因素有关.提示吸烟干预工作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中;田红梅;洪英;李小虎;杨莉;刘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1例HIV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样本随访检测分析,探讨<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HIV抗体确证实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对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不确定受检者,进行跟踪随访,于1个月、3个月后再次收集血液样本按常规检测程序进行 HIV 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第3次收集的样本同时进行HIV病毒载量检测(NASBA).[结果]研究病例从初检到随访共进行了3次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均为gp160、gp120、gp41;后一次随访补充HIV病毒载量检测(NASBA),结果为290 000IU/ml.结合受检者流行病学资料,终作出HIV抗体阳性结论.[结论]随着HIV抗体不确定样本不断增多,特别是一些特殊病例的出现,现行HIV抗体检测策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答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确证试验检测结果要结合试剂说明书判断标准进行判读.
作者:朱厚宏;刘杨;张祁;孟建彤;黄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