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边地区医疗纠纷相关情况调查

张锦玉;赵潇潇

关键词:医疗纠纷, 人文教育, 医患沟通
摘要:[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方式,对延边地区35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三级综合医院和二级专科医院的医务人员经历医疗纠纷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性别、年龄、职称和专业的医务人员经历医疗纠纷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认为医疗纠纷的责任主体是医患双方,其主要原因为医患交流不够(68.7%)、社会舆论误导(64.8%)和患方要求过高(51.4%),缓解医患冲突的措施为加强医患沟通(88.5%)、完善医疗制度(69.8%)、提高医疗技术(56.4%).[结论] 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应通过加强医生人文教育,增强医患有效沟通,建立医务管理体制,规范医疗操作技术等措施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红细胞沉降率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中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与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互关系.[方法]2009年10月~2009年12月,将某医院住院患者纤维蛋白原及血沉检测结果为同一天同一时间段的检验报告归为一类,并从中随机抽取检验报告150人份.利用Excel 2003,SPSS11.5软件对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与血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0人份检验报告中,男性91人,年龄17~90岁,平均(63.0 ±15.1)岁;女性59人,年龄22~83岁,平均(64.0±14.4)岁.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与血沉检测值的关系呈显著正相关,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不存在性别及年龄的差异.Fg大于4.0 g/L的病例中90.70%的ESR结果超出参考值,说明Fg含量增加是导致血沉加快的重要血浆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血沉结果呈显著正相关,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时血沉出现异常的比例明显增加.

    作者:郭江梅;刘小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firotatioll,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BHR)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闻骨折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车12月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病人共96例,其中PFNA内固定术组8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组8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髓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情况.[结果]人工关节置换组比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离床活动时间短,术中输血量少(P(0.01).内固定组术后制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BHR组50例达到优级,20例达到良,优良率87.5%:PFNA组36例达到优级,20侧达到良,优良率70%;术后1年髋关节改良Harris评分BHR组优良率高于予PFNA组(P<0.05).[结论]BHR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好,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应于骨质疏松性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作者:鲜成树;王科学;吴勇刚;赖国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清果糖胺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血清果糖胺(FMN)、血糖与糖乐病(DM)患者的临床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05例患者分单纯糖尿病组,DM肾病组和DM肝病组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FMN,空腹血糖(FBG)和血清白蛋白(ALB)检测,并对单纯DM患者再进行餐后2 h血檐及FMN测定.[结果]单纯DM患者空腹及餐后FMN与对照组之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而单纯DM患者组的空腹与餐后FM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FMN与FBG及餐后2 h血糖呈正相关(r=0.57,P<0.01;r=0.60,P<0.001).[结论]FMN与血糖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DM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淑华;张少燕;初开秋;田清武;杨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连锁超市员工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连锁超市员工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对连云港市360名连锁超市员工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①总体上连锁超市员工存在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② 20岁以下、工作1年以内员工的情感耗竭、消极怠慢程度高于其他员工;离异或丧偶员工职业倦怠程度高,其次为已婚员工;与超市其他工作岗位相比,促销员职业倦怠程度高.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龄、婚姻状况与工作岗位与超市员工职业倦怠有关.[结论]连锁超市员工存在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与岗位特征、年龄、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变量以及个体认知与组织因素对连锁超市员工职业倦怠程度有重要影响.应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采用有效的干预策略来预防或缓解连锁超市员工的职业倦怠.

    作者:贾凤芹;葛晓娜;冯成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跌倒相关平衡能力测试研究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量表的效度和信度,以评估老年人跌倒的风险,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检.[方法]随机抽取社区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平衡能力测定的方法获得数据,分析测试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量表内在一致性好,cronbachα系数为0.983,折半信度为0.916,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的相关性高于与其他维度的相关性.测试所得平衡能力得分与年龄、跌倒史、跌倒发生及担心跌倒有相关(P<0.001).年龄越大平衡能力受到削弱的比例越大,具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比例越高.平衡能力得分越高,发生跌倒的机会越大,担心跌倒的比例越大.[结论]老年跌倒平衡能力测试量表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筛选跌倒高危人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仅依靠其预测跌倒的发生还存在一定局限.

    作者:姜玉;夏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海南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群CETP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

    [目的]了解CETP基因TaqIB、I405V、D442G、R451Q、A373P和I14A 6种突变的多态性与海南汉族CHD人群血脂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301例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334例海南汉族CHD患者组中CETP基因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各基因型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在2组人群中,TaqIB、I405V和D442G多态位点可分别检测出B1B1、B1B2、B2B2 3种基因型,II、IV、VV 3种基因型和DD、DG 2种基因型,未检测到R451Q、A373P和I14A3种突变类型.I405V和D442G 2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与CHD组中总胆固醇浓度升高有关;D442G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还与CHD组中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有关.其余多态位点在2组间及与CHD血脂水平之间无差异.[结论]I405V和D442G的多态性与海南汉族CHD显著相关,且与CHD总胆固醇升高相关;D442G的多态性还与海南汉族CHD的HDL升高相关.

    作者:张勇;习隽丽;云美玲;张云霞;周代锋;蔡望伟;王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尿沉渣分析仪在预防泌尿系统结石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UF-100i尿沉渣分析仪在预防及诊断泥沙样泌尿系统结石中的作用.[方法] 对因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来我院就诊的2 787例儿童,分别应用UF-100i尿沉渣分析仪筛查尿结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筛查泌尿系统结石或结晶,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尿结晶占18%,超声诊断结石和结晶占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结石和结晶与尿结晶符合率随着尿结晶量增加而明显增高,尤其尿结晶值在大于220/μl时,符合率达83%,趋势χ2检验P<0.005.[结论] 尿沉渣分析仪可为泌尿系统结石的早期发现及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学哲;李昆;张蕴莉;孙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指导患者的康复活动.[方法] 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的饮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疗法,即中等强度运动,每天运动60 min 以上,慢跑总路程6~8 km,每周运动5 d以上,连续3个月.分别在运动疗法前后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榜、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在接受运动疗法3个月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均显著下降.[结论] 运动疗法可改变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指标.

    作者:曾会群;韩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某市公务员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某市公务员的健康现状和体育锻炼的现状,为我国公务员健康状况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全民健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体检结合问卷调查对412名公务员进行健康体检和体育锻炼特征调查.[结果]公务员体检异常检出率为65.05%,分类检查异常的前3位依次为脂肪肝(26.94%),高脂血症(26.45%),肝功能异常(18.45%);公务员体育锻炼的目标认知明确,但锻炼的频度和持续时间均不理想,达不到健身的效果.[结论]公务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公务员人群的健康教育,促使他们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改善健康状况.

    作者:王运良;孙翔云;代强甫;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骨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调查及疗效分析

    [目的]对我院骨科手术抗生素使用进行回顾研究,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1 月~2010年 10月骨科手术患者 586 例,术前抗生素合理应用者 292 例为实验组,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者 294 例为对照组,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 292 例出现切口感染 7 例(感染率为2.40%);对照组 294 例出现手术感染 21 例(7.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复杂,组织损伤大的开放性污染手术,术前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对于降低术后感染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蔚;郭荣光;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云南省男男性接触人群(MSM)艾滋病病毒亚型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男男性接触人群(MSM)中艾滋病毒亚型的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男男性行为服务窗口采集样本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分析.[结果]从56份样本成功扩增出gp41片段48份(85%),经系统树分析主要流行亚型为CRF01_AE(79%),余下的是B/C重组型.[结论]MSM人群存在高频率的高危行为,重组型是该人群的优势流行株.

    作者:杨朝军;杨莉;贾曼红;陈玲;闵向东;包佑红;王珏;闫文云;张婉悦;马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胸部创伤7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我院于2008年2月~2009年7月充分利用医院急救绿色通道与抢救监护设备,改进救治策略.抢救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75例.[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存活51例(其中可以正常工作及生活者37咧,生活仅能自理者9例,长期卧床及植物生存者5例),死亡24例,其中死于ARDS 5例,死于休克6例,死于肺内感染8倒,死于继发性脑疝4例,死于原发脑干损伤1例.[结论]早期诊断对于重度颅脑损伤台并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急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临床急救时,直以保持有效呼吸、迅速补足血容量、解除脑受压为中心环节.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必须在迅速、全面查体后作出正确判断,并分清主次,对威胁生命的损伤优先处理,必要时多处损伤同时处理.以减少治疗不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作者:王会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杆菌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杆菌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结核病区及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痰、支气管镜镜抽取液标本共 89 份,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同时作抗酸染色、并用 VersaTREKTM 细菌培养仪做分支杆菌培养.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或培养阳性的菌株32株做分支杆菌菌种鉴定.[结果]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的阳性率 31.4%(28/89)显著高于涂片法 19.1%(17/89)(P<0.01).与 VersaTREKTM 培养法阳性率 28.1%(25/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株 VersaTREKTM 培养法与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同时阳性的菌株和 7 株噬菌体生物扩增法阳性菌株均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4 株 VersaTREKTM 培养法阳性菌株鉴定为非结核分支杆菌.[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快速、特异、敏感,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的快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瑜;高绪胜;孙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西藏大骨节病病区膳食结构调查

    [目的]了解西藏大骨节病病区内患者与非患者的膳食结构并进行比较,为大骨节病病因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制调查表,以面谈的方式对拉萨市林周县、墨竹工卡县和山南地区桑日县部分病区中905人进行食物频率法膳食调查.[结果] 病区人群中主食以当地糌粑为主的百分比为75.88%.女性和患者主食以当地糌粑为主的的百分比(77.33%和92.27%)高于男性和非患者(73.61%和69.90%);而男性和非患者食用外地面和大米均多子患者.除牛肉外男性和非患者食用猪肉、鸡肉、羊肉和山羊肉的百分比均高于女性和患者,非患者中经常吃肉、蛋、奶和蔬菜的人数均比患者多,反之患者中很少吃和不吃这些食物者比非患者多,所有被调查的群众该类食物摄入偏少.[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西藏大骨节病痛区内人群的膳食结构不合理,存在主食相对单一,以当地糌粑为主,患者中更甚;病区内女性和患者食用肉类、蛋和奶类频率与男性和非患者相比偏低;蔬菜品种和数量都偏少,水果类缺乏等问题.

    作者:次央;扎西桑珠;巴桑卓玛;西绕若登;李涛;崔超英;德央;央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某高校2009级新生流感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郧阳医学院2009级新生对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和行为,为新生流感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由调查员发放调查表,并作说明,当场填写收回.[结果]新生群体对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和了解.但绝大多数的学生愿意做好个人防控工作,积极面对当前的疫情.[结论]有必要提高认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流感等传染病的认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娅;欧琴;杨靖;冯桂香;朱明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吸虫尾蚴漂移异地感染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血吸虫尾蚴漂移流经水域水体感染性,为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07 年,在通江的便民河距江口不同距离的位置投放哨鼠观察血吸虫尾蚴感染情况.[结果]在通江口有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情况下,在距通江口3.8和6.6 km 处可检测到哨鼠感染,距江口越远哨鼠血虫感染率呈变低趋势.在通江口无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情况下,河道各段未见哨鼠感染血吸虫.[结论]在河道尾蚴随流水漂移可致下游 3.8~6.6 km处哨鼠感染,通过治理通江河口上游江滩感染性钉螺可有效控制下游水域血吸虫感染.

    作者:谢朝勇;杨佩才;魏德会;殷位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咸宁地区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威宁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8个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进城务工人员对大部分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知晓率差别不大,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差别明显,其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农村地区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定会对全民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范杉;周国甫;魏尊;阮芳;周春林;刘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广东省梅州地区0~6岁儿童血铅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梅州地区儿童的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率,为该地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ICP2MS法对2009年1~12月在某妇幼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该地区2 650例6岁以下儿童的血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2 560名儿童的血铅浓度水平范围为12.56-198.56μg/L,平均值为66.58μg/L,标准差为24.31μg/L,其中男童血铅水平为(71.23±25.23)μg/L,女童血铅水平为(60.67±22.23)μg/,男女童之间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之间血铅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铅中毒儿童共400例,总检出率为15.63%,其中男童铅中毒率为20.59%,女童铅中毒率为10.00%,男女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之间铅中毒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随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结论] 本地区儿童血铅浓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铅中毒有一定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率均呈增高趋势,应重视儿童铅中毒的预防.

    作者:罗擎英;赵巍;张凤;张遵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校大学生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河南省8所高校的1 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在自然接受维度上的总均分高,逃离接受的得分低;②宗教信仰、参与葬礼次数对大学生的死亡态度有重要影响(P<0.05~0.001);③EPQ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的得分与与死亡态度的相关因子存在相关关系(P<0.05~0.001);④个人生活事件各因子均与死亡恐惧、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呈正相关,与自然接受呈负相关(P<0.001).[结论]①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适时开展生命教育;②通过各种途径塑造学生良好人格;③对大学生生活中出现的负性事件,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作者:张东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脾切除后脾移植血小板变化的实验观察

    [目的]通过建立脾细胞移植和脾片移植动物模型观察两种移植途径后血小板恢复状况.[方法]Wistar大鼠 36 只,随机分为 3 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行脾切除术,B 组为脾片移植组,C 组为脾细胞移植组,在建立模型前、及模型成功后 1 周、4周、8周抽血,检测血小板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 组脾切除后B组移植后8周血小板接近正常(P>0.05);C 组移植后血小板逐渐升高(P<0.05,);A、B、C组的血小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8周B组和A和C组的血小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和C组的血小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后在移植8周后血小板可恢复至正常,而脾细胞移植后则对血小板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军;郭利光;孙晓光;欧阳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