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沈阳市1998~2008年肺癌死亡状况及趋势分析

吕艺

关键词:肺癌, 死亡率,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沈阳市1998~2008年肺癌死亡状况,为开展肺癌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沈阳市各医院从1998~2008年所上报到沈阳市CDC经临床、CT以及病理检测确诊并已经死亡的肺癌病例通过三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沈阳市肺癌死亡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6.94%;肺癌租死亡率为64.62/10万,男性肺癌死亡率较女性上升显著,各年龄组男性肺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 沈阳市肺癌是恶性肿瘤的第1位死因;肺癌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肺癌死亡率均排全国前例;肺癌死亡年龄构成有了新的变化.沈阳市五城区人口构成不同及肺癌危险因素的变化,造成各区肺癌死亡率的差异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目的] 评估汶川地震6个月后极重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完善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在都江堰、北川、青川3个极重灾区的安置点中随机抽取≥15岁的居民11 845人,以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进行筛查,以SCID-I/P临床定武检查诊断.[结果] GHQ-12评定后高危组2 048人(17.3%),中危组1 797人(15.2%),低危组8 000人(67.5%).发生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为女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躯体疾病、目睹人员伤亡,家中房屋严重损毁,损失50%以上的财产.已婚、地震后得到心理救助为保护性因素.PTSD、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酒精依赖、睡眠障碍是灾民中常见的精神疾病.[结论] 汶川地震6个月后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服务.

    作者:孙倩;孙学礼;李静;徐佳军;黄明金;宋辉;张英辉;陈若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某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蠕形螨的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9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记录性别及面部疾患情况,同时对个人卫生习惯作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大学生蠕形满总感染率为26.8%,男生(27.1%)略高于女生(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囊蠕形螨面部感染率高于皮脂蠕形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面部疾患者感染率为42.8%,皮肤正常者感染率为19.3%,有面部疾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皮肤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洗刷用品专用可有效降低蠕形螨感染率(P<0.05).[结论] 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及面部痤疮、酒渣鼻等疾患有密切关系.

    作者:丁培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改进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提高造模效率并验证该模型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方法(方法一)和改进方法(方法二)制作模型,用胸壁损伤大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及28 d存活率来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改进的模型优于传统方法,且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稳定,可应用于心肌缺血相关实验研究中.

    作者:王旺;吴晓华;黄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HCMV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CRP及LP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拟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观察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溶血磷脂酸(LPA)等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探讨HCMV感染、hs-CRP及LPA在ACS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43例ACS患者、20例S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23例,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测定HCMV-IgG、HCMV-IgM抗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散射法检测各组的hs-CRP、比色法测定LPA的浓度.应用SPSS version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 ACS组HCMV IgG、HCMV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SA及正常对照组,HCMV-IgG阳性率分别为88.37%、85%、60.87%,HCMV-IgM阳性率分别为37.21%、25%、8.69%,ACS组与SA、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hs-CRP、LPA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ACS组中HCMV IgM(+)与同组HCMV IgM(-)组比较hs-CRP、LPA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hs-CRP水平与LPA正相关.[结论] 急性HCMV感染或HCMV潜伏感染的活化与ACS的发生有关,可能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MV感染可能通过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导致ACS的发生.

    作者:韩卫红;李国良;王强;王燕;王淑霞;金玉怀;王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881例唐山市离休老干部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分析

    [目的] 了解离休老干部的代谢状况和特点.[方法] 对参加体检且资料齐全的881例离休老干部按性别、年龄分组,并进行各组血糖(GLU)、血脂(TG和TCHO)和平均体重指数(BMI)的比较及各组高血糖、高血脂和高体重指数构成比的比较.[结果] 女性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HO)浓度明显高于男性,P<0.01;GLU90岁~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TCHO 90岁~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高GLU检出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离休老干部代谢水平趋于下降.

    作者:张红岩;任彩丽;吴颖利;杨凤;齐彦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5岁农村居民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 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县13 910人≥15岁的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中文版本的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 完成调查11 191人.调查完成率为80.45%.广西农村地区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和总终生患病率分别为23.77‰和26.81‰.按终生患病率高低排列,广西农村地区前3位特定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9.20‰)、酒依赖(6.17‰)和抑郁(5.27‰).总终生患病率女性(21.3‰)低于男性(3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53~0.84,P=0.001);壮族(33.45‰)高于汉族(2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6,95%CI=1.21~2.01,P=0.001).抑郁患病率在55~64岁年龄组和离婚人群患病率较高;25~34岁组和未婚是精神分裂症患病高发人群;酒精依赖症患病率在35~54岁组、65~74岁组和小学及以下人群较高.[结论] 精神分裂症、酒依赖和抑都是广西农村地区主要精神疾病,应针对其患病高发人群开展防控干预工作.

    作者:韦波;冯启明;陈强;潘润德;陈秋明;黄国光;唐峥华;唐海宁;苏莉;陈娜萦;陈发钦;黎火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复春片联合洛赛克及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复春片联合洛赛克及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渍疡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洛赛克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胃复舂片及阿莫西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比例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和未根除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比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复春片联合洛赛克及阿莫西林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的过程中,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领明;李辉;贾桂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武威市凉州区城镇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镇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为进一步控制高血压病奠定基础.[方法]由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凉州区18岁以上城镇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普查.[结果] 调查115 734人,查出高血压患者24 213例,患病率为20.92%.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2.29%,女性为19.54%,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血压知晓率为54.29%,治疗率为42.13%,控制率为11.89%.[结论] 凉州区城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在社区开展商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应对居民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姚兴荣;崔雪莲;郭开同;唐江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汉源地区哺乳期妇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食物摄入频率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汉源地区哺乳期妇女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食物摄入频率的现状,为哺乳期妇女营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汉源县100名哺乳期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汉源县哺乳期妇女营养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总体水平较差,合格率为20%;营养K、A、P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营养态度普遍较好;营养行为中的主要问题是:哺乳期特殊需要食物如奶类、蛋类、豆类、动物内脏等摄入不足,谷类、蔬菜、水果类食物的摄入频率较为合理.[结论] 目前当地哺乳期妇女人群的营养知识和饮食模式有待改善,可利用营养态度普遍较好的有利条件,开展系列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加强哺乳期妇女及家人的营养教育,以促进母子健康.

    作者:赵宇倩;唐偲琦;王海英;彭锦瑞;陈雅薇;俞捷;吴璟屿;帅才;宋雅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49例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及意义

    [目的] 探讨导致交叉配血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49例交叉配血失败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通过增加聚凝胺,抗人球蛋白实验,菠萝酶实验,吸收放傲实验和稀有抗体筛查.[结果] 31例在增加聚凝胺后配血成功,13例是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1例冷凝集实验阳性.[结论] 血液标本中含有肝素,肺炎支原体抗体,抗人球蛋白抗体等均会导致交叉配血失败.工作中一定要与临床联系,尽可能寻找原因.

    作者:朱莉;扎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徐汇区2005~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和病原学监测

    [目的] 通过对徐汇区2005~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患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2005~2009年徐汇区户籍人口手足口病发病率波动在5.86/10万~69.30/10万之间,2007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高,2006年低.户籍人口发病以幼托儿童为主,外来人口以散居儿童居多.2009年病原学监测显示89例轻症病例96份样品中(89份咽拭子,7份疱疹液)肠道病毒阳性率62.75%,其中EV71占19.71%、CVA16占37.50%,EV71和CVA16均阳性占1.04%,其他肠道病毒占4.17%.2008~2009年重症手足口病病例7例,以外来散居儿童为主,无死亡病例.EV71占重症总数的42.86%.[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点,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沈红;陈洪波;刘景壹;陈远方;周羊娣;张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经阴道及经腹腔镜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98例,分别进行经腹、经阴道及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合子宫肌瘤的大小以及部位进行分组,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TAM在治疗浆膜下肌瘤,以及大肌瘤、多发性肌瘤上,有时间优势.TVM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单个小肌瘤的手术操作时间较少.LM创伤小术后恢复好.[结论] 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利弊,术前应个体化选择.

    作者:高艳华;骆硕;崔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大理百合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

    [目的] 研究从大理百合中提取得到的多糖组分.[方法] 用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乙酸纤维薄膜电泳和紫外光谱分析精制百合多糖的组分,用薄层层析法分析百合多糖的单糖组成,并对百合多糖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Sephade G-200凝胶柱层析和乙酸纤维薄膜电泳分析显示百合多糖中含有两种多糖组分,薄层层析显示百合多糖的单糖组成主要以葡萄糖为主,可能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结论] 本研究百合多糖中存在两种多糖组分,并且主要由葡萄糖组成,是否含有其他单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静华;万顺康;张翠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3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后腹腔镜技术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3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8例、醛固酮腺瘤11例,无功能腺瘤3例、皮质醇腺瘤10例.[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在70~210 min;术中出血量在20~100 ml之间,均未输血.末后2 d患者恢复肠蠕动后进食,并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为4~12 d,平均5.6 d,术后恢复顺利,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下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肾上腺肿瘤切除的首选.

    作者:李长赞;黄向华;覃斌;韦钢山;季汉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

    [目的] 进行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方武,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者进行调查.[结果] 服务对象主要担心推广技术效果,但是其依从性仍然较高.适应症者缺乏和相关仪器缺乏影响适宜技术的良好推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医技术略优于西医和生殖卫生技术,而西医技术与生殖卫生技术基本相当.绝大多数技术推广者认为适宜技术掌握与操作性较易.[结论] 四川省三类推广技术的适宜性均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是,尚需注意加大技术筛选和宣教力度,强化技术培训与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有效性.

    作者:孙荣国;曾智;饶莉;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运动对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体育专业并有规律运动学生50名为运动组,非体育专业并无规律运动学生50名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相关指标值.[结果] 性别和运动分别是影响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骨强度值、t值和Z值的因素.并且运动对体脂百分比和骨密度各指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规律的运动对人体骨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并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秦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广东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及时空聚集性研究

    [目的] 描述手足口病在广东省的流行特征,寻找手足口病在广东省可能存在的时空聚集区,为广东省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相关卫生部门公布的2008~2010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广东省2009年人口统计数据,描述手足口病在广东省的三闻分布情况,并基于离散型泊松分布模型,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二维角度寻找手足口病在广东的高发时空聚集区.[结果] 2008年5月~2010年4月,广东省报告的总手足口病病例数为209 712例,两年手足口病总的发病率为21.97/10 000,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所有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所占的比例为90.56%;珠三角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高;手足口病每年的流行期从3月底4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底8月初.手足口病时空聚集区的时间起点均在4、5月份,珠海地区存在手足口病的长期流行趋势.[结论] 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较为严重,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时段是3月底和4月初.

    作者:朱琦;郝元涛;于石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技术在纵隔占位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增强CT及经皮肺穿技术在纵隔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36例后纵隔占位病变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和心电图检查,并进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仔细观察X线胸片和CT片,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之后经过强化CT临床考虑为恶性肿瘤,经皮肺穿针吸活捡明确病理诊断.[结果] 经皮肺穿针吸活检活检后未出现咯血、气胸、缺氧、窒息,肺炎,肿瘤沿针道皮下种植和气管种植等并发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为主,共计20例,占76.92%,间叶来源的共计6例,占23.78%.[结论] 后纵膈占位病变患者经皮肺穿针吸活检获得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王红阳;喻昌利;李球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河北省2008年国家疾病监测点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死囡编码执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标准,全省8个国家疾病监测点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资料全部使用全国死因登记网络报告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河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恶性肿瘤粗死亡率114.81/10万,居全死因第2位,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和肛门癌,男性、女性均以肺癌死亡率高,城市肺癌死亡率高,农村为食管癌.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35岁以上人群并随年龄增长死亡率上升.[结论] 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是危害河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继续加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

    作者:张敬一;曹丽;栗华;王丽娜;张帆;董辉;李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感染与食管癌发生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我国与食管癌发生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在国内万方网,检索有关HPV与食管癌相关的研究文献,研究纳入标准是:以聚合酶链反应或原位杂交为检测方法检测HPV DNA,并且研究病例既有食管癌组织又有正常对照组织.将所得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入选12篇文献进行HPV16型特异性检测,其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标本中HPV16占38.6%,正常组织标本中HPV16占15.9%,HPV16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16感染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作者:韩秀玲;李淑英;王新燕;李旭坤;慈雅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