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彭红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间孔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改良TESSYS技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在围手术期,制定系统的护理及康复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3~5d出院,住院期间及术后近期随访3~6个月,无1例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孔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术前积极准备、术中观察与处理、术后系统科学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杭丹;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以及托烷司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托烷司琼复合。观察患者术后Ramsay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2 h时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hRamsay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托烷司琼合用镇痛、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观察组则为接受恶心、呕吐的针对性护理的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呕吐次数、呕吐消失时间、恶心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心与呕吐患者开展消化内科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彭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头面部位的常见外伤之一是口腔颌面部外伤,重度的口腔颌面部外伤常常伴随着患者面部器官骨折性损伤,临床治疗具有相当的难度。本文就我院收治的920例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特点和疗效进行总结,以便正确处理和治疗重度口腔颌面部患者。
作者:刘克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方法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 和WanFang Data 等数据库中关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 Cochrane Handbook(5.0.1)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首先对各指标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并采用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5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全程健康教育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较常规健康教育组显著提高。其中“合理用药”结果为RR=1.60,95%CI(1.44,1.78),P<0.001;“合理饮食”RR=1.56,95%CI(1.34,1.81), P<0.001;“适量运动”结RR=1.73,95%CI(1.41,2.11),P<0.001;“自我监测”RR=3.53,95%CI(2.53,4.92),P<0.001。全程健康教育同时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其中空腹血糖结果为MD=-1.21,95%CI(-1.47,-0.95),P<0.001;餐后2 h血糖为MD=-2.15,95%CI(-2.92,-1.38),P<0.001。描述性分析显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降低HbA1c值(均P<0.01)。其余异质性来源的研究描述性分析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中具有系统性、全程性的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而且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
作者:丁炜光;裴锦云;张玉兰;李静波;陈鹏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颈椎骨折患者实施椎前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50例颈椎骨折患者,对其实施椎前路手术,对其手术治疗前后以及手术过程中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实施6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功能评价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颈椎骨折患者实施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能够提升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肠梗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海河医院消化科2015年5月1日~2016年6月1日住院的患有肠梗阻,年龄在35~55周岁,平时喜欢用微信软件进行交流的患者共68例,按照入院的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从患者入院第一天起到出院,由宣教护士每天按时向创建的微信群发送有关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微信信息,个别患者不明白时,可在微信群里提问,宣教护士不能解决的,可由责任护士来回答,并由责任护士第2d继续协助患者巩固前一天没掌握的相关健康指导。微信群中也有主管医生,护士解决不了或者需要由主管医生决绝的问题,也会很快被解决,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答复。而对照组仍采用以往的床旁宣教等。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出院满意度高。结论利用微信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拉近了护患关系。增强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也大大提高。
作者:李青;张文新;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体酮胶囊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6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对病情进行了确诊,根据诊治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组患者均33例。给予参照组利用黄体酮针剂展开肌肉内注射诊治,试验组利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诊治,对比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参照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75.76%,试验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93.93%,参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产生率相比试验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治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过程中,利用黄体酮胶囊具有明显的诊治效果,并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使用过程较为便捷,安全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学检测分析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另取180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梗死组患者两侧颈动脉管腔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颈动脉狭窄程度中轻度狭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率、重度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够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预警,能够为脑血管病早期治疗和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牟红梅;王利勇;赵磊;李爱华;李灿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25例。采用利培酮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阿立哌唑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计12例痊愈,10例显著好转,1例好转,2例无效;对照组患者中共计8例痊愈,13例显著好转,2例好转,2例无效;在治疗效果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共计有6例,占24.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共计有16例,占64.0%,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然而阿立哌唑具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针对性护理,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评定量表)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老年痴呆病房护工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工管理质量。方法成立绩效考核小组,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将护工的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工作能力、劳动纪律纳入护工绩效考核内容,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工薪酬挂钩。结果病区环境得到改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无1例老年卧床患者发生压疮,患者(家属)满意度由95.11%提高到98.29%。结论绩效考核在老年痴呆病区护工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了护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患者得到了更全面细致的照顾,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廖长青;周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6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小板参数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血小板压积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检验指标和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升高可将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充分反应出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付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刊对来稿有权删改或摘要发表,如不同意删改者,请注明“请勿删改”字样。文章中各级标题依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1,各级标题均需顶格写,均需要加小标题。文章中图、表务求少而精,且需要图序、图题、表序、表题,不能用“附表”表示。能用文字表述的尽量不用图、表,文字、表、图三者表达切忌重复。表格要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探究沐舒坦在儿科呼吸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关临床资料显示,沐舒坦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治疗小儿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沐舒坦的毒副作用极小,且疗效显著,因而值得推广。
作者:吕燕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ICU置管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ICU置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参照组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管道护理合格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气管插管、鼻饲管等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Р<0.05)。结论在ICU置管患者的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管道护理合格率,有利于减少管道滑脱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护理安全性。
作者:温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药敏结果,探讨其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烧伤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采集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120例烧伤患者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药敏结果,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高的是多黏菌素B、氨曲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但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和阿莫西林耐药性高。结论烧伤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者应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用药,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沈安妮;张启贵;陈雪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尿液细菌培养中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3972例尿液标本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并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72例尿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537株,总检出率为38.7%,其中革兰阴性菌1147株,占74.6%,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9株,占22.1%,以粪肠球菌为主,真菌51株,占3.3%,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的大肠埃希菌419株,占48.2%;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显示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阴沟肠杆菌为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根据细菌学结果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减少盲目使用抗生素避免增加耐药性。
作者:杜淑银;王生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米易县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规律,为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米易县2015年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米易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1种448例,报告发病率为199.97/10万;传染病发病率与2014年相比下降1.75%。死亡4例(艾滋病),报告死亡率1.79/10万。传染病发病率居前6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菌痢、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论2015年米易县法定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下一步防控工作重点是要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同时还必须加强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
作者:谢怀武;杨秀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47例和B组47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门诊随访,B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及出院1年患者健康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及出院1年B组患者健康行为与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健康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闵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