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罗欣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疼痛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接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取针灸治疗,研究组40例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分别为(2.54±1.04)分、(26.77±0.32)分,对照组依次为(4.32±1.75)分、(19.84±1.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值得借鉴。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CT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CT检查,观察组43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检出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1.36%>74.3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核磁共振检查,可确保其诊断的有效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周升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患者康复护理的特点及总结佳护理方式,探讨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康复科82例患者,分组进行护理,对照组32例,采用精神科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50例采用护理干预模式;采用精神科评分标准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依据BPRS评分、SANS评分、IRPOS评分和NOSIE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中干预前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疗效的满意度也比未干预的情况好。结论依据老年精神科患者康复护理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玉;张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病重叠综合症的护理

    重叠综合征是指至少2种结缔组织病同时或不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所形成的疾病状态[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症较少见[1]。我科室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病1例,经综合治疗和细致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芳芳;郑军;孙雪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选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等优点。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理念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在妇产科医护人员中树立以人为本,医学人文关怀的相关理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产妇11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医护人员给予精心的人文关怀,对比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分娩情况及情绪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达,术中出血量较少,顺产率较高,焦虑评分较低,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产妇的顺产率,受到了住院人员的广泛欢迎。

    作者:田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臂骨间背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方法对32例患者实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疼痛管理、预防血管痉挛等护理措施。结果32例穿支蒂皮瓣均成活。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及早发现血管危象及时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管痉挛可提高术后皮瓣成活率。

    作者:刘淑英;胡长青;景微;陆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桂枝汤加桑叶治疗自汗证中医原理探讨

    该文通过对自汗证营卫不和病机论述发现胃气不和是该证的之本。篇接上述,分析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方义发现:其调和营卫的治法本在调和胃气;然后通过对相关古籍医案考证,论述了桑叶可对症止汗及对症治疗是符合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后该文对前言所述启发笔者作出本篇论述的医案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得出调和胃气是调和营卫治疗自汗症的关键点之一及中药汤剂应重视对症用药两个结论。

    作者:彭良;李应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实行阴道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加以预见性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常规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22.5%);实验组产妇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产妇相应时间的出血量。以上三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出血量,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延红;李蒲;张心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络活喜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给予高血压患者络活喜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络活喜治疗,观察并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采用络活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4%,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5.76%,且观察组的动态血压的平均降幅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1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络活喜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与采用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治疗相比较,具有降压效果好、降压平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刘钰;周小波;寇双庆;渠慎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东阳市5类恶性血液病患者增长情况统计分析

    文章分别统计了2005年度和2015年度,在东阳市人民医院新确诊的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这5类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病例数、10年间患者上升例数和增长率。发现10年间这5类恶性血液病的总病例数上升了81例,增长了231.4%,其中白血病的绝对病例数多、恶性淋巴瘤的上升例数多、多发性骨髓瘤的增长率高。

    作者:单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枯否细胞在肝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介导的损伤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与肝衰竭过程中的肝细胞坏死和疾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枯否细胞(Kupffer,KC)是免疫系统中著名的角色之一,定植于肝脏血窦内皮之间,具有高度活性,它可以吞噬和清除从肠道来的微生物,又可被细菌脂多糖或细胞超抗原激活,释放炎症介质进入血液中,激活众多的炎性细胞,参与肝脏的炎症反应。本文就KC在肝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田光敏;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临床效果概述

    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取得的临床效果,从整体上讨论我国现阶段优质护理服务的进展,为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策略

    目的:探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的一些可行性办法。方法分析当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展望以及探索一些职称晋升管理办法,建立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体制,为医疗机构以及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按照已经开始实施职称晋升省份的先进管理办法全面推广,将对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是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实施职称晋升的步伐,改变以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尴尬局面。结论强化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提升了为医疗机构服务保障的能力。

    作者:王宗定;冯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ICU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管道安全管理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护士管道安全管理意识增强,专科知识和操作能力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管道安全管理能力,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明华;刘其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就诊时间在2015年8月~2016年8年,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压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远高于参照组的77.5%,另外该组的高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刘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在普外护理工作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护理应对风险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013年在职的6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日常工作,干预组采取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对其之间的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为98.13%,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为90.75%,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风险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不但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降低普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使科室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胡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围产期孕妇保健中使用孕期营养指导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和评价围产期孕妇保健中使用孕期营养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6例孕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A组59例,B组57例。 A组给予围产期孕期营养指导,B组未给予营养指导。对比两组的微量元素摄入量和围产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微量元素摄入量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围产期并发症几率是11.86%,B组是43.86%,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使用孕期营养指导可以加强孕妇对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减少其发生并发症,并且能够保证母婴安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阈下剂量氯碘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严重烧伤患者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阈下剂量氯碘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严重烧伤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共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采用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采用阈下剂量氯碘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不同时刻的MAP及H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MAP、HR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在插管后、手术后MAP较麻醉前显著降低,手术开始后、手术中继拔管后HR较麻醉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阈下剂量氯碘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严重烧伤患者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较好,临床值得推荐。

    作者:张金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5例破伤风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健康教育、急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急救护理后好转,留院观察24 h后出院。结论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为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应全面观察,发生过敏反应后及时急救,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李芬;才战军;孔令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妇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妇科常见疾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妇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宫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62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宫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宫腹腔镜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3例出现切口感染,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断妇科常见疾病的同时可进行治疗,并且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整体手术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局限性,可作为临床治疗妇科常见疾病的新方法。

    作者:何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