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管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经腹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研究

魏海云;牛佳木

关键词:直肠癌, 经腹切除术, 引流, 吻合口漏
摘要:[目的]观察三管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经腹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552例经腹切除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术后引流方式分为2组.三管引流组(290例)术中经肛门至吻合口近端肠腔内双管引流,经左下腹膜外放置一盆骶引流管,对照组(262例)仅经左下腹膜外放置一盆骶引流管.对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进行分析.[结果]吻合口漏发生率:引流组为2.4%,对照组为9.2%,引流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管引流可明显降低低位直肠癌经腹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铁铜锌锰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Fe,Cu,Zn,Mn的方法.[方法]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元素的回收率都在95.5%~97.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46%~1.32% 间,检出限为Fe:5.66μg/L、Cu:2.38 μg/L、Zn:3.51 μg/L、Mn:2.84 μg/L,相关系数在0.999 3~0.999 9之间.[结论]茶叶中Fe、Cu、Zn、Mn的含量丰富,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饮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茶叶中Fe、Cu、Zn、Mn金属元素的测定.

    作者:曹丽玲;任永红;王军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高良姜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及再现障碍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高良姜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的影响.进行提取物筛选.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跳台法、Morris水迷宫法考察高良姜不同提取物对记障碍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再现能力的影响.[结果]高良姜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组小鼠跳台实验错误次数(0.40 4±0.89.1.33 4±0.82)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2.67±1.21) (P<0.01,P<0.05);Morris水迷官逃避潜伏期(53.9±31.91,55.50 4±10.70)s明显短于模型对照组(83.42±11.51)s(P<0.01,P<0.05).[结论]高良姜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抗脑组织耗氧损伤有关.

    作者:刘新霞;赵燕燕;陈春生;白洁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93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病例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09年6月~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93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总结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结果]儿童甲型H1N1流感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93例患儿在入院木后主诉的症状中发热91例,咳嗽64例,咽痛36例;其中以38.1℃~39℃和39.1℃~40℃中高热多见;②血氖符合病毒感染规律,绝大部分白细胞总教偏低,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根据血常规不仅有利于甲流的诊断,更易于与合并细菌感染相鉴别.经过积极的治疗,93例患儿中治愈出院92例,因心律失常基础疾病而转院治疗1例.[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流感具有一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首发三大症状;另外,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呼吸支持、控制混台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较快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硕;田淑娟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新农村女性婚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新农村已婚女性的婚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湖州6个新农村示范点455名已婚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评估婚姻质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结果]除角色平等性因子外新农村女性婚姻质量低于常模;心理健康高分组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的方式、业余活动、性生活因子分显著低于低分组;婚姻质量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呈负相关;对新农村女性心理健康影响大的是婚姻满意度因子,对婚姻质量影响大的是精神病性因子.[结论]新农村女性婚姻质量相对较低,婚姻满意度影响心理健康.

    作者:陈汉英;田秀菊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针灸联合双氯芬酸治疗足球运动员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双氯芬酸治疗足球运动员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足球运动所导致的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PRICE常规处理,治疗组在PRICE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双氯芬酸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入组前、治疗后3、7、14d损伤部位静态时疼痛强度、静态时疼痛强度等级、局部压痛强度、局部压痛强度等级和局部肿胀评估等级的分值、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7和14d,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缓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联合双氯芬酸治疗可显著改善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症状,其临床优良率和总有效率优于PRICE常规处理.

    作者:温晓媛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S79 株单价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盲法和对照的方法,选择3~10岁年龄段的5010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将入选的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种单价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对照组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结果]接种减毒腮腺炎活疫苗,发热率为0.87%,局部反应的发生率为0.04%.经过1年追踪随访,试验组腮腺炎发病率为4.74‰,对照组腮腺炎发病率为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本研究显示接种1剂次单价腺炎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不佳.

    作者:高君;马福宝;张龙华;王泽明;陶红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功能食品中绿原酸、白藜芦醇、葛根素和芦荟甙

    [目的]建立同时快速测定功能食品中绿原酸、白藜芦醇、葛根素和芦荟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经甲醇-水(20:80)稀释并高速离心后,上清液供HPIE分析.色谱柱为Kinetex C18柱(4.6 mm×100 mm,2.6 μm),柱温25℃,采用甲醇-0.15%冰乙酸水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0 ml/min,紫外检测.[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上限至少为2μg,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0.15~0.72 ng,平均回收率99.6%~113%.[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功能食品中绿原酸、白藜芦醇、葛根素和芦茎甙的同时测定.

    作者:江阳;孙成均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案例分析

    [目的]研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采用风险损失清单法和现场调查法,对1家从事药物研发的企业实验室开展风险调查和评估.[结果]该实验室存在生物安全警示标志不规范、没有危害评估报告、未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检验报告在污染区打印、洗手池的水龙头为手触武、实验人员未佩戴防护镜或面罩、新进人员不熟悉操作过程、有工勤人员进入实验室、压力蒸汽消毒设施未定期检测、实验室产生废弃物存放场所不安全、不是由专业单位处置实验室产生废弃物等11个隐患,分别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结论]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解决当前生物实验室监管模式与实验室实际情况不适应的突出问题.损失清单表法和现场调查法虽被列为风险识别的两种基本方法,但可以同时使用,互相借鉴,均可作为评估依据.

    作者:周宏东;孙畅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昆明市官渡区农村居民吸烟和饮酒行为及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昆明市官渡区农村居民吸烟和饮酒的现状及与高血压、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在昆明市官渡区对4 011名18岁及以上村民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资料及吸烟和饮酒情况.[结果]该地居民的吸烟率为27.1%,饮酒率为27.9%.男性的吸烟率(67.2%)和饮酒率(55.7%)均明显高于女性(1.0%和9.7%).男性的吸烟率和饮酒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性的饮酒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吸烟者高血压的患病率(34.9%)高于不吸烟者(31.4%);饮酒者高血压、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35.0%、1.59%和3.7%)均高于不饮酒者(31.3%、0.45%和2.2%).[结论]加强农村居民戒烟、戒酒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树兰;蔡乐;陆义春;张晓磬;舒占坤;叶亚怀;张剑锋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唐山市老年人睡眠对记忆障碍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常态老年人睡眠与记忆障碍的相关性,为实施社区老年人记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进行记忆功能和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647名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38.8%,记忆障碍发生率78.4%.睡眠障碍与记忆障碍的发生相关,在回忆故事(即刻)、图片再认、定向、回忆故事(延迟)、回忆路线(延迟)、回忆姓名及总标准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较高,受睡眠影响.

    作者:陈长香;李建民;吴黎明;刘小平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1例HAV-IgM阳性的检出报告

    [目的]为控制甲型肝炎的传播、流行,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和改良赖氏法进行检测,对患者进行流行病调查.[结果]患者属于发病早期,传染性较大,暂缓发放健康证.[结论]建议患者及早治疗,采取控制措施,避免传染他人,治愈后半年发放健康证.

    作者:冯新;张世英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重度烧伤病人血生化指标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病人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简单的应对措施,为临床烧伤病人的诊治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静脉抽血来比较重度烧伤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血流生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对照,109例病人中,血沉(ESR)值(7.71±3.160)较正常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NO浓度值(90.16±28.93)也较正常组上升,且上升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烧伤后还出现了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现象,总蛋白值(55.71±4.69)和白蛋白浓度(26.55±0.17)较对照组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蛋白含量的降低和NO含量的升高是影响重度烧伤病人的重要因素,应提早发现,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病人的身体素质.

    作者:薛江涛;张琦;钱铁石;沈春明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心室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室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变化.[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植入起搏器患者44例,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A组和RVS组各22例.比较两组起搏前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变化.[结果]两组起搏后QRS波时限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VS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短于R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心室间隔部起搏(RVS)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缩短,更符合正常生理状态,方法简便、安全、可行.探寻符合生理学的理想起搏部位和方式,减少和避免RVA起搏,促进心室激动的同步化必将成为未来生理性起搏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赵渊;文林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西宁城东区2009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万柏林区居民户碘盐普及情况与碘盐的质量情况,为相关部门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及干预策略提供准确地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万柏林区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按照随机原则抽取9个乡镇(街道)进行碘盐监测,共抽取302份食用盐样本,每份50 g,检测城东区的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盐合格率,同时检查样本含碘量.[结果]碘盐覆盖率为97.35%,非碘盐率为2.65%,碘盐合格率为 100%,碘盐不合格率为0%,合格碘盐食用率97.35%.[结论]西宁市城东区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国家标准(>90%).

    作者:付丽琴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细胞中活性氧的荧光探针检测法研究进展

    荧光探针法是一种灵敏的、可提供细胞内靶分子时空信息的活性氧(ROS)检测法.目前常用的荧光探针有HE(检测O2-)、DCFH和DHR(检测H2O2)等.ROS的检测结果易受以下因素影响: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荧光探针选择性差,且反应需要催化剂(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C);细胞内pH值、抗氧化荆影响检测结果:荧光探针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自氧化.近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改进荧光探钟的上述局限性.本文对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张鑫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护理人员变换对集中供养婴幼儿的影响初探

    [目的]观察护理人员变换对集中供养耍幼儿童所造成的影响,探讨减少不良影响的措施.[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发生护理人员变换的56例婴幼儿童的相关资料,评估变换对他们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人员变换对婴幼儿童心理产生了明显的负性影响.[结论]在变换前做适当的预防工作,可有效减少负性影响的发生.

    作者:张春娇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监测普通肝素抗凝治疗范围的建立

    [目的]建立监测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效果的APTT范围.[方法]测定普通肝素抗凝治疗病人在抗凝治疗前基础APTT值和治疗后APTT及血浆肝素浓度.对治后APTT,lgAPTT及APTI,达标比与肝素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推导出肝紊在治疗浓度范围时对应的APTT或APTT,达标比范围.[结果]治后AM,IgAPT1,及AM达标比与血浆肝素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16.330X+10.041,Y=0.802X+1.638及Y=4.002X+0.531.当肝素浓度为0.3~0.7IU/mL时,APTT范围为44.9~91.5s和46.1~86.3s,APTT,的达标比为1.7~33,[结论]APTT达标比为1.7~3.3可作为监测普通肝素抗凝治疗的范围,临床医生可据此调整给药剂量和方案.

    作者:王霞;毛志刚;周静;贾劲;江虹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5例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出血组,70例单纯尿毒症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从两组间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肾功能(BUN、Cr)、血钙(Ca2+)、血清胃泌素(SG),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出血组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凝血酶原时间、胃泌素、血红蛋白、肾功能改变及血钙变化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 0.05),两组间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逐步分析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肾功能损害、低血钙、胃泌素水平增高与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肾功能损害、低血钙、胃泌紊水平增高是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其变化及早千预,对防治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尤冠;孙龙;曾仕平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三管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经腹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管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经腹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552例经腹切除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术后引流方式分为2组.三管引流组(290例)术中经肛门至吻合口近端肠腔内双管引流,经左下腹膜外放置一盆骶引流管,对照组(262例)仅经左下腹膜外放置一盆骶引流管.对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进行分析.[结果]吻合口漏发生率:引流组为2.4%,对照组为9.2%,引流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管引流可明显降低低位直肠癌经腹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作者:魏海云;牛佳木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清远市1999~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清远市近10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清远市1999-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 年间清远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0种70546例,年发病率介于132.15/10~293.6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88.90/10万,死亡率为1.36/10万,病死率为0.72%,发病高峰为春夏季;传染病构成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51.34%,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位居第2位,占36.40%;肠道传染病占10.84%,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97%,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传染病为肺结核、乙肝、梅毒、麻疹和狂犬病.[结论]清远市传染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应加大对呼吸道传染病和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的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加强计划免疫工作.

    作者:黄金英;黄晋飞;孙小康;曾茜茜 刊期: 2010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