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粼;吕晓华
在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居室装饰、装修的同时,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也大大超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空气污染程度,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刘风云;孙铮;唐小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各类院前救护人员的体力和疲劳恢复程度,探讨在院前救护中救护人员组成和配置的合理性.[方法]选择承担院前任务的医师、护士、护工进行抬人试验,分析比较其体力差异和疲劳恢复情况. [结果]医务人员与护工的体力和疲劳恢复无明显差异,男女性虽然在在脉搏、呼吸频率变化方面有所差异,但并非为配备必须考虑的因素.[结论]医生、护士、护工体力和疲劳恢复程度并无明显差异,在院前救护中配置专门负责搬运的护工并非必需.建议院前救护人员更易于配置两人为宜,并由医务人员兼任驾驶和主要搬运等任务.
作者:王玲;周亚雄;何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3年的变化情况,为不同阶段的心理维护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广西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新生551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连续3年进行测评. [结果]新生及其第3学年测试SCL-90 9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第2学年测试则只有4个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3次测试结果比较,第2学年测试SCL-909个因子分均低于新生,第3学年测试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高于第2学年,但第3学年仍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精神病性低于新生.来自城镇的学生3次测试结果均无差别(P>0.05),而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所变化.[结论]医学生在新生阶段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第2学年有较明显的改善,而在第3学年心理健康水平又有所降低,但仍优于刚入学时.3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波动主要出现在来自农村的学生群体.
作者:马迎教;许建国;陆贤杰;林健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在SPSS中的分析方法. [方法]通过构造统计模型,并结合实例给出SPSS程序来实现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 [结果]给出了完全随机设计模型对处理因素和时间顺序因素进行比较的具体做法.[结论]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在SPSS中可以很好的实现.
作者:曲瑶;钱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乡镇防保人员满意度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方法]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收集了299名乡镇专职防保人员对人际关系、未来认同感、薪酬、压力感等10个维度的满意情况. [结果]防保人员总体满意度均数为63.50分,处于基本满意水平;不满意的方面是压力感(2.44分)和薪酬(2.72分),两者平均得分处于较不满意水平.[结论]乡镇防保人员总体满意水平一般,压力感和薪酬为其主要限制因素.
作者:武芳;黎慕;陈浩;袁黎丽;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为对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进行营养干预打基础. [方法]以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体操、田径、足球、羽毛球4项目共13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用自编并经检验的运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营养知识平均得分54.1分;基础营养知识得分高于运动营养知识得分(P<0.05);女运动员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运动员(P<0.05);年长运动员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年轻运动员(P<0.05).②营养态度平均得分81.1分.③饮食行为平均得分70.1分;羽毛球运动员饮食行为得分高于其他运动员(P<0.05).[结论]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运动营养知识水平较差、营养态度普遍较好,但饮食行为不够好.建议按不同项目和性别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以促进运动员合理营养.
作者:孔粼;吕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讨主成分回归分析在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中的应用. [方法]将成都市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月发病数和同期气象因素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 [结果]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以夏秋季(5到10月份)较多.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率与气温、降雨量呈正相关(r1=0.930,P1<0.05;r2=0.896,P2<0.05),与雾日呈负相关(r=-0.585,P<0.05);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了菌痢发病与气象因素的预测方程,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有风速、气温和降雨量.[结论]高温高湿易引起细菌性痢疾的高发;主成分回归建立的方程可对细菌性痢疾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
作者:廖洪秀;张强;杜长慧;蒋小花;邓长飞;陈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2006年我国乡镇防保工作开展情况,为研制乡镇防保工作工具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在根据课题要求选取的江西、贵州、广西和浙江4个省中随机选取94个乡镇防保机构,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收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2006年四省区抽样乡镇防保机构均开展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5种基础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了95.0%以上.开展地方病监测工作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机构很少.[结论]乡镇预防保健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作者:武云青;王园;黎慕;郭婷;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克隆铜绿假单胞菌OprF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以期进一步开展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扩增出OprF基因.采用T-A克隆构建pMD18-T-OprF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经BamH Ⅰ、Hind Ⅲ双酶切获得OprF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2a,获得pET32a-OprF重组表达质粒并在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利用Ni-NTA柱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进行鉴定. [结果]克隆OprF基因(459 bp)并经DNA测序证实,表达重组蛋白OprF并获得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鉴定正确.[结论]成功克隆了OprF基因并获得原核表达物,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研究和开展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建国;苏兆亮;柳迎昭;戴晓莉;薛渊;王胜军;邵启祥;许化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国现行的手术同意书签字制度出台已有十余年,在规范医疗行为,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某些规定也存在着瑕疵,在实际医疗活动中产生出若干问题和权利冲突.
作者:黄利平;沈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前,许多学者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其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影响胃液分泌、黏膜血管充盈和胃壁蠕动.当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与各种体质因素联合作用时,就可能产生消化性溃疡.本文就以上两种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张燕;张伟;魏以召;杨拯;赵钦;张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以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 [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3~2005年住院患者16 738人次,医院感染病例404例. [结果]3年来医院感染率为2.41%,以呼吸道真菌感染居首位.[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建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重视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真菌感染.
作者:施志勇;江艳;周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肺黏膜相关型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肺肿瘤,通过13例患者总结对该病的经验认识. [方法]收集某院2000~2007年的13例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探讨肺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诊断、病理特征及治疗. [结果]①本组13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男性多见,平均年龄59.1岁.②咳嗽、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③痛理免疫组化提示:9例术后患者LCA、L26均呈阳性.[结论]肺黏膜相关型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具特异性,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作者:李燕;王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8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40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40例口服莫雷西嗪片(莫雷西嗪组),疗程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 [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4 h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7 438±3 940)个和(1 924±1 126)个, (10.82±4.61)次和(2.38±1.24)次;莫雷西嗪组则分别为(7 122±3 375)个和(3 886±1 687)个,(10.60±3.92)次和(4.89±2.18)次,P均<0.05.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莫雷西嗪组(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莫雷西嗪.
作者:胡英;曾锐;曾智;刘潇霞;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扩大邓克氏手术及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结果]13例中随访1~5年12例,失访1例,4例复发,2例癌变.[结论]根据不同侵犯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彻底切除病变是防止复发及恶变的基本方法.
作者:侯旭东;邓龙刚;郑燕;黄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几所中学的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研究将HACCP体系应用于食堂的管理中,探索出一条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安全的有效途径. [方法]应用HACCP理论针对调查发现食堂卫生现状,结合相关资料,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结果]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环节为: (1)原料采购、验收;(2)烹调加工、熟制; (3)餐具消毒、保存; (4)从业人员; (5)学生.并且针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并严格索证;食品熟制应彻底加热,改善厨房、库房布局、设施等;熟食容器每次使用后消毒,并且正确存放;对于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和考试;对学生开设食品卫生知识的相关课程,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结论]在学校食堂实施HACCP系统,对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防止学生群体食物中毒的发生不仅是一种切实可行而且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胡世洪;李云;涂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综合减肥方法对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血脂成分及相关激素的影响及机制,为教育系统建立有效可行的青少年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60名肥胖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实施为期10个月的综合减肥试验,观察减肥前后身体形态、血脂成分、血胰岛素、瘦素、皮质醇的变化. [结果]经过10个月的减肥试验,实验组肥胖女大学生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较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血脂成分改变即TG、TC、LDL-C和apoB100含量显著性下降,HDL-C、apoAl较实验前明显升高(P<0.05);血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明显降低,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长期系统的合理减肥方法能使肥胖女大学生体重降低、体脂减少,身体成分趋于合理化,血脂成分改变,血脂中各成分的比例更有利于健康,并可起到调节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作用.
作者:王小引;王俐;傅兰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南通大学低年级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态度,为学校开展AIDS相关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通大学的18个学院中,以班级为单位,按学院专业分层,抽取一年级和二年级共计800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匿名调查,计算艾滋病知识与态度得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85.89±0.32.态度平均得分为:76.07±0.48.[结论]南通大学低年级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好,对AIDS及HIV感染者的态度有一些问题,今后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
作者:朱奇;金晶;陈晓峰;洪源;陈森博;赵欣;宗海勇;庄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及其健康危害. [方法]选择唐山市市区在2001~2006年装修的152户装修居室,进行室内空气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检测,并对留居者进行自觉症状问卷调查. [结果]装修后时间在半年内的居室室内甲醛浓度为0.098 mg/m3,超标率为47.06%,随着装修时间的延长甲醛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装修后不同时间组的甲醛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6).装修时间≤1年的和>1年的居室苯超标率分别为88.89%和30.77%,而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无超标,两组苯和二甲苯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 9和0.030 2).控制年龄、性别和吸烟等混杂因素后,甲醛和苯浓度超标组和不超标组的留居者上呼吸道黏膜、皮肤黏膜刺激症状、眼睛刺激症状和神经衰弱症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每日居室停留时间>12 h的40岁以上年龄的留居者的皮肤刺激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0 3,P=0.029 6).[结论]唐山市居室室内装修所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不容忽视.留居者长时间暴露VOCs,皮肤刺激症状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蒋守芳;于立群;李君;沈福海;曹红艳;陈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掌握院校感染性疾病发病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防病工作. [方法]对门诊部医疗所2000~2005年住院病历第一诊断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年间收治感染性疾病占同期住院病例数35.36%,2003年后病例数较前明显增多.第2、4季度病例较多,第3季度病例数少.感染性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其次为传染病,传染病中以痢疾为主.[结论]感染性疾病应列为防疫工作的重点,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同时要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作者:韩志洪;包新华;侯彩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