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析

侯旭东;邓龙刚;郑燕;黄红星

关键词:鼻腔, 鼻窦, 内翻性乳头状瘤,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扩大邓克氏手术及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结果]13例中随访1~5年12例,失访1例,4例复发,2例癌变.[结论]根据不同侵犯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彻底切除病变是防止复发及恶变的基本方法.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本科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高低年级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现状、AIDS知识来源及其对AIDS/HIV感染者的态度,探讨有效的干预模式,为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05级在校医学本科生和2008级医学新生进行AIDS相关问题的现况调查,并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医学本科生对艾滋病知识均有一定认识,高年级学生对回答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2005级和2008级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P<0.001).高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专业课程、专题讲座以及校园网络;低年级学生主要来源于父母亲戚、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等媒体.[结论]医学本科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认知,但仍需加强医学本科生特别是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健康教育.

    作者:栾玉泉;王国富;吴利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与客观健康、自感健康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与客观健康、自感健康的关系. [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随机抽取贵阳市522名农村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健康人群的客观支持均分明显高于患病人群(P<0.01).自感健康好者的主客观支持和总分的均分均高于自感健康差者(P<0.01);家人是患病人群和自感健康差者重要的支持来源,缺乏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持;社会支持和是否遭受城市居民歧视是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客观健康和自感健康的共同因素(P<0.05).[结论]政府应以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村流动人口顺利融入城市社会为目标,通过相关的公共政策引导,构建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对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的扶持力度,终达到解决其健康问题的目的.

    作者:严征;彭安辉;刘丰丰;张丽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延安市消除碘缺乏病监测结果

    [目的]监测消除碘缺乏病状况,提供可持续的防治对策. [方法]抽样监测10个县8~10岁小学生甲状腺大小、家中食盐碘含量、监测尿碘,对抽取学生和学生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安塞学生进行智商测定,测定安塞中心小学周围环境水中碘含量. [结果]各县甲状腺肿大率分布在1.90%~9.52%,女生高于男生;尿碘为24.5~993.5μg/L,各县中位数均达到100μg/L以上,低于50μg/L的小于20%;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91.4%;智商抽查中等及以上级别低于非病区儿童;问卷调查儿童和家庭主妇的及格率分别为98.8%和97.5%;抽查学校周围环境的水碘含量均低于10μg/L.[结论]抽查各县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病情有所回升,需要政府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使碘缺乏病持续消除.

    作者:周小燕;常剑波;高志珍;张正祥;庞宝华;白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目的]克隆铜绿假单胞菌OprF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以期进一步开展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扩增出OprF基因.采用T-A克隆构建pMD18-T-OprF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经BamH Ⅰ、Hind Ⅲ双酶切获得OprF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2a,获得pET32a-OprF重组表达质粒并在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利用Ni-NTA柱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进行鉴定. [结果]克隆OprF基因(459 bp)并经DNA测序证实,表达重组蛋白OprF并获得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鉴定正确.[结论]成功克隆了OprF基因并获得原核表达物,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研究和开展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建国;苏兆亮;柳迎昭;戴晓莉;薛渊;王胜军;邵启祥;许化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院专职秘书的困境及其对策探讨

    专职秘书是协助科室负责人完成医疗、教学、科研等非专业性事务以及科室日常行政管理事务的专职人员.专职秘书的任务是辅助医生完成一些事务性工作,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作者:赵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STD门诊536例性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某地区性传播疾病(STD)的分布情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和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某中心STD门诊临床或实验室确诊的性病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近3年来,梅毒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性别分布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非婚性接触是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结论]STD门诊作为艾滋病性病监测的前沿哨点,可以及时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徐莉立;石锋;马玉芝;吴斌;张艾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52例大学女生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大学女生生殖健康状况,探索综合干预措施. [方法]对852例大学女生的妇科病就诊情况回顾性分析. [结果]就诊女生的妇科疾病依次为:月经失调、生殖器炎症、早孕.[结论]月经失调及生殖器炎症是大学女生妇科多发病,婚前性行为不可忽视,应重视对女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性教育.

    作者:惠爱玲;白振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装修居室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

    [目的]探讨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及其健康危害. [方法]选择唐山市市区在2001~2006年装修的152户装修居室,进行室内空气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检测,并对留居者进行自觉症状问卷调查. [结果]装修后时间在半年内的居室室内甲醛浓度为0.098 mg/m3,超标率为47.06%,随着装修时间的延长甲醛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装修后不同时间组的甲醛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6).装修时间≤1年的和>1年的居室苯超标率分别为88.89%和30.77%,而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无超标,两组苯和二甲苯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 9和0.030 2).控制年龄、性别和吸烟等混杂因素后,甲醛和苯浓度超标组和不超标组的留居者上呼吸道黏膜、皮肤黏膜刺激症状、眼睛刺激症状和神经衰弱症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每日居室停留时间>12 h的40岁以上年龄的留居者的皮肤刺激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0 3,P=0.029 6).[结论]唐山市居室室内装修所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不容忽视.留居者长时间暴露VOCs,皮肤刺激症状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蒋守芳;于立群;李君;沈福海;曹红艳;陈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庆市新农合实施情况回顾及建议

    2007年,重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本文对我市新农合工作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同时也探讨了新农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基层卫生服务提供方向、农民的参合观念和认识、定点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提供能力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

    作者:柯彦;吴小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扩大邓克氏手术及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结果]13例中随访1~5年12例,失访1例,4例复发,2例癌变.[结论]根据不同侵犯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彻底切除病变是防止复发及恶变的基本方法.

    作者:侯旭东;邓龙刚;郑燕;黄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赣榆县肝癌流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赣榆县肝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 [方法]对新发肝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开展相关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住地有污染(OR=1.73),炒菜油很热(OR=1.03),进食热烫(OR=1.41),粮食有霉变可能(OR=1.79),吸烟部位深(OR=1.45)、家庭成员吸烟(OR=1.55),经常饮酒(OR=1.16),性格抑郁(OR=1.78),有肝炎患病史(OR=3.31),有癌症家族史(OR=2.54);主要保护因素为粮食存放一段时间再食用(OR=0.96).[结论]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肝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旭善;吴德林;张晓峰;顾绍升;金凤;潘振庆;武鸣;覃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04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以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 [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3~2005年住院患者16 738人次,医院感染病例404例. [结果]3年来医院感染率为2.41%,以呼吸道真菌感染居首位.[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建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重视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真菌感染.

    作者:施志勇;江艳;周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3年追踪观察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3年的变化情况,为不同阶段的心理维护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广西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新生551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连续3年进行测评. [结果]新生及其第3学年测试SCL-90 9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第2学年测试则只有4个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3次测试结果比较,第2学年测试SCL-909个因子分均低于新生,第3学年测试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高于第2学年,但第3学年仍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精神病性低于新生.来自城镇的学生3次测试结果均无差别(P>0.05),而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所变化.[结论]医学生在新生阶段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第2学年有较明显的改善,而在第3学年心理健康水平又有所降低,但仍优于刚入学时.3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波动主要出现在来自农村的学生群体.

    作者:马迎教;许建国;陆贤杰;林健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08年春节前食品专项抽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证节日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使大家过个健康祥和的春节,并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依据. [方法]按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对龙岗区内各大商场、超市、餐饮单位的糖果、果脯、速冻食品、烘炒坚果、调味品、熟食、凉菜7类食品进行卫生学检测. [结果]调味品类、烘炒坚果的各项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糖果、果脯、速冻食品、熟食和凉菜的合格率分别为91.0%、94.1%、70%、59.4%和17.6%.[结论]该区的食品卫生状况是调味品、糖果类合格率较高,熟食类和凉菜类合格率较低,尤其是凉菜类污染严重,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减少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作者:李静媚;凌玲;赖妙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运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为对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进行营养干预打基础. [方法]以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体操、田径、足球、羽毛球4项目共13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用自编并经检验的运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营养知识平均得分54.1分;基础营养知识得分高于运动营养知识得分(P<0.05);女运动员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运动员(P<0.05);年长运动员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年轻运动员(P<0.05).②营养态度平均得分81.1分.③饮食行为平均得分70.1分;羽毛球运动员饮食行为得分高于其他运动员(P<0.05).[结论]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运动营养知识水平较差、营养态度普遍较好,但饮食行为不够好.建议按不同项目和性别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以促进运动员合理营养.

    作者:孔粼;吕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ACCP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几所中学的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研究将HACCP体系应用于食堂的管理中,探索出一条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安全的有效途径. [方法]应用HACCP理论针对调查发现食堂卫生现状,结合相关资料,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结果]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环节为: (1)原料采购、验收;(2)烹调加工、熟制; (3)餐具消毒、保存; (4)从业人员; (5)学生.并且针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并严格索证;食品熟制应彻底加热,改善厨房、库房布局、设施等;熟食容器每次使用后消毒,并且正确存放;对于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和考试;对学生开设食品卫生知识的相关课程,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结论]在学校食堂实施HACCP系统,对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防止学生群体食物中毒的发生不仅是一种切实可行而且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胡世洪;李云;涂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颌面部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颌面部骨折患者心理状况,为今后的颌面部骨折患者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2006~2007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50例颌面部骨折入院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简易应对方式、自我评价抑郁和自我评价焦虑的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自评焦虑量表总分均值为48.64±13.05,自评抑郁量表总分均值为43.68±13.52,总体呈现负性精神状态.患者心理状态有显著性差异,与费用承担方式、受伤部位、应对方式和面容改变程度呈正相关性,与家庭收入与学历呈负相关性.[结论]当患者发生颌面部骨折后,普遍表现出一种负性精神状态,而且患者的心理状况表现为躯体症状,应该引起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的重视,并对患者的护理中给予重视.

    作者:管晓光;杨亮;王舒婷;田卫东;王杭;林云锋;刘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

    目前,许多学者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其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影响胃液分泌、黏膜血管充盈和胃壁蠕动.当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与各种体质因素联合作用时,就可能产生消化性溃疡.本文就以上两种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张燕;张伟;魏以召;杨拯;赵钦;张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45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相关因素、菌株分布及治疗现状. [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诊断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共诊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占66.7%;39例患者(86.7%)具有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抗真菌治疗的有效率为82.2%.[结论]呼吸科病房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高,应早期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段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省区乡镇防保机构工作制度与规范化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乡镇防保机构工作制度规范情况.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2 360名专职防保人员、兼职防保人员或其他卫生人员工作中的依据、操作规范、技术手册、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以及工作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等方面做出描述和比较. [结果]乡镇防保人员工作缺少制度保证,工作欠规范.[结论]防保工作有自己的特殊性,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规程.

    作者:程谧;陈浩;王园;陈舒;刘毅;滕英;杨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