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34例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韦福邦;陈敬捷;何里娜;黄丽花;何晗

关键词:艾滋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了解医疗单位收治的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8~2007年6月1334例AIDS住院及门诊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及相关资科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1年仅诊治13例(0.97%),2002~2004年诊治163例(12.21%),2005~2007年6月诊治1158例(86.81%).病例主要集中在柳州市区及相邻的柳江县、鹿寨县及柳城县,占77.29%,来宾市155例(11.62%).男女比例为2.63:1.20~40岁占70.46%,以吸毒及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为卡氏肺孢子虫阳性率43.78%(160/386).858例CD4淋巴细胞计数<50/mm3 463例(53.96%)、50~200/ram3 220例(25.64%)、>200/mm3 173例(20.16%).TCB阳性率36.99% (145/392).马尔尼菲青霉菌阳性率46.34% (123/264).[结论]本地区艾滋病疫情星加速上升趋势,疫情严重地域相对集中于柳州市区及相邻县.吸毒感染和性传播比例相近.患者初诊多因机会性感染就诊,其临床表现症状多为机会性感染体征,易误诊漏诊,故提高医生对早期诊断的警觉和识别,早诊断,及时进行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萧山区695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萧山区申报企业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情况,为分类分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萧山区695家巳申报企业计算机录入,统计分析经济性质分布、行业分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接害人数和变更申报情况.[结果]695家企业中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数量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19.1%、13.4%和10.1%.萧山区存在的高毒物品主要有苯、苯胺类、氯气、二硫化碳、甲苯二异氰酸酯、氰化物、镶、铅、铬、锰等.金属制品业、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存在高毒物品的单位数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7.2%、7.2%和6.0%.变更申报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结论]可将主要行业、接害人数、高毒物品等作为综合考察的依据进行分级分类,作好重点企业的管理.

    作者:寿卫国;陈绍兰;薛振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城市社区居民营养教育扑克牌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和评价营养教育扑克牌在城市社区居民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新型的社区营养教育模式.[方法]根据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市3个社区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扑克牌教育组、普通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两个教育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营养教育方式,为期6个月.[结果]营养教育后3组之间营养知识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扑克牌教育组营养知识分明显高于普通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普通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态度分及行为分在3组之间和各组教育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教育扑克牌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教育方式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水平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曾果;蒋燕;李晓辉;黄承钰;张茂玉;杜进涛;郑平;巴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4~16岁青少年能量代谢研究

    [目的]测定14~16岁青少年的能量代谢.[方法]以14~16岁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计算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脂肪组织、去脂组织等指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用3d膳食登记结合称重法计算能量摄入量,采用WH0报告的要因加算法估算全天总能量消耗量.[结果]14~16岁青少年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为(244.92±18.54)kJ/h;14~16岁青少年的基础代谢与身高、体重、去脂组织正相关(P<0.05),与体脂百分比、脂肪组织负相关(P<0.05);14~16岁青少年每天能量需要量估计值为9975kJ/d.[结论]14~16岁青少年的基础代谢可能受机体构成的影响.本研究建立的基础代谢和能量需要量数据可为制订我国青少年能量供给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梁洁;蒋卓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4-二硝基氯苯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的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和谷氨酰胺(glutamine, Gln)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方法]血清经三氯乙酸沉淀蛋白,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衍生其中的氨基酸后进行HPLC分离测定.[结果]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μg/ml和0.054μg/ml,线性范围上限分别5g/ml和20g/ml,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标准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zations, RSDs)分别为2.2%和3.9%,样品测定的RSD分别为3.7%和4.7%,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4.2%~106.0%和80.6%~116.0%之闻.[结论]所建立的HPLE法灵敏、快速,2,4-二硝基氯苯的衍生产物稳定,适用于血清样品中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测定.

    作者:骆春迎;黎源倩;邹晓莉;曾红燕;彭海燕;张思维;王习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百里香酚兰作指示剂检测辣椒油中的酸价

    [目的]通过选择指示剂改变滴定终点的颜色.[方法]应用GB/T50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选用百里香酚蓝作指示剂.[结果]通过实验认为在酸价测定时把酚酞作为指示剂改成百里香酚兰作指示剂在检测终点的颜色变化上更敏锐.[结论]方法可靠,观察更方便、更准确

    作者:刘拥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对一起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生产加工豆制品案的评析

    通过对一起非法在豆制品生产加工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作着色剂案件的查处,对有关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食品生产加工中违法行为、违法事实的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管理以及对此类案件如何正确实施查处.

    作者:徐政;毛军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334例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医疗单位收治的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8~2007年6月1334例AIDS住院及门诊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及相关资科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1年仅诊治13例(0.97%),2002~2004年诊治163例(12.21%),2005~2007年6月诊治1158例(86.81%).病例主要集中在柳州市区及相邻的柳江县、鹿寨县及柳城县,占77.29%,来宾市155例(11.62%).男女比例为2.63:1.20~40岁占70.46%,以吸毒及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为卡氏肺孢子虫阳性率43.78%(160/386).858例CD4淋巴细胞计数<50/mm3 463例(53.96%)、50~200/ram3 220例(25.64%)、>200/mm3 173例(20.16%).TCB阳性率36.99% (145/392).马尔尼菲青霉菌阳性率46.34% (123/264).[结论]本地区艾滋病疫情星加速上升趋势,疫情严重地域相对集中于柳州市区及相邻县.吸毒感染和性传播比例相近.患者初诊多因机会性感染就诊,其临床表现症状多为机会性感染体征,易误诊漏诊,故提高医生对早期诊断的警觉和识别,早诊断,及时进行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福邦;陈敬捷;何里娜;黄丽花;何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移动平均数在金华市痢疾疫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探讨传染病疫情预警和预测方法,摸索移动平均数在我市痢疾疫情预警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痢疾发病基线数据收集整理,计算发病基线的2周期移动平均数,计算得的基线数据、预警值、2006年痢疾实际发病数作为控制图的3个数据系列绘制线图.[结果]按周痢疾发病例发病情况进行移动平均数法拟合检验.K-S检验水准可认为我市的痢疾疫情资料符合移动平均分布.[结论]在传染病监测预警分析中,目前一般以周为单位,步长采用2为宜.以日为单位时,可分析不同时间段的疾病发病趋势.好利用移动平均数进行长期趋势的分析.移动平均数能够消除季节性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它还能减少一些造成短期趋势波动的突发事件对调查结果的干扰.故该方法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应用较为广泛.

    作者:胡跃强;庞志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治进展

    主要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诊断、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特别是对MCI的亚型:稳定型MCI (SMCI)和进展型MCI(PMCI)的诊断鉴别及MCI向AD的转化等做一综述,对指导AD的预防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启慧;王永红;晏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的开展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人力和财力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公共职能开展情况调查.[结果]公共职能项目的开展比例和完成度,省级高于市级,市级高于县级;省、市、县级在完成公共职能项目方面,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项目较好,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次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项目差;23.5%的县级项目开展比例未达50%,14.3%的市级、63%的县级项目完成度未达50%.[结论]广西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比例和完成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西部省份比较略有差距,应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增强专业技术力量,逐步增加有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社会需求的项目,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完善协调机制.

    作者:孟军;董柏青;唐振柱;张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创建学习型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是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源泉,创建学习型医院是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保持医院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介绍学习型组织的产生背景、5项修炼以及如何通过创建学习型医院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作一论述.

    作者:韩彩霞;许苹;连斌;王向东;黎爱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关于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思考

    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其措施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是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由于素质的参差不齐、待遇不落实及认识上的不一致等,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来以供大家认真思考,并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关注.

    作者:李秀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出生前低氧预处理对严重低氧所致新生鼠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出生前低氧预处理是否降低由严重低氧所致新生鼠死亡率.[方法]将孕鼠分为4组,长时间轻度低氧预处理组(PP1组):孕19d大鼠交替吸入15%氧气和空气各10min为1次循环,每天连续6次循环,处理4d;短时间轻度低氧预处理组(PP2组):孕21d大鼠交替吸入15%氧气和空气,方法同前,2d;长时间中度低氧预处理组(PP3组):孕19d大鼠交替吸入10%氧气和空气,方法同前,4d;对照组(C组):方法同前,均吸入空气.预处理后让孕鼠自然分娩.将出生后18-24h的新生鼠每组各取40只暴露于严重低氧环境(5%氧气),以对照组新生鼠50%死亡为实验终点,计算各组叹气样呼吸发生率及其他各组新生鼠死亡率.[结果]C组新生鼠吸入5%氧气约105min时有50%死亡、70%出现叹气样呼吸;与C组比较,PP1组死亡率和叹气样呼吸发生率分别降低20%和25%(P<0.05),PP2组无明显变化(P>0.05),PP3组分别升高35%和25%(P<0.05).[结论]合适的出生前低氧预处理可以降低严重低氧引起的新生鼠死亡率.

    作者:秦素兰;王儒蓉;杨邦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改良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建立改良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方法]将液体石蜡、Tweem80按3:1的比例混合均匀,高压灭菌后4℃保存,使用时加入卡介苗(10mg/ml)、Ⅱ型胶原纤维(5mg/ml)配制成弗氏完全佐剂(CFA),充分研磨混匀乳化后,取0.1ml注射于大鼠左后足垫皮内致敏.[结果]AIA大鼠致炎后15h,致炎侧足肿胀达高峰,表现为早期的炎症反应,持续2~3d逐渐减轻,7~8d后再度肿胀,继发病变于致炎后10d左右出现,表现为对侧和前足肿胀,且进行性加重,大鼠行动不便,体重下降,表现类似人类RA,造模成功.[结论]改良弗氏完全佐剂可成功制备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

    作者:马玉琛;段斐;孟明;郭晓燕;寇素茹;马幼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京郊某镇婴幼儿预防接种认知情况调查

    为了解婴幼儿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以使医务人员在计划免疫工作上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04年5月~10月,对京郊石楼镇辖区内179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曼秀;刘小强;曹翠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获得知识途径和其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以及他们对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医学院1-3年级在校大学生中,抽得药学和检验两个专业的学生368人,进行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网络、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录像、学校、老师同学等.大多数学生对AIDS的3条主要传播途径和一般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高(>90%),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如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的知晓率却只有36%.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普遍存在歧视态度.[结论]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今后仍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梁淑英;张合喜;王桂霞;谭建三;轩志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缺氧预处理预防大鼠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研究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大鼠手术后疲劳综合征模型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建立大鼠手术后疲劳综合征模型,观察缺氧预处理对大鼠体力活动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的影响.[结果]缺氧预处理能改善模型术后大鼠的活动能力.同时,缺氧预处理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缺氧预处理可提高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对手术后疲劳综合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卫生Ⅷ项目乡镇卫生院配套设施建设评估

    [目的]评估卫生Ⅷ项目卫生院配套设施建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卫生院设施建设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卫生Ⅷ项目、泰巴项目和非项目卫生院共47个,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结论]卫生Ⅷ项目乡镇卫生院在建筑质量和安全卫生方面要优于非项目卫生院;在配套设施完善,满足功能需求,提高就医舒适度、方便度等就医环境方面,卫生Ⅷ项目卫生院较非项目卫生院也有明显改善.

    作者:苏维;王禄生;章程;张楷莹;刘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六月霜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以六月霜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饮料进行较为全面的毒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参照BG15193-2003.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大耐受量法;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微核试验:间隔24h二次染毒,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采用连续给药5d, d 35取附睾制片,记录畸变精子类型和数目;染色体畸变试验:连续给药3d,股骨骨髓制片,记录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改变;亚急性毒性试验:常规大鼠30d喂养试验和传统致畸试验,研究对象拟作为保健饮料原料,采用了较高的剂量,相当于人推荐量的75倍、150倍和300倍.[结果]饮料原浆大、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大耐受剂量雌雄两性别均大于40ml/kg体重;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天喂养试验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第4周体重及周进食量、高剂量组雄性大鼠体重增重明显减少、肾/体和睾丸/体比明显增加(P<0.05),大鼠30d喂养试验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8.3ml/kg体重;致畸试验在妊娠d 12和d 16期间高剂量组有3只孕鼠出现流产,高剂量组孕鼠总增重及d 12、16、20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数值上均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大鼠子宫连胎重明显减少.[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该样品未显示有致突变性;致畸试验显示高剂量组可能有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

    作者:吴惠岭;郑云燕;傅剑云;夏勇;鹿伟;宋燕华;蔡德雷;严峻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引物原位标记合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人类中期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检测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的引物原位标记合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进行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采用单色引物原位标记合并单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同时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18号染色体的着丝粒α-卫星序列和21号染色体长臂的单拷贝序列进行双色标记.[结果]成功地在淋巴细胞培养的中期分裂相上同时获得了18号和21号染色体的标记,其中18号标记为绿色信号,21号标记为橙红色信号,标记率分别达96.2%和93.6%,双标记率达到91.3%.[结论]应用该技术对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标记结合了引物原位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各自的优点,增加了检测靶点的多样性,为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魏萍;丁显平;聂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