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矫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近视散光的疗效

宋蔚;赵帅;郅瑛;程丽娜

关键词:近视散光, 有晶状体眼, 散光矫治人工晶状体, 视觉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矫治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术对近视散光患者视力、轴稳定性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6/2015-07我院就诊的行TICL术的屈光不正患者72例90眼,术前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对比敏感度,术后1wk,3、6mo通过裂隙灯测量TICL散光轴位,术后6mo调查问卷研究患者视觉功能满意度.结果:术后1wk,3、6mo时UCVA和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wk,3、6mo的屈光度和散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wk,3、6mo各频率段的对比敏感度均高于术前(P<0.05);TICL轴位的变化较小,术前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大于98%.结论:TICL植入术治疗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国际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15-01/04期间在我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或散光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ICL)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观察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开放距离(AOD500)、术后拱高(ICL-vault)、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裸眼视力(U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测量(IOP)、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术前与术后1、3、6、12mo均采用UBM测量ACD与AOD500四个方位,术前与术后4个随访时间节点的值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测量值均较术前降低,OCT测量拱高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CVA、UCVA均较术前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者平均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BUT与术后4个随访节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不大,患者舒适度较好,满意度高.

    作者:李琴;张少维;黄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屈光不正中的应用

    从1990年代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应用使更多的眼病得到了及早的诊断、治疗,它使视网膜、脉络膜不仅可视化,而且可量化,具有无创、无痛、高分辨率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屈光不正的发病率增高,呈现出低龄化,它发病早、发生快、进展快,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并将OCT运用在屈光不正研究中,也得出大量的结果,可以早期发现视网膜、脉络膜厚度的微小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日后更深入地研究屈光不正的光学机制奠定基础.本文将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屈光不正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陈茜;陶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服用芪明颗粒后的球后血流变化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糖尿病患者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眼底检查及眼底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测量供应眼部循环的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以及供应脉络膜循环的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的收缩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以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重点观察服药前以及服用芪明颗粒3 mo之后的OA和PCA的血流参数,定量评价芪明颗粒对糖尿病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在服用芪明颗粒3mo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两组患者眼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PSV及EDV均有所加快,阻力指数下降,且与服药之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芪明颗粒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状态,包括视网膜及脉络膜,改善糖尿病患者眼部血液供应.

    作者:李科军;赵晓彬;赵智华;樊芳;武晓静;贾志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矫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近视散光的疗效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矫治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术对近视散光患者视力、轴稳定性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6/2015-07我院就诊的行TICL术的屈光不正患者72例90眼,术前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对比敏感度,术后1wk,3、6mo通过裂隙灯测量TICL散光轴位,术后6mo调查问卷研究患者视觉功能满意度.结果:术后1wk,3、6mo时UCVA和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wk,3、6mo的屈光度和散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wk,3、6mo各频率段的对比敏感度均高于术前(P<0.05);TICL轴位的变化较小,术前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大于98%.结论:TICL植入术治疗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宋蔚;赵帅;郅瑛;程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新进展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后第二个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黄斑水肿和视网膜缺血是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药物、激光和手术方面阐述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近况,并提出了视网膜静脉阻塞未来治疗的展望.

    作者:杨瑞芳;杜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睫状体脱离的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睫状体脱离的病因,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01/2016-01睫状体脱离患者22例22眼的病因、对症治疗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睫状体脱离患者病因:外伤性脱离5眼,小柳-原田综合征3眼,视网膜激光治疗后6眼,急性闭角青光眼快速降眼压后5眼,急性期闭角型青光眼YAG虹膜激光打孔后3眼.经对症治疗后均成功复位,复位率100%;治疗后30d患者平均眼压水平、前房深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力恢复到>0.5~0.8者16眼(7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睫状体脱离病因可以指导临床检查、治疗选择,以提高睫状体复位率,促进患者视力改善.

    作者:段文静;闫丽;刘菊;赵娜;赵淼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与非临床路径患者在住院成本、手术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并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4-09-01/2015-09-01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或老年性白内障(ICD 10:H25.901)、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D 10:13.4102+13.701)的患者649例.其中,临床路径组为108例,非临床路径组为541例.用住院费用和误工费之和来衡量住院成本,用术后视力改变量来衡量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在床位费、诊查费、护理费、检查费、化验费、住院总费用等方面所需要的费用明显少于非路径组;临床路径组的人均误工费明显少于非临床路径组;临床路径组与非路径组之间的术后视力改变量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路径组的成本-效果比要低于非临床路径组,说明临床路径组的方案较优.结论:临床路径的方案较优,在降低医疗费用的基础上并不会影响白内障手术术后的疗效;临床路径通过控制平均住院日而降低了有关费用支出;临床路径通过规范诊疗行为而降低了有关费用支出.

    作者:李婵;薛雨顺;任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01/12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2例1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2wk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3mo,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3mo后,患者视力提高10眼,无变化1眼,视力下降1眼.平均眼压由术前41.22±8.29mmHg降至术后3mo的16.08±4.9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植入术后1眼患者发生了浅前房,1wk后完全恢复.1眼患者术后出现了少量前房积血,3d后完全吸收.1眼激光光凝术后1 mo发生了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后视力部分恢复,眼压控制良好.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植入Ahmed青光眼阀和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婧;张黎;佘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IgG4相关性眼病研究进展

    IgG4相关性眼病是一种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是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及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泪腺、眼外肌、眶下神经等眼部附属器为特征,而且经常是全身系统性病变的首发症状.糖皮质激素对该病治疗有效.本文就近年来IgG4相关性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房旭;张丽琼;周媛;刘子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飞秒LASIK术后早期综合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近视患者接受飞秒LASIK术后早期的综合视觉质量,探讨双通道系统(OQAS)在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09/2015-09进行飞秒LASIK手术近视患者48例96眼,使用OQAS检查,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共四个时间点的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 frequency,MTF cutoff)、眼内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三个指标,并从客观方面分析和评价患者手术前后早期的视觉质量.结果:术后3 mo的MTF截止空间频率优于术前,OSI在术后1wk和1mo均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 mo恢复至术前水平.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对SR、OSI与MTF截止空间频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R、OSI两者皆与MTF截止空间频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o结论:飞秒LASIK术后视力恢复快,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MIT截止空间频率、SR、OSI检查结果可作为综合指标来评价临床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作者:黄雄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青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分析

    目的:寻求中青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02/2015-01就诊于我院及161医院眼科的中青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阴虚燥热证患者74例148眼,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74眼,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等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二冬玉竹汤治疗,评定治疗效果并记录治疗前后Schirmer 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泪河宽度、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显效率分别为(28.4% vs13.5%)、(85.1%us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255、6.547,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hirmer 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泪河宽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研究组患者Schirmer 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泪河宽度检查结果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及同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冬玉竹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中青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安全有效.

    作者:闵祥玉;杜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在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Ⅰ期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在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Ⅰ期救治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01/2014-12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54例54眼,满足以下条件:眼球复杂性开放性外伤,累及角巩膜,眼内容多量流失,眼内出血严重,眼压低.对以上患者行清创缝合及眼前段/眼内灌洗,玻璃体腔注入适量C3F8气体,术后观察1 ~2wk,根据病情行Ⅱ期手术.结果:所有患者Ⅱ期行玻璃体手术时玻璃体腔仍见不等量气体填充,眼压正常41眼,13眼眼压偏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无角膜血染;玻璃体大部分丢失,积血少;54眼均有视网膜裂孔形成,可见不同程度脉络膜视网膜脱离.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术后矫正视力提高32眼(59%),矫正视力不变17眼(31%),矫正视力下降5眼(9%).结论: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在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Ⅰ期救治应用安全有效,对止血、维持眼压、预防角膜血染及预防视网膜大范围脱离后粘连等有一定效果,为Ⅱ期手术创造条件.

    作者:陈佳娜;李学喜;许根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的临床特征,及CMVR相关眼部免疫重建综合征(IRI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10-01/2015-12收治确诊为AIDS合并CMVR患者60例103眼,对其临床表现、眼底病变、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预后等进行观察.结果:初诊视力≤0.1者65眼(63.1%),>0.1 ~ <0.3者26眼(25.2%),≥0.3者12眼(11.7%),眼底改变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黄白色病灶,伴片状出血,较少累及玻璃体.患者60例103眼,其中37眼(35.9%)视网膜病变主要累及后极部,45眼(43.7%)主要累及周边部,21眼(20.4%)为混合型.60例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38.6±12.3个/μL,其中≤50个/μL 43例(71.7%),>50 ~ <100个/μL8例(13.3%),≥100个/μL9例(15.0%).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及抗巨细胞病毒(CMV)治疗后,66眼视力提高,19眼视力不变,18眼视力下降.5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治疗前后CD4+T细胞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5例9眼为HARRT后IRIS的CMVR,经抗病毒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结论:CMVR为AIDS常见眼部并发症,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时应常规进行眼科检查.IRIS的CMVR预后较差.

    作者:覃海明;农影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进展

    青光眼及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导致眼盲的两大病因.在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发病几率较高,而晶状体因素引起的瞳孔阻滞在青光眼中起着重要的因素.摘除晶状体可同时解除瞳孔阻滞.随着医学的进展,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已经有许多的方法.本文就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治疗方法的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其治疗及手术方式提供更多的参考及选择.

    作者:傅顺杰;朱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盲和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感和健康状况的关系

    目的:探讨盲和低视力成人患者自我效能感、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1眼科康复中心登记的122例122眼盲和低视力成人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状况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其进行间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盲和低视力成人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健康状况、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状况中生理健康与生存质量的各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0.351、0.541、0.412、0.425,均P<0.05),一般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中调节能力呈正相关(r=0.587,P<0.05),社会健康、心理健康与生存质量中的读和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正向相关(r=0.412、0.357、0.365、0.452,均P<0.05),自我效能感与生存质量各个维度呈正相关(r=0.387、0.415、0.451、0.361、均P<0.05).结论:盲和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感、健康状况相关,治疗过程中应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加强提高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祝芸芸;王恒;左炜;蔡晓华;周金文;利焕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近视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将近视患者420例817眼分为观察组(225例431眼)与对照组(195例386眼),观察组采用SMILE术矫正,对照组采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矫正,现对比分析两组患眼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wk,1、3mo,两组患眼裸眼视力等于或优于佳矫正视力的百分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wk,1、3mo,两组患眼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 mo,两组患眼泪膜破裂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mo,观察组患眼泪膜破裂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1、3mo,两组患眼Schirmer Ⅰ试验滤纸条湿润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眼术源性角膜前表面三叶草差、彗差、球差、总高阶像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术与SBK术矫正近视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术后早期有着较好的泪膜稳定性.

    作者:王奇峰;张娟;李洁;张青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功能定量研究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视网膜功能.方法:选取2010-03/2014-03我院眼科经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48眼为观察组(其中局限性水肿18眼,弥漫性水肿24眼,囊样水肿6眼),选取视力0.8以上,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全身情况无异常者15例30眼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组多焦视网膜电图中心凹、黄斑区、黄斑外区a、b波的振幅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凹处观察组和对照组a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25.2±10.48、37.93±7.19nv/deg2,b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77.16±27.97、113.42±11.79nv/deg2;黄斑区观察组和对照组a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14.27±4.99、27.42 ±2.86nv/deg2,b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43.14±14.77、69.99±10.07 nv/deg2;黄斑外区观察组和对照组a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7.82±2.79、11.46±1.54nv/deg2,b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19.85±6.5、31.56±6.0nv/deg2.中心凹处、黄斑区及黄斑外区多焦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密度在局限性黄斑水肿组与弥漫性黄斑水肿组和囊样黄斑水肿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表现为a、b波振幅密度下降,潜伏期延长,振幅密度比潜伏期敏感.

    作者:孙瑞雪;唐广贤;邸平会;任骞;殷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两种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07/2015-10就诊于我院的黄斑水肿患者,随机纳入2mg组和4mg组54例54眼,进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术后2wk~1mo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1、3、6mo随访患者视力、黄斑厚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mg组和4mg组患眼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后均可使患者视力提高,黄斑厚度变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视力提高和黄斑厚度变薄程度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黄斑水肿,疗效与4mg剂量相当,临床可选择2mg剂量代替4mg.

    作者:周慧兰;翁伟君;戴丹;王丁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桂林市郊区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伤及致盲眼病调查

    目的:调查桂林市农村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视力损伤及盲的流行病学现状,并对产生视力损伤及盲的原因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桂林市下辖5区12县进行抽样调查,共抽取10252人.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既往患病史、吸烟饮酒史等.登记资料及眼科检查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计调查10252人,其中男4958人(48.4%),女5294人(51.6%);汉族9218人(89.9%),少数民族1034人(10.1%).目前在桂林市农村地区排名前3位导致双眼视力损害和盲的眼病分别是白内障(0.7%)、黄斑病变(0.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0.1%).结论:白内障仍是目前桂林市农村地区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所致视力下降及致盲疾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加强基础卫生教育,提高基层医疗资源仍是今后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

    作者:温利辉;凌霄;陈敏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工晶状体材质和后表面形态对囊袋弯曲速度的影响

    目的:客观评价晶状体材质、后表面形态对囊袋弯曲速度的影响.方法:非随机化临床试验.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三组,A1-UV组15例15眼,AO组15例15眼,IQ组15例15眼.分别在术后1d,1、2、4wk,通过裂隙灯观察术眼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囊袋与人工晶状体边缘贴合程度.结果:术后1d囊袋弯曲系数,A1-UV组为3.34±0.22,AO组为3.00±0.19,IQ组为3.45±0.42,三组的囊袋弯曲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5,P<0.05).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1-UV组和A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2,P<0.05),A1-UV组和I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P>0.05),AO组和IQ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9,P<0.05).术后1wk囊袋弯曲系数,A1-UV组为4.01±0.04,AO组为3.08 ±0.26,IQ组为3.50±0.44,三组的囊袋弯曲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7,P<0.05).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1-UV组和A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4,P<0.05),A1-UV组和IQ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3,P<0.05),AO组和I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4,P>0.05).术后2wk囊袋弯曲系数,A1-UV组为4.04±0.08,AO组为3.15±0.32,IQ组为3.53±0.47,三组的囊袋弯曲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9,P<0.05).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1-UV组和A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6.69,P<0.05),A1-UV组和IQ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P<0.05),AO组和I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7,P>0.05).术后4wk囊袋弯曲系数,A1-UV组为4.04±0.08,AO组为3.16±0.36,IQ组为3.65±0.46,三组的囊袋弯曲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4,P<0.05).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1-UV组和A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5,P<0.05),A1-UV组和IQ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P<0.05),AO组和I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2,P>0.05).结论:囊袋弯曲速度受晶状体材质、后表面形态的共同影响.术后1d,影响囊袋弯曲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晶状体的材质,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可以加快囊袋弯曲速度.术后1 ~ 4wk,材质因素的影响减弱,影响囊袋弯曲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晶状体的机械结构.具有高后凸形态的人工晶状体能够快速形成囊袋弯曲,加快囊袋与人工晶状体的黏附,减少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迁移、增殖的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宁;钱丽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