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号染色体短臂三体综合征一例

喻芳;周强;黄湘婷;龚肖清;任静妮;钟春琍

关键词:染色体短臂, 三体, 智力低下, 无名指, 会说话, 病理性, 语言, 营养, 弯曲, 外耳, 体重, 顺产, 身高, 睑裂, 患儿, 贯通, 发育, 查体
摘要:患儿男,4岁,系第2胎足月顺产.身高100 cm,体重25kg.查体:发育营养中等,睑裂、眼距、鼻梁、外耳均未见明显异常;不会说话,能听懂简单语言,中度智力低下;右手贯通掌,中指、无名指、小指病理性弯曲(图1).左手正常.双脚、脚趾、行走均正常.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同时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的快速和简便方法

    目的 建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同时快速检测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ytogenetically normal acute myeloid leukemia,CN-AML)患者FLT3-ITD 和NPM1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 在多重PCR基础上,用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和PAGE凝胶电泳法同时检测117例初发CN-AML患者的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结果 突变型双链DNA分子,如突变型FLT3和NPM1的长度均比野生型长(FLT3 -mut:420 bp>FLT3-wt:327~332 bp,NPM1 -mut:172 bp> NPM1 -wt:168 bp),因此,在PAGE凝胶电泳中突变双链DNA比未突变的DNA移动得慢,从而可将突变检出.117例CN-AML患者均通过CE检测得到验证,其结果与PAGE凝胶电泳结果完全一致(FLT3-ITD +/NPM1-患者18例,占15.4%; FLT3 ITD +/NPM1+患者19例,占16.2%;FLT3-ITD -/NPM1+患者25例,占21.4%;FLT3-ITD -/NPM1-患者55例,占47.0%).结论 两种电泳法均可快速、简便地同时检测CN-AML患者FLT3- ITD和NPM1基因突变.CE检测敏感,图像清晰;PAGE凝胶电泳法则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可靠,更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初步筛查.

    作者:陆滢;汪琼;牧启田;余梦霞;黄勤;金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例伴t(14;14)(q11;q32)易位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目的 报告1例伴t(14;14)(q11;q32)易位的罕见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B-ALL)病例,阐明其临床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分析1例伴t(14;14)(q11;q32)易位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骨髓细胞24h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分别应用IGH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CEBPE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4号全染色体涂染探针和ALL组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结果 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患者核型为47,XX,+4,t(14;14)(q11;q32)[20],FISH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核型异常.IGH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FISH分析表明t(14;14)(q11;q32)易位累及IGH基因,CEBPE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FISH分析提示t(14;14)(q11;q32)易位中IGH的伙伴基因为CEBPE基因.结论 在B-ALL中t(14;4)(q11;q32)易位同时累及IGH和CEBPE基因为少见的再现性遗传学异常,该异常可定义B-ALL中一种新的亚型.伴有t(14;14)(q11;q32) IGH/CEBPE易位的B-ALL患者可能预后较好.

    作者:韩永胜;薛永权;张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RAS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RAS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AS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及各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降低RAS活性后U25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ERK和AKT信号通路.结果 胶质瘤组织中RAS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强.抑制RAS 蛋白活性后,RAS信号通路的下游分子ERK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受抑制,细胞生长阻滞在G1期且凋亡增加.结论 RAS蛋白在胶质瘤中高表达,抑制其活性可下调ERK和AKT 信号通路,进而调控细胞的生长.

    作者:曹垒;王颖毅;王希瑞;王协锋;孙关;骆慧;刘宁;尤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t(11;18)染色体易位对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对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间,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36例MALT淋巴瘤患者进行随访,同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者保存的石蜡手术标本有无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结果 36例患者中15例检出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阳性率为41.67%;35例随访至2010年3月,总的中位生存期87个月,伴有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3个月,无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9.57,P<0.01).结论 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是MALT淋巴瘤的重要预后因素.

    作者:陈涛;岑岭;肖溶;杨建和;姜乃可;卢绪章;章艳;陆静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国傈僳族和怒族群体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区Alu插入多态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两个隔离群体(傈僳族和怒族)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基因区域内5个HLA-Alu插入多态性(AluMICB、AluTF、AluHJ、AluHG和AluHF)的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中国两个隔离群体傈僳族(107人)和怒族(104人)进行HLA-Alu多态性分型.结合HLA基因分型数据,分析这两个群体中HLA-Alu插入与HLA-A、HLA-B和HLA-C基因的关系.根据HLA-Alu频率计算各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AluTF和AluHF插入的频率在这两个群体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LA-Alu插入与HLA的关联程度在两个群体中有差异,如AluTF*2与HLA-B* 56:01均有关联,但在傈僳族中呈强关联(74.0%),在怒族中仅存在中等程度的关联(30.7%).傈僳族和怒族群体中,HLA-Alu插入与HLA基因的不同亚型具有关联,如AluHG*2与HLA-A* 02的不同亚型存在关联.系统进化树显示中国傈僳族和怒族与我国南方群体及泰国人群聚为一支.结论 不同群体中HLA-Alu插入与HLA不同等位基因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为研究HLA Ⅰ类基因多样性的产生和进化、祖先单倍型的形成以及该区域内连锁不平衡和重组提供了新的线索.

    作者:董兆梅;姚宇峰;史磊;陶玉芬;林克勤;黄小琴;杨昭庆;褚嘉祐;史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6,XY,t(13;20)整臂易位伴习惯性流产一例

    患者男,26岁,结婚3年,其妻怀孕3次,均于孕2月余自然流产.查体:身高184 cm,体重80 kg.夫妻表型、智力均正常,非近亲结婚,否认遗传病家族史.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双方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常规G带分析,患者核型为:46,XY,t(13;20) (13pter→ 13p10::20p10→20pter;13qter→ 13q10::20q10→20qter);其妻核型正常;患者父母和弟弟拒绝做染色体检查.

    作者:廖亚平;张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1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8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BDNF Val66Me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t/Met基因型患者的PANSS总分、焦虑(抑郁)因子分及认知损害因子分均高于Val/Val和Val/Met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Met/Met基因型者临床症状可能更重.

    作者:孙萌萌;刘兰芬;杨丽敏;王妍;崔开艳;王丽娜;李翠鸾;乔冬冬;王汝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皖南地区1009例不良孕产史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09例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09例,异常率10.80%.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占异常率0.92%;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6例,占异常率23.85%;染色体多态性变异82例,占异常率75.23%.结论 染色体畸变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之间也存在着相关性,因此对不良孕产史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厉荣玉;汤兴丽;陈京;陈其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个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家系致病基因的突变分析

    目的 检测和分析河南1个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 autosomal dominant congenital stationary night blindness,ADCSNB)家系相关基因的致病突变.方法 从该家系14名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已报道的ADCSNB的3个致病基因的6个相关位点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相关位点所在的外显子,纯化扩增产物后进行正反向测序.结果 在该家系患者的RHO基因中发现了1个c.281C>T的杂合错义点突变,该突变在蛋白质水平将导致p.Thr94Ile的改变,而在该家系正常成员以及50名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突变.结论 RHO基因c.281C>T突变(p.Thr94Ile)为该家系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作者:王凤羽;王艳丽;杨洋;李聪敏;张涛;常明秀;朱运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染色体14q+畸形胎儿的产前细胞遗传学研究

    目的 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对1例染色体不平衡易位先天性缺陷胎儿进行检测,分析胎儿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性,确定其致病原因,并探讨array-CGH在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超声显示先天性心脏畸形、侧脑室偏宽的1例胎儿进行羊水细胞及其父母外周血细胞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胎儿核型为46,XY,-14,+der14 (q31)?,双亲核型正常;进一步应用array- CGH芯片对胎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分析,确定染色体不平衡的来源、精确位置和大小.结果 Array-CGH结果显示胎儿核型为:46,XY,-14,+der(12;14)(p13;q32.33)del(14) (q32.33-qter).结论 del(14)(q32.33→qter)部分单体可能是胎儿心脏病发病的遗传学原因;array-CGH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产前遗传学诊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作者:李璃;周晓燕;季修庆;杨吟秋;曹荔;周静;刘安;成建;刘邺;胡平;许争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五条常染色体复杂易位核型一例

    孕妇女,29岁,孕1产0.平素月经规则.此次妊娠孕20周行中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为21三体高风险,故在我院行羊水细胞产前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计数30个核型,分析其中5个核型,胎儿核型为46,XX,t(3;5;9;14;8)(3pter→3q27::8q21.1→8qter:5pter→5q31::3q27→3qter;9pter→9q13::5q31→5qter;14pter→14q24::9q13→9qter;8pter →8q21.1::14q24→14qter),复查脐带血结果一致,见图1.孕23周三维B超检查未见胎儿明显异常.孕妇及其丈夫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孕妇夫妇否认致畸因子接触史.该孕妇于孕39周足月产下一女婴,未见异常表型.

    作者:罗小芳;吴少芬;黄柳萍;欧阳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75例出生缺陷或智力、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出生缺陷或智力、生长发育迟缓的关系.方法 采集275例临床上有出生缺陷或智力、生长发育迟缓的儿童外周静脉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75例儿童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18侧,检出率42.90%.其中常染色体异常核型109例,占39.63%,主要为21-三体;性染色体异常核型9例,占3.27%,主要为45,X.结论 染色体畸变是引起儿童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21-三体和45,X仍是目前主要的异常核型.

    作者:李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染色体整臂平衡易位两例

    例1男,34岁.结婚6年,妻妊娠3次均于50天左右胚胎停止发育.患者表型、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夫妻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妻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妻月经规律、妇科检查、优生四项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张春娟;李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个脂蛋白肾小球病家系中apoE基因的九个碱基缺失

    目的 分析1个脂蛋白肾小球病家系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突变.方法 用盐析法提取该家系4名成员和2名正常人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apoE基因第4外显子、第3外显子以及多态性片段,扩增产物纯化后分别构建到pTA2载体中,克隆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中,经蓝白斑和抗菌素筛选后集菌,提取重组子质粒,EcoRⅠ酶切鉴定是否转化成功,鉴定正确的菌液行双向测序.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家系中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姐姐apoE基因第4外显子第484~492位9个碱基(CAAGCTGCG)缺失,为杂合缺失,其导致apoE氨基酸序列第143~145位KLR的3个氨基酸缺失.第3外显子测序未发现异常.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该家系的脂蛋白肾小球病因可能为apoE基因第484~492位9个碱基(CAAGCTGCG)缺失.

    作者:韩鸿玲;林珊;孙丽莎;张鹏;翟德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RARβ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维甲酸受体β(retinoid acid receptorβ,RAR)基因甲基化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以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198例原发性NSCLC组织中RARβ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以及P53基因第5~9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RARβ甲基化和P53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8.1%和36.4%.在吸烟及男性患者中二者检出率分别高于非吸烟及女性患者;TNMⅠ期以上患者RARβ甲基化率高于Ⅰ期患者;鳞癌和腺鳞癌中P53突变率均高于腺癌(P<0.05).RARβ甲基化的癌组织,其P53 G:C>T:A型突变、颠换及错义突变率均高于RARβ非甲基化的癌组织(P<0.05).P53 G:C>T:A型而不是其他类型突变的癌组织,其RARβ甲基化率高于P53未突变的癌组织(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后该差异在整组肺癌患者(OR=3.737,95%CI:1.414~9.873)、吸烟者(OR=4.020,95%CI:1.263~12.800)、鳞癌患者(OR=5.480,95%CI:1.400~21.446)、TNM Ⅰ期以上患者(OR=3.446,95%CI:1.054~11.267)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RARβ甲基化与P53 G:C>T:A型突变有关.

    作者:谭聪;金永堂;徐鹤云;张晨烨;张虎;张伟民;陈春梅;孙肖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5,X/46,X,+mar一例

    患儿男,5岁,身高99 cm,体重15 kg.因矮小症就诊,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查体:双侧睾丸于阴囊内探及,睾丸大小、形状正常,表面光滑,内部回声均质.彩色多普勒血流量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查:双侧睾丸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作者:邱显荣;崔娓;周玉球;林萃;苏文;申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基因上的一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658835)与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b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检测324例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144例,动脉导管未闭88例,室间隔缺损92例)以及158名正常对照者TGFβ2基因rs665883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房间隔缺损患者、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665883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室间隔缺损的易感性存在关联.

    作者:谢军;陈宇;李慧;周斌;饶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少年型脊肌萎缩症的基因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少年型脊肌萎缩症(juvenil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Ⅲ)的临床特征、基因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方法 收集并分析18例确诊的SMA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基因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患者平均起病年龄6.1岁,从出现首发症状到就诊病程为13个月到28年不等.患者均以双下肢肌无力症状起病,逐渐出现双下肢近端肌萎缩和双上肢近端无力;所有患者SMN (survival motor neuron)基因分析提示均存在SMN1基因纯合缺失.行肌电图检查15例,结果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年龄较小患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值基本正常,多数年龄较大的患者CK值均不同程度升高,但增高程度与年龄无关.结论 充分认识SMAⅢ的临床特点,尤其是生长发育方面的特点,结合基因分析、早期诊断并早期干预对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云;冯善伟;操基清;杨娟;李亚勤;利婧;张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发性脂囊瘤一家系12例

    先证者(Ⅱ9)男,42岁.15岁左右发现前额部出现米粒大小的囊肿,无痛痒感,以后逐渐增多和增大,遍布全身各处.先证者的前额部、面颊和颈部遍布大小不一的囊肿,穿刺后可排出灰白色油脂状物(图 1).

    作者:方木平;张向阳;王珊珊;刘静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GR和ACTHR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血糖、皮质醇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 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receptor,ACTHR)基因的多态性与血脂、血糖、皮质醇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名健康汉族人测定血糖、血脂、皮质醇以及ACTH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ACTHR-2 T/C、GR 6294C/G、GR 4534 4536GAG/AAA[GAGAGG(GluArg)→GAAAAG(GluLys)]、GR 5556A/G等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GR、ACTHR基因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5556A/G位点AG基因型皮质醇水平高于AA基因型.GR 4534-4536GAG/AAA AG基因型皮质醇水平高于GG基因型.GR 6294C/G位点CC和CG基因型皮质醇水平低于GG基因型.而ACTH水平只有ACTHR-2T/C TT基因型低于CC和CT基因型,GR 5556A/G位点AG基因型低于AA基因型.结论 ACTHR-2T/C、GR 5556A/G、GR 4534-4536GAG/AAA、GR 6294C/G的变异对血脂、血糖水平无影响.GR 5556A/G、GR 4534-4536GAG/AAA、GR 6294C/G 3个位点的变异可影响血清皮质醇基础水平,ACTHR-2T/C、GR 5556A/G基因位点的变异可影响血清ACTH的基础水平.

    作者:连玉龙;魏娴;王茜;宁丽;张晨;刘继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