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V-1 Tat蛋白促血管生成作用研究进展

陆丛笑;李静;耿美玉

关键词:HIV-1 Tat,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血管生成, 卡波西肉瘤(KS)
摘要:Tat蛋白是HIV-1基因组编码的6个调控蛋白中一个重要的调控蛋白,在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胞外HIV-1 Tat蛋白促血管生成作用的新研究进展,包括Tat不同结构区域在促血管生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各种生长因子及化学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了Tat促内皮细胞及卡波西肉瘤细胞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为临床开发拮抗Tat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药物,抑制AIDS相关卡波西肉瘤的发生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手足口病82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82例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1],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男46例,女36例;年龄3月~9岁,平均2.0±0.9岁,3~5个月7例,6个月~4岁67例,5~9岁8例.患儿均有口腔、手或足部等处皮疹,有两处皮疹者23例,3处皮疹者38例,3处以上者21例.皮疹少者仅口腔及手掌或足底数个,多的则可满口布满斑疹、丘疹或疱疹,臀部及肛周也有较多疱疹.疹型初多为红色斑疹,逐步发展为红晕性丘疹,直径2~4 mm,中央可见透亮的小疱,口腔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其他部位则渐干燥、脱屑.77例患儿发热(37.8~40.6 ℃),同时出现口腔疼痛而致流涎、纳差、哭闹不安.

    作者:王其瑞;张江安;石广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性激素水平与痤疮中医分型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性激素水平与痤疮中医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双抗法进行血清LH,FSH,E2,T,PRL水平的检测.结果 女性肝郁气滞型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女性湿热内蕴型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LH差异无显著性(P>0.05);FSH,E2,T,PRL,LH/FS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男性肝郁气滞型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湿热内蕴型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血清T,PR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性激素水平与痤疮中医分型有关.PRL,LH/FSH是肝郁气滞型痤疮患者中医分型的微观物质基础,而T是湿热内蕴型痤疮患者中医分型的微观物质基础.

    作者:田黎明;王玮蓁;曾宪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寻常性银屑病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1例

    患者男,13岁.全身反复起红斑、鳞屑10月余.皮肤科情况:头皮、躯干和四肢可见大量鳞屑、红斑以及束状发,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B超和家族史提示患多囊肾.银屑病和多囊肾同时罹患,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理.

    作者:刘文丽;刘彤;牟宽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银屑病伴发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银屑病伴发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及内在机制.方法 对413例住院银屑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伴有高脂血症的银屑病患者占同期住院银屑病患者总数的25.91%,其住院时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银屑病平均始发年龄均明显大于不伴高脂血症者;伴高脂血症的银屑病患者中,吸烟者比例及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肝功异常及肾脏损害发生率均高于不伴高脂血症者,而饮酒者比例亦较高.银屑病严重型比例则低于不伴高脂血症者.结论 高脂血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疾病,银屑病严重型、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肝功异常及肾脏损害可能与银屑病伴发高脂血症有关.

    作者:庞晓文;杨雪琴;李雪迎;肖宏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汗疱疹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患者均来自本院2005年3月~2006年6月门诊,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皮疹为粟粒至米粒大深在性水疱,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对称分布于手掌、指侧面、指间及末节指背部;干涸后有领圈状脱屑,可波及整个手掌;自觉烧灼感、胀痛及瘙痒;真菌检查阴性.共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14~45岁,病程3~17天;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12~45岁,病程2~15天.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患者接受治疗前均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疗.

    作者:焦来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冷冻喷法治疗孕妇多发性尖锐湿疣2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寻快捷、无副作用、彻底治愈孕妇尖锐湿疣、不影响正常分娩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用液氮枪向患者外阴、阴道内、肛周尖锐湿疣疣体上喷射液氮,约2 min,待疣体组织完全自然融解为1个冻融周期,可重复2~3个冻融周期.结果 23例患者中1例失访,其余22例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7.5天,治愈率95.65%.治疗中未诱发孕妇流产.出生婴儿体健,未发现乳头瘤病毒感染疾病.结论 液氮冷喷法治疗孕妇尖锐湿疣安全,治疗周期短,复发率低,临床可行.

    作者:李铁军;史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硝唑联合洁尔阴治疗丘疹-脓疱期酒渣鼻32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31~48岁,平均39.5岁,病程2~6年;对照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5~46岁,平均40.5岁,病程2.0~5.5年.患者鼻部、两颊、下颌、额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其上散在痤疮样丘疹、脓疱等,但无粉刺形成.排除痤疮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作者:王宏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研究

    目的 进一步了解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是否有异常.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然后在含有甲基纤维素的半固体细胞因子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粒-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及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集落形成实验,培养一定时期后计数集落.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银屑病患者的HPP-CFC及CFU-GM的集落形成数显著减少,而CFU-E形成的集落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这种异常的造血细胞可能在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牛旭平;李新华;张开明;尹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IV-1 Tat蛋白促血管生成作用研究进展

    Tat蛋白是HIV-1基因组编码的6个调控蛋白中一个重要的调控蛋白,在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胞外HIV-1 Tat蛋白促血管生成作用的新研究进展,包括Tat不同结构区域在促血管生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各种生长因子及化学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了Tat促内皮细胞及卡波西肉瘤细胞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为临床开发拮抗Tat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药物,抑制AIDS相关卡波西肉瘤的发生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陆丛笑;李静;耿美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治愈时间内微波治疗次数的影响.方法 两组均用微波清除疣体,每周1次,直至疣体不再出现;治疗组同时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照组肌注干扰素α-2b,均每周3次.两组均在疣体不再出现后巩固用药2个月,随访3个月.结果 两组均治愈,治疗组平均应用微波治疗4.17次(1~18次),对照组平均应用微波治疗4.24次(1~20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干扰素的疗效相当,但前者价格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万学;丁瑞志;邢纪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种痘样水疱病样T细胞淋巴瘤伴发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患者女,17岁.全身反复起丘疹、水疱、坏死、凹陷状瘢痕伴瘙痒、发热15年,四肢起肿块2年.血清抗EBV-IgM(-),抗EBV-IgG(+).肿块处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和皮下组织见弥漫性致密的瘤细胞浸润,细胞核呈间变性;免疫组化示CD3(+),浸润的大细胞CD30(+),CD43(+),80%浸润细胞Ki-67(+).水疱处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网状变性及多个水疱,真皮和皮下组织可见血管和附属器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伴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部分浸润细胞呈明显异形性;免疫组化示CD3(+),CD30(-),CD43(+),Ki-67(+).诊断:种痘样水疱病样T细胞淋巴瘤伴发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淋巴瘤.确诊后建议患者转肿瘤科化疗,随访中.

    作者:张江安;于建斌;何秋波;陈燕辉;李琳;陈建立;孟静;李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O2激光联合闪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108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CO2激光加闪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58例),对照组用CO2激光治疗(50例),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及瘢痕形成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96.55%,复发率为3.45%,对照组分别为62.00%,38.00%,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5);瘢痕形成率治疗组3.40%,对照组3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CO2激光加闪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副作用明显少于单纯用CO2激光方法.

    作者:肖红艳;康红芬;吕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 40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美能40 mL联合葡萄糖酸钙20 mL静滴,1次/d;对照组20例,单用葡萄糖酸钙20 mL静滴,1次/d,两组均连用10天.结果 停药1周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美能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作者:刘进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少年病毒疹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病毒疹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对2005年3~6月间出现高热、发疹等病毒感染征象的42例青少年患者进行了相关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5例确诊为风疹,其余37例考虑病毒疹.结论 对春夏季节集中发病且具有高热、发疹等病毒感染征象的患者,由于可引起发热发疹性皮肤病的病毒种类繁多,临床早期特异性抗体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排除其他发疹性皮肤病且不能鉴定致病病毒类型的情况下,可考虑诊断病毒疹.

    作者:李东霞;贺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9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9例均为本科2002年3月~2006年3月诊治病例,男5例,女4例,年龄5~1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用药史,其中使用妥布霉素2例,林可霉素2例,头孢氨苄、磺胺、对乙酰氨基酚、安痛定、氨基比林各1例.发病潜伏期1~5天,平均3天.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用药6例,感染后用药诱发3例.

    作者:杜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DL 585 nm激光在体外对人成纤维细胞p16INK4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致死量PDL585 nm激光对正常人成纤维细胞p16INK4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成纤维细胞p16INK4a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周期.结果 经不同剂量的激光照射后,成纤维细胞p16INK4a的表达增加,细胞停留在G0/G1期.结论 亚致死量的激光可引起成纤维细胞DNA损伤.

    作者:项蕾红;Henry HL Chan;丁蕙琳;郑志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症雷诺现象致肢体坏疽1例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重症雷诺现象致肢体坏疽.患者女,12岁.四肢疼痛伴指(趾)端青紫发黑半月.查体见面部片状红斑,左足肿胀,左足拇指第2,3,5趾、右足第2,3趾发黑,皮温低,双手指颜色大多发青.可触及足背动脉、桡动脉搏动.免疫学检查支持SLE诊断.

    作者:杨林;祁光裕;禄韶英;李艳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银屑病皮损鳞屑中两种微生物的检测及外用派瑞松效果

    目的 探讨银屑病发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糠秕孢子菌感染的关系及观察外用派瑞松治疗效果.方法 对银屑病病人皮损进行细菌培养及真菌真接镜检,并外用派瑞松治疗.结果 银屑病患者金葡菌和糠秕孢子菌带菌率均高于正常对照(P<0.01;P<0.05),治疗后带菌率明显下降;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8.0%,72.0%.结论 金葡菌、糠秕孢子菌在银屑病的发病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派瑞松是治疗银屑病较好的药物之一.

    作者:郜玉玲;赵旭传;姜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外耳道尖锐湿疣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0岁,河北三河人.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外耳部见一黄豆大小红色赘生物,伴瘙痒,常搔抓,逐渐增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尖锐湿疣,未经治疗.既往体健.否认性病及冶游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HbsAg、抗-Hbe和抗-HBc均阳性,其他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外耳道可见1.0 cm×1.1 cm红色菜花状赘生物,高出皮肤表面,堵塞外耳道,质脆,基底部可见糜烂及白色分泌物渗出,有异味(图1).

    作者:常冬青;王文岭;安俞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Fractalkine和其受体Cx3CR1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Fractalkine/Cx3CR1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皮损26例、皮损周边0.5 cm皮肤8例和正常皮肤15例中Fractalkine/Cx3CR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PASI(疾病严重度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中Fractalkine/Cx3CR1阳性率较皮损周围0.5 cm范围皮肤明显增强(P<0.05),正常皮肤中未见Fractalkine/Cx3CR1表达.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Fractalkine的表达与PASI呈正相关(γ=0.6097,P<0.01),Cx3CR1的表达与PASI无相关性(γ=0.2965,P>0.05).结论 Fractalkine/Cx3CR1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文韬;朱里;胡志国;涂亚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