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大细胞系LAD2的培养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的建立

杨永强;陈晓红;李怡然;冉新泽;孙仁山

关键词:肥大细胞, 模型, 组胺, 脱颗粒, Ⅰ型超敏反应
摘要:目的 培养人肥大细胞系LAD2和建立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为研究Ⅰ型超敏反应提供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噻唑蓝(MTT)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染色及电镜观察,Biotin-IgE致敏LAD2细胞,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攻击,测定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判断LAD2细胞的激活效应.结果 MTT检测LAD2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0d;细胞染色及电镜发现细胞内有致密颗粒,随着BiotinIgE致敏浓度的升高,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量均逐渐升高.结论 人肥大细胞系LAD2培养成功,建立了由IgE介导的脱颗粒模型,为进一步研究Ⅰ型超敏反应奠定基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肥大细胞系LAD2的培养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的建立

    目的 培养人肥大细胞系LAD2和建立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为研究Ⅰ型超敏反应提供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噻唑蓝(MTT)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染色及电镜观察,Biotin-IgE致敏LAD2细胞,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攻击,测定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判断LAD2细胞的激活效应.结果 MTT检测LAD2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0d;细胞染色及电镜发现细胞内有致密颗粒,随着BiotinIgE致敏浓度的升高,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量均逐渐升高.结论 人肥大细胞系LAD2培养成功,建立了由IgE介导的脱颗粒模型,为进一步研究Ⅰ型超敏反应奠定基础.

    作者:杨永强;陈晓红;李怡然;冉新泽;孙仁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胫前黏液性水肿伴甲亢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双小腿胫前红斑、肿胀、微痒3年余,加重伴结节2个月.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左小腿胫前出现一钱币大小的红斑,微痒,未予重视,红斑开始不断扩大,并出现肿胀,同时左小腿对称部位也出现相似的红斑及改变,仍自觉瘙痒,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无破溃、糜烂等,不伴发热、关节痛.外院以“湿疹”、“皮炎”外用皮炎平、肤轻松等软膏治疗,疗效不明显.斑块渐累及至双小腿胫前大部分.

    作者:树瑜;徐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润燥止痒胶囊配合湿毒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润燥止痒胶囊配合湿毒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口服润燥止瘁胶囊并外用湿毒膏,对照组38例仅外用湿毒膏,两组均用药4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配合湿毒膏是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云峰;姚春海;陈少君;刘青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柴胡汤合甘露消毒丹治疗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全身起疹伴发热、疼痛1周.患者1周前劳累后突感发热,乏力,具体体温未测,自述发现双下肢起红疹,伴轻度疼痛,未予重视,其后发热症状加重,T 38℃,随至我院呼吸内科就诊,查血液分析及胸片均正常,诊断不详,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症状无缓解,皮损数目逐渐增多,左上眼睑水肿,无口腔及生殖器溃疡.

    作者:李凯;晏莹;曾宪玉;段逸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南宁市HIV/AIDS患者与其家属遭遇艾滋病相关歧视的调查

    目的 了解南宁市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及其家属遭遇的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现状,并分析造成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原因.方法 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匿名调查南宁市151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148名.结果 151例HIV/AIDS,男105例,女46例;年龄(41.03±11.61)岁.148例家属,男58例,女90例,年龄(38.64±11.26)岁.该市HIV/AIDS患者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得分为30.75分,其家属平均得分为25.82分,HIV/AIDS患者及其家属受到的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IV/AIDS患者实际受到的羞辱和歧视与自我羞辱和歧视显著高于其家属(P<0.001),而其家属的自我效能及自我满意度要高于HIV/AIDS患者(P<0.001).结论 南宁市HIV/AIDS患者与其家属在社会环境中均受到一定的内在和外在的羞辱和歧视,应加强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并培育公众的同情和互助意识,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作者:陈世艺;黎湘娟;徐永芳;农全兴;刘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性脊髓炎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报告本院诊治的1倒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资料相对完整的82例病例.结果 本例为48岁男性患者,在右胸背部出现典型带状疱疹皮损后7d出现胸髓受累表现,经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完全恢复.既往文献共报告82例类似患者,91.57%(76/83)出现带状疱疹皮损,88.16%(67/76)脊髓受累节段与皮损分布的部位相对应,6例在皮损的远隔部位,3例继发于播散型带状疱疹.86.75%(72/83)行MRI检查,56例(77.78%)可见相应脊髓节段受累,30例(61.22%)患者胸段脊髓受累,其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80/83)、感觉障碍(70/83)或/和括约肌功能障碍(46/83).90.36% (75/83)例患者抗病毒治疗,79.52%(66/83)预后较好.结论 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易累及胸髓,早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王娟;朱余友;吴元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先天性无毛症1例HR基因检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岁.出生时毛发分布正常,但出生后3个月,胎毛脱落后没有新的毛发长出.患者足月顺产,出汗正常.父母否认近亲结婚,家族中未见类似患者.体检:身体及智力发育正常,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无体毛,未见丘疹样损害(图1).无皮肤干燥及掌跖角化,牙齿、指(趾)甲均正常.

    作者:汪盛;杨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仅累及黑发的斑秃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片状脱发伴逐渐加重2周”来本院就诊.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枕部头发片状脱落,且脱发均为黑发,白发未累及,脱发区面积逐渐扩大.既往体健.体检:一般情况好.皮肤科情况:头部黑发中散在白发,枕部偏左侧可见约10.0cm ×5.0cm及3.0cm×2.0cm两片脱发区,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有散在白发,无黑发,皮损内白发密度与周围正常头皮白发密度相同,且与未脱落黑发的直径和长度相同(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甲状腺检测正常.诊断:斑秃.

    作者:贾苇雪;李诚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伴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6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白癜风伴发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白癜风伴发甲状腺疾病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随机筛查甲状腺功能正常的449例白癜风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男20例,女49例,皮损均为非节段型,进展期61例;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2例.伴发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患者皮损易发生在摩擦部位,多有明显的同形反应,且有明显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有甲状腺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较早;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多呈阳性,且易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结论 临床工作中,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非节段型白癜风女性患者要重点筛查是否伴发甲状腺疾病.

    作者:王琳;张峻岭;张丹丹;古昕平;许兆毅;马秀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源性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以及Th17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内源性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以及脾脏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采用Fat-1转基因小鼠模型,将野生型(Wild-type)小鼠和Fat-1小鼠各分为2组,背部以及右耳背外涂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IMQ)和凡士林乳膏(cream),建立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及对照组.观察4组小鼠给药部位皮肤变化,对表皮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脾细胞内Th17细胞因子的百分比.结果 Fat-1 IMQ与WT IMQ组相比,表皮因IMQ作用而出现角质层、棘细胞层的增厚,大体表现的红斑、增厚、鳞屑反应均较后者轻微,同时IMQ所造成的脾细胞内Th17细胞以及炎症因子IL-17升高,也在Fat-1组小鼠中呈现出了较低的水平(P<0.05).而两组crea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源性omega-3 PUFAs在银屑病中能够减少脾细胞内Th17细胞的水平,减少IL-17炎症因子的分泌以及改善银屑病样红斑、鳞屑、增厚等临床症状,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作者:秦思;温炬;郑荣昌;马静;周贵滨;冯洁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时相反应及凝血/纤溶系统参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且仍然未完全清楚.已有文献报道慢性荨麻疹患者部分急性时相标记物水平升高,提示急性时相反应有可能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另一方面,已证实慢性荨麻疹患者内、外凝血途径激活,多种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并与慢性荨麻疹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在多种疾病中,急性时相反应与凝血/纤溶功能关系密切.本文就急性时相反应及凝血/纤溶系统参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桃源;杨文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泛发性硬化萎缩性苔藓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外阴白斑伴痛痒10年,躯干白斑6个月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外阴部出现白斑伴疼痛、瘙痒,渐增多扩大,曾在当地医院诊断“外阴瘙痒症、外阴白斑”短期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明显效果.6个月前腰背部及乳房出现瓷白色斑丘疹,无不适,渐增多.既往体健,否认有外伤史,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王松挺;舒国斌;赵红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例及文献复习

    患者女,16岁.因面部、双手疣状增生物进行性加重7+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质层呈网篮状外观,棘层肥厚,表皮上、中部可见空泡化细胞,部分细胞胞质呈淡蓝色云雾状.诊断: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本文就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进行了文献复习.

    作者:张海洋;张燕;李罗翔;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NB-UVB联合卤米松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6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卤米松局部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卤米松局部外用;对照组58例,仅予局部外用卤米松治疗,在治疗第4,8和12周末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4,8和12周末时,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8.39%,61.29%和79.03%,对照组分别为39.66%,48.28%和58.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卤米松局部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卤米松治疗.

    作者:胡亚红;苗国英;朱敬先;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局限型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患者男,85岁.左前臂出现水疱伴痒40d.皮损局限于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基底膜处可见大疱.直接免疫荧光:基底膜带IgG,C3线状沉积.皮损盐裂后直接免疫荧光示:IgG,C3沉积于表皮侧.间接免疫荧光示:IgG于表皮基底膜间呈线状沉积.诊断:局限型大疱性类天疱疮.

    作者:来学民;陈晴燕;刘越阳;赵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合并肾母细胞癌1例

    患儿男,14岁.全身红斑、水疱、鳞屑14年,2年前本院肾穿刺诊断为肾母细胞癌.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明显增厚,可见粗大的透明角质颗粒,棘层明显增厚,棘层上部及颗粒层可见细胞核周空泡样变,界不清,真皮浅层炎性细胞浸润.诊断: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肾母细胞癌.

    作者:白玉;李福秋;季永智;齐琳;毕云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1例

    患儿女,6岁.面部、双手反复出现丘疱疹、水疱4年.面容老态、暴露部位较多萎缩性瘢痕,牙齿黄褐色(Wood灯下粉红色荧光),尿液茶色(Wood灯下橘红色).细胞内锌卟啉4.6 μg/gHb,尿卟啉强阳性(2+).诊断: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作者:刘元香;徐子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皮肤表现为首发临床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患者男,63岁.全身红斑伴瘙痒、反复发热4个月.外院多次以“多形红斑”、“湿疹”予甲泼尼龙片、沙利度胺口服,病情好转,停药后半月皮疹突发全身,瘙痒剧烈.查体:全身散在约花生大小椭圆形暗红斑,境界欠清,对称分布;双侧腋下、腹股沟、颈部、锁骨上、右侧颌下浅表淋巴结肿大,四肢末梢袜套样痛觉减退,双侧病理征(+).骨髓穿刺活检提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骨髓瘤细胞占63.5%,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可见体积大、双核、多核胞浆丰富的瘤细胞.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转至中医科化疗.

    作者:张芳芳;刘辉;胡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云南省玉溪市1989-2011年各类人群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及流行态势

    目的 了解玉溪市1989-2011年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调整和完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玉溪市1989-2011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哨点监测,血清横断面调查和常规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89-2011年共监测各类人群HIV抗体906 066人份,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3 215人次,HIV抗体检出率0.87(0.34,4.47)%.趋势性分析,除暗娼人群HIV检出率无下降趋势外(P>0.05),其余人群均呈历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 玉溪市艾滋病疫情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以孕产妇及无偿献血人群为代表的一般人群为低度流行.全市艾滋病疫情形势趋于复杂化,防控难度加大.

    作者:李顺祥;高良敏;蔡英;陈黎跃;李世福;陈良;赵金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银屑病主要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病情分期的对应分析

    目的 考察银屑病三种主要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寻常性银屑病病情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全国7家中医院的银屑病患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662例银屑病患者,其中血热证350例(52.87%),血瘀证157例(23.72%),血燥证155例(23.41%).三种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病程和严重程度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血热证与进行期、血瘀证与稳定期、血燥证与消退期分别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银屑病的主要中医证型与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分期等均存在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何泽慧;王冬梅;卢传坚;欧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