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0例疗效分析

王利;张小玲;刘敏龙;赵玉杰;郭蕾;王国恩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治疗策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本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治愈,4例死于重症感染及脏器功能衰竭等.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57±2.01)d,皮疹开始消退时间为(3.15±1.64)d,ICU治疗时间(11.62±8.21)d,转出ICU至普通病房治疗时间为(10.21±6.22)d.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组依次为(1.50±0.57)d,(2.25±0.50)d,(5.50±0.57)d和(7.00±2.00)d.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病程较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程短,ICU治疗所需时间短,可减少患者痛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表皮移植联合光疗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表皮移植术(AET)联合308nm准分子光(MEL)或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局限性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5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行AET治疗,治疗1组术后2周时联合308nm MEL照射治疗,治疗2组术后2周时联合311nm NB-UVB照射治疗,均2次/周,均治疗30次.对照组术后未进行光疗.结果 治疗1组和治疗2组患者有效率(95.08%和88.1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7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患者有效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对于躯干和四肢部皮损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个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两个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T联合308nm MEL或311nm NB-UVB治疗局限性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优于单纯AET,且联合308nm MEL的疗效与311nmNB-UVB相当,但该两种联合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

    作者:赵军磊;刘峰涛;付旭晖;轩俊丽;王哲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酷似晚期梅毒的淤积性溃疡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农民.右小腿溃疡伴疼痛3个月.3个月前患者的右下肢受外伤后出现破溃并糜烂,伴中度疼痛,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效,后溃疡面积继续扩大,遂至本院就诊.8年前下肢因外伤破溃,治疗后(具体不详)愈合.患者无糖尿病和烟酒嗜好,否认肺结核、肝炎病及冶游史,无长期应用激素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上眼睑见少量红斑和鳞屑(图1),右下肢小腿前部见约15cm ×35cm大小的皮肤溃疡,边缘清楚,表面有较多鲜红色肉芽组织和少量脓性分泌物,质地较脆,伴有触痛,触之易出血,有少许臭味,溃疡边缘皮肤呈黑褐色,触之较硬,溃疡周围有数个卫星状破溃(图2).

    作者:张爱娜;王启华;刘忠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妊娠期Ramsay-Hunt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妊娠19+1周,因左耳部疼痛6d,加重伴左侧面瘫、左外耳道水疱3d入院.6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耳部、左侧头部出现阵发性针刺样疼痛,3d前患者发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左外耳道出现簇集性水疱,伴恶心呕吐、眩晕、左耳道剧痛,无听力下降、视物模糊,行艾灸治疗无效.体检: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耳廓、左外耳道红斑基础上米粒至绿豆大小簇集性丘疱疹、水疱;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口角下垂,面部向右偏,鼓腮时左侧口唇漏气(图1).

    作者:江凤;肖能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治疗策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本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治愈,4例死于重症感染及脏器功能衰竭等.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57±2.01)d,皮疹开始消退时间为(3.15±1.64)d,ICU治疗时间(11.62±8.21)d,转出ICU至普通病房治疗时间为(10.21±6.22)d.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组依次为(1.50±0.57)d,(2.25±0.50)d,(5.50±0.57)d和(7.00±2.00)d.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病程较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程短,ICU治疗所需时间短,可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利;张小玲;刘敏龙;赵玉杰;郭蕾;王国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进展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良性肿瘤.大多数患者的血管瘤可随时间增长自行消退,不需干预,但对复杂性血管瘤需尽早治疗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目前研究认为口服普萘洛尔优于传统的激素疗法,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方案.本文就糖皮质激素、B受体阻滞剂、干扰素、长春新碱、平阳霉素、咪喹莫特等药物作一概述,希望能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金玲琴;罗宏宾;曹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合并下消化道出血1例

    患者女,5岁.右下肢红斑5年伴反复便血1年.皮肤科情况:右侧臀部、下肢外侧和足背见大片紫红斑片,局部浅表静脉扩张明显,可见红褐色及紫黑色小丘疹;右下肢较左下肢略粗.MRI示:右下肢静脉发育畸形,浅静脉增粗、卷曲、不规则;肠镜检查示:直肠静脉曲张.诊断: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并下消化道出血.

    作者:周念;舒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庆阳市2012-2014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庆阳市2012-2014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实施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2-2014年VCT门诊求询者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采用SPSS17.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有20 174名求询者接受咨询检测,其中有商业异性性行为史6 253例(30.99%),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5 523例(27.38%),男男性行为史1 077例(5.34%).共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45例,阳性率0.22%.结论 庆阳市VCT门诊在HIV发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高危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

    作者:孙小华;李学平;孟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特发性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躯干、四肢灰褐色斑片1年.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背部出现数个甲盖大小灰褐色斑片,皮疹渐累及至四肢、前胸、腰部、腹部,斑片散在分布,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境界欠清,无痒痛等自觉症状,病程中无红斑期,未予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无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否认焦油、砷剂等接触史,否认其他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作者:徐磊;树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5年美国CDC生殖器疱疹治疗指南解读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由于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存在无症状病毒脱落(既往称为无症状排毒)、HSV-1抗体阳性临床解释困难、疱疹发作期疗法和抑制疗法的区别、孕期HSV的预防和治疗、如何避免新生儿感染HSV以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HSV感染等问题困扰着临床工作者,为此2015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Workowski博士领衔数十位性病专业领域顶尖教授联合发布新的性病治疗指南.

    作者:柯吴坚;杨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疗效不满意患者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首次基线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疗效不满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排除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艾滋病且疗效不满意的52例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病期和治疗方案相仿,疗效满意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其患病年龄、性行为特征(同性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性交带安全套、每周性交次数、性道德观)、HIV知晓、CD4+T细胞计数、依从性、合并感染、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和感染途径等的发生率和OR值.结果 药物滥用(DA)、合并感染、治疗初CD4+T细胞计数、感染后治疗时间和依从性等是疗效不满意的重要危险因素(P<0.01),DA、合并感染、治疗初CD4+T细胞计数在50以下、感染37个月以上才开始治疗和不依从性患者的疗效不满意风险分别是8.5,5.2,2.7,0.2和0.1倍.结论 AIDS患者的体质、行为、感染的程度、感染的期限和规范用药等因素对ART的效果有影响,早期规范治疗、增强患者的体质、控制合并感染和不吸毒者,对提高ART的效果有益.

    作者:何思陆;龙华;梁烨;李近都;陆高翔;李天资;柳志豪;黄文健;梁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组织样麻风瘤1例

    患儿女,12岁.四肢丘疹、结节、斑块6个月.患者既往无麻风接触史.皮肤科情况:四肢见粟米至绿豆大小肤色或淡红褐色丘疹、小结节,左肘关节屈侧、左小腿分别见一3cm×4cm,1cm×2cm大小红褐色斑块,左手背见多个黄豆至鹅蛋大小红褐色不规则斑块,境界清楚.未见丘疱疹、水疱,眉毛无脱落,皮损处痛温觉减退或局部消失.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表皮下见一无浸润带.真皮内见结节状或大片状梭形或多角形组织样细胞浸润,并见稀疏淋巴细胞分布.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杆菌(4+).诊断:组织样麻风瘤.

    作者:李凌佳;谢玉燕;张莉;刘彤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楼皂苷Ⅰ对IL-17刺激HaCaT细胞分泌VEGF和IL-23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Ⅰ对IL-17刺激HaCaT细胞后VEGF和IL-23表达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各组HaCaT细胞活力,采用ELISA方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 (RT-PCR)方法检测上清中VEGF,IL-23的含量及VEGF mRNA,IL-23 mRNA的表达.结果 培养24h,CCK-8检测重楼皂苷Ⅰ+IL-17组及IL-17组HaCaT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IL-17 (80ng/mL)刺激组上清中VEGF,IL-23的含量及HaCaT细胞VEGF mRNA,IL-23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楼皂苷Ⅰ(1.5 μg/mL,3μ g/mL)可抑制IL-17刺激HaCaT细胞后上清VEGF,IL-23的含量及VEGF mRNA,IL-23mRNA的表达(P<0.05).结论 IL-17可促进HaCaT细胞分泌VEGF,IL-23和表达VEGF mRNA,IL-23 mRNA,而重楼皂苷Ⅰ对其具有抑制作用,该结果为重楼皂苷Ⅰ抑制IL-17介导的皮肤免疫性炎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龙剑文;皮先明;涂亚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芝加哥天蓝与KOH涂片镜检对马拉色菌诊断的比较

    目的 以培养作为诊断标准,比较芝加哥天蓝涂片镜检和KOH涂片镜检对马拉色菌诊断的阳性率、阅片耗时等方面差异.方法 收集门诊可疑马拉色菌感染患者皮屑标本,同时做真菌培养、芝加哥天蓝涂片、KOH涂片,培养阳性的281份标本,对芝加哥天蓝涂片镜检和KOH涂片镜检阳性率、阅片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芝加哥天蓝可将马拉色菌的孢子或菌丝染成蓝色而皮屑等被染成浅紫红色杂质背景,阅片时间(70.99±12.61)s,KOH阅片时间(79.56±15.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阳性的281例马拉色菌标本中芝加哥天蓝染色涂片镜检阳性193例,阳性率68.68%,KOH涂片镜检阳性179例,阳性率6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芝加哥天蓝涂片为马拉色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阳性率高、稳定性强、性价比好、结果易读取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钟;李东升;陈金波;陈柳青;段逸群;樊翌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IV抗体不确定患者12周转阳1例

    报告1例HIV抗体不确定12周转阳的病例.患者男,23岁,男男同性人群.于高危性行为13d后就诊.临床表现为周身红斑2d.实验室检查:高危行为后94d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血清学检查:肝功能异常.

    作者:王嘉行;殷方兰;张永;钟培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的空间结构分析及分段克隆表达

    目的 预测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的空间结构,并将Vp1表达为更小的蛋白片段,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蛋白空间结构分析网站I-TASSER和PredictProtein对phiCPG1衣壳蛋白Vp1的空间结构进行预测,应用TA克隆的方法将Vp1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行克隆表达,后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目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根据空间结构预测结果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将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分为Vp11-189和Vp1190-502两部分进行克隆表达,目的蛋白Vp1 1-189和Vp1190-502的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567bp和939bp,经检索确定两蛋白碱基序列与Genebank结果相同.而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kDa和35kDa.结论 成功将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分为Vp11-189和Vp1190-502两部分进行表达,这为后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作者:周全;刘原君;孙长贵;郭媛丽;马璟玥;郑蕾;刘全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NB-UVB联合退白颗粒对寻常型白癜风疗效及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NB-UVB联合中药退白颗粒治疗寻常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均给予NB-UVB照射治疗,2次/周,中药退白颗粒口服,2次/d,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同时采用EHSA法对48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进展期有效率为80.77%、稳定期为50.00%,进展期有效率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治疗前,进展期和稳定期患者IL-10,TGF-β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进展期低于稳定期(P<0.01);NB-UVB联合退白颗粒治疗后,进展期患者IL-10,TGF-β1和稳定期患者TGF-β1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异常可能与该病的临床表现存在相关性,且NB-UVB联合退白颗粒可能通过上调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赵婧;盛国荣;丁陆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温哥华烧伤瘢痕评分(VSS)总分为7~12分的增生性瘢痕患者为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各20例,分别接受C0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组),C02点阵激光单一疗法(对照1组)及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单一疗法(对照2组).于每次治疗后1个月及疗程(4次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参照VSS对受试者进行综合评分,并评估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三组受试者VS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及毛囊炎等局部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CO2点阵激光及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对增生性瘢痕均有一定的疗效,且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佳.整个治疗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安全可靠.

    作者:刘秀峰;潘文东;张元文;钟晖;陈永新;王继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水疱型毛母质瘤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加深临床医生对水疱型毛母质瘤(bullous pilomatricoma,BP)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中医院2007-2014年诊治的BP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该10例BP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3.3±0.1)岁,平均病程(17.7±0.3)周,皮损好发于右肩部及上肢,临床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皮色至红色结节,表面质软,可扪及硬结.免疫组织化学示:CD31阳性,D2-40阴性.结论 水疱型毛母质瘤极为罕见,好发于青年人群,病变处血管增生,淋巴管扩张,炎细胞浸润,真皮水肿,致使水疱形成.

    作者:李彦希;赵鹏;阎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久色素斑块皮疹成人Still's病1例

    患者女,41岁.反复高热、咽痛、关节痛伴持久色素斑块样皮疹1年.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B超示脾大.皮肤科检查发现躯干、四肢大致对称分布色素沉着性苔藓样斑块.皮损组织病理学表现具有特征性,表现为表皮上部散在角化不良细胞.在排除了感染性疾病、肿瘤及结缔组织病后,诊断为持久色素斑块皮疹成人Still's病.

    作者:王小坡;姜祎群;孙建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检测

    目的 探讨Th17细胞、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TGF-β1在带状疱疹病程中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32例带状疱疹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7d复诊时采外周静脉血,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中Th17,CD4+CD25+ Foxp3+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6,IL-17,TGF-β1水平.结果 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外周血中Th17,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亦明显高于治疗后(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后相关细胞因子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亦显著高于治疗后(P均<0.05),治疗前IL-6,TGF-β1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在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增高,在治疗后显著下降,与二者相关的细胞因子也相应变化,提示二者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这在带状疱疹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赵阳;沈伟钦;黄晓雯;李翠华;杨慧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