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绍国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的系统综述

王小钦;林果为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化疗效果,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液系统, 系统综述, 临床医师, 技术评估, 霍奇金病, 恶性肿瘤, 肿瘤学, 委员会, 选择, 瑞典, 领导, 健康
摘要:在瑞典健康技术评估委员会的领导下,一些著名的血液和肿瘤学家对血液系统中的某些恶性肿瘤的化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我们选择其中的AML介绍给临床医师.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直接针对3区第3带(红细胞阴离子交换蛋白1)的温IgA型自身抗体所致严重自体免疫溶血型贫血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接受男性同性恋献血的利弊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等容性贫血时心率成线性升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单采献血者的迷走神经反应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血相关性血色病的研究进展

    血色病是指体内铁负荷过多的一种疾病,输血相关性血色病多见于输血依赖性的贫血患者.铁负荷过多会引起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出现.本文着重介绍输血相关性血色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丛秀丽;孙晓楠;储榆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素辅因子Ⅱ的研究进展

    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 Ⅱ,HCⅡ)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中的单链抗凝血酶糖蛋白,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凝血酶与之行成1∶1稳定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去蛋白水解酶活性,在适量的硫酸皮肤素参与下,这种反应可以加快1 000倍.HCⅡ不同于抗凝血酶Ⅲ,它主要是在血管系统外,在特殊的病理环境下发挥对凝血酶的调节作用.近来研究发现,HCⅡ与血管损伤后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HCⅡ可以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水解,生成的N端多肽片段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趋化作用,从而参与炎症反应.

    作者:邓明扬;张广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注D不配合RBCs的AIDS患者不会发生D同种免疫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Diego血型系统DNA基因分型方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单采血小板保存7天:体外研究报道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绍国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的系统综述

    在瑞典健康技术评估委员会的领导下,一些著名的血液和肿瘤学家对血液系统中的某些恶性肿瘤的化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我们选择其中的AML介绍给临床医师.

    作者:王小钦;林果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链与轻链随机结合后抗D亲合力的调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凝血因子浓缩物热处理后传播微小病毒B19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促栓作用

    纤溶系统、凝血系统及血小板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特别是血管紧张素Ⅱ可影响纤溶系统、凝血系统及血小板.这对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何美霞;贺石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病毒标志物筛选试验改变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SDF-1/CXCR-4在造血干细胞归巢中的作用

    造血干细胞向骨髓内归巢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干细胞归巢环节中,近年来新发现的基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 SDF-1)及其受体CXCR-4(SDF-1/CXCR-4)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因子系统的结构、表达以及对造血干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其下游信号传导综述.

    作者:魏立;孔佩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P2X受体在血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P2X是ATP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属P2受体族.与细胞外ATP结合时P2X通道开放,允许阳离子 (Na+、Ca2+等) 通过.已克隆了7个哺乳动物的P2X(P2X1~7)受体,并阐明了其结构和功能.天然P2X可以同型或异聚体形式组成离子通道,在包括血液在内的多种组织中存在,与信号传导有关.P2X的异常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已引起关注,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2X的表达水平可能有预后意义.本文介绍P2X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血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军;郑国光;吴克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日本进行HCV、HBV和HIV病毒核酸筛查的现状

    日本红十字会输血部对自愿献血者血液的细胞成份以及做血浆蛋白分离的血浆,在预筛后与发出前,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用核酸扩增检测(NAT)方法检测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使用多重NAT试剂对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存活时间短的血小板检测,可节省检测时间、费用和人力.在2000年2月1日-2001年4月30日期间,采用50份血样品混合筛查,从血液和血液成分中查出112份HBV阳性、25份HCV阳性和4份HIV-1阳性.

    作者:成都市血液中心(610041)组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血前床边ABO检测的可靠性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V(H)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免疫球蛋白重链易变区[IgV(H)]基因突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CLL异质性研究的热点.根据IgV(H)基因突变情况将CLL分为两型,本文从两型生物学特性、CD38表达、细胞遗传学改变、预后、性别、细胞形态和治疗等方面的异质性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娟;李建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母亲血清和HDN患儿红细胞表面抗-D IgG1和IgG3: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