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手段,树突状细胞(DC)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疫苗治疗的临床实践之中.到目前为止,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都已开展了DC治疗的临床试验.与之相反,我国在DC的临床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对近来国际上DC疫苗临床试验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DC疫苗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王黎;沈志祥;陆华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则是影响移植效果的主要并发症.移植物中所含有的成熟T细胞是导致GVHD的免疫活性细胞,而T细胞的活化不仅需T细胞上TCR分子识别APC细胞所提呈的MHC-多肽复合物,还必须有辅助分子传递的共刺激信号,否则即可造成T细胞的免疫无反应状态,B7是其中重要的共刺激分子,为此干预B7-CD28共刺激途径诱导抗原特异性的无反应状态,近年来成为GVHD预防策略的研究热点.
作者:王吉刚;武贵存;梁后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催化巯嘌呤类药物的S-甲基化.TPMT具有遗传多态性,属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约1/300为TPMT缺乏.TPMT缺乏的急淋白血病(ALL)患儿,用标准剂量6-巯基嘌呤(6-MP)治疗,其血液组织中累积大量的巯嘌呤核苷酸(6-TGN),可导致严重的骨髓毒性.TPMT基因型与红细胞和肿瘤细胞内酶活性有关,而且与毒性反应密切相关.目前,TPMT的分子基础基本明确,绝大多数变异是序列上的单个核苷酸的不同,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6-MP的剂量强度是儿童ALL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而TPMT基因型也可能与继发性肿瘤有关.因此,进一步明确TPMT对巯嘌呤治疗效应的影响,以及毒性反应的危险性,有利于提高巯嘌呤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马晓莉;朱平;胡亚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严重危及受者生命、与输血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至今尚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本文就TA-GVHD的发病机制、易感因素、诊断及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傅佳萍;蔡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铁是一切生命体都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参与了氧的转运和利用以及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多种酶的组成.
作者:周密;廖清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具有高度的精密性,测定数据可靠,既可分析单个细胞,也可区分群体细胞,利用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标志与正常细胞的不同,通过多参数分析,可以从正常细胞中区分白血病细胞,具有快速、简便、定量和灵敏度高等优点,为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颖可靠的手段,从而给白血病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兴虎;李建勇;夏学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研究发现,曾因致畸作用而被禁用的反应停具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目前已用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治疗,特别是对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就其抗肿瘤机制及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叶进;刘复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沙利度胺(Thal)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综述了Thal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包括其治疗的适应证、临床剂量及用法、疗效、副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等.
作者:于珊珊;肖健;杜晓煜;李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NCs)越来越多地用于异基因移植中.与骨髓移植相比,虽然输入10倍以上的成熟T淋巴细胞,但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未明显增加.临床数据和实验结果表明,G-PBMNCs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点:G-CSF作用后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反应能力下降,分泌Th2、Tc2细胞因子增加,杀伤能力下降以及CD4-CD8-TCRαβ+细胞数目增加.这些功能的改变均与aGVHD的下降有关,其原因与单核细胞的抑制作用,树突状细胞诱导向Th2转化以及G-CSF直接诱导向Th2转化等机制有关.
作者:陈松鹤;黄晓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近年来,PNH的治疗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GPI锚连蛋白、补体受体治疗PNH溶血发作;免疫抑制剂、造血生长因子治疗低增生PNH;低剂量联合化疗、骨髓移植、基因治疗对PNH的根治性治疗.本文叙述了PNH的治疗进展及机制.
作者:赵明峰;邵宗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砷剂既是一种毒物,又可作为一种抗癌药物.大量研究表明砷剂可以作用于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上的多个环节,通过与巯基氧化或交联,改变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凋亡调控基因,调节与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克服耐药等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砷剂也可通过诱导分化、阻抑周期转换及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发挥抗肿瘤作用.砷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霞;刘陕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前言粒细胞减少导致的机会感染一直令人担扰,自相矛盾的是一方面改进和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另一方面,又增加使用造血促进因子,这被认为是主要的症结所在.
作者:李执如;孙启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