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渝(综述);程标(审校)
目的:了解四川藏区“9+3”护生与汉族护生心理弹性状况,以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藏区“9+3”护生与汉族护生各120名,用心理弹性量表( CD-RISC、中文版)测试护生心理状况。结果120名藏区护生乐观因子得分明显低于汉族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3);一年级藏区护生乐观方面得分明显低于汉族护生;三年级藏区护生韧性、乐观和弹性总分得分明显低于汉族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年级各个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四川藏区“9+3”护生心理不良状况甚于汉族学生,政策制定者和学校管理部门应重视四川藏区“9+3”护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作者:杨玉玲;季一飞;杨兴华;杨邦翠;宋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应用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中无复流及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69例,通过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8例(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治疗1组25例(静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和治疗2组16例(静脉内和冠状动脉内均推注替罗非班)。比较三组TIMI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 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 ,CTFC)、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TIMI血流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CTFC帧数及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组PCI后末次CTFC帧数低于对照组及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对PCI中无复流及慢血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磊;杨天和;张云东;裴东;张明静;黄青;曹光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前,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在判断狭窄病变是否致局部心肌缺血,是否需要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的效果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明确的指标。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 )是一个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与局部心肌缺血之间是否有关联的指标,能客观评价冠状动脉的生理学功能,特异的反映狭窄是否造成心肌缺血,其操作简易、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好,在指导冠状动脉病变血运重建决策制定上变得日益重要。
作者:赵小渝(综述);程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采用曲安耐德治疗与切开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耳廓注射曲安耐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耳廓切开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治疗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84.0%。试验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安耐德囊内注射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确切,相较于传统的穿刺切开引流更便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国跃;梁传余;唐嘉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男,60岁。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及体重减轻,于2014年1月3日入院。患者生活习惯良好,无心、脑、肺等系统严重基础疾病,无遗传病史。入院血液生化检查:总胆红素( TB )255.1μmmol/L,直接胆红素( DB)173.6μmmol/L;肿瘤标志物 CA19-9:378.9 U/ml;肝炎病毒指标阴性;IgG 24.3 g/L。 B超检查示胰头明显增大,约6.5 cm×3.6 cm大小,未见确切占位,胆总管上端扩张1.2 cm;增强磁共振检查提示胰腺肿胀僵硬,平扫信号异常;增强扫描强化基本均匀,考虑胰腺炎可能大(如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胰头上方肝内外胆管扩张,主胰管轻度扩张(见图1)。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 AIP)。给予甲泼尼龙30 mg/d口服治疗。2周内胆道感染逐步得到控制,复查血液生化检查示 TB 81.2μmmol/L, DB 65.3μmmol/L;肿瘤标志物CA19-9:113.4 U /ml;IgG 19 g/L。磁共振检查提示胰腺肿胀明显好转。缓解后每1~2周减量5 mg直至5 mg/d维持剂量进人维持治疗期。经激素治疗后4周,复查血液生化检查示: TB 42.4μmmol/L,DB 31μmmol/L。肿瘤标志物 CA19-9:91.8 U/ml;IgG 14.9 g/L。磁共振检查提示胰腺体积明显缩小(见图2)。经随访1年患者无梗阻性黄疽发作。
作者:徐均;李琅;邓绍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镁离子浓度分别为0.5 mmol/L及1.0 mmol/L的两种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镁复常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4例,分别使用镁离子浓度为0.5 mmol/L ( A组)及1.0 mmol/L( B组)的两种透析液进行透析。透析前后均进行血镁检查及血压测量,比较血压及血镁复常率。结果A组患者透析后血镁显著低于B组( P<0.05),血镁复常率明显优于B组( P<0.05)。两组透析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发生透析后低血压事件1例。结论镁离子浓度为0.5 mmol/L的透析液透析后患者的血镁复常率更优,血镁水平更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其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明确。
作者:邓菲;洪大情;蒲蕾;何强;李贵森;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2~10月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生理盐水组( N组)各30例。 D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2μg/( kg?h)维持至停气腹;N组则泵注等容积生理盐水。两组均以丙泊酚、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 T0)、气管插管时( T1)、气管插管后3 min ( T2)、切皮时( T3)及拔管时( T4)的血压( BP)、心率( HR)以及术中维持麻醉时丙泊酚的用量和拔管时间及拔管后5、30、60 min的镇静状态。结果 D组较N组T1~T4各时间点B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术后镇静状态明显好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腔镜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而完全。
作者:石守高;安士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期,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宣布,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与法国巴黎第五第六大学附属TENON医院结为姐妹关系,成为国际三方合作中心。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运动中,肌腱极易受到损伤。肌腱损伤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运动和生活,为个人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目前干细胞治疗肌腱损伤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肌腱损伤的修复开创了新的途径。已经成功用作修复肌腱损伤的干细胞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脂肪干细胞(ASCs)、肌腱来源干细胞或肌腱祖细胞(TSPCs),都具有在内外性生长因子及其它刺激因素作用下向肌腱细胞分化和增殖的能力,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在目前的各项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但三种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干细胞都面临着缺乏特异性表面标志,使得不能对其在体内的情况进行追踪,在干细胞向肌腱细胞分化的生物学调控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后长期疗效评估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李婷婷(综述);卢漫(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中PP4 R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完成甲状腺癌细胞SW579/pCDH1-Con和SW579/pCDH1-PP4R1的建株,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 PP4R1表达变化;体外用CKK-8法检测SW579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SW579细胞周期的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组克隆形成率的变化。结果PP4R1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甲状腺癌SW579细胞系构建成功;在体外实验中,过表达PP4R1可抑制细胞增殖,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从而抑制甲状腺肿瘤的生长。结论 PP4R1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是否能作为甲状腺癌新的靶向分子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李馨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糜蛋白酶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糜蛋白酶治疗,疗程均为7~10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咽痛缓解、咽部充血消退、扁桃体肿大减轻、分泌物消退等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糜蛋白酶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能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勇;余霞辉;邓骥;邱有波;罗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皮肤CT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临床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20例,应用皮肤CT对病损及其边界进行检测并指导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切除组织送术中冰冻及行病理切片检查,评估皮肤CT指导手术切除范围的可行性。结果应用皮肤CT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其中18例患者,术中冰冻组织切片报告显示标车四周边缘未见肿瘤组织累及。结论皮肤CT能正确指导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范围。
作者:吴冬梅;任冬梅;戴耕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谵妄是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会导致许多不良预后和结局,但临床医护人员对谵妄的认知率和诊断率都较低。循证知识为我们有效地预防和识别谵妄提供了依据,因此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以更好地进行临床实践。
作者:杨璐;高浪丽;廖玉麟;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在急诊科发热患者中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以“发热”为主诉收入院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T指导治疗组( P组)和常规检查指导治疗组( 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费用、累积DDD数、临床治愈率,记录PCT值随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结果 P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治疗费用、累积DDD数、住院时间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抗菌药物使用,PCT值呈逐步下降趋势。结论检测及动态监测PCT值对临床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判断患者感染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付晶;施阳;王雷;王一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症状性齿状突游离小骨的后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9例症状性齿状突游离小骨患者采用颈后路寰枢椎螺钉或枕颈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术中采取3D打印模型辅助置钉,比较术前、术后MADI及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实施了手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7例行术中复位及内固定的患者中,5例完全复位,2例大部分复位,术后MADI显著缩小,所有病例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00)。结论对伴有寰枢椎脱位的症状性齿状突游离小骨患者,采用术中复位加后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好。
作者:高方友;王曲;刘窗溪;韩国强;尹浩;王超;马骏;杨承勇;杨恒;熊云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疼痛为患者常见的主观体验,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无法回避的问题。疼痛成为影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患者生理及社会心理健康。疼痛的产生是一个多环节、极其复杂的过程,单一的止痛方法不足以达到理想镇痛,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多模式镇痛技术,包括局部麻醉,周围神经阻滞,环氧化酶-2( COX-2)选择性抑制剂,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类药物和一个适合患者的围手术期镇痛计划。
作者:廖天成;吕波;肖振宇(综述);王跃(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间接能量测定系统(简称:代谢车)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代谢车组43例与常规组( HB公式组)42例,分别应用代谢车与Harris-Benedict公式法测算出患者所需的静息能量消耗值( REE),指导营养供给,将能量消耗数据转换成代谢趋势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7天与第14天的营养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代谢车组入院后第1、7、14天的REE值明显低于HB公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第3天时两组所测值相近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代谢趋势图示代谢车组日需能量总体上低于HB公式组( P<0.05);死亡患者死亡前3天的能量消耗急聚下降。结论代谢车测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REE值明显低于HB公式法测算值,所绘制的代谢变化趋势图可以直观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的代谢变化,对病情的判断有一定帮助;根据代谢车测定的REE值提供能量更准确且节约营养费用。
作者:冯金周;曾俊;孙明伟;江华;毛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应用于颈椎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的适应症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应用颈椎间盘摘除术+DCI植入术治疗29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术前、术后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 JO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量表( 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临床效果。比较DCI植入节段活动度( ROM)、C2~7 ROM以及椎间隙高度( DHI)。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 DCI植入术后患者JOA、VAS、N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 P<0.05);术后DHI增加,并在随访期间未见丢失( P<0.05)。结论 DCI植入术可以恢复DHI,对目标节段进行弹性的动态固定,从而使手术节段活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是前路非融合技术治疗颈椎病的良好选择之一。 DCI植入术还可以与人工椎间盘置换( TDR)、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ACDF)联合应用,其适应证较广,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刘进平;赵冬冬;冯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时罗库溴铵与七氟烷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耳部手术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和罗库溴铵组各32例,分别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和罗库溴铵,然后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气管插管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气管拔管时的BIS、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Mallampati 气道分级、Cor-mack 分级、BURP手法( backward、upward、right pressure )、插管时间、拔管条件、四肢活动状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七氟烷组麻醉时间明显短于罗库溴铵组( P =0.032),诱导后和插管后两组患者的HR、MAP均明显低于诱导前( P<0.05)。七氟烷组除声带红肿发生例数高于罗库溴铵组外,其他不良反应如水肿、肉芽肿、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血氧饱和度<90%和寒战与罗库溴铵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罗库溴铵总体插管条件优于七氟烷,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七氟烷组低。
作者:王毅;罗刚;吴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肩周疾病常引起肩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影像学辅助诊断手段有多种,包括X射线、CT、磁共振、超声和肩关节造影等。本文主要针对肩周疾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成雪晴(综述);卢漫(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