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36例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何宗战;范荣章;王东升;欧宝梁;邱献华;罗淑辉

关键词:食管癌, 贲门癌, 糖尿病, 围手术期,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998年收治的36例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中食管癌26例、贲门癌10例;有糖尿病史者9例,无典型症状者27例,空腹血糖7.8~16.7mmol/L,尿糖(++~+++);合并高血压病者3例,冠心病者9例;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围手术期注意加强监护,根据手术前后血糖和尿糖情况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及时处理;术中除7例失血量大于200ml给予输血外,其余29例均无输血;仅发现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及2例肺部感染患者,未见其它并发症及死亡者;根治性切除33例,姑息性切除3例,切除率100%。结论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合理应用胰岛素,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加强术后早期胃肠道营养,对促进体质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顺铂的心脏毒性(附3例报告)

    本文通过报告3例顺铂引起心律紊乱的临床病例,结合国外文献讨论,肯定了顺铂致心律紊乱之可能性,推测了其心脏毒性机理,提出了诊断标准及预防、处理原则。

    作者:刘敏;庆麦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腮腺混合瘤手术体会(附36例报告)

    腮腺混合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涎腺肿瘤,与面神经等解剖关系十分复杂。就我院自1986~1999年间,收治的36例经组织病理学确定的腮腺混合瘤的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造成的原因,处理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林真桐;邱文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49例中晚期贲门癌放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晚期贲门癌放疗效果。方法放射治疗采用60Co-r线,常规分割照射,总量4000~6500cGy。结果经放射治疗后91.8%(45/49)的中晚期贲门癌进食情况明显改善,2例病人得到手术治疗,1、3、5年生存率达79.6%,4%,1%。结论中晚期贲门癌虽然失去手术机会,但行单纯放疗仍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亦可使部分病人得到手术治疗。

    作者:陈微;刘文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256例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5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病人。随机分为扩大的局部切除组(简称扩大切除组)129例和姑息性局部切除组(简称姑息组)127例。结果扩大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优于姑息组(P<0.01)。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的病人,均应及时采用以扩大的局部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李耀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食管胃吻合术后致死性大出血

    报告我院20年间收治食管下段及贲门癌1616例,根治性切除后食管胃吻合374例,术后各种并发症17种65例,占17%,其中凶险者为突发性致死性大出血,共5例,占手术患者的1%,占并发症的6%,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2岁,腺癌2例,鳞癌3例,病变长度平均5.5cm,弓下吻合3例,弓上及颈部吻合各1例。出血时间短发生于术后10d,长21d,发生前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背痛、发热等先兆,该并发症少见,来势凶猛,难以抢救成功,常100%的死亡。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可能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一亥;张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体会(附24例报告)

    目的寻找恰当的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24例。结果 2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0~90分钟,膀胱冲洗液3天内转清,5天内拔除尿管恢复排尿,不需输血,IPSS由25.4±5.0降至10.3±2.4,膀胱残余尿量由184.7±43.6ml降至15.4±3.6ml,随访15~90天,平均34天,无排尿异常。结论此法治疗BHP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作者:高永亮;魏佳;宋东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36例中心型肺癌经心包内切除术临床体会

    为提高中心型肺癌的切除率,采用心包内直视下处理肺血管的方法,对36例中心型肺癌行病肺切除。结果显示,明显提高中心型肺癌切除率,并且增加了安全性,提示中心型肺癌当血管处理困难时,可剪开心包,直视下处理肺血管。

    作者:王智翔;王治全;鲁鸣;陈武科;党诚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置入金属支架,结合其它治疗方式综合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价值。方法采用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87例,继而80例实施放化疗。结果疗效满意,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置入支架后生存时间为3~34月。结论置入支架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安全有效,适用于临床。`

    作者:韩泳涛;李强;林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EB病毒VCA-IgA抗体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及变化与鼻咽癌预后关系。方法对1984年6月~1988年9月收治的433例鼻咽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前VCA-IgA抗体滴度分为四组:阴性组、低滴度组(1:5~1:20)、中滴度组(1:40~1:80)和高滴度组(1:160以上),追踪各组的5年生存率。结果阴性组、低滴度组、中滴度组、高滴度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69%、42.97%、42.77%、35%。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180例,有定期复查VGA-IgA的患者97例,其中滴度下降70例,占72.16%,不变23例,占23.71%,上升4例,占4.12%。结论 EB病毒VCA-IgA抗体水平与远期疗效有密切关系。

    作者:邹浩元;黄国栋;郑志坚;熊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膜后先天性巨大囊性淋巴管瘤1例

    囊性淋巴管瘤常见于颈部,发生于腹膜后者极少见。我院手术切除1例儿童巨大囊性淋巴管瘤,报告如下:患儿女,1岁6个月,第二胎足月顺产,以腹胀逐渐加重入院,患儿生后即发现腹胀,未作任何治疗,逐渐加重,近3月来呕吐,食欲差,不发烧,无腹泻及便秘现象。家族史(-)。检查:T36.7℃,P102次/分,R25次/分,发育营养差,消瘦,全身皮肤(-),浅表淋巴结正常,头颅无异常,心肺正常。腹部高度膨隆,平卧位腹部高于剑突下3cm,扪诊可触及28cm×24cm囊性包块,固定,肝脾触诊不满意。X线钡透发现小肠挤向左侧,腹部中央偏右密度增高,致密阴影周围为肠管。B超探查为多房性囊肿。

    作者:杨汉民;刘天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脑肿瘤的护理

    我院从1999年1月至今,适形放射治疗9例脑肿瘤病人,它与手术、放疗相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但治疗前适应症的选择和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实施治疗全过程中,应对患者实施心理、生理等全方位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巧玲;许世成;胡晓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美施康定控制晚期肿瘤癌性疼痛47例临床分析

    晚期肿瘤患者多伴有癌性疼痛,其发生率约70%,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及心理恐惧,应用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可有效控制其癌性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自1998年4月~2000年4月,对47例晚期肿瘤患者口服美施康定控制其癌性疼痛,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小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E- cadherin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癌细胞侵袭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癌在侵袭转移中,癌细胞和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与解离起决定性作用。E-cadherin(E-cd)是钙依赖性同种上皮亲和性粘附分子,是维持正常上皮完整性和极性的跨膜糖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E-cd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孙红;李明众;韩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肿瘤病人放、化疗胃肠反应的护理

    肿瘤放、化疗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对于放、化疗的病人来说如何做好胃肠道药物毒性反应的护理,是决定放、化疗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自1998年9月始,在35例肿瘤放、化疗病人治疗过程中,对药物毒性反应较强的病人运用药物、穴位按摩、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安排等综合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罗福琴;张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食管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宋张骏;左天增;王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宝鸡市肺癌监测点漏报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宝鸡市肺癌20年来死亡率变动趋势,对宝鸡市肺癌死亡率及漏报情况做了初步调查。全部病例为宝鸡市金台区及渭滨区1992~1996年恶性肿瘤监测点登记确诊的肺癌病人,共63例。漏报资料来源于从各大医院1992~1996年就诊的全部肺癌患者,然后与从监测点所得病人核实排除监测点病人,共得漏报病人45例,漏报率41.67%。采用监测点病例统计宝鸡市1992 1996年肺癌年平均死亡率为9.80/10万,将漏报病例加进则肺癌总死亡率为16.80/10万。本研究表明,病例漏报是影响肺癌死亡率统计结果的重要因素,如何防止肿瘤死亡率调查中的漏报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木瑾;李树业;门伯媛;高海燕;张文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21例分析

    目的分析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误诊为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21例,结合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右半结肠癌入院时均误诊为阑尾炎,终经病理证实为右半结肠癌,其中阑尾无病变8例,合并慢性阑尾炎6例,急性阑尾炎5例,阑尾脓肿2例。结论右半结肠癌本身表现不典型,病变与阑尾邻近常继发阑尾炎及医务人员缺乏警惕性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减少误诊重要的是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三大常规、B超等检查对减少误诊有一定帮助,术中常规探查回盲部可避免术中继续误诊。

    作者:谢小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惠若舒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惠若舒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病例54例,其中预防组26例,治疗组28例,预防组于化疗前1日开始肌注惠若舒50μg,每日1次,连用5日;治疗组于治疗后第7日开始,剂量与用法均与预防组相同;两组分别于化疗前3日、化疗后第7日、12日检查外周血象。结果惠若舒可预防化疗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P<0.01),同时亦可使下降的白细胞、血小板在5日内恢复到正常水平(P<0.01)。结论惠若舒对化疗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具有显著的预防与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廖子君;姚俊涛;张庆;吴敏慧;吴凯;王昌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结肠癌梗阻的外科处理

    结合79例结肠癌合并梗阻患者的诊治体会,就结肠癌梗阻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手术原则和术式选择,术前、术中、术后处理,以及结肠造口关闭的时间进行了讨论。

    作者:商子周;马龙安;党玉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肿瘤特异性抗原研究与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

    近一个世纪以来,肿瘤抗原的研究一直处于肿瘤免疫学的核心地位,而肿瘤免疫治疗也随着肿瘤抗原研究的深入不断发展,并形成肿瘤生物治疗的主流。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说明只有坚持肿瘤抗原研究才能更好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

    作者:隋延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