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诺维本、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吴榕龙;欧德彬;潘小杰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 诺维本, 顺铂治疗,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单纯化疗, 毒副作用, 不完整, 周期, 手术, 疗效, 患者, 除去, 病历, 本科
摘要:本科自1997年~2002年,除去其他不完整的病历,共83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KLT+NVB+DDP)和单纯化疗组(NVB+DDP)于手术前或单纯化疗共进行二周期,比较疗效及毒副作用情况.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乳头状粘液瘤合并腹膜假性粘液瘤2例

    1 临床资料卵巢粘液瘤合并腹膜假性粘液瘤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易误诊,我院近20年发现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霞;王晓琳;田冬梅;封雪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嗜铬细胞瘤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组织形成的肿瘤,其病理改变多属良性,但病理生理改变甚为凶险,麻醉处理有相当大的危险性.自1997年5月至2002年5月,我院共为5例嗜铬细胞瘤病人进行了手术,现将麻醉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奖利;白小鋆;潘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宫颈癌放疗后输尿管狭窄致肾功能衰竭1例报道

    患者女性,67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于1991年诊为宫颈鳞癌Ⅱb期,行60CO放射治疗,外照射设前后对穿野,上界在脐下2cm,下界在阴唇前联合上方3cm,侧界在髂前上嵴内2cm.

    作者:黄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妇科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测定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A125对妇科肿瘤诊断及疗效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IRMA)测定131例妇科恶性肿瘤、9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82例健康妇女血清CA125水平.结果 131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182.5±161.2U/ml,检测阳性率为80.2%,90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28.2±26.0U/ml,检测阳性率为21.1%,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82例健康妇女血清CA125水平为18.5±8.3U/ml,随访1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CA125水平为380.2±160.5U/ml,治疗后CA125水平为24.0±20.5U/ml,两者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A125可作为妇科肿瘤诊断及良恶性肿瘤鉴别的指标,并可进行疗效观察及监测复发.

    作者:许建林;谢小卫;贾晓娟;李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含羟基喜树碱方案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38例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方案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按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或手术置入肝动脉植入式药泵后,给予HCPT+5-Fu+MMC+碘化油行化疗栓塞治疗38例原发性肝癌.结果有效率(CR+PR)42.1%(16/38),半年生存率为84.2%,1年生存率为52.6%,毒副作用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热为主.结论含HCPT方案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副反应轻.

    作者:吴凯;李强;戴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侧附睾平滑肌瘤1例报告

    患者53岁,因双侧阴囊内肿物6年入院.无长期发热、盗汗,无阴囊红肿,溃破.肿物生长缓慢,6年间大小无明显变化.查体阴囊外形正常,左侧附睾尾部可扪及一约1.0cm×0.5cm大小长圆形质稍硬肿物,表面光滑,与睾丸界限清,无压痛.

    作者:李炯;印强;赵立明;吕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耐药性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长春瑞滨(NVB),依托泊甙(VP-16)、顺铂(DDP)联合治疗耐药性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NVB+VP-16+DDP治疗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结果有效率56.7%,白细胞下降发生率86.7%,血小板下降40%,血红蛋白下降33%,局限性静脉炎13.3%,周围神经毒性10%,恶心呕吐50%,腹泻6.7%,烦燥不安10%,头晕头痛6.7%,肝功能异常10%,未发现肾功能改变.结论 NVB、VP-16、DDP联合治疗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毒性可耐受,可作为既往其它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解救方案.

    作者:向玉琴;赵冰;张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巨大纵隔肿瘤系指肿瘤占据一侧胸腔,纵隔向健侧移位,一侧肺被完全压迫而无功能,或肿瘤占据一侧胸腔1/2以上,并有心肺功能不全且摘除肿瘤占胸腔容量1/5以上者.本病相对少见,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小儿巨大纵隔肿瘤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戴晓玲;赵竹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恶葡与绒癌化疗中口腔溃疡的护理

    抗癌化学药物是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癌的首选方法之一,效果肯定.口腔溃疡是恶葡与绒癌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它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患者的营养供给和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病人感染发烧、并发败血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所以对化疗病人进行严密的观察,正确有效地实施整体化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十分重要.现将我们从1998年至2000年45例恶葡和绒癌病人中26例口腔溃疡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岳会英;赵华;陈亚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晚期肿瘤患者按心理分期实施临终关怀

    本文通过对33例患者在临终关怀阶段的心理分析,找出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提出针对性临终关怀.

    作者:安秋妮;成光玉;付银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黄连粉针剂减轻头颈部癌放疗口腔反应的临床观察(附471例)

    双黄连粉针剂是一种广谱中药抗炎剂,我科根据双黄连粉针剂的药理特性配合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预防口腔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超;刘光贤;潘志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头部肿瘤面罩固定前后的摆位误差分析

    颈椎活动度较大,因而体位固定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尤为重要.我院自1999年~2002年对8例垂体瘤患者进行了面罩配戴前后摆位误差的实际测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会庭;刘秋芳;梁增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免疫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免疫化疗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对4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DukesC期、D期)行腹腔免疫化疗,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免疫指标改善,近期复发转移情况.结果结直肠癌术后应用腹腔免疫化疗,患者免疫指标改善,副反应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率下降.结论腹腔免疫化疗对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是一种安全、方便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项明;王天翔;万亮;朱上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早期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1],每年以0.2%~8%的幅度上升,在发展中国家尤为迅速;而死亡率呈现不同的趋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趋于稳定或开始下降,发展中国家仍呈上升趋势.死亡率的变化归结于二级预防使这些国家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提高,据SEER资料分析[2],早期乳腺癌构成比的增加是乳腺癌总体生存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作者:任予;何建军;陈武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56例,结合国内外文献,综合评价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手术死亡率为3.6%,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5%.结论对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掌握好适应证,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朱亦龙;吴增安;杨俊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榆林城区育龄妇女妇科病调查情况分析

    妇女常见病的健康普查普治,是提高妇女疾病早期发现率,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我们连续10年内结合查环查孕,对榆林城区部分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闫祯;王彩芳;崔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肿瘤患者出院后随访及反馈

    随访及反馈是指病人在医院门急诊后,住院出院后及医疗终结后,对医院以医疗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信息反馈和总结.因此,它是一种事后控制,是一种纠偏行为,也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对促进医院全面建设和整体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医院管理不可偏废和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夏敏玲;吕会庭;王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化疗加用岩舒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时,常因毒副作用而中断治疗,使生活质量降低.我科在化疗同时加用岩舒治疗70例恶性肿瘤病人,取得了增效减毒,改善生活质量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伟;武术英;于珊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附16例)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82年至1997年间收治的16例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经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者9例,占56.3%,存活10年以上者3例.结论男性乳腺癌较少见,病程长,恶性程度高,预后一般较女性乳腺癌差,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任书伟;张锋;李靖松;赵敏;于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侧同步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提高双侧同步性甲状腺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本院15例双侧同步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确诊1例,术中冰冻病理确诊14例.全部病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行一侧功能性颈清扫术4例,双侧颈清扫术8例,其中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6例.结果 15例随访2~13年,平均5年6个月,死亡1例,14例无瘤生存.术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麻痹.结论双侧同步性甲状腺癌术前确诊困难,主张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该病为多发癌,主张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如术前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应同时行颈清扫术.对N0患者不必常规行颈清扫术,提倡长期密切观察.

    作者:莫立根;许坚;李淑兰;杨荣宁;李伟;张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