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汽化电切除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32例临床分析

蒋树荣

关键词:高龄, 高危, 前列腺增生, 电汽化电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汽化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加电切术(TUVRP)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32例,前列腺重量大于40克.平均年龄79岁,均有2种以上合并症,经围手术期准备后施行TUVRP.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承受手术,切除组织平均14克左右,手术时间25~30分钟;随访3~6个月,排尿通畅,平均尿流率明显提高,残余尿0~30 ml,无1例出现TUVRP综合征及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加电切术适用高龄高危的BPH患者,手术安全、效果满意,术中不必追求切除的量,而在于切除部位,使前列腺尿道部畅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加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加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74只眼泪道阻塞患者采用激光泪道成形术加泪道置管,3月后拔管,对3个月后拔管仍有流泪的患者行碘必殊眼膏注入泪道阻塞处.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单纯性泪道阻塞患者67只眼治愈60只,好转2只,慢性泪囊炎患者5只眼,好转2只.结论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加泪道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

    作者: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局部外放射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分析局部外放射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回顾87例接受局部外放射的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每周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男性45例,女性42例.年龄19~69岁.颈部放疗(A组)21例,胸部放疗(B组)41例,腹盆部放疗(C组)20例,其他5例.放疗剂量29.5~70.9GY/15~37F.结果放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6.20±1.77)×109/L,放疗后(4.82±1.95)×109/L,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头颈、胸部、腹盆部不同部位的放疗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腹盆部放疗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放疗后明显低于放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头颈部、胸部和腹盆部三组间比较,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纯常规局部放疗对患者的血象没有影响.建议单纯放疗的患者一般可以每2周监测1次外周血象.

    作者:吴琦;张明;陈琳;谢可;罗树春;兰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脏左室肥大(LVH)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CRF患者83例,男42例,女41例.年龄20~90岁,平均年龄(53.7±12.7)岁.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LVED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PWTH),射血分数(EF),检测血Hb和HCT,空腹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肌酐(Cr),测量血压.透析患者于透析前采血和超声检查.公式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83例CRF患者71.8%有LVH[LVMI(179.28±66.92)g/m2].37.35%存在LVEDd增大(49.64±6.55)mm,57.83%存在IVS增厚(12.06±1.94)mm,57.83%存在PWTH增厚(11.67±1.95)mm,14.46%有EF下降(61.17±11.16)%.CRF患者其PWHT、IVST、LVEDD、LVMI与PTH、Cr及血压呈正相关;EF与Cr、PTH、HCT、Hb及血压无相关性.结论LVH是CRF患者预测死亡危险度的重要指标,而LVH与Cr水平、PTH增高、血压明显相关,心功能EF也与Cr、PTH增高有关,控制Cr水平,治疗甲状旁腺功能更亢进和合理的降压治疗应有助于减少左室肥厚的发生,提高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康志敏;王莉;何强;王芳;周树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继续医学教育》2005年征订启事

    作者:《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溶骨型骨巨细胞瘤15例X射线分析

    目的分析溶骨型骨巨细胞瘤X射线误诊为溶骨性骨肉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原因.方法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溶骨型骨巨细胞瘤的X射线表现及临床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以溶骨性破坏为主.结论结合临床体征和X射线表现,可以在术前对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作出较为正确的诊断.

    作者:张贤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早产儿血中前白蛋白水平的观察及意义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血中前白蛋白水平的测定,探讨其作为评价早产儿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48例早产儿、35例足月儿血中前白蛋白水平.结果①早产儿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低胎龄组早产儿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胎龄组早产儿,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前白蛋白可作为早产儿宫内营养评价指标,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红英;张莲玉;刘斌;刘靳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现代认识提高慢性肾脏病治疗水平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类常见病,如不能及时正确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将逐渐进展至终末肾衰竭.近代,对CKD的疾病规律认识已有很大提高,正确应用现代认识提高CKD治疗水平,是每一位肾脏病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作者:谌贻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原发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

    患儿,男,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疼痛,功能障碍半月入院.体检:T 36.5℃、P 98次/分、R 22次/分、体重16 Kg,慢性痛苦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脊柱未见异常.右小腿上段前略显肿胀,轻压痛,皮温略高,未见浅表静脉曲张及明显包块,膝关节活动可.CT示:右胫骨干上端骨皮质呈虫蛀样破坏,骨膜掀起,外周软组织肿胀,皮脂线模糊,考虑急性骨髓炎.

    作者:何德平;韩爱军;吴红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6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1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入院初诊生殖器结核15例,诊断准确率24.59%.剖腹探查病理确诊34例,占55.74%;诊断性刮宫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结核4例,占6.56%;腹腔镜检查取活检病理证实为结核8例,占13.11%:宫颈活检病理证实结核1例,占1.64%;临床诊断14例,占22.95%.确诊后,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手术治疗.结论女性生殖器结核临床表现多样,以盆腔腹膜结核为主,需综合分析病史、症状、辅助检查,特别是剖腹探查术有助于诊断.一旦诊断明确,首选化学药物抗结核治疗,手术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有利于结核的痊愈.

    作者:程小尧;陈廉;谢兰;梅立;王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下肢袜套样皮肤撕脱伤35例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下肢袜套样皮肤撕脱伤的诊治经验.方法35例病员均采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筛状皮套植皮修复创面,术后选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选用活血化瘀药改善皮瓣血液循环.结果植皮存活率大于90%23例,80%~90%9例,小于80%3例.植皮部位肢体丰满,皮肤温度、感觉、弹性好,肤色正常.结论保留真皮下血管的网筛状皮套植皮修复创面,操作简单,术后容易护理,植皮成活率高,是下肢袜套皮肤撕脱伤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大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国医药学报》2005年征订启事

    作者:《中国医药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adrencortical carcinoma,ACC)临床少见,但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CT、MRI是诊断ACC的主要手段,无论原发性还是复发性ACC,手术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分期是判断ACC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颜汝平;王剑松;徐鸿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启动专科医师培训,实现本世纪宏伟目标

    我国泌尿外科事业飞速发展,全国呈现齐心协力,奋发图强,空前团结的大好形势,令人欣慰.

    作者:郭应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进展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患者钙、磷和骨代谢异常,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异常可使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死亡增加.

    作者:王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云克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云克(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活动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云克+甲氨蝶呤)45例,对照组(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氟喹)45例,两组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12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时治疗组显效率为62%,有效率为22%,对照组分别为27%、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在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值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12周时治疗组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36%,对照组分别44%、1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值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云克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副作用少,12周时疗效与对照组相当.

    作者:周彬;刘建;龙武彬;朱静;吴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门诊患者就诊流程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就诊流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优化就诊流程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200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并抽取2004年3月22日的门诊数据及门诊各部门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人均挂号至就诊时间平均为157.2分钟,诊室诊断时间为18.89分钟,预约至检查时间平均为106.4分钟,取药等待时间平均为12.84分钟,门诊挂号高峰为7~9点,收费高峰为9~11点.结论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中,非就诊消耗时间长,存在问题多,制定相应的策略以优化门诊流程,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何谦;廖清书;刘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孕酮、β-HCG定量分析在流产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及β-HCG对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孕龄在5~6周的早孕者资料,分为正常组、先兆流产组、流产组,测定血清孕酮、β-HCG值.结果先兆流产组及流产组血清孕酮及β-HCG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流产组血清孕酮及β-HCG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01).结论孕5~6周血清孕酮及β-HCG的测定可预测流产.

    作者:吴东;敖敏;钟影;谭超;张笑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针灸配合捏脊治疗顽固性失眠症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传统针灸配合捏脊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别选择心、脾、肾经,督脉、经外奇穴的部分俞穴,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针灸,同时配合捏脊治疗顽固性失眠症30例.结果30例中临床痊愈12例(占40%),显效10例(占33.33%),有效6例(占2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针灸、捏脊疗法合用能调和脏腑功能、使气血疏通、心神得宁,起到滋肾降火、交通心肾;补益心脾、安神镇静的作用,终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作者:吴北燕;李庭松;陈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