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组织Her-2/neu与TopoⅡ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马钊;武华;赵浩亮;鲍民生

关键词:胃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 拓扑异构酶Ⅱa
摘要:目的:探讨Her-2/neu、TopoⅡá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检测90例胃癌及30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neu、TopoⅡá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90例胃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和3.3%(P<0.05),TopoⅡá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86.7%(P<0.05).胃癌组织Her-2/neu的过表达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显著相关.胃癌组织中TopoⅡá阳性表达仅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在18例Her-2/neu高表达的胃癌中有72.2%(13/18)伴有TopoⅡá的表达,在77例TopoⅡá阳性表达的组织中有16.9%(13/77)伴有Her-2/neu的过表达.结论:Her-2/neu、TopoⅡá在胃癌组织表达增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neu、TopoⅡá对于胃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2和糖蛋白96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2(HSF72)和糖蛋白96(gp96)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SP72和sr0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90例食管鳞癌中85例(94.4%)HSP72呈现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而gp96主要表达于胞浆,其阳性率为80.0%(72/90).HSP72和gp96在食管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与癌旁组织相比,HSP7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食管鳞癌组织存在HSP72和gp96的高表达.HSP72和gp96在人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对于研究食管鳞癌的进展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小平;蔺焕萍;郭兰生;应小平;赵延红;方艳;李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TT方法体外应用新进展

    化学治疗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终都会由于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导致化疗的失败.

    作者:秦婷婷;唐东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和SP细胞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正常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肿瘤干细胞可能起源于干细胞积累的突变.干细胞和肿瘤细胞均存在着SP细胞,SP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并高表达肿瘤多耐药蛋白ABCG2/BCRP1,SP细胞口J能是肿瘤产生耐药和复发的原因.sP细胞为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作者:贺其志;陆惠娟;马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髓母细胞瘤术后脊髓转移3例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实体瘤,外科手术后辅以全脑全脊髓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我院放疗科自1994年8月-2007年3月收治了28例髓母细胞瘤术后的患者,其中3例出现脊髓转移,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淑娟;周惠敏;尹永信;邵秋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SPECT全身显像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SPECT显像对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对63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及131I治疗后分别进行SPECT显像.结果:63例患者术后SPECT扫描全部显示残留甲状腺.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要辅以131I治疗,且需SPECT显像进行监测.

    作者:童畅江;刘康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宫颈恶性肿瘤治疗后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官颈恶性肿瘤治疗后的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6例宫颈癌治疗后的妇女给予HRT,通过病人主观症状的变化了解替代效果;通过阴道宫颈涂片、B超、胸片、ECT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总结其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复发转移占12.05%(20/166),对照组中复发转移占15%(24/160),两组无明显差异.肿瘤的复发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与是否采用HRT关系不大.结论:HRT对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曾燕;何爱琴;李咏;贾美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行CEF方案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32例;阳性对照组(化疗+胸腺肽注射液)30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24例.对三组患者外周血血象(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予以观察对比.结果:化疗前后,实验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患者化疗毒性,是配合化疗的一种较理想的辅助药物,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作者:朱琨;李康;党诚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Bcl-2和Bax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Ⅰ级+Ⅱ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Ⅲ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Ⅰ+Ⅱ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Ⅲ级组bax蛋白阳性率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Ⅰ级+Ⅱ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Ⅲ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中bcl-2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10年以下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2和bax比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后关系密切,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好,预后好.

    作者:曲文志;涂巍;于作夫;赵曼;金光华;王勤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TOR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TOR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TOR信号通路活动异常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mTOR是肿瘤药物治疗作用的理想靶点,目前新的mTOR抑制剂不断出现.本文对mTOR蛋白的结构、功能和mTOR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进行了综述.

    作者:邹金凯;车宁;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60例垂体瘤采用在手术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术,为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注意术中精细操作切除肿瘤及处理瘤腔.术后及时合理的治疗并发症.结果:60例垂体瘤手术均很顺利,出血不多,并发症少.没有发生视力恶化、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损伤、颅神经损伤、感染、长期脑脊液漏及尿崩等严重和(或)永久性并发症,无死亡.部分病例出现一过性尿崩(12例,20%)、脑脊液漏(5例,8.3%)、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高颅压1例(2%),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在3-8天内恢复.结论: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安全、省时、并发症少.术中精细操作切除肿瘤及处理瘤腔是防止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根本.术后积极合理的治疗并发症均能获得痊愈.

    作者:吴鹏昌;顾建文;邢学民;朗志刚;杨立斌;康崇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对宫颈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麻醉对宫颈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30例和芬太尼组(F组)30例.R组:瑞芬太尼1ìg,继以0.2ìg/(kg穖in)静脉泵注.F组:芬太尼3ìg/kg,继以0.03ìg/(kg穖in)静脉泵注.记录术前、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测定麻醉前、切皮后60min、切皮后120ra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结果:两组切皮后60min、120m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切皮后60min、切皮后120rain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R组高于F组(P<0.05).R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 min和120 min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F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min和120min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够减轻宫颈癌根治术时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增高.

    作者:赵新京;王伟;张义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APE/Ref-1和HIF-1α在头颈部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APE/Ref-1和HIF-1á是与肿瘤的发生、进展、侵袭、转移及放射反应性密切相关的两个因子.本文从APE/Ref-1和HIF-1á的生物学特性、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头颈部肿瘤放射反应性关系三方面概述APE/Ref-1和HIF-1á在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判断以及开展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的应用前景等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冬;周亚燕;李先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TS、P-gp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化疗有效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TS与P-g涉及的耐药机制不同,临床检测TS、P-gp对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磊;王建红;何松;谭清和;魏金芝;陈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在58例肺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1)mRNA在58例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58例肺腺癌蜡块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1hRl mRNA的表达.结果:TrxR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组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径小于3cm,3cm-5cm之间及大于5cm的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xR1 mRNA的表达与肺腺癌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薇;王君丽;石玉枝;周小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SPT)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肿瘤,WHO(2000)将其定义为由形态比较一致的细胞形成的实性巢状和假乳头结构的上皮性肿瘤,常有出血及囊性变,通常为良性,偶尔可为恶性[1].

    作者:冷冬妮;王海;石群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亚砷酸(As2O3)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As2O3联合ATRA治疗初治APL患者16例,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点滴,持续4h,1次/d;ATRA40-60mg/d,分2次口服,观察完全缓解(CR)率,获得CR所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获得CR,CR率93.8%,获得缓解时间(27.3±3.6)d,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As2O3,联合ATRA治疗初发APL患者疗效好,能缩短CR的时间,长期CR时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朱贵华;林圣云;李秀梅;韩秀华;庄万传;胡致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24例乳腺癌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于2007年手术治疗的12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年龄、肿瘤位置,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及切口,其中改良根治术106例,根治术18例.横梭形切口82例,纵梭形切口42例.结果:临床甲级愈合108例,乙级愈合16例.轻度皮缘坏死14例,皮下积液8例,肩关节活动受限18例,上肢淋巴水肿12例.并发症发生率14.5%.结论:Ⅰ期-Ⅱ期及Ⅲ期未侵及胸肌者以改良根治术为主,Ⅲ期侵及胸肌者以根治术为主.合理清扫腋窝淋巴结,减少上肢淋巴水肿.合理设计切口皮瓣,正确放置引流管,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

    作者:赵骞;张长安;任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99m Tc-MDP骨闪烁显像骨外放射性异常浓聚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99Tc-MDP全身骨闪烁显像(WBS)骨外放射性异常浓聚常见的原因.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1096例常规全身骨闪烁显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仪器为美国GE公司Millennium(Hawkeye VG5.0)双探头SPECT.结果:1096例骨显像中骨外放射性异常浓聚有164例,占15%.其中在软组织和脏器的异常浓聚78例,占总异常例数的47.5%;患者皮肤、衣物污染50例,占总异常例数的30.5%;技术伪影36例,占总异常例数的22.0%.结论:骨显像时骨外放射性异常浓聚较常见,了解其原因,以减少假阳性图像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正确分析图像,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云雅;邓敬兰;王胜军;汪静;顾春虎;李国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脑脊液细胞染色分类法诊断脑膜癌病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MC)的诊断价值和方法.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侯氏细胞收集器自然沉淀法,涂片、瑞氏-姬氏染色法、油镜检查脑脊液细胞形态学.结果:对神经内科228例脑脊液检查,改变高倍镜直接白细胞分类法,为上述法.发现7例脑膜癌病,检出率3.07%.7例脑膜癌病的生化检查结果分别是: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正常、糖正常或降低;总蛋白1096.4±1088.6me'L,白细胞720.3±1248.6×106/L.结论:凡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正常、糖正常或降低,白细胞、总蛋白升高的病例,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应当改变常规直接细胞分类法,采用脑脊液细胞收集器、涂片染色、油镜检查细胞形态学,以避免漏诊脑膜癌病.

    作者:王金钗;胡望平;池细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目的:探讨食管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出现口瘘后的处治.方法:对我院自1990年1月-2007年5月175例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发生率为4.4%,8例均经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吻合口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手术方式、手术器械、吻合口血运、吻合口张力、呕吐、咳嗽、胸腔内感染及全身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

    作者:付建卫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