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兵;刘阳晨;高飞;叶宏勋;赵莺;尹小祥
目的:初步探讨YH-16(重组内皮抑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荷瘤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YH-16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YH-16处理Hela细胞后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将Hela细胞移植至裸鼠皮下成瘤,观察不同浓度YH-16 (0mg/kg、0.4mg/kg、0.75mg/kg和1.5mg/kg)对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YH-16具有体外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YH-16能有效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YH-16 15mg/kg组的肿瘤MVD计数较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YH-16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作者:程丽;刘梅梅;隋丽华;程海燕;张云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s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血清中sCD44v6的浓度,观察其与NSCLC的诊断、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肺鳞癌组 sCD44v6的水平[(307.47±79.00)ng/ml],肺腺癌组sCD44v6水平[(369.53±114.1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5.60±17.50)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NSCLC Ⅲ+Ⅳ期患者sCD44v6的水平[(412.60±68.02)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5.60±17.50)ng/ml], 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sCD44v6水平与NSCLC及其转移有明显关联,可作为判断NSCLC组织类型和分期的辅助指标,对早期诊断的价值不大.
作者:叶珩;钱科卿;岑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厌色细胞垂体瘤CT、MRI 影像形成的病理基础.方法:分析26例厌色细胞垂体瘤的CT、MRI平扫及增强MRI 与术中所见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海绵窦受侵;颅底骨质受侵、突入蝶窦; 颈内动脉粘连包裹受侵进行重点分析.结果:术前较明确诊断垂体瘤22例;海绵窦受侵和颈内动脉粘连包裹受侵无一漏诊,假阳性率为27.3%和36.4 %.CT、MRI 影像能显示出血和坏死、囊变、变性,颅底骨质受侵病灶无一漏诊,但有5.5%假阳性率.术中判断血供丰富3例、血供一般17例,与CT、MRI 影像无对应关系.3例垂体瘤病理学表现为瘤细胞有核异型性及核分裂像.结论: CT、MRI 影像能较明确地诊断垂体瘤出血和坏死、囊变、变性、颅底骨质受侵病灶.能敏感地显示海绵窦受侵和颈内动脉粘连包裹受侵,但可出现假阳性.对血供的判断不准确,不能提示垂体瘤生物学特性.
作者:张春生;邰韩珍;李学军;李景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引流尽胸腔积液后,腔内注入力尔凡30mg,B超检查,观察效果.结果: 控制胸腔积液CR 18例,PR 27例,有效率达75%,不良反应主要是胸痛和发热.结论: 力尔凡能有效控制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范开席;申洪明;杨锡贵;孙小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C)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的关系. 方法:对286例PHCC患者进行HBV DNA检测. 结果:在286例肝癌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62.59%,其中85.47%的感染者血清HBV DNA水平≤106.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仍是肝癌的主要发病因素,而且这类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大多较低.
作者:魏燕;梅琪;陈坚;徐周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检测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手术前、后含量的变化,了解其对大肠癌预后的判断、监测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的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结果: 大肠癌患者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98.7±16.3)高于良性病变组(50.2±9.3)和对照组(46.5±8.6)(P<0.05),而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DukesC+D期组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高于DukesA+B期组(P<0.05);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术后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的检测对诊断、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与良性病变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卿笃桔;龚志军;陈学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爱军;孟庆华;刘文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nm23-H1 mRNA的表达,探讨nm23-H1 mRNA的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用TRIZOL方法提取鼻咽癌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人鼻咽癌nm23-H1 mRNA.结果:nm23-H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慢性鼻咽炎患者,在转移性鼻咽癌组织中nm23-H1 mRNA表达也低于非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二组结果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用于检测人鼻咽癌nm23-H1 mRNA的表达是一种快速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定量检测方法,nm23-H1 mRNA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肿瘤转移有关.
作者:马志超;符生苗;蔡俊宏;邓立群;王一鸣;李冬娜;陈鑫苹;梁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联合检测血清NSE和CYFRA21-1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CLIA法检测210例肺癌患者、4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NSE及CYFRA21-1水平.结果: 与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血清中NSE和CYFRA21-1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2项标志物的水平和敏感性与病理类型、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阶段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SE及CYFRA21-1的敏感性分别为38.1%和59.5%,特异性分别为93.6%、96.8%,2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9%和90.4%.治疗前及治疗后无效组患者血清2项标志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后有效组(P<0.05). 结论: 血清NSE及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方面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黄文成;陈闯;朱波;赵惠柳;劳明;黄玲莎;李晖;黄昭东;王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肿瘤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的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肿瘤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均为低流量型,3例白血病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例转移癌患者部分缓解.结论:肿瘤引起的异常勃起多为低流量型,疗效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
作者:宣枫;严志强;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光动力作用(PDT)对人乳腺癌细胞Bax和 Bcl-2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在PDT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ax蛋白表达在所有组无明显差异(P>0.05),Bcl-2蛋白表达自PDT后6h起显著下降(P<0.01);PDT后6h Bax/Bcl-2 比值依次递增,且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光动力作用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和 Bcl-2 蛋白表达的比值有关.
作者:叶青青;蔡君;李晶晶;杨继元;周忠晓;黄卓正;刘剑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周剂量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18例晚期胃癌患者以多西紫杉醇25mg/m2d1、d8、d15静脉滴注1小时,奥沙利铂65mg/m2d1、d8静脉滴注3小时,亚叶酸钙100mgd1~d5静脉滴注2小时,5-氟尿嘧啶500mg/m2d1-d5静脉滴注4小时.4周为1个周期, 2周期为1个疗程.所有病人至少接受2周期以上.客观疗效(CR+PR)和毒副作用按WHO进行评价,生活质量按临床受益反应(CBR)进行评价.结果:18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总有效率55.6%,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72%,中位TTP 5.6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大部分为Ⅰ~Ⅱ级,可以耐受.结论:每周低剂量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姜维美;蒋华;陈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明胶酶在其中发挥着广泛作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将近些年对明胶酶的结构、作用底物、激活和抑制等方面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与恶性肿瘤的生长、血管发生、转移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明;侯敢;黄迪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为头皮巨大肿物切除后形成的近似圆形缺损,寻求一种较简便安全、损伤小的一期修复方法.方法:在直径5cm~10cm的头皮缺损区周围,选择、设计双侧旋转皮瓣,剥离后将皮瓣旋转移位修复创面,供区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I期愈合.其中49例获随访1年~6年,病变无复发,修复区头发生长良好,瘢痕不显露. 结论:双侧旋转皮瓣一期修复中等大小的头皮缺损,可充分利用邻近的头皮组织,设计灵活,操作简单,创伤相对较小,术后不遗留秃发,瘢痕不显露.
作者:白晋;乌兰哈斯;宋建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对不能切除的梗阻性直肠癌8例,采用预防性皮下放置乙状结肠,6例于术后1周至6个月后在局麻下切开减压,2例无需切开.该方法能明确缩短肠外置造瘘时间,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岑小杰;严胜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分化抑制因子(Id)是一组对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活性起负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目前发现在哺乳类动物细胞含Idl~Id4 4种Id因子.自1990年发现Id分子以来,有关该分子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死亡和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生成等方面的作用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Id蛋白在多种原发性肿瘤中均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为肿瘤血管生成所必需,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李志雄;林杰成;林建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田基黄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浓度为(0、25、100、400)mg/ml的田基黄与CNE-2细胞作用(24、48、72)h,用SRB法检测田基黄对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田基黄对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田基黄将CNE-2细胞明显阻滞于S期.田基黄浓度为400mg/ml作用48小时,CNE-2细胞的凋亡率为13.1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凋亡细胞存在.结论:田基黄能够抑制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的增殖,能使CNE-2细胞阻滞于S期,可诱导CNE-2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凋亡.
作者:肖大江;朱国臣;王亚平;胡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氟保护漆局部应用预防放射性龋齿的治疗效果.方法: 清洁牙面,消毒干燥后用小毛刷蘸取氟保护漆在各个牙面刷一薄层,窝沟邻面及颈部所需部分滴涂,隔天复涂,连续三次.结果: 经观察91名患者,有6例失访,两组放疗后一年的患龋率分别为47.5%和73.33%,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局部应用氟保护漆,能有效预防放射性龋齿的发生.
作者:朱希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局麻下行肝癌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方法: 选择48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系统的按介入治疗程序进行护理,分析并发症及相关的护理程序和措施.结果: 4841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大多是可逆的.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既简便又安全,且并发症少,对于术后可能的并发症而进行预防性处理或治疗,规范护理程序和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付玉萍;刘文婧;张爱新;王小玥;丁丽丽;范苏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前列腺癌进行观察. 结果:前列腺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可表现为单纯结节型、结节浸润型及弥漫浸润型三种改变.前列腺癌体积增大,结节以低回声为主,多分布于外腺且双侧不对称.前列腺癌的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 0.75,则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前列腺癌的一种普查和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王颖;丁正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