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避孕药的应用与宫颈上皮性鳞癌关系的系统评价

王平;郑芳;田小飞;姚安梅;袁渊;周敏

关键词:口服避孕药, 宫颈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的应用与宫颈上皮性鳞癌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及文献追溯等途径,对国外学者自1999年-2008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口服避孕药的应用与宫颈上皮性鳞癌发病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结果:入选的8篇文献包括了3415个病例及4037个对照.以使用口服避孕药与否进行分组,计算使用OC组各研究结果合并的OR值为0.96,95%CI 0.85-1.08. 结论:使用口服避孕药尚不能认为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CBR)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0岁),应用多西他赛30-37.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给药,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31例给予佳支持治疗(BSC).结果:多西他赛治疗组有效率(RR)为25.0%,中位缓解时间为6.5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6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11.4个月,1年生存率为38.2%;对照组有效率(RR)为0%,TTP为2.3个月,OS为4.8个月,1年生存率为9.7%.治疗组临床受益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无因不良反应需停药者.结论: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作者:姜宏宁;史崑;余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给予GCF方案(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21天为1周期;对照组9例,给予FAM方案(5-氟尿嘧啶联合阿霉素、丝裂霉素),21天为1周期,均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1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临床受益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0% vs 22%,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均较对照组轻,其它不良反应两组相似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张美菊;雷小芹;苏捷;谭焕明;赵银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在乳腺癌X线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系统对不同临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程度,评价CAD系统在乳腺癌X线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1例患者的251幅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采用ROC曲线在应用CAD和不应用CAD系统两种条件下,分别统计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在使用CAD进行辅助检测之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提高2.39%和7.57%;ROC曲线提示,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应用CAD前后的乳腺X线摄影BI-RADS分级准确率分别提高2.5%和10.8%.结论:应用CAD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影像诊断医生,特别是初级影像诊断医生的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准确度,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韬;罗娅红;赵英杰;何翠菊;曲宁;王菲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 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皮下注射rhTPO,15000u/d,动态监测注射后血小板生长情况.结果: 治疗组使用rhTPO 6天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血小板恢复至75×109/L需4.15d±1.05d,较对照组7.80d±0.99d明显缩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有促进增生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鞠艳芳;李方;赵宏;杨俊兰;焦顺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例外科手术病例进行观察.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组织病理学改变例1为精原细胞瘤、低分化肉瘤与腺癌成分混合,瘤细胞Vimentin(+)、部分CD99(+)、LCA(-)、GFAP(-)、 Syn(-),瘤组织富含网状纤维.例2为腺泡样生殖瘤细胞与软骨肉瘤、鳞状细胞癌成分混合.2例肿瘤细胞少部分表达ALPA、AFP,腺癌、鳞癌部分细胞表达EMA、CKl、CKh,软骨肉瘤细胞部分表达S-100、Vimentin.结论: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非常罕见,肿瘤组织表现双相和多相分化,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判定,肿瘤伴有癌成分时预后不良.

    作者:邢传平;哈英娣;钱震;苏勤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癌局部与肺叶切除术对高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高龄肺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70岁手术治疗后一年以上的212例肺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93例,行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B组119例,行肺内包块局部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及肺癌专用量表EORTC QLQ-LC13测评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与术前相比,出院时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所下降,于3-12月之内逐渐恢复.两组间比较,在整体健康状态、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疲劳、疼痛、呼吸困难、气促与咳嗽症状等方面B组优于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近期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在术后一年内逐渐恢复;肺叶切除术并淋巴结清扫术比局部切除术对高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更大.

    作者:朱以芳;闫小龙;谷仲平;汪健;倪云峰;余咏;姜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Fractalkine与肿瘤

    Fractalkine是趋化因子CX3C亚家族中的唯一成员,具有趋化作用,参与白细胞的游走和活化,介导免疫损伤.近年发现,Fractalkine在肿瘤中有多种潜在的作用,介导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浸润和转移等.CX3CR1是Fractalkine的受体,两者结合后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作用.

    作者:李锋;王作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MMP9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MMP9的表达.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20例乳腺癌组织MMP9阳性率为62.5%(75/120).MMP9表达与肿瘤大小、受侵淋巴结数目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MMP9表达与乳腺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具有预测预后价值.

    作者:赵征;赵新汉;袁勇;王晓敏;王一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的护理

    对108例冷循环微波刀治疗的肝癌患者,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穿刺点敷料、穿刺处皮肤情况、疼痛及小便颜色的观察护理,达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

    作者:羊永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分段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宫颈癌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回顾23例全盆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患者的护理资料,由于采取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营养和饮食护理,照射野皮肤护理,及阴道冲洗等护理对策.患者均未出现Ⅱ-Ⅲ不良反应.

    作者:蔡守平;施春明;刘蓉;陈曾燕;杨晓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清IGF-Ⅱ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血清中IGF-Ⅱ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例大肠癌患者、33例大肠腺瘤患者(其中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13例,11例,9例)、10例健康人血清中IGF-Ⅱ水平.结果:IGF-Ⅱ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健康人,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GF-Ⅱ血清含量测定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作者:王双双;谷万军;杨晓慧;孙诚;郝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后程逐量加速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后程逐量加速超分割放疗同步NP方案化疗治疗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41例,女20例;所有患者KPS评分≥70,中位年龄58岁(28-70岁)鳞癌34例,腺癌27例;IIIA期23例,IIIB期38例.采用15MV X线放疗,处方剂量前三周为常规分割放疗2Gy/次,1次/天,大野照射到 DT30Gy/15F/3w,然后改为后程逐量加速超分割放疗,第4周1.3 Gy/次,2次/天;第5周1.4 Gy/次,2次/天; 第6周1.5 Gy/次,2次/天,两次间隔大于6h以上,总剂量72 Gy /45 F/6w,脊髓剂量限制在40 Gy以下.同步化疗采用NP方案(去甲长春花碱25mg/m2静脉滴入d1 、d8 ,顺铂75 mg/m2 静脉滴入d1-3,共6个周期).结果:61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 CR 29例(47.5%),PR 18例 (29.5%),

    作者:杨万毅;陈绪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的构建及病毒滴度测定

    目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并测定病毒滴度.方法:从Jurkat细胞中提取mRNA,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法扩增hIL-2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将测序正确的片段用Bgl II和Pme I双酶切定向插入到pAdBM5-GFP腺病毒载体中.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线性化重组质粒和腺病毒骨架共转染HEK293A细胞,扩增纯化重组腺病毒,TCID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出表达h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获得了高滴度表达h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结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BM5-GFP-hIL-2)的成功构建及重组腺病毒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肝癌的转基因治疗研究.

    作者:匡志鹏;李安娜;罗小玲;谢裕安;梁安民;尚俊英;吴继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肿瘤放疗的体位固定

    目的:头颈肩膜固定体位治疗脑肿瘤的效果评价.方法:脑肿瘤患者用头颈肩膜固定后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包括疗程治疗结束后采集EPID验证片,比较摆位重复性的情况.结果:用头颈肩膜固定对脑肿瘤患者实施IMRT放疗,经验证片与模拟定位片比较基本无误差. 结论:由于头颈部是个多变易动的部位,且脑肿瘤患者大多意识不够清楚,单单头架不足以固定患者体位,患者身体不自主的移动会造成头架的移动,头颈肩膜的使用有助于体位的固定.提高了摆位精度.

    作者:邱梅;傅深;张志红;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TE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PTEN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77个中国北方汉族肺癌患者及104个健康人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537343和rs701848位点的基因型.结果:基因型频率分析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对照分析显示rs2735343与肺癌相关,而rs701848与肺癌不相关,单倍体型分析表明rs2735343-rs701848单倍体型与肺癌不相关.结论:PTEN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密切相关:rs2735343的等位基因分布与肺癌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调节 PTEN基因的表达影响疾病的发生.

    作者:史桂兰;卿海燕;陈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泽菲(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作用.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泽菲1000mg/m2静滴第1,8天.顺铂80 mg/m2静滴第 1天,每21日为一个周期,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以评价疗效.结果:26例肺癌至少观察2个化疗周期.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6例,进展(PD)9例,有效率42.3%.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度白细胞下降者占23.1%(6/26),血小板下降者占30.7%(8/26),贫血占19.2%(5/26).结论: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耐受.

    作者:李志彪;陈文晟;吴迪;刘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女性生殖器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8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治疗的11例女性生殖器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1例患者,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3例目前尚健在,1例失访,其余7例均在治疗后1年内死亡.结论:神经内分泌癌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疾病,预后很差.顺铂(DDP)和足叶乙甙(VP16)为较有效的化疗药物.

    作者:杨宏英;卢玉波;杨谢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2F3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并为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及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卵巢上皮性癌,1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3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2F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E2F3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分别为0.454±0.053、0.143±0.047、0.124±0.028、0.134±0.040.E2F3蛋白在卵巢癌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三组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中,E2F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相关(P<0.01;P<0.01).而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表达上调多见于卵巢癌组织,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病理分级相关.E2F3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欢;林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结节病误诊为肺癌7例报告

    目的:分析肺结节病拟诊为肺癌行手术治疗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1999年7月到2007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术前拟诊肺癌的肺结节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CT表现与病理结果. 结果: 7例肺结节病占同期肺切除手术的0.22%;临床表现主要有气短、咳嗽、痰中带血、低热等;术前胸部CT征象包括肺内团块影、多发结节影、纵隔淋巴结肿大、毛刺、分叶、增强等;手术术式为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术,6例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论: 肺结节病少见,以肺内单发团块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者易误诊为肺癌,且误诊者多具有肺癌的CT征象.

    作者:张捷;王长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颈段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道1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囊肿部位的神经根痛,以后发展为脊髓压迫症;镜下可见纤维囊壁内衬覆复层上皮细胞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免疫组化染色囊壁内衬覆上皮细胞CK、EMA阳性,而 GFAP、NSE阴性,PAS染色在复层上皮细胞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的游离缘上见到纤毛.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罕见病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其治疗多采取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较好.

    作者:王姝妹;李艳红;朱少君;巩丽;韩秀娟;兰淼;赵建业;张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