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肺隔离症1例

郑伟坤;吕国荣

关键词:肺隔离症, 青少年
摘要:患儿女,14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入院.查体:右下肺呼吸音低,余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示右下肺后基底段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紧贴胸膜,其内可见气液平面(图1A).胸部增强CT示右下肺病灶呈不均匀部分强化,其内见血管影,供血动脉来源于降主动脉(图1B).超声提示右侧胸腔近背侧胸壁处混合性回声,其内可见来源于病灶深方的血流信号(图1C).超声引导下右肺穿刺活检病理示纤维组织中散在肺泡管样结构,肺泡腔内见泡沫样组织细胞,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考虑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小波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算法研究进展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在影像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影像技术及成像设备出现.PET/CT将PET和CT两种模态的医学图像进行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医师诊断疾病的效率及准确率.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融合中有重要作用,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使融合后图像的细节更加清晰而易于诊断,已成为近年来医学图像融合领域中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印;左志超;金观桥;苏丹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及拓扑属性异常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脑默认网络(DMN)内部各亚区的功能连接(FC)及拓扑属性的异常改变.方法 采集40例男性重度OSA患者(OSA组)和43名睡眠正常的男性志愿者(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以20个DMN亚区为种子点构建DMN的FC网络,获得OSA患者DMN各亚区间FC异常的脑区.计算拓扑属性参数小世界指数(ο)、网络全局效率(Eglob)和网络局部效率(Eloc),并评估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OSA组和对照组DMN均存在小世界属性.与对照组比较,OSA组前-后DMN、后DMN内部FC减低(P均<0.05),Eloc减低(P=0.02).OSA组DMN异常的FC与Eglob值(r=-0.736,P<0.001)、蒙特利尔认知(MoCA)量表评分(r=-0.453,P=0.006)呈负相关.结论 OSA患者DMN内部各亚区功能连接受损,且DMN拓扑属性异常改变,可能是其认知、记忆等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机制.

    作者:陈立婷;彭德昌;李健;李海军;叶成龙;余宏辉;辛会珍;龚洪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EUS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腕关节病变常规治疗后短期疗效

    目的 探讨CEUS在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腕关节滑膜病变短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以腕关节病变为主的RA活动期患者,于常规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6个月后行腕关节CEUS检查和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记录CEUS定量参数,包括AUC、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测量造影后滑膜厚度,并对滑膜进行CEUS分级,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并分析上述指标与D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治疗2周后与治疗6个月后患者腕关节滑膜厚度、AUC和PI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个时间点之间滑膜CEUS血流信号分级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且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Z=-2.426,P=0.015)及治疗2周后与治疗6个月后(Z=-2.467,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腕关节滑膜厚度(r=0.711,P=0.003)、AUC(r=0.632,P=0.007)、PI(r=0.563,P=0.019)与DAS均呈正相关.结论 CEUS可为评估活动期RA常规治疗后的短期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赵迎;骈林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肺动脉CTA漏诊亚段肺栓塞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CTPA漏诊亚段肺栓塞(SSPE)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临床确诊肺栓塞(PE)的91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首诊CTPA、复诊CTPA及经查看肺通气/灌注(V/Q)显像结果后复诊CTPA对SSPE的检出率,并与V/Q显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1例PE患者中,3 494支亚段肺动脉显示清楚.肺V/Q显像对SSPE的检出率为19.00%(664/3 494),首诊CTPA的检出率为11.99%(419/3 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59,P<0.01);复诊CTPA检出率为13.62%(476/3 494),低于肺V/Q显像(x2=37.05,P<0.01);查看肺V/Q显像结果后,复诊CTPA对SSPE的检出率为15.83%(553/3 494),与肺V/Q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6,P<0.01).结论 CTPA漏诊SSPE的原因主要包括亚段肺动脉观察困难、诊断水平较低和对慢性PE诊断困难.提高阅片医师注意力和针对性,并联合肺V/Q显像,可提高CTPA对SSPE的检出率.

    作者:梁田;刘会;谢晟;常飞燕;刘桐希;刘敏;王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胸段椎管内硬膜外血管淋巴管瘤并血栓形成1例

    患者男,58岁,因“胸背部疼痛,双下肢无力伴感觉减退1天”入院;经脱水治疗后胸背部疼痛感消失,但双下肢无力伴感觉减退逐渐加重.查体: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正常,T6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减退,T4~T6椎体水平压痛.MRI:T3~T4水平椎管内见2.5 cm×1.5 cm块状等及稍短T1(图1A)、稍长及稍短T2异常信号,脂肪抑制像呈等及稍高信号(图1B);局部脊髓受压变细,其内见条状等及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脂肪抑制像呈稍高信号;增强后病变呈长条状不均匀轻度强化(图1C).MR诊断:考虑脊膜瘤可能性大.

    作者:潘星辰;刘晓超;何昕;于洋;田佳宁;佟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肌特异性导向肽靶向诊疗造影剂增强心肌分子显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

    目的 制备心肌特异性靶向肽(PCM)修饰的载药纳米诊疗探针,探讨其心肌靶向显影能力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CM靶向载卡维地洛纳米诊疗探针(PCM/C-PFPs),检测其基本性质、大鼠体内显影及体内分布情况.结果 PCM/C-PFPs纳米探针呈球形,平均粒径为(415.00±6.24)nm,电位为(-20.27±1.55)mV;包封率为(78.23±3.45)%;C-PFPs与多肽PCM连接率为(98.98±1.02)%.加热至约60℃时,该探针发生明显相变,并产生大量微气泡.声诺维组和PCM/C-PFPs+低频聚焦超声(LIFU)组大鼠心脏超声显影效果明显,但声诺维组显影仅维持数分钟,而PCM/C-PFPs+ LIFU组心脏超声信号可持续至1h,且心脏显影的声强度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PCM/C-PFPs+ LIFU组大鼠心脏切片中可见大量聚集的红色探针,明显多于C-PFPs+ LIFU组和单纯PCM/C-PFPs组,且多于该组其他组织(肝、肾、肺、脾).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的心肌靶向诊疗造影剂,具有良好的靶向心脏超声显影和大鼠体内分布特性.

    作者:赵雪丽;罗文;王志刚;冉海涛;刘丽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

    患者女,52岁,无明显诱因上腹胀痛2个月.查体:右上腹轻压痛,腹平软.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平扫示脾脏实质内类圆形低密度影,约4.2 cm×5.0 cm,边界清晰,内部密度欠均匀,CT值约32~44 HU,内见多发点状钙化灶(图1A);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见多发斑片状轻中度强化,CT值约43~57 HU(图1B),静脉期呈渐进性强化,CT值54~65 HU,延迟期病灶进一步向心性强化,呈“轮辐状”,CT值63~78 HU(图1C),CT初步诊断为泡状棘球蚴.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术

    作者:闫育喜;叶建军;牛娟琴;岳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肿瘤全域MRI信号强度的直方图分析分级诊断脑膜瘤

    目的 探讨基于肿瘤全域的T1 WI、T2WI及增强T1WI信号强度直方图对脑膜瘤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9例I级脑膜瘤患者和38例Ⅱ级脑膜瘤患者的术前MRI,采用Omni-Kinetics软件,于轴位T1WI、T2WI及增强T1WI上,在包含肿瘤实质的每层图像上沿肿瘤边缘勾画ROI,将其累加,获得三维ROI的信号强度直方图及其参数,比较Ⅰ级与Ⅱ级脑膜瘤间各参数的差异,并对有差异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分级诊断脑膜瘤的效能.结果 基于T1WI信号强度直方图参数中,Ⅱ级脑膜瘤的值域、体积数及标准差高于Ⅰ级,偏度及均匀性低于Ⅰ级(P均<0.05);均匀性诊断Ⅰ级与Ⅱ级脑膜瘤的效能佳(AUC=0.678,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2.6%、73.7%.在基于T2WI信号强度直方图参数中,Ⅱ级脑膜瘤的第90、95百分位数、体积数、标准差及方差均高于Ⅰ级,均匀性及峰度低于Ⅰ级(P均<0.05),均匀性诊断Ⅰ级与Ⅱ级脑膜瘤的效能佳(AUC=0.702,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6.1%、84.2%.在基于增强T1WI信号强度直方图参数中,Ⅱ级脑膜瘤的小值、第5、10、25百分位数、峰度及均匀性均低于Ⅰ级,体积数及偏度高于Ⅰ级(P均<0.05);均匀性诊断Ⅰ级与Ⅱ级脑膜瘤的效能佳(AUC=0.708,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4.7%、73.7%.结论 基于肿瘤全域测量的T1WI、T2WI及增强T1WI信号强度直方图有助于脑膜瘤分级,均匀性是佳影像学分级诊断指标.

    作者:李晓欣;苗延巍;郭妍;董俊伊;韩亮;宋清伟;刘爱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第一跖骨头下腓侧籽骨与(足母)外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第一跖骨头下腓侧籽骨与躅外翻的相关性.方法 对2 000例正常足(右侧足入组,对照组)及60例躅外翻患者(双侧(足母)外翻者取严重侧入组,(足母)外翻组)拍摄足正、斜位片,测量以下参数:(足母)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第二跖骨长度(CD),腓侧籽骨位置(FSP),腓侧籽骨至第一跖骨中线长轴距离(EF)和胫侧籽骨与腓侧籽骨距离(GH),并计算EF与CD的比值(K1)和GH与CD的比值(K2).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FSP、K1、K2与HVA的线性相关关系,并获得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足母)外翻组与对照组间FSP、K1和K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受试者中,FSP、K1、K2与HVA具有相关性,其线性回归方程为HVA=63.976-10.541FSP-0.446K1-1.115K2.在HVA≥20°的受试者(n=107)中,FSP与HVA呈中度负相关(r=-0.494,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HVA=27.720-6.028FSP;(足母)外翻组中,FSP与HVA呈高度负相关(r=-0.824,P<0.05),其线性回归方程为HVA =26.842-6.011FSP.结论 第一跖骨头下腓侧籽骨脱位是导致(足母)外翻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FSP与HVA呈负相关.

    作者:李孝忠;张晓刚;王学香;徐丹;杨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制备RGDS/rt-PA双负载靶向微泡并初步评价其靶向性溶栓效果

    目的 制备RGDS/rt-PA双负载靶向微泡,分析其对富血小板血栓(PRT)的靶向性和溶栓效果.方法 制备不同剂量梯度的RGDS及rt-PA单负载靶向微泡,以其佳结合剂量、按照不同加入顺序(先加入RGDS,再加入rt-PA;先加入rt-PA,再加入RGDS;将RGDS及rt-PA混匀后加入)分别制备RGDS/rt PA双负载靶向微泡,检测其结合率.比较裸微泡、单负载及双负载微泡的物理特性(直径、浓度及pH值),不同剂量梯度的同一配体与微泡的单负载结合率,同一剂量梯度的不同配体与微泡的单负载结合率,加入顺序不同的配体与微泡的双负载结合率.制备体外PRT模型,检测RGDS/rt-PA双负载靶向微泡的声学显像特征、靶向溶栓能力.结果 不同微泡间的物理特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剂量梯度的rt-PA、RGDS与微泡单负载结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剂量梯度的rt PA与微泡单负载的结合率均低于RGDS(P均<0.05).加入顺序不同的配体与微泡的双负载结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90,P=0.004).将RGDS/rt-PA双负载靶向微泡注入血栓模型管腔后,超声可见均匀分布的点状高回声,血栓边界回声明显增强;扫描电镜下可见纤维蛋白网状结构明显破坏、纤维束断裂成细沙状,并可见变形融合的血细胞.结论 RGDS/rt-PA双负载靶向微泡性质稳定,与配体的结合率高,声学显像特征好,具备一定的PRT靶向性及溶栓能力.

    作者:王晓妤;穆玉明;麦培培;史琪;狄敏;黄伟良;关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8F-FDG PET/CT显像评估胰头癌患者预后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在胰头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量胰腺原发灶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肿瘤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获得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65例胰头癌患者,原发灶SUVmax、MTV、TLG分别为7.9(5.6,10.4)、13.1(7.3,22.5)cm和68.6(32.2,95.7).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UVmax、MTV、TLG、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第8版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分期、手术和化疗是胰头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化疗、MTV、TLG是胰头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指标MTV、TLG是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评估胰头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郑立春;刘桂超;张文军;张晓明;丁重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快速评估心脏MR左心室长轴应变及其与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快速评估左心室长轴应变(LAS)的方法及其与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的相关性.方法 对77名健康志愿者行心脏MR检查,于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分别测量二尖瓣瓣环插入点连线中点与左心室心尖的心外膜边缘的距离(方法1)、二尖瓣室间隔侧插入点与左心室心尖的心外膜边缘的距离(方法2)以及二尖瓣瓣环游离壁插入点与左心室心尖的心外膜边缘的距离(方法3),计算3种方法的LAS值,并测量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及GLS,比较3种LAS测值的差异,并分析其与GLS的相关性.取3种LAS值的均值,观察LAS及GL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分析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上述参数的一致性.结果 3种方法所测L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P=0.41).方法1的LAS值与GLS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01),方法2的LAS值与GLS呈中度正相关(r=0.57,P<0.001),方法3的LAS值与GLS呈较好正相关(r=0.64,P<0.001).LAS及GLS与LVEF均呈中度负相关(r=-0.38、-0.42,P=0.04、0.02).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均好(ICC均>0.75).结论 通过计算不同位点在心脏舒张和收缩末期相对位移的百分比可快速、简便评估LAS,且后者与GLS呈正相关.

    作者:蒋小凤;吴虹霖;李宏伟;方可薇;王朗;朱丽;雷丽程;刘竣;杜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椎管内同一水平髓内脂肪瘤并髓外脊膜瘤1例

    患者女,40岁,因“腰背部疼痛2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2个月”就诊.查体:腹股沟平面以下躯体及肛周皮肤感觉明显减弱,深感觉尚可;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明显升高,双下肢股四头肌、双侧踇趾背伸、跖屈肌力Ⅲ级,肛周及膀胱括约肌肌力明显减弱,双侧膝关节活动略受限,双侧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双侧膝腱、跟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未见异常.CT:T8~10水平椎管内混杂密度灶,CT值为-39~201 HU;偏腹侧椎管内见节段性低密度,后方病灶见大量钙化灶(图1A、1B),严重压迫脊髓,边界尚清晰.

    作者:刘桃桃;张士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预测宫颈功能不全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预测宫颈功能不全(CIC)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CIC的18例患者(CIC组)和正常女性20名(对照组),于非孕期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宫颈长度和厚度,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获得11个宫颈弹性特征量值,包括应变均值、标准偏差、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 AREA)、复杂度、偏度、峰度、对比度、均等性、杂乱度、一致性及相关性,比较2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获得对CIC有诊断价值的指标.结果 2组间弹性特征量应变均值、标准偏差、% AREA、复杂度、偏度、对比度、均等性、一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宫颈长度、厚度和峰度、杂乱度、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AERA、复杂度和均等性对CIC具有诊断价值(AUC=0.83、0.82、0.71),其临界值分别为%AERA=34.85、复杂度=20.84、均等性=3.20,其中%AREA敏感度高(94.74%),复杂度特异度高(73.0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预测CIC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礼贤;杨漪;王翠菊;闫晓静;温小多;刘荷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甲状腺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并迷走甲状腺1例

    患儿女,9岁,因“触及颏下包块”就诊.查体:颏下扪及质软包块,无压痛,移动度可.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及峡部未显示,甲状腺右侧叶大小约28 mm×7 mm×6 mm,实质回声欠均匀,腺体内可见密集分布的砂砾样强回声,无确切占位效应;CDFI示甲状腺右侧叶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图1A);舌根部见大小约11 mm×8 mm×6 mm等回声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与甲状腺组织相似,舌根部结节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图1B);双侧颈部未见异常淋巴结.

    作者:温艳婷;李璐;胡德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颅超声对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我国经颅超声(T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7年11月间PubMed、Cochrone图书馆、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TCS诊断国人PD的文献,以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评价工具(QUADA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我国TCS诊断PD患者的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中文12篇,英文3篇,我国TCS诊断PD的敏感度范围为0.62~0.93,特异度范围为0.50~0.94.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我国TCS诊断的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及其95%CI分别为0.78(0.76,0.81)、0.85(0.83,0.88)、5.46(4.01,7.44)、0.22(0.17,0.29)和27.15(16.96,43.46),S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 9,Q指数为0.836 5.结论 在我国,TCS诊断PD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胡钰茗;刘娟;全凤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马松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8岁,因“无意发现左侧颈部肿物1个月”就诊.查体: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触及大小约3 cm×3 cm×2 cm质软肿物,无触痛,表面皮肤无充血,听诊无明显血管性杂音.超声: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动脉前方探及带状低回声肿物,约3.4 cm×1.4 cm×0.5cm,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混杂(图1A),其近端与颈前静脉相连,远端为盲端,与颈前静脉平行走行;CDFI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图1B).

    作者:马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学龄前儿童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灌注中的佳标记后延迟时间

    目的 探讨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对于学龄前儿童3D-动脉自旋标记(ASL)脑血流灌注图像的影响.方法 收集常规MRI表现正常的250例学龄前儿童患者,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6个月、>6~12个月、>1~3岁、>3~6岁组,每组50例,行3D-ASL脑灌注MR扫描,PLD分别设置为1 025 ms、1 525 ms和2 025 ms,分析比较3D-ASL灌注图像的主观质量评价、SNR和脑血流量(CBF),其中甲级图像为SNR高、无伪影、脑沟无信号.结果 <1个月组和1~6个月组中,PLD值为1 025 ms时,图像以甲级为主,分别有43例和46例,脑CBF和SNR均高于PLD值为1 525 ms和2 025 ms的图像.>6~12个月组、>1~3岁组和>3~6岁组中,PLD值为1 525 ms时,图像以甲级为主,分别有43、45和43例,脑CBF值和SNR均高于PLD值为1 025 ms和2 025 ms图像.结论 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3D-ASL脑血流灌注的佳PLD值不同,≤6个月婴幼儿的佳PLD值为1 025 ms,对>6个月~6岁儿童PLD值宜选用1 525 ms.

    作者:唐世龙;何玲;刘波;周瑜;刘先凡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乳腺佩吉特病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目的 分析乳腺佩吉特病(MPD)钼靶X线乳腺摄影(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2例MPD的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TM发现22例乳腺实质内异常,14例伴乳头、乳晕区异常.3例单纯MPD均呈粗大钙化,其中2例钙化位于乳头乳晕.8例MPD伴导管原位癌(DCIS)表现为单纯区域性或段样分布的细小多形性、粗糙不均质钙化;9例MPD伴浸润性导管癌(IDC)表现为肿块或局限性致密影伴区域性或线样分布的多形性、粗糙不均质及线样钙化;2例MPD伴微浸润癌表现为肿块或局灶性致密影伴多形性、粗糙不均质的线样或段样钙化.6例接受MR扫描,表现为乳头、乳晕区不对称性异常强化区,时间信号曲线3例呈速升平台型、3例呈廓清型;MPD伴DCIS表现为段样分布不均匀强化,MPD伴IDC表现为区域性分布集簇状强化.结论 重视乳头乳晕区观察对正确诊断MPD至关重要;分析MTM钙化形态、分布特征和MRI特点有助于诊断MPD.

    作者:朱婷婷;史军华;汤子建;冉春艳;张体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S-detect技术辅助超声鉴别诊断大径≤2cm乳腺良恶性肿块型病灶

    目的 探讨S-detect技术辅助超声在≤2 cm乳腺肿块型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detect技术及常规超声对42例女性患者总计54个乳腺病灶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S-detect技术、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常规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9.17% (19/24)、特异度为90.00%(27/30)、准确率为85.19%(46/54);S-detect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62.50% (15/24)、特异度为86.67% (26/30)、准确率为75.93%(41/54);两者联合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1.67%(22/24)、特异度为96.67%(29/30)、准确率为94.44%(51/54).常规超声、S-detect技术及两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46、0.746和0.942(P均<0.05).超声联合S-detect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应用S-detect技术和常规超声(P均<0.05).结论 S-detect技术是一种新的影像补充诊断手段,辅助常规超声诊断可提高对乳腺≤2 cm肿块型病灶的诊断效能.

    作者:贺芳;肖际东;文欢;毛玉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