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明;康文焱;文洁;刘周;黄华;王云飞;张艳;罗德红
近年来,氨基质子饱和转移MRI (APT-MRI)技术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中均取得突破性成果,促进了APT-MRI序列的改进和成像设备的更新.APT-MRI可探测内源性游离蛋白质和缩氨酸含量,临床用于诊断脑肿瘤、脑卒中等疾病.本文针对APT-MRI技术的关键点,对其成像基本原理、序列发展和序列改进特点、数据采集方法和临床运用以及未来发展和研究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黄振宇;李武铭;江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皮CEUS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5例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乳晕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行CEUS,实时、连续观察显影淋巴管及SLN增强模式,并于体表标记淋巴管及SLN.注射亚甲蓝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计算经皮CEUS定位SLN的准确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EUS诊断SLN性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75例患者,术前经皮CEUS共检出116枚SLN,亚甲蓝示踪后SLNB获得163枚SL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1,P=0.008).经皮CEUS定位腋窝SLNS的准确率为94.67%(71/75),且其诊断SLN性质的敏感度为98.04% (50/51),特异度为49.23%(32/65).结论 经皮CEUS可作为SLNB术前定位的有效方法,其对早期乳腺癌SLN定性诊断的敏感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
作者:何娇;刘健;文宏;周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猪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30头实验用小型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建模后第1、4周行18F-FDG PET/CT心肌显像,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和差.采用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调节血糖浓度,测量并计算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二次血糖值、血糖下降百分比、末次血糖值、存活心肌百分比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终26头实验猪入组,完成PET/CT显像52头次,其中质量优组24头次,良组19头次,差组9头次.3组间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二次血糖值、血糖下降百分比及末次血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活心肌百分比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血糖下降百分比和末次血糖值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P均<0.05).结论 以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实验猪1s 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李婷;李剑明;卢如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及其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类型及相应MRI表现.结果 颅内感染8例,包括真菌感染5例,颅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伴环形强化;病毒感染3例,为多发斑片状T2WI及FLAIR高信号.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右侧额叶出血性占位伴不均匀强化.脑血管病6例,包括硬膜下出血2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硬膜下新月状T1WI、T2WI混杂信号;脑梗死4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5例,MRI示双侧顶枕叶为主的皮层下FLAIR高信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例,其中软脑膜浸润1例,软脑膜呈FLAIR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脑实质浸润1例,左侧小脑斑片状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类型多样;MRI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评估疗效有重要价值.
作者:蒋孟茜;赖云耀;王煦;贾晓璇;洪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测量正常成人坐骨股骨间隙(IFS)和股方肌间隙(QFS)宽度,为临床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招募113名正常成人志愿者,男63名,女50名,进行髋关节MR扫描,并根据年龄将其分为≤48岁组(50名)和>48岁组(63名).测量双侧髋关节的IFS、QFS宽度和坐骨结节间距,比较不同侧别、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并分析坐骨结节间距与IFS和QFS宽度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成人左、右侧IFS宽度为(2.55±0.60)cm和(2.56+0.60)cm,QFS宽度为(1.75±0.45)cm和(1.75±0.48)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IFS和QFS宽度[(2.66士0.65)cm和(1.85±0.46) cm]均大于女性[(2.43士0.51)cm和(1.60士0.42)cm],坐骨结节间距[(9.79±0.84)cm]小于女性[(11.64士1.1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8岁组IFS、QFS宽度[(2.69±0.66)cm和(1.88±0.48)cm]均大于>48岁组[(2.44士0.53)cm和(1.64±0.4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坐骨结节间距与IFS、QFS宽度间均呈轻度负相关(r=-0.141、-0.159,P均<0.05).结论 正常成人双侧IFS、QFS宽度无差异,男性大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减小.
作者:邢千超;王胜林;仇恒志;白雪冬;闫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结合低管电压技术术前诊断婴幼儿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价值.方法 对60例3岁以内拟诊APVC患儿于术前1周行心脏CT扫描,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B组.A组管电压80kVp,管电流60~80 mAs,对比剂剂量1.2 ml/kg体质量;B组管电压70 kVp,管电流70~100 mAs,对比剂剂量1.0 ml/kg体质量;2组螺距均为3.4.测量2组图像肺动脉主干、肺静脉、左右心房CT值和噪声,计算SNR和肺动静脉CT值比值及有效辐射剂量(ED);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与术后所见进行对照.结果 终入组58例,A组28例,B组30例.2组间各测量部位CT值、图像噪声、SNR及肺动静脉CT值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ED低于A组(P=0.013).在显示细小肺静脉分支及引流血管方面,B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A组(P=0.047).58例术后均诊断为APVC.在分型诊断方面,术前诊断准确率A组为96.43% (27/28),B组为93.33%(28/30);对于合并畸形,术前诊断准确率A组为97.44% (38/39),B组95.35%(4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低管电压技术术前诊断婴幼儿APVC准确率高,且可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王艳;史大鹏;王梅云;任宇婧;孙亚平;安恒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CI)患者脑灰白质体积改变.方法 对1 6例急性SCI患者(受伤时间<30天,SCI组)和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脑3D T1W序列扫描,采用VBM分析方法比较2组脑灰白质体积,获得脑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测量或计算脑组织体积(BTV)、全脑体积(TIV)、脑灰质体积(GMV)、脑白质体积(WMV)、脑脊液体积(CSFV)和脑灰质分数(GMF)、脑白质分数(WMF)和脑组织分数(BT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CI组双侧下额叶、岛叶、内侧前额叶及前扣带皮质、小脑后叶灰质体积减小,内囊水平皮质脊髓束体积减小.SCI组与对照组间GMV、WMV、CSFV、BTV、TIV及GMF、WMF、BT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SCI导致远隔部位情绪处理相关脑区灰质及皮质脊髓束萎缩,有助于探讨急性SCI对大脑结构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作者:周红梅;徐向阳;刘祥;杨健;黄德珍;龚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三阴乳腺癌(TNBC)的钼靶X线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TNBC患者的临床和钼靶X线资料,比较AR阳性与AR阴性TNBC肿瘤分化程度和钼靶X线表现的差异.结果 AR阴性TNBC肿瘤分化程度低于AR阳性TNBC(x2=6.206,P=0.045).AR阳性TNB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型17例(17/30,56.67%),钙化型12例(12/30,40.00%),结构扭曲1例(1/30,3.33%);AR阴性TNB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型66例(66/82,80.49%),钙化8例(8/82,9.76%),不对称性致密8例(8/82,9.7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93,P<0.001).肿块型病变中,AR阳性TNBC以不规则形为主,而AR阴性者以不规则形和圆形或椭圆形为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15,P=0.003).AR阳性与AR阴性TNBC间钙化类型无明显差异(x2=0.108,p=0.743),均以细小多形性钙化为主.结论 AR阴性TNBC分化较差,乳腺X线片表现不典型,肿块外形不规则和伴钙化可列入鉴别AR阴性与AR阳性TNBC的要点.
作者:张惠美;徐华军;毛新峰;朱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读出方向分段采样(RESOLVE) DWI对舌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20例舌部病变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MR检查及RESOLVE DWI.测量病变的ADC值,比较舌良恶性病变间ADC值的差异,应用ROC曲线评价ADC值的诊断舌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120例舌部病变均单发,其中良性病变56例,恶性病变64例.良性病变ADC值为(1.81±0.45)×10-3 mm2/s,恶性病变为(1.02±0.24)×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P<0.001).以ADC值诊断舌部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AUC为0.976(P<O.001),以ADC值=1.25×10-3 mm2/s为临界值,诊断舌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4.64%(53/56),特异度为93.75%(60/64).结论 RESOLVE DWI鉴别诊断舌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文宝红;程敬亮;张会霞;李淑健;王斐斐;张赞霞;薛康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病病程中的病理变化,为终末期肾病的病理表现.实时评估肾纤维化程度可协助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根据肾组织硬度评估肾脏病变程度.本文对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肾纤维化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钱雪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胎儿心功能对判断胎儿宫内情况、监测病情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是产前常用评价胎儿心功能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方法之一,组织多普勒、速度向量成像、空间-时间相关成像等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可为临床评价胎儿心功能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本文就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评价胎儿心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田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于常规T2WI的灰度共生矩阵(GLCM)纹理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实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卵巢原发实性良性肿瘤和2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MRI和临床资料.采用Image J软件于轴位T2WI提取病灶的GLCM纹理参数,包括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和熵,比较卵巢实性良恶性肿瘤间各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卵巢实性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卵巢实性恶性肿瘤的熵和对比高于良性肿瘤,逆差距和能量低于良性肿瘤(P均<0.05);而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ROC曲线结果显示,能量、对比、逆差距和熵诊断卵巢实性良恶性肿瘤的AUC值分别为0.70、0.68、0.74和0.81(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68.4%、74.1%、73.7%和77.8%,特异度分别为77.8%、68.4%、77.8%oo和73.7%.结论 基于T2WI的GLCM纹理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实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其中熵值的诊断效能较高.
作者:董天发;麦慧;魏慧慧;毛义菲;唐文艳;陈展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孕11~13+6周心脏畸形胎儿四腔心切面声像图特征,探讨其在早孕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胎经病理、中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出生后随访证实的11~13+6周心脏复杂畸形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颈项透明层(NT)厚度.结果 24胎心脏畸形胎儿早孕期四腔心切面表现:①6胎正常,可见2束比例相当的心室流人道血流;②3胎表现为比例失调的2束血流;③5胎仅显示1束房室瓣血流,于心室水平再分为左右2束血流;④5胎显示1束房室瓣血流,于心室水平无分叉;⑤5胎表现为室间隔过隔血流.24胎中,1 6胎(16/24,66.67%)NT增厚,8胎(8/24,33.33%)NT正常.结论 11~13+6周四腔心切面超声表现对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具有一定价值,有望将部分心脏畸形的检查时间窗由中孕期提前至早孕期.
作者:王银;刘娟娟;李谊;刘彦英;钱隽;梁照秋;丛淑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患者女,51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余”人院.无乳腺癌家族病史.查体:双侧乳腺对称无畸形,乳头无异常改变,左侧乳腺触及不规则肿物,界限清,活动度尚可;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探及约3.21 cm×2.49 cm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微分叶状,部分边缘毛糙,内见多个小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无衰减(图1A);CDFI及超微血管成像示丰富血流信号(图1B、1C);CEUS示病灶于造影剂注入10 s后开始增强,22 s达峰,病灶呈不均匀高增强,部分区域无强化;病灶形态不规则,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欠清,增强后病变较二维声像图明显增大,约4.21 cm×3.34 cm;病灶内部可见多条纡曲扩张的血管(图1D).超声诊断:左侧乳腺实性占位,BI-RADS 5类.
作者:吕文豪;聂芳;张雪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因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多被疑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明确诊断或排除ACS而采取的各种检查手段可致医疗费用增加.无创心脏影像技术发展迅速,诊断急性胸痛及疑诊ACS更准确和全面.恰当地应用冠状动脉CTA(CCTA),必要时联合CT心肌灌注成像是对传统策略的有效补充,更有利于诊断及评估预后.本文对CCTA在疑诊ACS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宋方;蔡登华;周厚荣;吴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X射线相衬CT(PCCT)对人体胆道闭锁(BA)样品中脉管显微结构的显示作用.方法 将4份人体BA样品进行冲洗、固定并以乙醇脱水干燥,采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线站进行PCCT成像,通过图像处理分别获得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图像、样品整体及微脉管的3D重建图像,并对不同类型脉管进行区分.而后对样品进行石蜡包埋,4 μm切片,并行平滑肌细胞抗体(SMA)、细胞角蛋白19抗体(CK19)免疫组化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组织病理检查.对比观察滤波反投影算法及微脉管3D重建图像与相应病理图.结果 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CT图像及微脉管3D重建图像均可用以区分人体BA样品中的肝动脉、胆管及增生胆管、门静脉,并清晰显示不同类型脉管的结构特征,所示微脉管结构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符.结论 结合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及3D可视化技术,PCCT能够清晰显示离体BA组织的微脉管结构.
作者:孙梦燏;吕文娟;赵新颜;秦莉莉;胡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兔轻度脑外伤(mTBI)模型损伤早期扩散峰度成像(DKI)测量值动态变化,分析其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15只兔随机分为损伤组(12只,按建模后损伤时间分为伤后6h、24 h、48 h、72 h亚组,每亚组3只)及对照组(建模前,3只),进行MR检查并测量平均扩散峰度(MK)、轴向扩散峰度(K)与径向扩散峰度(K⊥)值.之后处死动物,取脑行HE、β-APP染色观察.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DKI指标在建模前后各时间点间的总体变化,以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建模前与建模后各时问点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β-APP染色阳性轴突数在各时间点之间的变化,以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其与DKI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各测量脑区MK、K及K(⊥)值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建模后β-APP阳性轴突数总体呈增加后减少又增加趋势.皮层下白质、中脑、桥脑及延髓MK值与β-APP阳性轴突数呈正相关,脑干区K及K(⊥)值多与β-APP阳性轴突数呈正相关.结论 DKI技术可早期定量评估mTBI脑组织微结构损伤;DKI测量值多与β-APP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熊婧彤;伍建林;张清;沈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DCT精确评估气胸压缩比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气胸患者的胸部MDCT资料,测量气胸压缩肺容积和胸廓容积,计算气胸压缩比;在胸廓腋中线层面冠状面测量胸廓肺尖至膈顶的上下径(H),于肺上叶支气管下壁层面测量胸廓的左右径(W)和前后径(D),于相同层面测量气胸压缩肺的上下径(h)、左右径(w)和前后径(d),计算其比值(hwd/HWD),分别获得左右两肺气胸压缩比(y)与hwd/HWD(X)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左肺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51-0.864X(r=-0.961,R2=0.922,P<0.001);右肺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36-0.808X(r=-0.966,R2=0.932,P<0.001).经上述回归方程计算的压缩比与CT测量压缩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MDCT图像上对气胸压缩肺和胸廓各径线进行测量,并经过简单计算,即可精确评估气胸压缩比,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陈颖;蔡恩明;申敏;潘自来;赵辉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DTI观察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不同脑区微观结构改变.方法 对18例TRD患者(TRD组)和18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和DTI扫描,测量胼胝体压部、体部和膝部厚度和不同脑区的FA值及ADC值,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所有受试者常规MRI均未见异常.对照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大小正常;TRD组16例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大小正常,2例略扩大.TRD组与对照组间胼胝体各部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各脑区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RD患者双侧额下回和额中回、前扣带回、双侧海马、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TI参数FA值可定量反映TRD患者多个脑区的微观结构改变,后者可能与抑郁症的抗药性有关.
作者:张梅花;余德洪;赵建江;魏文艳;沈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BMEC)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BMEC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资料,观察肿瘤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等,测量肿瘤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8例BMEC肿瘤发生于主支气管1例,叶支气管2例,段支气管5例;肿瘤边缘均光滑,肿瘤形态为分叶状2例,圆形或椭圆形6例;6例病灶密度与胸壁肌肉密度相仿,1例病灶密度低于胸壁肌肉密度,1例表现为高密度钙化结节;1例伴淋巴结转移及右侧肾上腺转移,其余7例均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8例原发灶SUVmax为5.27±4.17,肿瘤大径为(29.46±17.33)mm;肿瘤大小与SUVmax呈正相关(r=0.958,P<0.001).6例低级别BMEC病灶SUVmax为3.37±1.26,2例高级别分别为14.63、7.3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一2.000,P=0.046).结论 BMEC好发于叶或段支气管,18F-FDG PET/CT多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则18F-FDG摄取越高.
作者:张银;汤泊;李天女;丁重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