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48例的近期疗效

柯庆华;周世琼;胡艳;刘珍;张文涛;苏小岩;杨继元

关键词:宫颈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放疗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8例中晚期(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RT组)24例,恩度联合放疗组(RT+E组)24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RT+E组在放疗开始每天一次恩度7.5mg/m2 iv drop,共4周.结果:近期临床疗效:RT+E组CR 18例(75.0%),PR 5例(20.8%),NC 1例(4.2%),有效率(CR+PR)95.8%;RT组 CR 8例(33.3%),PR 10例(41.7%),NC 6例(25.0%),有效率(CR+PR)75.0%,RT+E组的CR及有效率均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同步放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没有增加.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和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0例长期生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比较是否合并骨折患者的生化检测指标、生活质量、预后和生存状态.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骨折患者的ECOG评分均为3-4分,不合并骨折的患者ECOG评分为0-1分,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髓原始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白蛋白、肾功能、骨折、贫血、年龄、性别、诱导治疗效果等多因素分析,骨折不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常见血液生化指标,不能反映和预测骨髓瘤骨病骨折发生;预防骨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周芳;程传耀;杨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 )是指上皮细胞失去极性,失去与基底膜的连接等上皮表型,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的生物学过程,从而获得了较高的迁移与侵袭、抗凋亡和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TGF-β信号途径、PI3K/AKT途径、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本文就EM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孙丹;辛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CD117阴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

    目的:探讨CD117阴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GISTs)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特征.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电镜技术观察16例CD117阴性GISTs.结果:16例患者中11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32-67岁,平均54岁.随访9例,1例死亡.组织学形态可分为梭形细胞为主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以及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混合型三类.肿瘤细胞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为DOG1 81.2%(13/16),CD117 0%(0/16),CD34 63%(10/16),Des 6%(1/16),α -SMA 31.3%(5/16),S-100 12.5%(2/16).电镜下GISTs的超微结构特点与卡哈尔细胞相似.结论:CD117阴性GISTs可通过免疫标记DOG1及电镜检测做出诊断.

    作者:冷冬妮;刘英娜;马恒辉;周航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30mg/m2 静脉滴注第1、8、15天,顺铂20mg/m2 静脉滴注第1-5天,5-FU 500mg/m2 静脉滴注第1-5天,每28天重复.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毒性.结果:4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获CR 3例,PR 21例,总有效率(CR+PR)为51.06%.所有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49天,中位生存时间274天.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3例(27.7%),Ⅲ度血小板减少3例(6.4%),Ⅲ度贫血5例(10.6%),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陆向东;张汀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切除胃间质瘤37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胃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微创外科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进行经腹腔镜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的 37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7例病人行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5min-60min(平均 35.5±10.3min),术中出血量 20ml-50ml(平均 30.0±17.1ml),术后平均住院日(6.5±1.8)d.无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6.5d.病理结果:极低风险 12例,低度风险22例,中度风险 3例,高度风险 0例.随访 1-12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胃间质瘤,胃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宋国庆;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亚砷酸联合GDP方案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有效率.方法:23例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和第8天,顺铂25mg/m2 第1-3天,地塞米松 20mg/m2,第1-5天,As2O310mg/d,第1-14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65.22%.肿瘤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1年生存率39.13%.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结论:亚砷酸联合GDP方案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丁富强;乔红梅;李晓霞;李恩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病因.目前,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是针对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大多预后不良.在过去20年里,在治疗NSCLC的新方法中,免疫治疗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重新受到重视,免疫治疗以及与标准治疗方法结合扩大了临床收益.本文结合新出现的先进的免疫治疗方法,对NSCLC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赵晓;焦顺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63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诊断总符合率为90.48% (57/63),kappa=0.883(P<0.05)FNAC 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95%、95.45%和90.48%.结论:FNAC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较高,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作者:吴骥;管小青;顾书成;刘从兵;侍孝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mir-27a、mir-200c及mir-145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microRNA的表达在两种人肾癌细胞侵袭能力中的差异,为研究肾癌转移机制提供线索.方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两种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0、Caki-1侵袭能力差异.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mir-27a、mir-200c、mir-145表达水平.建立786-0及Caki-1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裸鼠786-0及Caki-1细胞移植瘤中mir-27a、mir-200c、mir-145可能调控的相应下游细胞黏附分子CD44、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786-0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微孔膜的细胞数(196.8±4.9)明显高于Caki-1细胞(166.8±7.1).786-0细胞中mir-27a、mir-200c、mir-145表达较Caki-1细胞明显升高.观察8周,786-0及Caki-1细胞在5×106/只的细胞数量下成瘤率为100%.CD44在裸鼠786-0细胞移植瘤中表达明显高于裸鼠Caki-1细胞移植瘤,β-catenin、E-cadherin在两种细胞裸鼠移植瘤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mir-27a可能通过影响下游细胞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影响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mir-200c和mir-145影响肾癌侵袭能力的途径尚有待研究.

    作者:廖凯;洪艳;尹冰德;金振宇;刘勇超;周立斌;凡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DA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使用DA方案(多西他赛+阿霉素)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探讨DA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使肿瘤缩小、降低病期及提高手术成功率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按DA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注射用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阿霉素50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共进行2-3个周期的治疗.2个及3个周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6例中1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30例获得临床部分缓解(cPR),5例疾病稳定(SD),有效率为86.1%(31/36 );36例均不具备保乳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有13例(36.1%)经NAC后肿瘤缩小,病期降低,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结论: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使用多西他赛+阿霉素案进行3周期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缩小效果,并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效果良好.

    作者:陈文有;邹耀祥;周松;李冉冉;张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阿霉素热化疗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霉素(ADM)加热化疗对人肝癌细胞HHCC及HepG2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HCC和HepG2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浴加温法,观察单纯热疗,ADM化疗和热化疗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MTT法确定阿霉素的工作浓度并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热化疗组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纯热疗、单纯化疗组[HHCC细胞:(65.77±2.54)% vs (23.18±0.81)%、(38.35±2.23)%,P<0.05.HepG2细胞:(74.25±1.53 )% vs (17.12±2.86)%、( 30.35±5.90)%,P<0.05].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纯热疗组、单纯化疗组[HHCC细胞:(76.1±2.33)% vs (23.83±1.76)%、(45.57±2.81 )%,P<0.05.HepG2细胞:(76.9±2.79)%vs (19.7±7.63 )%、(37.43±1.88)%,P<0.05].结论:加热能增强ADM对HHCC及HepG2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王倩荣;史正华;马骥;刘文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六种天然皂苷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寻找高效低毒的天然植物成分是抗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天然皂苷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近年报道多种皂苷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和机制在不断深入研究中,天然皂苷有望成为一类抗癌新药.

    作者:吴夏慧;胡文静;薛娇;刘宝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的比较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中、术后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皮下引流量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探讨预防皮下积液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例,分对照组、单纯加压包扎组、加压包扎联合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皮下引流量、平均拔管时间以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及单纯加压包扎组相比,加压包扎联合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的术后皮下引流量更少(P<0.05)、术后带管时间更短(P<0.05)、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术后胸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联合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是一种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夏秀林;刘瑞丽;韩晨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Annexin-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tissue,RCC)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肾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16例肾细胞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肾细胞组织中Annex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12/56)、35%(7/20)和81.25%(13/16).结论:Annexin-1在肾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肾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检测Annexin-1有望为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宪龙;梁辉;文心;贺云飞;袁博丽;王建平;杜月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生存情况.43例患者经过D-二聚体筛查、血管加压超声和/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确诊.全部患者接受了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改善循环治疗.结果:经治疗1月后,37(86%)例患者栓塞症状缓解.随访1年,31例死亡.1年生存率28%.结论:深静脉血栓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肿瘤进展及各种抗肿瘤措施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潜在的致死性,治疗复杂,预后不良.抗凝治疗为此类患者的基础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宁;杨杰;裴圆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白细胞介素-18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 对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荷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不同剂量(5μg/100μl、50μg/100μl) 的IL-18 进行腹腔内注射,对照组为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观察瘤细胞生长能力和裸鼠生存期,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8高剂量组和IL-18常规剂量组明显抑制了皮下移植瘤生长(P<0.05).IL-18常规剂量组生存期(63±8天)明显延长(P<0.05),IL-18高剂量组(44±5天)与空白对照组(42±6天)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P>0.05).IL-18常规剂量治疗组和IL-18高剂量治疗组肿瘤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及炎细胞浸润,可见肿瘤细胞点、片状坏死;IL-18高剂量组和IL-18常规剂量组的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IL-18 在裸鼠体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刺激淋巴细胞、NK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炎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黄虎;王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抗肺癌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抗肺癌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中药直接杀伤肺癌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等实验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房娟;柏茂树;申静;伍治平;王熙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48例的近期疗效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8例中晚期(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RT组)24例,恩度联合放疗组(RT+E组)24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RT+E组在放疗开始每天一次恩度7.5mg/m2 iv drop,共4周.结果:近期临床疗效:RT+E组CR 18例(75.0%),PR 5例(20.8%),NC 1例(4.2%),有效率(CR+PR)95.8%;RT组 CR 8例(33.3%),PR 10例(41.7%),NC 6例(25.0%),有效率(CR+PR)75.0%,RT+E组的CR及有效率均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同步放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没有增加.

    作者:柯庆华;周世琼;胡艳;刘珍;张文涛;苏小岩;杨继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与单用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与单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49例DLBCL患者分别接受6疗程CHOP方案或CHOP加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每3周1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R-CHOP组的CR率高于CHOP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6% VS 65.4%,P=0.173).中位随访时间为35月(4-66月),R-CHOP 组及CHOP组的3年OS分别为 75.0%±19.6%,54.9%±20.4%,P= 0.043;而3年EFS分别为69.7%±20.9%,45.8%±20.6%,P=0.029.R-CHOP组的3年OS及EFS 优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与单用CHOP方案相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明显提高DLBCL患者的EFS及OS,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杨绍灵;苏鹏;施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中心的Ⅱ级胶质细胞瘤治疗疗效

    多中心的Ⅱ级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病例,它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还存在着争议.本科收治一名56岁男性患者,有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四肢肌力正常,略有头晕,无恶心及呕吐.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两个独立病灶,需要手术在不同阶段治疗.左颞部占位行导航下手术切除,术后复查头MRI未出现复发;左侧脑室三角区旁占位行三维适型放疗,未见明显好转,术后9个月死亡.治疗应像单发胶质瘤一样,以积极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治疗多中心Ⅱ级胶质细胞瘤.

    作者:吕中华;张学新;张锐;常亮;谭春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