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光;王彦亮;吴高义;朱莉;刘宝林
目的:观察曲古菌素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 (75、150、300、600ng/ml)分别处理人结肠癌HCT-116细胞,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和DMTF1的表达.结果:曲古菌素A (75、150、300、600ng/ml) 组的细胞抑制率在24h、48h、72h分别为 (11.88±1.7、24.17±1.40、37.32±1.85)%、(21.00±1.45、31.22±2.10、54.94±1.71)%、(37.69±2.67、43.86±3.20、71.93±5.79)%和(51.90±2.60、61.80±4.90、87.93±5.39)%,不同浓度的曲古菌素A组细胞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曲古菌素A组细胞抑制率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曲古菌素A作用48h后细胞以G0期居多,细胞阻滞在G0/G1→S期.不同浓度的曲古菌素A作用细胞48h后,凋亡率分别为(4.6±0.55)%、(37.06±7.89)%、(65.53±5.55)%、(75.93±3.28)%,各曲古菌素A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显示曲古菌素A可下调CyclinD1表达、上调DMTF1表达.结论:曲古菌素A可明显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和DMTF1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等有关.
作者:张玲;陈卫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检测TopoII、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 法检测66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Topo II、p53、Ki-67、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opoII、p53、Ki-67、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 (38/66)、60.6% (40/66)、62.1% (41/66)、51.5% (34/66),Topo II、Ki-67、p53、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TopoII、p53、Ki-67、c-erbB-2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其中p53、Ki-67、c-erbB-2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Ki-67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TopoII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马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胸腺非典型性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例胸腺非典型性类癌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组织光镜切片观察,另作10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Kp,EMA,Ki-67,CD3,CD20,CD5,TdT,NSE,CgA,Syn.结果:2例胸腺非典型性类癌均为男性,纵膈肿瘤,由小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CKp、EMA、NSE、CgA、Syn阳性,CD3、CD5、CD20、TdT阴性,Ki-67核阳性细胞指数>20%,肿瘤有显著坏死.结论:非典型性类癌是一种罕见的胸腺肿瘤,诊断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哈英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腔镜辅助下行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探索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新方法.方法:为7名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腔镜辅助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4例为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就手术的清扫范围、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清扫范围可以达到传统开放式手术范围.整体手术时长平均214分钟,平均失血量约137ml.病理显示颈部各区清扫组织均可见数目不等的淋巴结,并有部分癌转移.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患者满意度100%.结论:在腔镜辅助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较完全腔镜式和传统开放式手术,在美容、微创、疗效三方面互有补裨,相得益彰.该技术可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梁秦龙;徐荣;李树业;李继峰;宋卫琪;王子璋;郭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PET-CT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中靶区勾画的价值及放疗后评价疗效的意义.方法:对1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PET-CT检查并定位,分别勾画出大体肿瘤体积CT-GTV 和PET-CT-GTV,并分别制定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GTV 进行比较.放疗后3个月行PET-CT复查.结果:13例患者的PET-CT-GTV 和CT-GTV均不同,其中5例患者PET-CT-GTV较CT-GTV 平均减少10.9 cm3(25.7%).CT-GTV平均42.4 cm3,PET-CT-GTV平均为31.5cm3 ( P=0.0045);8例患者的PET-CT-GTV较CT-GTV增加45.3%(27.4 cm3),CT-GTV平均为60.4 cm3,PET-CT-GTV平均为87.8 cm3( P=0.0000).治疗后3个月PET-CT复查示:7例胰腺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局部FDG代谢明显减低或消失.其余6例病灶略缩小,FDG不同程度减低.治疗后的SUVmax变化范围为1.6-6.0,SUVmean变化范围为1.4-2.2.结论:采用PET-CT融合图像能够更好地提高靶区确定的精度及不确定性,大限度减少不同勾画者之间的差异性.治疗前后局部病灶代谢活性的不同程度改变,对评价放疗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吕晓彦;汪延明;田军;赵修义;贡海;袁光辉;赵惠;屈伟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治疗化疗诱发的难治性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非对照方法,归脾汤加味治疗每天1剂,3天1疗程,每疗程根据病情变化适当调整方药,共2-5疗程.结果:经6-15天治疗,32例白细胞减少患者治愈12例、好转15例、轻微好转1例、稳定1例,有效率84%,起效时间6-15天,平均10.6天好转、12.8天治愈.1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治愈1例、好转8例、轻微好转1例、稳定1例,有效率82%,起效时间6-15天,平均12.1天好转,1例患者15天治愈.结论:归脾汤加味可以较为满意地治疗化疗诱发的难治性骨髓抑制.
作者:张燕军;崔大江;雷宝霞;苏智祥;吴兴树;狄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3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65例和放化组65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化组于放疗的当天给予卡莫氟150mg 3次每日至放疗结束.结果: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3%、23.1%、10.8%和58.5%、38.5%、24.6% (P=0.033);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7%、15.4%、3.1%和52.3%、27.7%、15.4% (P=0.007 );放疗组和放化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 64.6%和44.6%(P=0.022);放化组的急性反应高于单放组,分别为46.1%和3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两组的晚期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36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可以提高老年食管癌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李涛;朱卫国;韩济华;于长华;周锡垒;张晓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我科的39例手术,结合文献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切除重建的各种术式方法及优缺点.结果:上段食管癌切除应以横结肠代食管重建为佳,中下段食管癌以残胃代食管重建理想,也可以用空肠代食管重建.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是可以通过手术再根治的,食管的重建以残胃接近生理及解剖学,术式简单,安全,易行.
作者:陈思潮;蔡华新;陈文博;陈志杰;黄灿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喉癌、30例声带息肉、5例正常喉组织标本进行CD44V6及HPV表达情况检测.结果:CD44V6、HPV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44/60)和56.7%(34/60),显著高于声带息肉、正常喉组织(P<0.01);晚期(Ⅲ-Ⅳ期)、组织学分级2-3级(低分化)、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HPV、CD44V6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组织学分级1级(高分化)、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 (P<0.01).喉癌术后3年或5年存活病例CD44V6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存活病例,而HPV的表达阳性率在术后3、5年存活或未存活病例间无统计学差异.HPV与CD44V6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喉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HPV、CD44V6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张伟军;王继群;张涛;谭小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方便广大临床工作者,设计肿瘤专用计算仪方便计算化疗剂量,确认常见肿瘤的TNM分期.根据WHO和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公式、分期,采用类base的HTBase语言写成软件,灌入硬件,制成成品.
作者:印滇;王亚非;吴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12例均位于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脊髓腹侧,4例病变位于颈段,5例位于颈胸段交界处,3例位于上段胸椎.T1WI图像上,10例囊肿呈低信号,其中4例与脑脊液信号相似,为均质低信号,6例略高于脑脊液信号;2例呈与脊髓等信号.T2WI图像上,囊肿均呈高信号,其中5例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呈均质高信号,7例呈明显高于脑脊液信号.8例行MR增强扫描,囊壁及囊液均未见强化.结论:肠源性囊肿在MR图像上具有一定的形态及信号特点,对于术前正确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薛久华;李涛;张秋丽;Netra Rana;牛晨;张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4v6(sCD44v6)、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和结核抗体(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tibody,TB- AB)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取48份结核性腹水、39份恶性腹水,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速率法及胶体金标法检测腹水sCD44v6、ADA及TB- AB水平.结果:恶性腹水组sCD44v6水平为(102.2±30.6)ng/ml,明显高于结核性腹水组(43.5±15.3)ng/ml(P< 0.01 );结核性腹水组ADA水平为(55.3±22.4)U/L,明显高 于恶性腹水组(21.6±12.7)U/L(P<0.01).结核患者血清ADA水平为(44.5±17.1)U/L,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DA水平(25.6±13.8)U/L(P<0.01).以60.5ng/ml为阳性 界值,sCD44v6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87.5%.以45U/L为阳性界值,ADA诊断结核性腹水的敏感度为83.3 %、特异度为87.2%.以腹水/血清ADA比值>1.0为阳性界值,诊断结核性腹水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92.3%.TB-AB诊断结核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4%及87.2%,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5.1%.TB-AB、ADA及 P-ADA/S-ADA 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腹水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8%、94.9%.结论:TB-AB、ADA和sCD44v6对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孙翠芬;杨静华;董晓瑜;冯莉;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56例原发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局部广泛切除及根治切除术,对侵犯骨组织的软组织肉瘤则按微波原位灭活保肢手术处理.切除肿瘤后,行血管修复重建、带血管蒂游离皮瓣转移、局部皮瓣转移、肌腱移位、肌皮瓣移位.结果:发病年龄为20-70岁,占62.11%(159/256),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占65.23%(167/256).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为63.28%.结论:诊断采用 CT、MRI 为主的影像学,治疗以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和化疗.
作者:张明华;范清宇;马保安;周勇;井文森;龙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定位在胰岛细胞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至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结合术中超声定位的8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0/8).良性肿瘤患者7例,恶性患者1例,其中功能性6例,无功能性2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术前影像联合定位诊断准确率62.5%(5/8),术中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率100.0%(8/8).结论:胰岛细胞瘤的术中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率高,不仅能快速精确定位,还能减少因盲目扩大切除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文郁;郭大伟;姜晓峰;梁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0年间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施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液引流通畅;抑酸;抗感染;保持胸腔引流通畅,行持续低负压吸引,胸腔灌洗;肠内外营养.结果:患者均瘘口愈合,可进普通饮食.结论:本组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发生的原因分别为闭合胃残端后未行浆肌层包埋,胃壁缝线过紧过密,局部胃组织缺血坏死穿孔以及颈部吻合致使胃张力过高所致,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游永浩;刘荣婷;赵迪;齐同谦;李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与转移性小肝癌(≤3cm)的造影剂灌注特征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7例小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并分析其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准确性为95.5%(64/67).原发性肝癌中93.5%(43/46)病灶为多血供,造影表现为动脉相整体均匀增强;转移性肝癌中76.2%(16/21)病灶为乏血供,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周边呈环状或内部呈不规则散在点状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对部分小肝癌的不典型造影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声稀;司芩;钱晓莉;吕校平;刘媛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波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s,ORNJ)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选取12只实验犬分为A、B、C两组,A、B二组每组5只,C组2只.A、B二组接受放射照射.C组作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放射结束后1个月,拔除实验动物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确定局部形成ORNJ后,A组接受超声治疗20天,B组不做处理.放疗后3个月取材,通过影像学骨密度检查和病理学观察,比较A、B二组间照射区下颌骨骨质变化.结果:影像学骨密度检查尽管A、B二组照射区骨密度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动物,但经过超声治疗的实验组动物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检查并行微血管密度免疫荧光检测,B组牙槽骨中未检测到任何血管组织,而A组中可以见到少量血管组织,但仍较C组血管密度低.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初步确定低强度超声对ORNJ的愈合有促进作用.考虑到超声物理治疗的经济成本低,易于持续应用,可能有更好的长期疗效.
作者:胡晓光;王彦亮;吴高义;朱莉;刘宝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Annexin Ⅱ在人胃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以Tag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6例胃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中Annexin Ⅱ mRNA的表达.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胃腺癌组织中Annexin Ⅱ mRNA表达量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8).胃腺癌组织中Annexin Ⅱ mRNA上调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癌组织表达量较中分化癌组织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TNM分期、远处转移与否无关(P均大于0.05).结论:Annexin Ⅱ mRNA在人胃腺癌组织过表达,且其表达量随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表明Annexin Ⅱ可能与胃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
作者:陈玲;陈卫昌;叶建新;史进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15例,给予替吉奥胶囊80mg/(m2·d),分两次口服,d1-14;顺铂75mg/(m2·d),静脉滴注,d8.对照组12例,给予5-FU 1g/(m2·d),持续灌注5天,顺铂 100 mg/(m2·d),d2.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生活质量状况,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3.3%,对照组1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受益率、观察组(93.3%)高于对照组(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Karnofsky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Karnofsky评分下降较观察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肝脏毒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作者:张澜;张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KiSS-1、KiSS-1受体GPR5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9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30例癌旁肺组织的标本,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组织中KiSS-1、GPR54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KiS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P<0.01);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KiSS-1在有淋 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显著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MMP-9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KiSS-1与GPR54、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KiSS-1基因表达下调和GPR54、MMP-9蛋白过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李银玲;高辉;王鑫;潘泳歧;李庆昌;王恩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