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扭转1例

刘敏;李晓东

关键词:游走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患儿男,17岁,因“间断腹痛、呕吐4天”入院.查体:左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脾肋下2 cm,肝未触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4.64×109/L,血红蛋白142 g/L,血小板60×109/L,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9%.CT:平扫见脾脏明显肿大、下移,脾脏上下极反转、倒置,实质密度尚均匀(图1A);增强扫描见脾动、静脉呈旋涡状改变,脾实质未见明显花斑样强化(图1B、1C).CT诊断:考虑脾扭转.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脏瘀血、肿大,约30 cm×25 cm×10 cm,边缘粗钝,全脾均呈暗红色,质地脆,易出血;脾蒂水肿、增粗,呈暗红色,扭转约180°.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MSCT评估胃肠道间质瘤转移风险

    目的 探讨MSCT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经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转移发生率将患者分为低转移风险组(转移风险<10%)和高转移风险组(转移风险≥10%).比较2组影像学特征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像学特征与转移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118例GIST中,低转移风险组78例,高转移风险组40例.2组肿瘤位置、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坏死程度、有无溃疡、边界是否清晰、有无肿瘤血管影、强化程度及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肿瘤有无出血、钙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95%CI(2.675,201.134),P=0.004]是预测GIST高转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AUC=0.76(P<0.001),阈值为4.45 cm时其预测GIST高转移风险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50%、75.60%.结论 MSCT可通过影像学特征反映GIST转移风险,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作者:冯秋霞;孙娜娜;刘畅;张海龙;徐迅;孙书文;刘希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特发性高颅压MRI征象分析

    目的 分析特发性高颅压(IIH)的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17例IIH患者(IIH组)和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析并比较2组巩膜后部、视神经鞘、蝶鞍及颅内静脉窦的MRI表现.结果 IIH组与对照组间,双侧巩膜厚度、视神经鞘宽度、蝶鞍深度、静脉窦宽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巩膜后部变平诊断IIH的敏感度为41.18%(7/17)、特异度为100%(17/17),视神经鞘扩张的敏感度为82.35%(14/17)、特异度为94.12%(16/17),空蝶鞍的敏感度为70.59%(12/17)、特异度为82.35%(14/17),颅内静脉窦狭窄敏感度为94.12%(16/17)、特异度为88.23%(15/17).结论 根据视神经鞘扩张和颅内静脉窦狭窄诊断IIH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正确认识IIH的MRI表现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智清;陶芳旭;鄢克坤;张其林;金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胎儿主肺动脉窗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

    目的 探讨胎儿主肺动脉窗(APW)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产前超声诊断的16胎APW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包括APW缺损部位、大小、分型、分流情况及合并其他心内、心外畸形情况.结果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6胎APW胎儿中,引产10胎,出生2胎,失访4胎.4胎接受尸体解剖的胎儿引产标本中,3胎超声心动图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1胎病理证实为共同动脉干.2例出生后接受手术治疗,其超声心动图结果均与手术结果一致.15胎APW中,Richardson Ⅰ型2胎(2/15,13.33%),Ⅱ型9胎(9/15,60.00%),Ⅲ型4胎(4/15,26.67%).APW超声心动图特点为三血管切面或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间隔回声失落,CDFI示大动脉水平可见双向分流信号.15胎均合并其他心内、心外畸形,包括主动脉弓异常6胎(6/15,40.00%)、室间隔缺损6胎(6/15,40.00%)、肺动脉异常6胎(6/15,40.00%)、动脉导管异常5胎(5/15,33.33%)、静脉异常4胎(4/15,26.67%)、圆锥动脉干畸形3胎(3/15,20.00%)、Berry综合征3胎(3/15,20%)、法洛四联症1胎(1/15,6.67%)、单脐动脉1胎(1/15,6.67%).结论 产前超声心动图对APW具有诊断价值,能准确评估APW缺损部位、大小、分型及血流情况,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罗长锐;谷孝艳;王斯宇;何怡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扩散时间对离体小鼠脑拉伸指数模型和分数阶微积分模型DWI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扩散时间对小鼠离体脑拉伸指数模型和分数阶微积分(FC)模型DWI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9.4T MR对6只正常小鼠离体脑行DWI,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EPI序列DWI,扩散时间为10、16、22、28、34 ms;FSE序列DWI,扩散时间为12、18、25和33 ms.在Matlab平台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拟合计算拉伸指数模型和FC模型参数,获得离体脑灰质和白质的DWI参数,包括拉伸指数模型扩散系数(DDC)、不均匀性指数(α)和FC模型扩散系数(D)、复杂性参数(β)、空间常数(μ);分析DWI参数与扩散时间的关系.结果 EPI和FSE序列DWI中,小鼠离体脑灰质和白质DDC和D均随扩散时间增大而减小,α和β均略增大,μ增大明显.结论 小鼠离体脑中,拉伸指数模型和FC模型DWI参数与扩散时间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观察生物组织中水分子扩散时,除考虑微观障碍物的影响,还需考虑各种膜结构的渗透作用.

    作者:温清清;童海洋;杨鸿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完全性动脉血管环合并肺动脉交叉1例

    患儿男,2个月,因“间断皮肤、口周青紫28天”入院.查体:口周及鼻根青紫,心前区可闻及杂音(3/6级).实验室检查:氧饱和度为88%.心脏超声:右心增大,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探及一个管状结构,多切面扫查未能在同一切面内同时显示左、右肺动脉(图1A),左肺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权右上方,右肺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杈左下方,主动脉弓、降部向右异常走行.超声提示:①肺动脉交叉;②动脉导管未闭;③主动脉右弓右降.

    作者:徐莉力;穆晶晶;杨华睿;童明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完全3D打印技术制作MRI质量控制体模

    目的 设计并完全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测量精度高、制作速度快的MRI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体模.方法 设计符合MRI质量控制标准的体模整体和测试组件.采用设计制图软件Pro/Engineer,通过工程制图,设计出MRI质控体模的各模块和外壳的3D模型;导出STL格式文件,并采用3D光敏成型打印机(LITE600HD)整体打印并组装.采用1.5T MR成像系统对体模进行测试.结果 星形测试模块测得相位编码方向极限分辨率为6.55 LP/cm,频率编码方向为4.19 LP/cm.几何畸变测试模块测量图像畸变率为9.94%.层厚测试模块实际计算层厚为5.63~6.51 mm,偏差为+1.51 mm,图像纵横比为0.984.结论 通过3D打印制造MRI质量控制体模测试精度高,成本低,加工速度快,能够满足MRI日常质控和定制化体模的需要.

    作者:张福全;张涛;徐龙春;陈迢;鲁雯;邱建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MR空间精度测试体模与图像校正方法

    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的MR空间精度测试体模及图像校正方法在临床MRI定位精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MR质量控制标准设计并校验体模,对试验获取的MRI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检测与校正,提取空间各控制点的失真参数,计算几何畸变情况并校正失真.比较美国放射学会(ACR)与自制体模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几何畸变率的一致性,分析MR设备几何畸变情况及校正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相同试验条件下,自制体模与ACR体模的几何畸变率一致性良好(ICC>0.96).校正前试验控制点位置与已标定控制点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体模置于MR设备成像时,所得MR图像存在一定程度几何畸变.校正后试验控制点位置与已标定控制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体模能满足临床MR质量监控需求.通过检测与校正几何失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MRI定位精度,为临床诊断疾病及放射治疗计划提供辅助依据.

    作者:王学民;邝丽娜;赵立涛;冯远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左心功能

    目的 探讨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婴幼儿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对45例CCHD患儿行心脏全期相增强扫描,计算获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所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高危组(n=26)与低危组(n=19)患儿Revolution CT左心功能各指标的差异,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功能指标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及LVSV均高于2D--ECHO(P均<0.05),LVEF低于2D-ECHO(P=0.003).Revolution CT与2D-ECHO所测LVESV、LVEDV、LVSV及LVEF之间均呈正相关(r=0.800、0.830、0.871、0.708,P均<0.001).高危组与低危组间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和LV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SV、LVEDV及LVSV是高危CCHD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接受的ED为0.30(0.26,0.35)mSv.结论 Revolution CT可在较低辐射剂量下实现解剖结构与心功能测量的一站式成像,对于CCHD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芳;薛蕴菁;段青;刘元芬;杨哲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体素形态学和表面形态计量学MRI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大脑结构改变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大脑形态结构的改变,以期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影像学标记.方法 采集27例临床确诊ALS患者(ALS组)和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3D-T1W脑结构像,分别以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和基于表面形态计量学(SBM)方法对全脑结构进行分析.将2种算法得到的ALS组有显著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与临床修订版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BM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LS组双侧中央前回、左侧背侧丘脑、右侧辅助运动区、左侧中央沟盖、双侧中央后回等运动相关脑区灰质体积显著减小,双侧额叶、颞叶、枕叶及海马旁回等运动区以外的脑区灰质体积亦缩小.SBM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LS组右侧BA4a、BA4p区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降低.ALS组右侧BA4a区灰质体积与ALSFRS-R评分呈正相关(r=0.418,P=0.038).结论 ALS患者大脑运动区和运动区域以外脑结构均有所改变,BA4a区的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有望作为生物学标记物,用于监测疾病病程进展.

    作者:王倩楠;张静娜;张晔;李鹏岳;桑林琼;王莉;吴春玲;胡俊;邱明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的机器学习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

    目的 建立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的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和Logistic回归3种机器学习模型,评价上述模型对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前列腺多参数MR扫描并取得病理结果的194例患者的资料,其中高级别癌63例,非高级别癌131例.将评价因素(PI-RADS v2评分、年龄、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录入SVM、DT和Logistic回归3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诊断,通过ROC曲线评价PI-RADS v2评分和3种机器学习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 PI-RADS v2、SVM、DT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2.73%、69.09%、87.27%和70.91%;特异度分别为87.29%、93.22%、93.22%和95.76%.DT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ROC的AUC(AUC=0.90,P<0.01)大,且与PI-RADS v2评分、SVM、Logistic回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I-RADS v2评分、SVM、DT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价值均较好.

    作者:曾小辉;彭涛;高月琴;牛翔科;陈雪卉;张仕慧;陈志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

    目的 探讨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35例(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33例(腺淋巴瘤组).术前行常规MR扫描,应用MaZda软件于轴位T2WI上肿瘤所有层面沿肿瘤边界勾画ROI,行直方图分析,所获参数包括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比较2组间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2种肿瘤的价值.结果 多形性腺瘤组与腺淋巴瘤组间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0、50、90、99百分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57、0.771、0.776、0.661、0.780、0.781、0.738(P均<0.05).以平均值鉴别2种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86%和72.73%;方差为72.73%和74.29%;偏度为84.85%和65.71%;峰度为69.70%和74.29%;第10百分位数为60.61%和82.86%;第50百分位数为72.73%和82.86%;第90百分位数为60.61%和94.29%;第99百分位数为85.71%和57.58%.结论 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具有较高价值,其中第50、90百分位数的诊断效能较高.

    作者:高鑫;程敬亮;文宝红;张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比Star-容积内插屏气检查序列与常规容积内插屏气检查序列胎儿脑图像质量

    目的 对比分析Star-容积内插屏气检查(Star-VIBE)序列及常规容积内插屏气检查(VIBE)序列胎儿脑图像质量.方法 对81名妊娠中晚期孕妇分别行Star-VIBE序列(自由呼吸)及常规VIBE序列MR体部扫描,比较2种序列图像中胎儿基底核及脑白质部位SNR及CNR,并比较胎儿脑沟回、基底核及丘脑、脑室系统、小脑及脑干部位2种序列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胎儿基底核及脑白质部位Star-VIBE序列图像的SNR、CNR均高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1).胎儿脑沟回、基底核及丘脑、脑室系统、小脑及脑干部位Star-VIBE序列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1).结论 Star-VIBE序列扫描获得的胎儿脑图像质量好于常规VIBE序列,显示胎儿颅内结构更清晰.

    作者:明星;杨艳;田冲;曾宪春;王少彧;王荣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新生儿体质量对初产妇耻骨直肠肌弹性和形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体质量对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弹性和形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产后6~8周的65名足月单胎且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新生儿体质量正常组(A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5~<4.0 kg,n=50)和巨大儿组(B组,新生儿体质量≥4.0 kg,n=15).收集同期健康未育女性60名为对照组.分别于静息及大收缩状态下以腔内超声测量PR前部的厚度,以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测量PR前部的杨氏模量,并分别计算差值.比较3组间PR厚度和杨氏模量的差异.结果 A组、B与对照组间静息和大收缩状态下双侧PR厚度及收缩前后差值、杨氏模量及收缩前后差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对照组、A组、B组依次减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PR的弹性和形态同步改变;妊娠和分娩巨大儿更易造成初产妇PR弹性降低,厚度变薄,收缩功能减低.

    作者:刘娟;周爱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肝脏原发性黑色素瘤1例

    患儿男,12岁,因“右上腹胀痛2年,加重10天”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球蛋白18.7 g/L,肝功能生化指标未见异常.超声:肝体积增大,右后叶可探及6.2 cm×4.2 cm略混杂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形态规整,以强回声为主,内可见无回声影且交织成“网状”(图1A).CT:平扫示肝体积增大,右后叶见5.9 cm×4.2 cm混杂密度肿物,边界尚清晰,内可见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物呈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晰,强化程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图1B);门静脉期肿物强化减弱;延迟期肿物趋于均匀强化,与肝实质分界不清(图1C).影像学诊断:考虑肝血管瘤.

    作者:胡国翠;刘海峰;赵小菊;许永生;张跃;郭转转;雷军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肾上腺韧带样纤维瘤1例

    患者女,34岁,因“左下腹胀痛2年”入院.查体:腹肌无强直,全腹未触及肿块.CT:左侧腹膜后肾上腺区约3.5 cm×2.3 cm×3.7 cm分叶状肿块(图1A),边界清,其内密度不均,周围及分隔可见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呈渐进性延迟强化(CT值约69~89 HU,图1B),病灶与肾上腺外侧支分界欠清.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肿块呈广泛玻璃样变,可见散在灶性淋巴细胞聚集,有包膜,包膜下残留少许肾上腺皮质细胞(图1C).病理诊断:(左肾上腺)韧带样纤维瘤.

    作者:方立广;方进;梁敏杰;周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漏诊甲状舌管乳头状癌1例

    患者女,45岁,因“颈部正中上方隆起3个月,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左右活动度差”就诊.超声:甲状腺上方可见约25 mm×19 mm混合回声肿块,呈规则的类椭圆形,内部以无回声为主,可见实性低回声区约14 mm×8 mm,其内可见多个点状强回声,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图1A),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未见异常;CDFI示肿块内实性回声区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图1B).超声提示:甲状腺上方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甲状舌管囊肿可能.于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舌管囊肿Sistrunk切除术.术后病理:甲状舌管35 mm×20 mm×20 mm结节,切面呈囊性,内含灰黄清亮液体,壁光滑,内见10 mm×7 mm×7 mm乳头状突起;镜下囊壁间见甲状腺组织,部分呈乳头状生长,细胞核增大呈毛玻璃样,可见核内包涵体及核沟(图1C).病理诊断为甲状舌管乳头状癌.

    作者:刘士龙;罗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非穿透性阴茎损伤的超声表现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阴茎损伤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非穿透性阴茎损伤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 14例阴茎折断,超声可见其中13例阴茎白膜破裂;1例白膜周边低回声区,未见明确白膜连续性中断.1例尿道海绵体破裂并尿道断裂及尿道海绵体动静脉破裂,超声可见阴茎尿道线状高回声连续性中断.1例阴茎海绵体血肿,超声可见双侧海绵体内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的高回声区.2例阴茎背深静脉损伤,超声可见阴茎白膜与Buck筋膜之间均匀低回声区.3例阴茎海绵体动脉假性动脉瘤,超声可见一侧阴茎海绵体内不规则无回声区.结论 超声不仅可评价阴茎折断、阴茎海绵体和尿道海绵体损伤,还能检测阴茎血管损伤,为非穿透性阴茎损伤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李进兵;彭雄强;郑德全;林勇;唐恬恬;刘晓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海豹肢”畸形胎儿产前超声表现

    我国新生儿缺陷的发病率约为5.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居首位,肢体、唇裂畸形次之,“海豹肢”畸形较少见[1-2].本研究报道4胎“海豹肢”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孕中早期超声诊断“海豹肢”畸形的能力.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诊断、并经引产证实的4胎“海豹肢”畸形胎儿的声像图资料.4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且均为男胎,明确诊断时孕周分别为14+5周(胎儿1)、14+6周(胎儿2)、15+2周(胎儿3)和16+1周(胎儿4);其中胎儿1和胎儿2父母均有吸毒史,胎儿1母体同时有服用避孕药史,胎儿3母体有吸毒史,胎儿4母体有服用避孕药史.

    作者:安鹏;尹家保;王瑜;刘伟超;曾鹤;杨娟;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Wilson-Mikity综合征1例

    患儿女,9个月,因“流涕5天,咳嗽伴喘息1天”入院.患儿为孕27+4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950 g,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5分,出生后5天间断喘息发作,气促,予吸氧、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后好转.查体:轻度三凹征,无明显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实验室检查:PCO2为46 mmHg,PO2为70 mmHg,SO2%为93%o.胸部X线:双肺纹理增粗,多发囊泡样透亮影,双肺下野透过度增高,上野多发索条(图1A).

    作者:王敏;赵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微泡携基因治疗肝脏疾病应用进展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通过空化效应有效促进外源基因在目的组织中的转染,可通过抑制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或抑制其信号通路而进行基因治疗,使基因治疗各类肝脏疾病逐渐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就超声微泡携基因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席佳达;夏国园;程祖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