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鹏;尹家保;王瑜;刘伟超;曾鹤;杨娟;王玲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大脑形态结构的改变,以期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影像学标记.方法 采集27例临床确诊ALS患者(ALS组)和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3D-T1W脑结构像,分别以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和基于表面形态计量学(SBM)方法对全脑结构进行分析.将2种算法得到的ALS组有显著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与临床修订版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BM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LS组双侧中央前回、左侧背侧丘脑、右侧辅助运动区、左侧中央沟盖、双侧中央后回等运动相关脑区灰质体积显著减小,双侧额叶、颞叶、枕叶及海马旁回等运动区以外的脑区灰质体积亦缩小.SBM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LS组右侧BA4a、BA4p区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降低.ALS组右侧BA4a区灰质体积与ALSFRS-R评分呈正相关(r=0.418,P=0.038).结论 ALS患者大脑运动区和运动区域以外脑结构均有所改变,BA4a区的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有望作为生物学标记物,用于监测疾病病程进展.
作者:王倩楠;张静娜;张晔;李鹏岳;桑林琼;王莉;吴春玲;胡俊;邱明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FBNO)的价值.方法 收集27例FBNO患者(FBNO组)和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接受经会阴超声检查及SWE.观察2组的超声表现,测量并比较2组膀胱颈前唇、后唇厚度及杨氏模量值平均值(Emcan)和大值(Emax).结果 FBNO组膀胱颈前唇、后唇厚度分别为(0.64士0.08)cm和(0.68±0.09)cm,对照组分别为(0.45士0.07)cm和(0.51±0.07)c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20、7.231,P均<0.001).FBNO组膀胱颈Emean、Emax分别为(27.20±8.63)kPa和(51.20±12.31)kPa,对照组分别为(15.30±3.62) kPa和(29.20±8.73)kPa,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04、7.407,P均<0.001).结论 SWE能定量反映膀胱颈硬度,对诊断FBNO有一定价值.
作者:钱铭钦;苏畅;赵霞;王雪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儿男,17岁,因“间断腹痛、呕吐4天”入院.查体:左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脾肋下2 cm,肝未触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4.64×109/L,血红蛋白142 g/L,血小板60×109/L,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9%.CT:平扫见脾脏明显肿大、下移,脾脏上下极反转、倒置,实质密度尚均匀(图1A);增强扫描见脾动、静脉呈旋涡状改变,脾实质未见明显花斑样强化(图1B、1C).CT诊断:考虑脾扭转.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脏瘀血、肿大,约30 cm×25 cm×10 cm,边缘粗钝,全脾均呈暗红色,质地脆,易出血;脾蒂水肿、增粗,呈暗红色,扭转约180°.
作者:刘敏;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我国前列腺癌(PCa)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男性健康.MRI是诊断PCa的常用影像学方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MR扩散功能成像已在PCa诊断及分期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MR扩散功能成像诊断PC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丹;刘爱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携带IR780碘化物的液态氟碳纳米粒(IFNPs),观察其体外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效果.方法 以羟基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COOH)、IR780碘化物和全氟戊烷(PFP)为原料,采用双乳化法制备PLGA包裹的纳米粒IFNPs.以光学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其一般物理特性;以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分析其粒径大小、分布及表面电位;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IFNPs中IR780的包封率;观察IFNPs体外光声成像和超声成像的能力.结果 成功制备出IFNPs,其形态规则,大小均一,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外壳黑色、内部灰白色的球形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纳米粒表面光滑.IFNPs粒径为(241.87±3.47)nm,电位为(-0.766±0.096)mV,IR780包封率为(90.38±0.48)%.随IFNPs浓度增加,体外光声成像及超声成像效果均显著增强.结论 携带IR780碘化物的液态氟碳纳米粒造影剂制备成功,可用于体外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
作者:刘明珠;张萍;王志刚;曹阳;郭丹;谭米肖;汪星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及低频振荡振幅(ALFF)算法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相关的自发脑活动异常.方法 收集35例ESRD患者(ESRD组)和32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其行连线测试(TMT)评估及rs-fMRI;采集ESRD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清肌酐、血红蛋白、尿素和胱抑素C.采用SPM8及REST l.8软件,获得2组平均ALFF图;提取2组间AL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差异脑区的平均ALFF值与TMT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SRD组患者双侧额中回、双侧楔前叶、双侧额内侧回、双侧扣带回、双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及右侧额上回平均ALFF值减低(P均<0.001,FDR校正),无平均ALFF值增高脑区.ESRD组左侧额中回(r=-0.57,P<0.001)及中扣带回(r=-0.55,P<0.001)平均ALFF值与TMT评分呈负相关.ESRD组前扣带回(r=0.63,P<0.001)、左侧额中回(r=0.64,P<0.001)及左侧颞中回(r=0.51,P<0.001)平均ALFF值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差异脑区平均ALFF值与ESRD组血肌酐、尿素、胱抑素C水平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ESRD患者左侧额中回及中扣带回自发脑功能异常与执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左侧额中回自发脑活动异常与贫血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ESRD患者执行功能障碍及治疗监测的影像学标记.
作者:李朋;马雪英;丁墩;张华文;张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以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AMVSD)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为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预测AMVSD自然闭合的价值.方法 选取66例经我院超声科诊断为AMVSD的患儿,根据是否自然闭合将其分为自然闭合组(n=38)和未闭合组(n=28),测量间隔膜部瘤的基底宽度、膨出高度、破口宽度和破口数量,计算基底宽度/膨出高度比值、破口宽度/基底宽度比值及多破口占比.记录患儿身高及体质量,计算其体表面积,以体表面积校正基底宽度(基底宽度/体表面积)、膨出高度(膨出高度/体表面积)和破口宽度(破口宽度/体表面积).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及其产生的Logit (P)的ROC曲线,评价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 2组体表面积(X1)及破口宽度/体表面积比值(X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10.986+21.484X1 +0.278X2(x2=19.67,P<0.001);回归模型预测AMVSD自然闭合的准确率为74.24%(49/66).ROC曲线的AUC为0.801±0.054(P<0.001),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 联合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较精准地预测AMVSD的自然闭合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张昕彤;李欣洋;任卫东;宋光;王南;崔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者女,51岁,孕4产2,因压力性尿失禁于我院接受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procedure,TVT),术后15个月以“腹压增加时溢尿,尿不尽,进行性排尿困难”再次就诊.查体:咳嗽时1 ml尿液自尿道口溢出.实验室检查:尿液白细胞计数26/μl,菌培养呈阳性;尿动力学检查示膀胱出口梗阻;尿垫试验结果为173.70 g,棉签试验阳性.尿道造影示尿道中下段狭窄.实时三维超声:静息状态下膀胱内残余尿量约18 ml,逼尿肌厚度约6 mm;尿道中下段后方见高回声TVT吊带(图1A);行瓦氏动作时,膀胱颈下移约25 mm,尿道内口漏斗化(图1B),吊带呈高张力(“U”形),其中段紧贴尿道后壁,尿道局部受压变形(图1C).
作者:曹韵清;黄伟俊;温影红;甄朝炯;李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扩散时间对小鼠离体脑拉伸指数模型和分数阶微积分(FC)模型DWI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9.4T MR对6只正常小鼠离体脑行DWI,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EPI序列DWI,扩散时间为10、16、22、28、34 ms;FSE序列DWI,扩散时间为12、18、25和33 ms.在Matlab平台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拟合计算拉伸指数模型和FC模型参数,获得离体脑灰质和白质的DWI参数,包括拉伸指数模型扩散系数(DDC)、不均匀性指数(α)和FC模型扩散系数(D)、复杂性参数(β)、空间常数(μ);分析DWI参数与扩散时间的关系.结果 EPI和FSE序列DWI中,小鼠离体脑灰质和白质DDC和D均随扩散时间增大而减小,α和β均略增大,μ增大明显.结论 小鼠离体脑中,拉伸指数模型和FC模型DWI参数与扩散时间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观察生物组织中水分子扩散时,除考虑微观障碍物的影响,还需考虑各种膜结构的渗透作用.
作者:温清清;童海洋;杨鸿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者男,46岁,2个月前出现血精,伴突发排尿困难、尿痛、尿线变细、尿滴沥、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下腹部坠胀等,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予以坦索罗辛口服后症状缓解;停药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于我院就诊.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增大,右侧精囊腺区扪及大小约5 cm×6 cm肿块,有波动感.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7 191 μg/L,CA19-9、CA12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均为阴性.
作者:赵怀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者女,28岁,无明显诱因左侧肩背部疼痛5天,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胸部CT:平扫示左侧第二后肋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图1A、1B),呈偏心性、多房状,部分边缘硬化,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突破前方骨皮质突向胸腔,肿块约3.3 cm×3.5 cm×3.2 cm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可见肿块边缘及分隔强化(图1C).CT诊断:考虑骨巨细胞瘤.行左侧后上纵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第二后肋,质中等,边界清,无活动,表面光滑,肋骨前上缘皮质破坏,血运较丰富,迷走神经交感神经链从其内穿过.术后病理检查见病灶主要成分为骨、岛状分布的软骨及梭形细胞,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钙化及动脉瘤样骨囊肿样结构(图1D).病理诊断:纤维软骨间叶瘤(fibrocartilaginous mesenchymoma,FM).
作者:陈学志;王长福;代翠羽;孙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儿男,2个月,因“间断皮肤、口周青紫28天”入院.查体:口周及鼻根青紫,心前区可闻及杂音(3/6级).实验室检查:氧饱和度为88%.心脏超声:右心增大,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探及一个管状结构,多切面扫查未能在同一切面内同时显示左、右肺动脉(图1A),左肺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权右上方,右肺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杈左下方,主动脉弓、降部向右异常走行.超声提示:①肺动脉交叉;②动脉导管未闭;③主动脉右弓右降.
作者:徐莉力;穆晶晶;杨华睿;童明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者男,42岁,以“无诱因左上肢出现外展及上举困难、左肩外侧麻木1年余,发现左肩较对侧萎缩1个月”就诊.查体:左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肩外侧皮肤针刺痛减退,四边孔处压痛,肩外展肌力明显下降(肌力Ⅲ级).肌电图:左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三角肌有纤颤电位.超声:左侧三角肌及小圆肌较对侧变薄(图1A~1D),三角肌大厚度约14 mm(对侧约26 mm),小圆肌大厚度约15 mm(对侧约19 mm),回声增强,肌纹理显示欠清,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侧四边孔区腋神经较对侧增粗(图1E、1F),大横截面积约25 mm2(对侧约11 mm2),回声减弱,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四边孔远端旋肱后动脉于上臂内收内旋位双侧流速及阻力指数未见明显异常,于上臂外展外旋位左侧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较对侧减低(图1G).超声诊断:四边孔综合征.
作者:杨裕佳;刘菊先;邱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强化与病理学分级及免疫组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Gd-BOPTA增强MR扫描的53例HCC患者的MRI及病理学资料,测量HCC肝胆期强化率(CER)、SNR和CNR.依据术后病理分级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CK7、CK19、CD34、Ki-67的表达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病理分级工级HCC患者11例、Ⅱ级27例、Ⅲ级15例,无Ⅳ级患者;不同病理分级HCC之间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CER、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K19阳性组与阴性组、CD34阳性组与阴性组HCC之间肝胆期C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K7和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肝胆期CER、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CC的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CER与CK19或CD34阳性表达有一定关联,肝胆期CER越低,越倾向于预后不良.
作者:李洁;曹吉平;李莉;赵本琦;郑卓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体质量对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弹性和形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产后6~8周的65名足月单胎且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新生儿体质量正常组(A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5~<4.0 kg,n=50)和巨大儿组(B组,新生儿体质量≥4.0 kg,n=15).收集同期健康未育女性60名为对照组.分别于静息及大收缩状态下以腔内超声测量PR前部的厚度,以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测量PR前部的杨氏模量,并分别计算差值.比较3组间PR厚度和杨氏模量的差异.结果 A组、B与对照组间静息和大收缩状态下双侧PR厚度及收缩前后差值、杨氏模量及收缩前后差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对照组、A组、B组依次减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PR的弹性和形态同步改变;妊娠和分娩巨大儿更易造成初产妇PR弹性降低,厚度变薄,收缩功能减低.
作者:刘娟;周爱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毛刺征部位胶原纤维增生程度与预后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术前超声检查证实肿块周边毛刺征,并在超声引导下于毛刺处穿刺活检,根据胶原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将其分为胶原纤维轻度、中度和重度增生.分析乳腺癌超声毛刺征处胶原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与预后因素(癌灶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免疫组化分子标志物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毛刺处胶原纤维组织轻度、中度与重度增生患者间,组织学分级、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增生患者肿瘤组织学分级较高、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者较多.乳腺癌毛刺处纤维组织轻度、中度与重度增生患者之间,雌激素受体(E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增生患者ER表达低,HER-2/neu表达高;而孕激素受体(PR)、Ki-6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乳腺癌毛刺处胶原纤维增生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胶原纤维增生严重提示乳腺癌预后较差.
作者:康亚圣;米成嵘;王文;杨光飞;徐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首次发病且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SZ)青年患者脑灰质体积及神经元生理活动强度变化.方法 收集首次发病且未经治疗的38例SZ青年患者(SZ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DARTEL法分析全脑灰质体积变化,以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fALFF)法分析脑神经元生理活动强度变化,提取组间有差异脑区的数据,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Z患者左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中部灰质体积缩小,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fALFF降低,双侧前扣带回fALFF增高.SZ患者阳性症状评分与首次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34,P=0.03).结论 首次发病的SZ青年患者存在额叶及扣带回灰质结构与功能异常.
作者:邹文锦;李日鹏;黄建伟;黄癸卯;陈俊浩;黄雄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婴幼儿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对45例CCHD患儿行心脏全期相增强扫描,计算获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所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高危组(n=26)与低危组(n=19)患儿Revolution CT左心功能各指标的差异,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功能指标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及LVSV均高于2D--ECHO(P均<0.05),LVEF低于2D-ECHO(P=0.003).Revolution CT与2D-ECHO所测LVESV、LVEDV、LVSV及LVEF之间均呈正相关(r=0.800、0.830、0.871、0.708,P均<0.001).高危组与低危组间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和LV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SV、LVEDV及LVSV是高危CCHD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接受的ED为0.30(0.26,0.35)mSv.结论 Revolution CT可在较低辐射剂量下实现解剖结构与心功能测量的一站式成像,对于CCHD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芳;薛蕴菁;段青;刘元芬;杨哲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者女,45岁,因“颈部正中上方隆起3个月,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左右活动度差”就诊.超声:甲状腺上方可见约25 mm×19 mm混合回声肿块,呈规则的类椭圆形,内部以无回声为主,可见实性低回声区约14 mm×8 mm,其内可见多个点状强回声,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图1A),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未见异常;CDFI示肿块内实性回声区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图1B).超声提示:甲状腺上方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甲状舌管囊肿可能.于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舌管囊肿Sistrunk切除术.术后病理:甲状舌管35 mm×20 mm×20 mm结节,切面呈囊性,内含灰黄清亮液体,壁光滑,内见10 mm×7 mm×7 mm乳头状突起;镜下囊壁间见甲状腺组织,部分呈乳头状生长,细胞核增大呈毛玻璃样,可见核内包涵体及核沟(图1C).病理诊断为甲状舌管乳头状癌.
作者:刘士龙;罗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我国新生儿缺陷的发病率约为5.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居首位,肢体、唇裂畸形次之,“海豹肢”畸形较少见[1-2].本研究报道4胎“海豹肢”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孕中早期超声诊断“海豹肢”畸形的能力.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诊断、并经引产证实的4胎“海豹肢”畸形胎儿的声像图资料.4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且均为男胎,明确诊断时孕周分别为14+5周(胎儿1)、14+6周(胎儿2)、15+2周(胎儿3)和16+1周(胎儿4);其中胎儿1和胎儿2父母均有吸毒史,胎儿1母体同时有服用避孕药史,胎儿3母体有吸毒史,胎儿4母体有服用避孕药史.
作者:安鹏;尹家保;王瑜;刘伟超;曾鹤;杨娟;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