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ADC值变化

朱晴;陈基明;颜秀芳;邢滔;李周丽;张爱娟

关键词:子宫,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月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ADC值的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绝经前和绝经后因子宫以外的盆腔器官病变接受MR检查的女性患者78例,根据其月经状态分为月经期(n=18)、卵泡期(n=20)、黄体期(n=20)和绝经后(n=20).在ADC伪彩图中测量子宫各层结构(内膜、结合带、肌层)的ADC值,分析并比较不同结构、不同月经状态下子宫ADC值的差异.结果 相同月经状态下,子宫内膜、结合带、肌层间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子宫肌层、内膜、结合带ADC值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各层结构在不同月经状态的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内膜ADC值在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绝经后与月经期、黄体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合带ADC值在月经期、卵泡期与黄体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绝经后与黄体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ADC值在绝经后与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各层结构ADC值变化较大.利用ADC值评判子宫疾病时,应考虑不同月经状态下的基线ADC值变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四边孔综合征1例

    患者男,42岁,以“无诱因左上肢出现外展及上举困难、左肩外侧麻木1年余,发现左肩较对侧萎缩1个月”就诊.查体:左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肩外侧皮肤针刺痛减退,四边孔处压痛,肩外展肌力明显下降(肌力Ⅲ级).肌电图:左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三角肌有纤颤电位.超声:左侧三角肌及小圆肌较对侧变薄(图1A~1D),三角肌大厚度约14 mm(对侧约26 mm),小圆肌大厚度约15 mm(对侧约19 mm),回声增强,肌纹理显示欠清,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侧四边孔区腋神经较对侧增粗(图1E、1F),大横截面积约25 mm2(对侧约11 mm2),回声减弱,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四边孔远端旋肱后动脉于上臂内收内旋位双侧流速及阻力指数未见明显异常,于上臂外展外旋位左侧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较对侧减低(图1G).超声诊断:四边孔综合征.

    作者:杨裕佳;刘菊先;邱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诊断致密型乳腺内病变

    目的 探讨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76例乳腺病变患者,均为致密型乳腺,分别采用FFDM、DBT、FFDM联合DBT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FFDM、FFDM联合DBT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FFDM与DBT对致密型乳腺内结构扭曲、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检出率及对病灶边缘特征的显示情况.结果 176例中,良性病变83例,恶性病变93例.单纯采用FFDM及以FFDM联合DBT鉴别致密型乳腺内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分别为77.42%(72/93)、90.32%(84/93),特异度分别为55.42%(46/83)、71.08%(59/83),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885.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内恶性肿块型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1.43%(57/70)、92.86%(65/70),特异度分别为56.52%(26/46)、76.09%(35/46),AUC分别为0.787、0.895.恶性肿块中,FFDM、DBT对毛刺征的检出率分别为31.43%(22/70)、54.29%(3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67,P=0.006).DBT检出结构扭曲22例,FFDM仅检出其中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704,P<0.001).FFDM及DBT对原位癌的检出率均为84.62%(11/13);对浸润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7.22%(61/79)、92.41%(7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75,P=0.008).结论 对于致密型乳腺,DBT可提高病变检出率,FFDM联合DBT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作者:魏瑶;芦春花;李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完全性动脉血管环合并肺动脉交叉1例

    患儿男,2个月,因“间断皮肤、口周青紫28天”入院.查体:口周及鼻根青紫,心前区可闻及杂音(3/6级).实验室检查:氧饱和度为88%.心脏超声:右心增大,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探及一个管状结构,多切面扫查未能在同一切面内同时显示左、右肺动脉(图1A),左肺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权右上方,右肺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杈左下方,主动脉弓、降部向右异常走行.超声提示:①肺动脉交叉;②动脉导管未闭;③主动脉右弓右降.

    作者:徐莉力;穆晶晶;杨华睿;童明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脾扭转1例

    患儿男,17岁,因“间断腹痛、呕吐4天”入院.查体:左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脾肋下2 cm,肝未触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4.64×109/L,血红蛋白142 g/L,血小板60×109/L,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9%.CT:平扫见脾脏明显肿大、下移,脾脏上下极反转、倒置,实质密度尚均匀(图1A);增强扫描见脾动、静脉呈旋涡状改变,脾实质未见明显花斑样强化(图1B、1C).CT诊断:考虑脾扭转.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脏瘀血、肿大,约30 cm×25 cm×10 cm,边缘粗钝,全脾均呈暗红色,质地脆,易出血;脾蒂水肿、增粗,呈暗红色,扭转约180°.

    作者:刘敏;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

    目的 探讨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35例(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33例(腺淋巴瘤组).术前行常规MR扫描,应用MaZda软件于轴位T2WI上肿瘤所有层面沿肿瘤边界勾画ROI,行直方图分析,所获参数包括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比较2组间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2种肿瘤的价值.结果 多形性腺瘤组与腺淋巴瘤组间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0、50、90、99百分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57、0.771、0.776、0.661、0.780、0.781、0.738(P均<0.05).以平均值鉴别2种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86%和72.73%;方差为72.73%和74.29%;偏度为84.85%和65.71%;峰度为69.70%和74.29%;第10百分位数为60.61%和82.86%;第50百分位数为72.73%和82.86%;第90百分位数为60.61%和94.29%;第99百分位数为85.71%和57.58%.结论 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具有较高价值,其中第50、90百分位数的诊断效能较高.

    作者:高鑫;程敬亮;文宝红;张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肝脏原发性黑色素瘤1例

    患儿男,12岁,因“右上腹胀痛2年,加重10天”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球蛋白18.7 g/L,肝功能生化指标未见异常.超声:肝体积增大,右后叶可探及6.2 cm×4.2 cm略混杂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形态规整,以强回声为主,内可见无回声影且交织成“网状”(图1A).CT:平扫示肝体积增大,右后叶见5.9 cm×4.2 cm混杂密度肿物,边界尚清晰,内可见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物呈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晰,强化程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图1B);门静脉期肿物强化减弱;延迟期肿物趋于均匀强化,与肝实质分界不清(图1C).影像学诊断:考虑肝血管瘤.

    作者:胡国翠;刘海峰;赵小菊;许永生;张跃;郭转转;雷军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特征及与脑静脉血氧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 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特点及其与脑静脉血氧含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RRMS患者(RRMS组)及5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SWI.应用SPIN软件生成并处理滤过后相位图,测量双侧大脑内静脉(ICV)、大脑中深静脉(DMCV)、双侧基底静脉(BV)、丘纹上静脉(STV)及双侧尾状核头(HCN)、苍白球(GP)、壳核(PUT)、丘脑(THA)、黑质(SN)及红核(RN)的相位值.结果 除双侧THA及右侧RN相位值外,RRMS患者双侧HCN、GP、PUT、SN及左侧RN相位值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RRMS组BV、DMCV与左侧PUT(r=0.41、0.44,P均<0.05)、右侧PUT相位值呈正相关(r=0.38、0.43,P均<0.05),ICV与左侧PUT相位值呈正相关(r=0.37,P=0.01).结论 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沉积明显增高,且与脑内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铁利;唐乐梅;宋清伟;刘宇卉;苗延巍;伍建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MR扩散功能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我国前列腺癌(PCa)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男性健康.MRI是诊断PCa的常用影像学方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MR扩散功能成像已在PCa诊断及分期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MR扩散功能成像诊断PC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丹;刘爱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左心功能

    目的 探讨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婴幼儿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对45例CCHD患儿行心脏全期相增强扫描,计算获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所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高危组(n=26)与低危组(n=19)患儿Revolution CT左心功能各指标的差异,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功能指标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及LVSV均高于2D--ECHO(P均<0.05),LVEF低于2D-ECHO(P=0.003).Revolution CT与2D-ECHO所测LVESV、LVEDV、LVSV及LVEF之间均呈正相关(r=0.800、0.830、0.871、0.708,P均<0.001).高危组与低危组间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和LV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SV、LVEDV及LVSV是高危CCHD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接受的ED为0.30(0.26,0.35)mSv.结论 Revolution CT可在较低辐射剂量下实现解剖结构与心功能测量的一站式成像,对于CCHD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芳;薛蕴菁;段青;刘元芬;杨哲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MSCT评估胃肠道间质瘤转移风险

    目的 探讨MSCT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经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转移发生率将患者分为低转移风险组(转移风险<10%)和高转移风险组(转移风险≥10%).比较2组影像学特征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像学特征与转移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118例GIST中,低转移风险组78例,高转移风险组40例.2组肿瘤位置、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坏死程度、有无溃疡、边界是否清晰、有无肿瘤血管影、强化程度及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肿瘤有无出血、钙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95%CI(2.675,201.134),P=0.004]是预测GIST高转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AUC=0.76(P<0.001),阈值为4.45 cm时其预测GIST高转移风险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50%、75.60%.结论 MSCT可通过影像学特征反映GIST转移风险,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作者:冯秋霞;孙娜娜;刘畅;张海龙;徐迅;孙书文;刘希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比Star-容积内插屏气检查序列与常规容积内插屏气检查序列胎儿脑图像质量

    目的 对比分析Star-容积内插屏气检查(Star-VIBE)序列及常规容积内插屏气检查(VIBE)序列胎儿脑图像质量.方法 对81名妊娠中晚期孕妇分别行Star-VIBE序列(自由呼吸)及常规VIBE序列MR体部扫描,比较2种序列图像中胎儿基底核及脑白质部位SNR及CNR,并比较胎儿脑沟回、基底核及丘脑、脑室系统、小脑及脑干部位2种序列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胎儿基底核及脑白质部位Star-VIBE序列图像的SNR、CNR均高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1).胎儿脑沟回、基底核及丘脑、脑室系统、小脑及脑干部位Star-VIBE序列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1).结论 Star-VIBE序列扫描获得的胎儿脑图像质量好于常规VIBE序列,显示胎儿颅内结构更清晰.

    作者:明星;杨艳;田冲;曾宪春;王少彧;王荣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双源CT碘浓度及Overlay值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扫描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在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术前接受双源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资料,测量病灶及转移淋巴结碘浓度、Overlay值.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将胃癌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分为分化良好组(病理结果为高分化、中高分化、中分化)与分化不良组(病理结果为中低分化、低分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碘浓度、Overlay值;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的效能.结果 46例胃癌病灶中分化良好组15例,分化不良组31例;73枚转移淋巴结中分化良好组24枚,分化不良组49枚.分化不良组胃癌、转移淋巴结碘浓度为(2.12±0.72)mg/ml和(1.85±0.67)mg/ml,Overlay值为(37.32±13.18)HU和(32.24±12.10)HU,均高于分化良好组(P均<0.05).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诊断胃癌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99、0.745(P=0.001、0.008),诊断转移淋巴结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87、0.733(P<0.001、P=0.001).结论 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对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价值,可为术前评估其分化程度提供依据.

    作者:杨泠;袁欣;瞿姣;宋琦;赵卫;杨亚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完全3D打印技术制作MRI质量控制体模

    目的 设计并完全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测量精度高、制作速度快的MRI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体模.方法 设计符合MRI质量控制标准的体模整体和测试组件.采用设计制图软件Pro/Engineer,通过工程制图,设计出MRI质控体模的各模块和外壳的3D模型;导出STL格式文件,并采用3D光敏成型打印机(LITE600HD)整体打印并组装.采用1.5T MR成像系统对体模进行测试.结果 星形测试模块测得相位编码方向极限分辨率为6.55 LP/cm,频率编码方向为4.19 LP/cm.几何畸变测试模块测量图像畸变率为9.94%.层厚测试模块实际计算层厚为5.63~6.51 mm,偏差为+1.51 mm,图像纵横比为0.984.结论 通过3D打印制造MRI质量控制体模测试精度高,成本低,加工速度快,能够满足MRI日常质控和定制化体模的需要.

    作者:张福全;张涛;徐龙春;陈迢;鲁雯;邱建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FBNO)的价值.方法 收集27例FBNO患者(FBNO组)和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接受经会阴超声检查及SWE.观察2组的超声表现,测量并比较2组膀胱颈前唇、后唇厚度及杨氏模量值平均值(Emcan)和大值(Emax).结果 FBNO组膀胱颈前唇、后唇厚度分别为(0.64士0.08)cm和(0.68±0.09)cm,对照组分别为(0.45士0.07)cm和(0.51±0.07)c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20、7.231,P均<0.001).FBNO组膀胱颈Emean、Emax分别为(27.20±8.63)kPa和(51.20±12.31)kPa,对照组分别为(15.30±3.62) kPa和(29.20±8.73)kPa,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04、7.407,P均<0.001).结论 SWE能定量反映膀胱颈硬度,对诊断FBNO有一定价值.

    作者:钱铭钦;苏畅;赵霞;王雪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非穿透性阴茎损伤的超声表现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阴茎损伤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非穿透性阴茎损伤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 14例阴茎折断,超声可见其中13例阴茎白膜破裂;1例白膜周边低回声区,未见明确白膜连续性中断.1例尿道海绵体破裂并尿道断裂及尿道海绵体动静脉破裂,超声可见阴茎尿道线状高回声连续性中断.1例阴茎海绵体血肿,超声可见双侧海绵体内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的高回声区.2例阴茎背深静脉损伤,超声可见阴茎白膜与Buck筋膜之间均匀低回声区.3例阴茎海绵体动脉假性动脉瘤,超声可见一侧阴茎海绵体内不规则无回声区.结论 超声不仅可评价阴茎折断、阴茎海绵体和尿道海绵体损伤,还能检测阴茎血管损伤,为非穿透性阴茎损伤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李进兵;彭雄强;郑德全;林勇;唐恬恬;刘晓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携IR780碘化物液态氟碳纳米粒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双模态成像

    目的 制备携带IR780碘化物的液态氟碳纳米粒(IFNPs),观察其体外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效果.方法 以羟基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COOH)、IR780碘化物和全氟戊烷(PFP)为原料,采用双乳化法制备PLGA包裹的纳米粒IFNPs.以光学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其一般物理特性;以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分析其粒径大小、分布及表面电位;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IFNPs中IR780的包封率;观察IFNPs体外光声成像和超声成像的能力.结果 成功制备出IFNPs,其形态规则,大小均一,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外壳黑色、内部灰白色的球形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纳米粒表面光滑.IFNPs粒径为(241.87±3.47)nm,电位为(-0.766±0.096)mV,IR780包封率为(90.38±0.48)%.随IFNPs浓度增加,体外光声成像及超声成像效果均显著增强.结论 携带IR780碘化物的液态氟碳纳米粒造影剂制备成功,可用于体外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

    作者:刘明珠;张萍;王志刚;曹阳;郭丹;谭米肖;汪星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肝细胞癌MRI钆贝葡胺增强肝胆期与病理学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强化与病理学分级及免疫组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Gd-BOPTA增强MR扫描的53例HCC患者的MRI及病理学资料,测量HCC肝胆期强化率(CER)、SNR和CNR.依据术后病理分级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CK7、CK19、CD34、Ki-67的表达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病理分级工级HCC患者11例、Ⅱ级27例、Ⅲ级15例,无Ⅳ级患者;不同病理分级HCC之间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CER、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K19阳性组与阴性组、CD34阳性组与阴性组HCC之间肝胆期C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K7和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肝胆期CER、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CC的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CER与CK19或CD34阳性表达有一定关联,肝胆期CER越低,越倾向于预后不良.

    作者:李洁;曹吉平;李莉;赵本琦;郑卓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ADC值变化

    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ADC值的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绝经前和绝经后因子宫以外的盆腔器官病变接受MR检查的女性患者78例,根据其月经状态分为月经期(n=18)、卵泡期(n=20)、黄体期(n=20)和绝经后(n=20).在ADC伪彩图中测量子宫各层结构(内膜、结合带、肌层)的ADC值,分析并比较不同结构、不同月经状态下子宫ADC值的差异.结果 相同月经状态下,子宫内膜、结合带、肌层间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子宫肌层、内膜、结合带ADC值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各层结构在不同月经状态的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内膜ADC值在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绝经后与月经期、黄体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合带ADC值在月经期、卵泡期与黄体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绝经后与黄体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ADC值在绝经后与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各层结构ADC值变化较大.利用ADC值评判子宫疾病时,应考虑不同月经状态下的基线ADC值变化.

    作者:朱晴;陈基明;颜秀芳;邢滔;李周丽;张爱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心动图预测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

    目的 建立以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AMVSD)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为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预测AMVSD自然闭合的价值.方法 选取66例经我院超声科诊断为AMVSD的患儿,根据是否自然闭合将其分为自然闭合组(n=38)和未闭合组(n=28),测量间隔膜部瘤的基底宽度、膨出高度、破口宽度和破口数量,计算基底宽度/膨出高度比值、破口宽度/基底宽度比值及多破口占比.记录患儿身高及体质量,计算其体表面积,以体表面积校正基底宽度(基底宽度/体表面积)、膨出高度(膨出高度/体表面积)和破口宽度(破口宽度/体表面积).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及其产生的Logit (P)的ROC曲线,评价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 2组体表面积(X1)及破口宽度/体表面积比值(X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10.986+21.484X1 +0.278X2(x2=19.67,P<0.001);回归模型预测AMVSD自然闭合的准确率为74.24%(49/66).ROC曲线的AUC为0.801±0.054(P<0.001),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 联合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较精准地预测AMVSD的自然闭合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张昕彤;李欣洋;任卫东;宋光;王南;崔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海豹肢”畸形胎儿产前超声表现

    我国新生儿缺陷的发病率约为5.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居首位,肢体、唇裂畸形次之,“海豹肢”畸形较少见[1-2].本研究报道4胎“海豹肢”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孕中早期超声诊断“海豹肢”畸形的能力.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诊断、并经引产证实的4胎“海豹肢”畸形胎儿的声像图资料.4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且均为男胎,明确诊断时孕周分别为14+5周(胎儿1)、14+6周(胎儿2)、15+2周(胎儿3)和16+1周(胎儿4);其中胎儿1和胎儿2父母均有吸毒史,胎儿1母体同时有服用避孕药史,胎儿3母体有吸毒史,胎儿4母体有服用避孕药史.

    作者:安鹏;尹家保;王瑜;刘伟超;曾鹤;杨娟;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