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及癌前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张秋寅;张国梁;靳文杰

关键词:胃癌, 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摘要:目的:测定幽门螺杆菌在萎缩肠化生胃炎,异型增生及胃癌中感染情况,探讨Hp与它们的相关性.方法:萎缩肠化生胃炎(A组)患者342例,异型增生(B组)229例,胃癌患者(C组)298例,采用Hp抗体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 - IgG抗体.结果:肠化生患者较非肠化生胃黏膜中的Hp感染多见.异型增生和胃癌的Hp感染率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异型增生和胃癌两者间的Hp感染率亦存在差异(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萎缩肠化生胃炎及异性增生较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癌变的差异性显著,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癌5年生存期显著短于非感染者,P<0.05.结论:Hp感染与萎缩肠化生胃炎,异型增生及胃癌有密切相关性,并缩短萎缩肠化生胃炎,异型增生癌变时间,缩短胃癌5年生存时间.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奥正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5例老年晚期胃腺癌患者中,19例为初次化疗患者,15例为曾接受术后化疗,31例为未手术而接受过化疗的患者.紫杉醇80mg/m2 d1,d8,静脉滴注3小时;奥沙利铂85 mg/m2 d2;21天为1个周期.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后进行评效,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1例,有效率为49.2%,临床控制率为87.7%.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脱发,关节肌肉疼痛及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常占国;徐全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Kaposi's肉瘤中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Kaposi's肉瘤中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基因(TGF-βRⅡ)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Kaposi's肉瘤组织和30例皮肤良性血管瘤组织中TGF-βRⅡ的表达.结果:TGF-βRⅡ基因在Kaposi's肉瘤真皮瘤体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6.7% (14/30),在血管瘤真皮瘤体中表达阳性率为66.7% (20/30),(P<0.05).TGF-βRⅡ基因在Kaposi's肉瘤表皮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3.3%( 19/30),在血管瘤表皮中为53.3% (16/3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RⅡ基因在真皮瘤体中的表达与Kaposi's肉瘤的发生相关.

    作者:邹云敏;张德志;靳颖;郭芳;普雄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C-erbB-2的关系

    目的:对比研究Ki67基因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Ki67与C- erbB -2基因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0例乳腺癌标本(273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47例为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及C- erbB -2的表达.结果:较之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为过表达(P<0.01).同时Ki67与C- erbB -2的表达强度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升高.

    作者:陈楠;党诚学;王晓燕;宋张骏;陆建荣;韩丕华;赵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地西他滨20mg/m2·d,静脉滴注,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连续5天,至少连续2疗程,观察MDS患者病程的改变、生存质量和血液学指标等.依据NCICTCAE标准判断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例CR、1例PR、2例获得血液学改善,输血频次减少;上述4例治疗有反应的MDS患者均在随访中,目前尚未转为急性白血病;5例患者疾病进展,2周期治疗后,输血频次无明显减少,复查骨髓细胞学呈低增生性,且原始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其中有2例MDS - RAEB 2 IPSS评分为高危患者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短期内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与其他强烈化疗方案相比,安全性强,化疗相关死亡率低,不良反应易于处理.

    作者:谭振清;罗自勉;周新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rHuEpo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rHuEpo对原代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分为4组:异位内膜细胞缺氧组、正常内膜细胞缺氧组、异位内膜细胞rHuEpo干预组(浓度50mIU/ml)、异位内膜细胞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活性,Epo - 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Epo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rHuEpo干预组细胞生长趋势好于单纯缺氧组细胞,凋亡比率较低(5.3%).缺氧处理后,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产生较高浓度的Epo( 14.2±1.7) mIU/rnl,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9.1±1.5mIU/ml,q=13.48,P<0.01).结论:rHuEpo可以抑制缺氧诱导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缺氧可以诱导子宫内膜细胞Epo表达增高.

    作者:孙芳琴;曹引丽;张愽;蔡国青;辛晓燕;王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对人肺癌H460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抑制肺癌H46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肺癌H460瘤株种植于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模型,用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静脉注射,对抑制荷瘤动物肿瘤生长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荷瘤动物肿瘤生长作用;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抑瘤生长作用与依托泊苷注射液比较无明显差异.对血液WBC和脏器损伤轻于依托泊苷注射液.结论: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治疗肺癌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耐受性好的特点.

    作者:武珊珊;郑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RAF1与SWH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在头颈部鳞癌中的作用

    SWH信号通路是在果蝇与脊椎动物之间共同存在的保守信号通路.SWH信号通路在果蝇与脊椎动物的器官发育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维持生理平衡的过程中的压力信号激发STK3.当STK3被过度表达时会引起细胞凋亡.RAF1有抑制STK3的作用.通过RNAseq和微阵列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RAF1与TP73在头颈部鳞癌中的关系,可以看出RAF1与SWH信号通路的关系在头颈部鳞癌中可能的作用.

    作者:王燕一;史琦;张蕾;步荣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肝细胞肝癌COMMD1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组织COMMD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MMD1在正常肝组织及肝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OMMD1在肝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COMMD1低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及TMN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但其表达与肿瘤是否有血管浸润无关(P>0.05).结论:肝细胞肝癌COMMD1表达显著降低,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发展有关,可为判断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提供参考.

    作者:林哲绚;韩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PT-11联合草酸铂、5-FU方案二线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CPT- 11联合草酸铂、5- FU作为二线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5例晚期卵巢癌一线治疗失败后,行二线化疗.具体方案为草酸铂85mg/m2,iv gtt,d1,8,15;5- FU 600mg/m2,iv gtt d1-5;CPT - 11 60mg/m2,iv gtt,d2.9、,6.28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25例,其中CR 7例,PR 5例,SD 6例,PD 7例,临床获益率72%.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肝脏损害、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等.结论:CPT- 11联合草酸铂、5- FU方案二线治疗晚期卵巢癌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徐萍萍;肖梅;陈赛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早期诊断和预警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 L3)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和对高危人群的预警作用.方法:分别用微量离心柱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76例治疗前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5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AFP-L3和AFP.并对其中的62例慢性肝病患者跟踪随访两年,动态监测AFP - L3.结果:肝癌组的AFP - L3敏感性和中位水平分别为84.09%和16.85,高于良性肝病组(P<0.05).20< AFP< 200 ng/ml时AFP - L3的敏感性为74.36%,特异性为74.64%.AFP - L3的阳性率和水平与肝癌分期和肿瘤大小相关.随着肝癌分期的升高和肿瘤大小的增大而升高,Ⅰ期肝癌和小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0.87%和66.67%.随访的23例AFP - L3持续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癌发生率为47.83%,进展时间平均3.15个月.结论:AFP - L3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的预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燕;林莺莺;胡敏华;陈岩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GRT加速器剂量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的:我们对我科新投入临床使用的IGRT加速器系统(包括CMS治疗计划系统、网络、加速器等)进行剂量验证的实际测量,检查治疗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的准确性.方法:根据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的验证计划,通过网络传输至加速器,使用现场剂量仪等对验证计划剂量进行实际测量,并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检查分析,确定其剂量准确性范围、误差及产生的原因.结果:经过对实际测量结果的分析、比较,发现实际测量结果与TPS计算剂量误差>2%.经过对整个系统的检查、分析,终确定误差偏大的原因是TPS在剂量计算过程中将电离室等效为空气所致.结论:对于我们所使用的CMS治疗计划系统,凡是涉及到电离室的验证计划,在剂量计算过程中,电离室应等效为水.

    作者:钱建升;李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44例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9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2.5±0.3)h及(2.1±0.4)h(P>0.05);出血量分别为(120 ±8)ml及(220±10)ml(P <0.05);并发症分别为13%及20%(P<0.05);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2)枚及(17±3)枚(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52.5±6.5)h及(81.2±9.0)h(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8.3±1.6)d及(11.2 ±2.7)d(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根治效果同开腹手术,术中Trocar位置的选择、Toldt间隙及骶前间隙的辨别、对肿瘤的包裹隔离,是进一步完善手术的必要步骤.

    作者:张博;梁民;蒙锦莹;姚博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34例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疗程后分别评价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56+的变化.结果:34例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后CD3+、CD4+明显增加,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CD8+减少,CD56+稍增加,无显著性差异.生活质量改善:27例(79.41%).提高10分者9例(26.47%);提高20分者10例(29.41%);提高30分者8例(23.53%).稳定:4例(11.76%).减退:3例(8.82%).结论:晚期肺癌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东兴;卢宜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靶向survivin的shRNA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靶向survivin的shRNA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具有互补序列的能够编码短发卡RNA (shRNA)的双链寡核苷酸并构建pSilence2.1真核表达质粒,经稳定转染QBC939细胞后对转基因后胆管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观察.结果:neo基因稳定表达于转染阳性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的QBC939细胞中.RT -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shRNA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抑制survivin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6.2%和61.8%.细胞计数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转染细胞生长速度及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减低(P<0.01).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显示转染细胞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DNA ladder、透射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定量研究显示转染细胞凋亡比明显增多.结论:靶向sur-vivin的shRNA能有效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通过增加细胞凋亡在体外抑制人胆管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卢昕;郑启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结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目的:探讨人结肠上皮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结肠功能及相关疾病提供细胞模型.方法:人正常结肠黏膜取自结肠癌病人手术切除的癌旁正常组织,运用胶原酶和嗜热菌蛋白酶消化分离,接种于适当培养液内,根据成纤维细胞贴壁时间的差异并运用胶原酶来纯化.结果:联合运用Ⅰ、Ⅳ型胶原酶和嗜热菌蛋白酶消化可分离出健全绒毛隐窝单位,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可长出单层不规则形细胞,经鉴定为人结肠上皮细胞.结论:使用合适的方法及培养液,可以分离培养出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

    作者:张伟平;聂占国;代忠明;热合曼;游云;雷婷;陈红;张新;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腿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ASPS进行大体、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9岁,肿瘤发生于宫颈.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细胞巢之间可见窦状血管分隔,瘤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结论:ASPS是一罕见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可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高福平;魏谨;马平;孙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icroRNA与乳腺癌干细胞

    乳腺癌干细胞是导致乳腺癌复发、转移和耐药的根源之一.microRNA( miRNAs)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可与靶mRNA的3'UTR区域结合而导致该mRNA分子的翻译受到抑制,参与多种生物功能的调节.近研究发现,miRNAs参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化、自我更新等生物学特性的调控.MiRNAs可以作为乳腺癌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作者:吕沐天;于海;张杉杉;孙明立;魏敏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胆管癌中微卫星不稳定的变化

    目的:探讨胆管癌中微卫星不稳定( MSI)的变化.方法:肝外胆管癌标本70例、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组织40例,饱和氯化钠法提取组织DNA,PCR - SSCP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MSI,根据规定标准判定microsatellite stable (MSS),low - frequency MSI( MSI - L)和high - frequency MSI( MSI - H),计算总MSI率.结果:在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组织、胆管癌(无转移)、胆管癌(区域淋巴结或局部/远处转移)中MSI率分别为5.0%、21.1%、37.5%,高中分化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中MSI率分别为32.6%、22.2%.结论:MSI与胆管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姚旭;孟令勤;刘源;刘金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扁桃体上皮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扁桃体上皮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 sarcom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超微结构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扁桃体的上皮样FDC肉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女性,55岁.咽部不适感2年,近期症状加重而就诊.术中见左扁桃体肿大伴有糜烂.临床考虑为恶性淋巴瘤.镜下见瘤细胞形态较一致,由大上皮样细胞组成,未见梭形瘤细胞.瘤细胞境界不清,丰富的嗜酸性胞质,空泡状核,核仁明显.瘤细胞间散在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弥漫性表达vimentin、CD21、CD23、CXCL13和D2 - 40.电镜观察于瘤细胞胞浆内可见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少量由桥粒连接的细胞突,明显的椭圆形核及核内的大核仁.肿块切除后随访4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扁桃体上皮样亚型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非常罕见.诊断时应与多种具有上皮样形态的肿瘤鉴别.

    作者:吴海波;陈柯;胡闻;王晓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清CA199和CE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A199和CE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3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液CA199和CE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A199和CEA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肿瘤中的阳性率.结果:CA199和CEA在胰腺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4.5%和27.3%、肝癌为29.8%和10.1%、结直肠癌为18.7%和25.8%、胃癌为14.5%和8.7%、食管癌为5.9%和3.4%.结论:CA199和CEA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肿瘤中表达不同,胰腺癌中表达高,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中表达次之,在食管癌中表达较低.

    作者:闫书印;代丽;李勇;平焕霞;柳瑛;袁彬;施常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