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60例临床观察

陈州华;周胜涟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癌痛,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评价镇痛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对于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滴定方法:起始剂量为10mg,给药1小时后评估镇痛效果,反复滴定,直至NRS 0-3分,维持此剂量,每12小时口服1次.出现爆发痛,予以前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总固定量的10%-20%.阿片耐受的患者,则将前24小时的累积剂量换算成短效阿片(每4小时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50%-100%剂量.结果: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在20-760mg/天之间,平均剂量154.3mg/天,滴定达有效剂量的平均天数为2.5天.疼痛总缓解率95.0%,其中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4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分别为92.9%、93.8%.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sf-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分析Rsf-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Rs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有84%(21/25)肺癌组织病例中Rsf-1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对应的正常肺组织(P<0.001),肿瘤组织中Rsf-1的mRNA平均值是其癌旁正常肺组织均值的2.37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8.4% (67/98)病例存在Rsf-1蛋白过表达,其过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原发肿瘤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肺癌的低分化和高p-TNM分期呈正相关(P=0.001;P=0.020).结论:肺癌中存在Rsf-1基因的扩增和蛋白的高表达,并与低分化和高p-TNM分期相关.

    作者:张秀伟;谢玲玲;郝凤霞;付琳;董千泽;李庆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妇科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治疗妇科中度至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5例妇科癌痛患者开始剂量每12小时30mg,按VAS观察法治疗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74.4%的患者平均日剂量≤90mg.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控制妇科中重度癌痛总体有效率为90.66%.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001).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和头晕.结论: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治疗妇科中度至重度癌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臧家兰;山长平;杨娅;孔凡华;李雪芹;王军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乙酰肝素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新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细胞穿越由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基底膜组成的屏障.乙酰肝素酶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的转移和增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以乙酰肝素酶为靶点的肿瘤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乙酰肝素酶的抑制剂的研究已为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就目前已有的乙酰肝素酶抑制剂,包括肝素及其类似物、硫酸寡聚糖及寡聚糖类似物、抗乙酰肝素酶中和抗体、靶向乙酰肝素酶基因RNA干扰以及一些相关的天然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罗雅玥;田素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负载奥沙利铂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抗肿瘤效果研究

    目的:采用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mPEG-PLGA)二亲嵌段共聚物为载体,制备负载奥沙利铂的纳米粒子(nanoparticle,NP),全面考察其性质及体内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双乳化挥发法,制备奥沙利铂载药纳米粒子,考察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径分布、稳定性、体外释放特性及体内抗肿瘤效果等性质.结果:所制得奥沙利铂纳米粒子为较规则的圆球形,平均粒径200.6-242.1 nm,稳定性实验提示其稳定性良好;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5.62±1.27)%和(3.21±0.02)%,体外释放曲线显示了奥沙利铂纳米粒子良好的缓释特性.体内实验中,相比对照组和空白组,纳米粒子组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相对裸药组能明显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且能够延长小鼠的平均生存期.结论:实验结果为肿瘤“带瘤生存”的治疗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作者:殷婷;张西志;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TEN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107例大肠病变组织标本PTEN的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等级相关的秩和检验分析PTEN在大肠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即在大肠正常组织、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中PTEN蛋白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是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PTEN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PTEN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和浸润转移相关.

    作者:田华;宋于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将腔镜技术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在腔镜辅助下手术(研究组)和传统手术(对照组)治疗,在疗效、美容效果、合并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两组均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手术—甲状腺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两组患者经5-36个月的随访均无复发和转移;在手术切除范围相同的情况下,手术时间上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延长,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术后引流量研究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5);美观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美容效果明显,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劣于传统手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徐荣;安媛;程卫;梁秦龙;王子璋;郭晓东;李树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EGFR、Cyclin 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细胞周期素A(Cyclin 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胃上皮组织和58例初治胃癌组织中EGFR、Cyclin A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正常胃组织未见EGFR及Cyclin A的阳性染色,EGFR与Cyclin 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48.3%.正常组织EGFR和Cyclin A表达与胃癌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EGFR、Cyc-lin A均与血管累犯正相关,此外,EGFR还与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Cyclin A还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EGFR与Cyclin 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EGFR和Cyclin A在胃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其发生发展过程有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靶点.

    作者:赵坤;姚型锋;黄俊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发性甲状腺癌再次手术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复发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38例、滤泡状癌14例及髓样癌4例,对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接受再次手术的患者中,36例病理证实为癌残留(64.3%),颈部淋巴结转移24例(42.9%),术后喉返神经损伤2例(3.6%),甲状旁腺损伤致低钙血症6例(10.7%).结论:甲状腺癌初次手术的部分腺体残留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应采取规范和积极的治疗方式.

    作者:邵渊;白艳霞;张少强;姚小宝;冯思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0T MR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有无微浸润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3.0T MR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有无微浸润中的价值.方法:研究纳入了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52例导管原位癌,按照病理结果分为两组,即单纯导管原位癌组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组.对两组病变的多期动态增强表现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强化形态、内部强化特点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对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的影像学征象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导管样强化多见于单纯导管原位癌组(P=0.01);节段样强化和肿块样强化多见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组(e=0.04,0.03);点簇样强化多见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组(P=0.02);均匀性强化多见于单纯导管原位癌组(P=0.04).速升平台型曲线多见于单纯导管原位癌组(P=0.04),速升缓降型曲线多见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组(P=0.03).病变强化形态的鉴别诊断价值要高于内部强化特点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为76.5%、70.2%和67.7%.结论:3.0T MR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导管原位癌有无微浸润,尤其病变的强化形态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作者:李相生;李德昌;王萍;祝红线;樊红霞;宋云龙;方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Bcl-2和Bag-1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B细胞淋巴瘤-2(B-cell leukemia-2,Bcl-2)和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l,Bag-1)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强度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肝外胆管癌组织及30例胆囊管组织中Bcl-2和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l-2和Bag-1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8.0%、70.0%)均高于胆囊管组织(43.3%、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和Bag-1的表达程度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Bcl-2和Bag-1的表达呈一致性.结论:Bcl-2和Bag-1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Bag-1可能协同Bcl-2参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两者的表达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作者:王鹤令;周品一;陈安杰;刘鹏;张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康复新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后具备放疗指征的直肠癌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放疗期间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康复新保留灌肠);对照组28例(放疗期间行康复新保留灌肠).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康复新保留灌肠对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以0、1级急性直肠炎为主,且多出现在放疗疗程后期,未出现3级直肠炎;而对照组出现3级直肠炎2例.实验组0、1级反应发生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康复新保留灌肠能显著减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作者:李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及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将40例确诊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帕米膦酸二钠组(20例)、唑来膦酸组(20例).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6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4h;唑来膦酸注射液4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20min.两组均每4周给药1次,共2次给药.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血碱性膦酸酶(AKP)、血钙的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组的获益率分别为90%及8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未发生下颌骨坏死.2组治疗后AKP及血钙均明显下降(P<0.05).2组病人的住院时间(P>0.05)及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应用于本研究中的肺癌病人,在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益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茹恬;王立峰;孟谊;程磊;刘芹;杨杨;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肿瘤化学治疗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化学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有生育期能力的恶性肿瘤女性患者进行肿瘤化学治疗,于治疗前进行卵泡期的基础性激素检测,观察治疗后月经变化,6个月后再次进行性激素检测,对比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结果:化疗前患者性激素基本正常,化疗后75%(24/32)患者出现月经改变.28% (9/32)患者出现闭经,6个月后,患者的月经周期基本恢复.复查性激素,雌二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肿瘤化学治疗对卵巢功能有一定损伤.

    作者:李毅;樊晓宇;王华;姚俊涛;袁意桥;袁彬;施常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OCS3结构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SOCS3是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负反馈调节因子之一,由SOCS盒、SH2结构域和激酶抑制区三个部分组成.SOCS3参与了体内多种信号分子转导的调控.本文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对其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尚存在的问题进行展望.

    作者:牛丽娜;陈显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沙利度胺联合含铂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肝转移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肝转移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三阴性肝转移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4例,至少接受含铂方案治疗2周期联合沙利度胺持续服6周后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对照组24例,至少接受含铂方案治疗2周期后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实验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骨髓抑制两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优于单一化疗组,且可明显减轻患者化疗胃肠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昝瑛;张寅斌;王西京;马宇光;梁亮;惠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联合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接受XELOX方案新辅助放化疗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8例)和开腹手术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切缘距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接受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后客观有效率为58.3%、临床获益率为86.7%;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切缘距离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行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快,同时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开腹手术有相同的效果.

    作者:王璟;韩晓鹏;苏琳;李洪涛;于建平;李三党;刘宏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三氧化二砷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兰(MTT)法检测As2O3对MCF-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2O3引起MCF-7细胞凋亡.通过caspas-3试剂盒检测其活性,推测其可能的凋亡信号通路.结果:MTr实验表明As2O3使MCF-7细胞存活率下降并呈现剂量依赖的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测定结果证实As2O3对乳腺癌细胞具有致凋亡作用;As2O3作用后的MCF-7细胞caspase-3的活性显著增高.结论:As2O3诱导MCF-7细胞凋亡,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激活caspase-3有关.

    作者:王莹;郝艳坤;安佰柱;王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现状及新进展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缺乏特异性就诊时已属中晚期,预后差.胆囊癌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是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近几年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尤其超声造影(ultrasonic contrast,CEUS)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本文就超声检查方法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博;司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管肉瘤的诊疗进展

    血管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内皮细胞肿瘤,占软组织肿瘤的1%-2%,具有较强侵袭性,预后差.它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中约60%发生在的头颈部的皮肤和软组织.其发病与暴露于化学物质、辐射、慢性淋巴水肿、创伤和血管扩张等因素有关.超声、CT、MR和PET-CT等影像学检查均为诊断方法,但终的确诊还需行病理和免疫组化.因其罕见且对放疗、化疗皆不敏感,治疗措施非常有限.手术后进行放疗为治疗局部肿瘤的佳方法.以阿霉素或紫杉醇和每周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为晚期血管肉瘤的一线治疗.此外,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亦为血管肉瘤的有效治疗.本文就血管肉瘤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孙宇楠;王思亮;吴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质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探讨肺腺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的表达与腺癌中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评价FAP α在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准确诊断为腺癌的肺癌患者8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癌组织FAP α的表达,收集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分析FAPα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因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FAPα主要表达在肺腺癌间质中基质成纤维细胞中,正常对照肺组织及腺癌细胞中均未检测到FAP α表达.脉管浸润阳性组FAP 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脉管浸润组(U=512.500,P=0.004),伴淋巴结转移组FAP 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U=670.500,P=0.040),FAP α表达与肿瘤长径呈显著正相关(r =0.307,P=0.004),FAPα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232,P=0.033);FAP α的表达与患者年龄(r=-0.139,P=0.204)、性别(P=0.419)、肿瘤位置(U=338.000,P=0.091)无关.结论:FAP α在肺腺癌早期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能作为肺腺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王莹;金木兰;韦萍;蒋镭;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