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灵芝;张明
目的:探讨改良 R.E.N.A.L.评分系统在 T1期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 T1期肾癌患者48例应用改良 R.E.N.A.L.肾脏测量评分系统进行量化评分,并进行应用评价。结果:应用改良 R.E.N.A.L.评分系统将48例 T1期肾癌患者分为高值9例(A 组),中值26例(B 组),低值13例(C 组),A、B、C 三组在手术方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均 P <0.01),而肌酐上升值、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改良 R.E.N.A.L.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对 T1期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进行评估,准确评价了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难度,可作为评估手术难度分级标准,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作者:刘建舟;罗晓辉;门群利;巨育泉;索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姜黄素作为一种中药在亚洲一些国家的使用已经有上千年。近年来发现姜黄素还是一种具有光敏活性的物质,可以用于光、声动力治疗恶性肿瘤。光动力疗法和声动力疗法作为无创的治疗手段,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增敏剂,与周围的氧反应产生活性氧,诱导细胞凋亡、坏死。本文就近年来姜黄素在光动力与声动力治疗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文婷;许桐瑛;谢蕊;李燕京;魏孝礼;白玉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报道5例贲门癌前纵隔胸骨旁淋巴结转移。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就诊的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5例,4例经 CT 检查发现有腹腔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胸骨旁淋巴结肿大,1例超声检查发现有胸骨旁淋巴结肿大,全部患者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胸骨旁肿大淋巴结穿刺病理活检。结果: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全部发现癌组织,提示腺癌。结论:贲门癌发生纵隔淋巴转移时有可能通过隔上淋巴结转移至胸骨旁淋巴结。
作者:王永鸽;常立功;杨静;郑薇薇;张秀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 ECT2 mRNA 及蛋白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50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 ECT2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 ECT2 mRNA 阳性表达率为54%,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ECT2 mRNA 均阴性表达(P <0.05)。ECT2蛋白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1306.389±215.824)ng/L 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浓度(502.718±69.440)ng/L(P <0.05),并且与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P <0.05)。结论:外周血中 ECT2 mRNA 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有效分子指标。
作者:刘瑶;王红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收集58例Ⅳ期食管癌患者,分为紫杉醇联合顺铂组(TP)31例和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组(TN)27例,其中紫杉醇注射液135mg/m2,静脉滴注3小时,d1;顺铂25mg/m2,静脉滴注,d1~d3,奈达铂80mg/m2,d1;21天为1个周期。结果:紫杉醇+顺铂组与紫杉醇+奈达铂组有效率分别为37.10%和51.85%(P =0.315);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42%和81.48%(P =0.703);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8和7.8个月(P =0.678);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0.4和11.4个月(P =0.4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两种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009和0.007)。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有效率与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奈达铂方案胃肠道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韩光锋;段爱雄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 ADRB1在肿瘤恶病质脂肪消耗中的作用。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mock 组、ADRB1过表达组、抑制剂干预组。将 ADRB1基因稳定转染进3T3-L1前脂肪细胞,以 MDI 方案诱导分化,利用 Western blot 检测 ADRB1和 HSL 蛋白水平。结果:油红 O 染色证实,正常对照组和 mock 组前脂肪细胞能够分化, ADRB1过表达组无法分化,且可被 ADRB1抑制剂逆转。ADRB1过表达组中激素敏感性酯酶(HSL)蛋白表达增强,且可被 ADRB1抑制剂逆转。结论:ADRB1通过刺激甘油三酯(TG)分解导致恶病质脂肪消耗。
作者:曹冬兴;钟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肿瘤医学》(ISSN1672-4992,CN61-1415/R),是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本刊系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核心版来源期刊、《CAJ -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刊物主要介绍当前肿瘤学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及国内外肿瘤诊疗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刊登肿瘤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成果以及有创新性,科学性的新方法、新发明、新经验,努力为肿瘤学术交流及学科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专题专稿、论著、基础研究、临床报道、综述、流行病学、短篇报道、经验交流、中西医结合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三维水箱作为加速器各项参数的调试和验收以及治疗计划系统数据采集的作用。方法:通过多组实验,改变在使用三维水箱测量时不同的测量条件和测试工具,总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其对于放疗质控的优劣对比。总结佳的扫描方式。结果:不同的测量条件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选择佳的扫描模式和扫描工具对于测量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会明显提高放射治疗的剂量精度。结论:在水箱数据采集和质控工作中,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信息,水箱的测试结果将会更加精准、完善。
作者:吴湘阳;张坤;常晓斌;冯涛;屈喜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13年发布的 GLOBOCAN2012癌症报告显示: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据估计2012年全世界有18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占所有肿瘤的13%,约160万人死于肺癌,占所有肿瘤死亡的19.4%,男性发病首位是肺癌(23.6%)。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5.8%,远远低于女性发病首位的乳腺癌(36.4%)。同时肺癌也是所有癌症里病死率高的(19.4%)[1]。因此,发现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和深入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是极为重要的。目前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的机制是基于多种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变化,大量的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2]。
作者:杨亚蕊;何云;龚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本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该病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特殊染色等。结果:子宫颈腺肉瘤多数患者表现为异常的阴道流血、宫颈息肉或者复发性息肉、阴道排液等,临床和病理上易与良性的宫颈息肉相混淆。本例患者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子宫颈管增粗。镜下见肿瘤由良性上皮和恶性间叶成分组成,良性的上皮成分多为子宫内膜样腺体,间叶成分呈肉瘤样改变。免疫组化肿瘤间质细胞 CK(-)、CKL(-)、CKH(-)、SMA(-)、Desmin(-)、CD10(-)、S -100(-)、HMB45(-)、网状纤维染色可证实其肉瘤成分,PTAH 染色未见横纹,良性腺体成分 CK 和 CKL 阳性。结论:子宫颈腺肉瘤少见,易误诊,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治疗及预后还有待更多病例的长期随访。
作者:刘静;张锐;朱正龙;曹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应用 siRNA 技术沉默 S100A4基因表达后,对人膀胱癌细胞系 T -24增殖、凋亡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 S100A4基因特异性的 siRNA 序列,转染人膀胱癌细胞系 T -24,48h 后应用 RT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在 mRNA 和蛋白水平 siRNA 对 S100A4的影响,MTT 法检测 T -2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 S100A4 siRNA 后 T -24细胞凋亡率,Transwell 法观察 siRNA 抑制 S100A4后对人膀胱癌细胞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S100A4 siRNA 转染组 T -24细胞的 S100A4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 <0.05)。MTT 法检测发现 S100A4 siRNA 转染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 siRNA 转染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发现 T -24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 <0.05)。结论:膀胱癌细胞中 S100A4表达与癌细胞侵袭、增殖和凋亡能力有关。S100A4 siRNA 能够抑制 T -24细胞 S100A4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S100A4基因和蛋白表达与膀胱癌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其发生转移和复发,以期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明;赵文嫣;詹运洪;吴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 YAP 在皮肤黑素瘤及痣细胞痣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皮肤组织、28例痣细胞痣和32例黑素瘤皮损中 YAP 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YAP 弱表达于表皮基底层,在表皮全层所占阳性率为25.00%。在痣细胞痣中,YAP 表达于靠近表皮的部分痣细胞中,阳性率为32.14%。在黑素瘤中,可见 YAP 高表达于几乎所有的瘤细胞中,阳性率为93.75%。YAP 在黑素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和痣细胞痣(P <0.001)。而在痣细胞痣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YAP 可能参与黑素瘤和痣细胞痣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贾金靖;郑焱;邵永平;李昌吉;景慧玲;樊靖华;王琼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检测和分选人类膀胱癌细胞系 T24中的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并初步鉴定其癌干细胞特性,为癌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分选得到 T24细胞中的侧群细胞,并检测其比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检测侧群细胞中 ABCG2的表达情况;继而将侧群细胞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观察形成悬浮肿瘤细胞球的能力。结果:流式细胞分选结果显示:T24细胞中侧群细胞的比例约为3.6%。和对应的母系 T24细胞相比,T24侧群细胞的 ABCG2表达增高。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中的侧群细胞成簇生长,并形成肿瘤细胞球。结论:人类膀胱癌细胞系 T24中存在具有癌干细胞特性的侧群细胞。
作者:殷波;张露丹;刘岗;王鹏;张超;田宝勇;宋永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 -2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 Real -time PCR 法检测61例 NSCLC 组织及61例对应癌旁肺组织中 miR -21、PDCD4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同癌旁正常组织相比,NSCLC 组织中 miR -21 mRNA 表达明显上调(88.52%,P =0.000),PDCD4 mRNA 表达明显下调(83.61%,P =0.000)。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 =0.044,P <0.05)。中晚期(Ⅲ-Ⅳ期)肺癌组织中 miR -21 mRNA 表达高于早期(Ⅰ-Ⅱ期)(P <0.05)。PDCD4 mRNA 表达与 NSCLC 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相关(P <0.05)。Kaplan -Meier 生存分析显示 miR -21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 =0.007),相反,PDCD4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具有较长的总生存期(P =0.003)。结论:miR -21、PDCD4 mRNA 在 NSCLC 中的异常表达与 NSCLC 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可作为 NSCLC诊断及评价预后的指标。
作者:冯春来;刘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胆管癌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疾病过程,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预后差,本篇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回顾分析,对黏蛋白在胆管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段海章;李凡;孙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依据人大肠癌细胞 HCT -15的表面标志物,分离其中的干细胞亚群。建立裸鼠体内原代大肠癌荷瘤模型,比较各亚群肿瘤体积和质量。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离其中 CD133/CD44干细胞亚群。分选得到 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分别接种于裸鼠体内,并观察肿瘤大小和质量。结果:CD133+CD44+和 CD133+CD44-细胞亚群成功的从 HCT -15细胞中分离出来。接种 CD133+CD44+细胞的裸鼠形成的肿瘤体积[(2.76±0.22)cm3]和质量[(5.2±0.21)g]明显高于接种 CD133+CD44-细胞裸鼠的肿瘤体积与质量[(1.56±0.34)cm3,(3.4±0.18)g](P <0.05)。结论:CD44阳性的大肠癌肿瘤干细胞成瘤能力明显高于 CD44阴性的大肠癌肿瘤干细胞。
作者:邢亚楠;邓鹏;徐惠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 ING4与 VEGF 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104例卵巢组织中 ING4与 VEGF 的表达情况,并用 CD43标记血管内皮计数 MVD。结果:ING4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呈阶梯性降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VEGF 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呈阶梯形增高,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ING4的表达随着 FIGO 分期升高和病理分级的降低表达减弱,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1)。VEGF 的表达随着 FIGO 分期升高和病理分级的降低表达增强,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ING4和 VEGF 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 =-0.29,P <0.05)。ING4表达阴性者 MVD 高于 ING4阳性者(P <0.01),VEGF 表达阳性者 MVD 高于 VEGF 阴性者(P <0.05)。联合分析表明 ING4阴性 VEGF 阳性组预后比其它蛋白表达组明显较差(P <0.05)。结论:ING4和 VEGF 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血管生成、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乾;孟祥程;霍明娟;牛娜;程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 microRNA -21(miR -21)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采用 RT -PCR 方法检测 miR -21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放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iR -2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 <0.05)。在60例食管癌患者中,CR、PR 和 NC 组患者中 miR -21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6±0.35、2.82±0.84和3.31±1.32,miR -2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P <0.05)。Kaplan -Meier 分析显示miR -21低表达组放疗后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肿瘤组织中 miR -21表达量可作为评价食管癌放疗敏感性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王光;陆业婷;石志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瘤病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腹膜后纤维瘤病侵袭输尿管致严重血尿的诊治,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术中发现腹膜后右侧输尿管末端有一直径6cm 实性肿瘤,固定于盆壁,与髂外动静脉致密粘连,包裹右侧输尿管末端,上段输尿管扩张。行肿瘤大部切除术+输尿管再植术,切除肿瘤大部分为肌瘤样组织,中间坏死形成囊腔,与输尿管相通;术中快速冰冻片报告梭形细胞肿瘤,良恶性待定;术后病理报告为腹膜后纤维瘤病,免疫组化:CD34(-)、CD117(-)、Dog -1(-)、SMAS -100(-)、Vimentin (+)、Desmin(-)、NSE(-)。结论:腹膜后纤维瘤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可以因发生位置不同而以不同临床症状就诊,提高对这一肿瘤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
作者:代海涛;刘昌茂;夏安;熊鹰;呙林杰;刘远华;郑江;陈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菌株分布等,为预防与治疗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9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肿瘤患者。9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主要类型为肺癌32例,肝癌12例,胃癌18例,食道癌7例,胰腺癌9例,肠癌4例,白血病8例,卵巢癌3例,鼻咽癌1例,前列腺癌2例。分析研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高危影响因素以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等。结果:住院时间长短、肿瘤早晚期、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和侵袭性操作等与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标本分别为痰、尿、血液、腹水、胸水,胆汁和脑脊液,各部位主要感染的侵袭性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占54.8%。96例患者共20例死亡,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死亡率为20.8%,其中有45例患者发生了远处肿瘤转移,肿瘤转移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标本中更易检出。结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具有较高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率,并且真菌感染多发生于肿瘤转移患者。
作者:刘荣华;关丽;张亚庆;江水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