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磁共振示踪技术分析幼年及成年大鼠丘脑细胞外间隙扩散特性

杨双风;王岩;唐晓璐;王伟;张阔;吴荣昌;韩鸿宾;彭芸

关键词:细胞外间隙, 钆喷酸葡胺, 扩散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采用磁共振示踪法定量比较10日龄及成年SD大鼠丘脑细胞外间隙扩散性能.方法 将浓度为10 mmol/L示踪剂Gd-DTPA导入大鼠丘脑区脑细胞外间隙内,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采集脑MR图像.在图像后处理软件上进行配准、减影等处理,将信号强度增量换算为Gd-DTPA的浓度值,利用经典扩散方程计算出脑细胞外间隙内的微观参数,包括有效扩散系数(D*)、纡曲度(λ)、清除速率常数(k')和宏观参数示踪剂分布容积分数(Vd%).结果 10日龄鼠丘脑的D*低于成年鼠,λ、k'、Vd%均高于成年鼠(P均<0.05).结论 10日龄及成年大鼠脑细胞外间隙的扩散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为发育相关脑病的诊治及机制探索提供依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双能CT在体诊断泌尿系统尿酸盐和草酸盐结石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探讨双能CT对体内尿酸盐结石及草酸盐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2005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及Elsevier-SDOL,提取运用双能CT分析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相关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中英文文献共12篇.诊断尿酸盐结石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95%CI为(0.91,0.99)]、0.99[95%CI为(0.98,1.00)];诊断草酸盐结石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9[95%CI为(0.97,1.00)]、0.90[95%CI为(0.85,0.93)].结论 双能CT诊断体内尿酸盐、草酸盐结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程仲元;白乐;冯友珍;刘晓玲;蔡香然;王晓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泄殖腔外翻脊柱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泄殖腔外翻(OEIS综合征)脊柱畸形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尸体解剖确诊的29胎OEIS综合征脊柱畸形,分析OEIS综合征脊柱畸形的产前超声声像图,并与产后尸体解剖检查、尸体X线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尸体解剖检查证实29胎OEIS脊柱畸形均为闭合性脊柱裂,其中26胎经产前超声检出.24胎有包块型脊柱裂均发生于骶尾部,其中9胎脊膜膨出,12胎脊髓脊膜膨出,3胎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6胎合并脊髓栓系、11胎合并脊柱侧弯、3胎骶尾椎发育不良、4胎合并椎体畸形;2胎包块较大脊柱裂的颅后窝消失.2胎无包块型脊柱裂的产前超声显示存在脊髓栓系.尸体解剖检查证实产前超声所见,发现漏诊3胎有脊髓栓系的无包块型脊柱裂.尸体解剖检查及尸体X线发现29胎均有骶尾椎发育不良.结论 OEIS综合征脊柱畸形常为骶尾部有包块型闭合型脊柱裂,颅脑声像多正常,可合并脊髓栓系、脊柱侧弯、椎体异常.产前超声对OEIS综合征有包块型脊柱裂的检出率高;OEIS综合征无包块型脊柱裂的产前超声可检出脊髓栓系.

    作者:赵密;杨小红;陈欣林;秦美兰;冯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孕晚期植入性胎盘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MRI在孕晚期胎盘植入(P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PI的87例孕晚期孕妇MRI资料,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对PI、不同分型(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PI的诊断效能.采用行×列表x2检验计算MRI征象在有无PI及不同PI类型间的关联性,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MRI征象与有无PI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手术或病理证实57例为PI,MRI对产前PI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15 %(36/57)、83.33%(25/30).MRI诊断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PI的敏感度分别为46.51(20/43)、70.00(7/10)和50.00(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子宫切口显示及胎盘附着肌层变薄或缺失是预测PI的重要指标.结论 MRI判断有无PI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原子宫切口显示及胎盘附着肌层变薄或缺失是预测PI的重要指标.

    作者:申炜;许梅海;尹家瑜;黄龙全;李辛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测量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女性SUI患者260例作为病例组,60名无症状者经临床及超声检查排除SUI和(或)盆腔器官脱垂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行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其静息、缩肛及瓦氏状态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在SUI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例组患者在静息、缩肛、瓦氏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为(13.59±2.82)cm2、(10.94±2.39)cm2、(23.08±7.01) cm2;对照组分别为(11.87±2.30) cm2、(9.75±1.84) cm2、(16.15±4.10)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息、缩肛以及瓦氏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诊断SUI的临界值分别为13、11、19 cm2,其敏感度分别为49.2%、40.4%、68.8%;特异度分别为80.0%、86.7%、81.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637、0.811(P均<0.01).结论 肛提肌裂孔面积可用于女性SUI的诊断,其中瓦氏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在女性SUI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肖汀;张新玲;杨丽新;毛永江;黄泽萍;甘宜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T、MRI表现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OEC患者的CT或MRI及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和临床特点.结果 21例OEC患者共26个病灶,其中单侧16例,双侧5例,伴子宫内膜癌9例.26个病灶均呈囊实性,其中9个(9/26,34.62%)呈囊内结节型,17个(17/26,65.38%)呈囊壁增厚型,实性部分平扫CT值24~50 HU,MR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13个病灶囊内液呈水样改变,4个呈巧克力囊肿样改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其中11个(11/17,64.71%)病灶呈“梳状”强化.伴和不伴子宫内膜癌OEC的病灶大小、形态及影像表现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OEC在CT、MR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作者:方如旗;曹代荣;李坚;周作福;陈霞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胎盘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胎盘是维持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的重要器官.MRI越来越多地用于胎儿及胎盘的解剖成像.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MRI广泛应用于科研及临床,亦是评估胎盘功能重要的工具.本文对胎盘功能MRI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鲁钊;张军;刘兆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晚孕期胎儿大脑大静脉管径的MRI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 测量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大脑大静脉(VOG)管径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行MR检查的孕中晚期正常胎儿86胎,观察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快速成像稳态采集(FIESTA)序列、DWI序列、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序列下VOG及脑静脉窦的成像清晰度,获得“优势”序列,以此测量VOG管径,对所得测量值与孕周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SS-FSE序列对VOG及静脉窦的成像清晰度优于其他序列(P<0.05),以此序列测量胎儿VOG横径为(2.92±0.35)mm,VOG横径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与孕周呈正相关(r=0.762,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Y=0.799+0.070X(P<0.05).结论 SS-FSE序列是显示胎儿VOG及静脉窦的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正常胎儿VOG管径的测量及相关研究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郜晓彬;周立霞;耿左军;李彩英;武柏林;许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脂肪母细胞瘤病超声误诊为弥漫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患儿女,11岁,因“右侧臀部及下肢包块11年”入院.8年前曾行右侧臀部包块切除术,未做病理检查.患者无家族史.查体:双下肢等长,右下肢较对侧肢体粗壮,右侧臀部和足跟可见巨大包块,质软,右侧臀部可见手术瘢痕,右足第4、5趾缺如,第3趾巨趾畸形,不能自主活动.MR检查:右侧臀大肌深、浅面可见团块状脂肪信号,向内侧沿闭孔内肌进入盆腔;向下于腿部肌肉后方延伸至足跟;部分脂肪信号侵入邻近的肌肉组织.超声检查:右下肢明显增粗,肢体后方皮下软组织明显增厚,大腿后方脂肪层厚度约55 mm(左侧约7 mm),肌层厚度约28 mm(左侧约24 mm;图1A),皮下脂肪层与肌层层次欠清,肌层回声增强、不均匀,皮下脂肪层及肌层内可见稀疏点状血流信号(图1B).右侧臀部及足跟皮下软组织明显增厚,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呈瘤样团块,边界不清,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作者:杨裕佳;张梅;向茜;王丽芸;唐远姣;邱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右足趾鳞癌术后皮肌炎PET/CT显像1例

    患者男,75岁,右足第1、2趾鳞癌术后9个月,全身皮肤瘙痒,搔抓后皮肤表面可见散在褐色斑片,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并治疗,稍有好转.逐渐出现关节疼痛、四肢肌肉酸痛乏力2个月,近1周吞咽困难.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明显升高(9239.93 U/L),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1 169.34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36.50 U/L),IgE正常(146 IU/ml).PET/CT:全身肌肉广泛、对称性异常高代谢,左侧冈下肌SUVmax为3.6;CT未见明显异常(图1A、1B).行右侧三角肌活检,病理检查见细胞核萎缩,肌链形成(图1C),病理诊断:皮肌炎(dermatomyositi,DM).

    作者:尹培;冯小伟;牛广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颈部迷走神经鞘瘤伴囊性变1例

    患者男,35岁.发现右颈部肿块2周,无任何不适.查体:右胸锁乳突肌下段后方可触及一肿块,约4.5 cm×4.0 cm,界清,质中,光滑,活动度好,无压痛;气管左移,颈部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超声检查:右胸锁乳突肌后方可见一椭圆形混合回声肿块,大小6.0 cm×3.4 cm×4.9 cm,包膜清晰完整,周边为不均匀等回声,中央为无回声,范围约4.6 cm×2.1 cm×3.4 cm,透声佳,内见网状分隔(图1A).CDFI示肿块实性部分见丰富血流信号,测及动静脉频谱,动脉阻力指数0.79(图1B).肿块位于右颈内静脉与右颈总动脉之间,右颈内静脉向前外侧移位,右颈总动脉向内侧移位(图1C).超声诊断:右颈部囊实混合性包块,考虑:迷走神经鞘瘤伴囊性变.于右颈部肿块切除术中见肿块与迷走神经相连,包裹迷走神经.病理诊断:迷走神经鞘瘤伴囊性变.

    作者:赵新美;吴春燕;韩思维;吴鹏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磁共振弹性成像与DWI诊断肝纤维化分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弹性成像(MRE)与DWI诊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 37例慢性肝病患者均接受MRE与DWI(b=0、50、100、150、200、300、500、800 s/mm2)检查,分别测量肝组织弹性值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其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二者诊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肝弹性值、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线性相关(r=0.932、-0.606,P均<0.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弹性值、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01,P<0.001;F=5.031,P=0.003).诊断肝纤维化≥F1、≥F2、≥F3期,MRE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ADC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F4期两者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弹性值诊断肝纤维化≥F1、≥F2、≥F3、F4期的临界值为2.80、3.11、3.66、3.99 kPa,ADC值诊断的临界值为1.16×10-3mm2/s、1.16×10-3mm2/s、1.03×10-3 mm2/s、0.97×10-3 mm2/s.结论 MRE对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价值优于DWI技术,而DWI对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莹;石喻;于兵;李秋菊;郭启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调整圆形Q-Box法与手动描绘Q-Box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目的 比较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探讨调整圆形Q-Box法和手动描绘Q-Box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SWE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患者133例,共152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15个,恶性病灶37个.分别采用调整圆形Q-Box法和手动描绘Q-Box法选取ROI,测量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弹性大值(Emax)和弹性模量离散度值(S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恶性病灶的Emean、Emax、SD均高于良性病灶(P均<0.05).两种方法测量所有病灶Emean、Emax、S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方法测量Emean、Emax、SD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整圆形Q-Box法测量Emean的AUC较SD和Emax的AUC小(P均<0.05),手动描绘Q-Box法测量Emean的AUC较SD的AUC小(P<0.05),余相同测量方法测量不同弹性模量的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调整圆形Q-Box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与手动描绘Q-Box法相似,Emax与SD诊断效能相似.

    作者:吴嘉仪;罗葆明;梁铭;赵子卓;杨海云;欧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体动脉-肺动静脉瘘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

    患者男,32岁.因“呼吸困难2天”急诊入院.既往骨巨细胞瘤病史15年,痛风病史7年.实验室检查:血氧饱和度88.90%;风湿免疫等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右心增大,肺动脉高压(TI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图1),右心功能轻度减低,三尖瓣轻度反流,右肺动脉增宽.肺通气/灌注显像:右肺未见血流灌注.肺部高分辨率CT:右肺中叶异常血管团(图2).

    作者:石艳萍;李一丹;吕秀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复发性孤立性视神经炎患者初级视觉皮层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观察复发性孤立性视神经炎(RION)患者初级视觉皮层(V1)与全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 收集45例RION患者(RION组)及4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行常规头部MRI及rs-fMRI,选取V1为种子点,采用统计参数图5(SPM5)分析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并将RION组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与其视力、病程及认知功能评分(PASA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ION组左侧额中回、双侧枕叶舌回、右侧颞中回及右侧顶下小叶与V1的功能连接明显减低;双侧楔前叶、右侧额前回、左侧顶下小叶及右侧岛叶与V1的功能连接明显增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右侧顶下小叶及右侧额前回的功能连接异常与PASAT评分呈正相关;左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异常与患者视力呈正相关.结论 rs-fMRI可检测出RION患者与V1区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并且显示与视力、病程及认知功能评分相关的脑区,可为临床探索RION功能连接异常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黄靖;段云云;孙峥;刘亚欧;任卓琼;毛贝;吴云清;张晓君;李坤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MR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序列在骶髂关节软骨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R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MERGE)序列在骶髂关节(SIJ)软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名健康志愿者SIJ软骨行MERGE、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质子密度加权成像脂肪抑制(PDWI-FS)、T2WI脂肪抑制(T2WI-FS)和T1WI脂肪抑制(T1WI-FS)序列成像,比较MERGE序列与其他各序列图像显示SIJ软骨的图像评分和SNR、CNR.结果 MERGE序列显示SIJ软骨的图像评分、CNR和SNR与3D-FSPGR序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DWI-FS、T2WI-FS、T1WI-FS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MERGE序列显示SIJ软骨的图像质量较高.

    作者:刘玉涛;洪国斌;李淑明;张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于DSA动态图像的颅内动脉灌注特征提取

    目的 基于临床DSA动态图像提取颅内动脉灌注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介入手术前后的DSA动态影像数据,分别选取正位大脑中动脉ROI和颈动脉ROI,利用软件平台获取ROI的时间特征曲线,提取达峰时间(TTP)、达峰前曲线积分(PCI)、峰值前曲线拟合斜率(CFS)以及小大比值(MIN/MAX)4个灌注特征.对大脑中动脉和颈动脉DSA图像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上述4个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颈动脉DSA图像中,PCI、CFS和MIN/MAX术后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TTP术后较术前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大脑中动脉DSA图像中,TTP术后较术前有明显上升(P<0.05),PCI、CFS和MIN/MAX术后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基于DSA动态图像提取出的TTP和CFS可表征脑血管的血流速度,MIN/MAX可表征脑血流量的振荡程度,PCI可用来预测高灌注综合征.本文基于DSA提取的颅内动脉灌注特征可用于评价脑血管灌注状态.

    作者:乔惠婷;赵红俊;程子曼;李德玉;韩金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1例

    患者女,58岁,因“自觉盆腔包块1个月”入院,腹部包块活动度差,有压痛,于排尿前压痛明显.妇科彩超:子宫右上方见109 mm×87 mm囊实不均混杂团状高回声,见血流信号.实验室检查:CA19-9 444 U/ml,CA-125 178 U/ml,FT32.95 pmol/L.CT(图1A、1B):右侧附件区见巨大囊实性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10 cm,囊性成分边缘可见壳样钙化密度影,与周围肠管及血管分界清晰,增强检查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未见强化.盆腔内见微量液性密度影.术中探查见:右侧卵巢肿瘤,直径约11 cm,质硬,表面光滑.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右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图1C);免疫组化(图1D):CD56(+),CK-pan(+),Ki-67(+<1%),CgA(部分+),Syn(+),TTF-1(部分+),Tg(部分+).

    作者:刘珊珊;张飞飞;于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0T RESOLVE-DWI与SS-EPI DWI在大鼠颅脑成像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DWI)在大鼠颅脑胶质瘤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只Wistar大鼠建立C6胶质瘤模型,并进行常规MRI、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WI及RESOLVE-DWI序列扫描.分别计算SS-EPI DWI和RESOLVE-DWI图像的SNR、CNR及ADC值,评价图像畸变程度,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ESOLVE-DWI解剖结构显示规则,颅脑结构轮廓更加接近真实颅脑结构.RESOLVE-DWI图像的SNR及CNR均明显高于SS-EPI DWI(P均<0.05).RESLOVE-DWI图像评分高于SS-EPI DWI (P<0.05).RESLOVE-DWI与SS-EPI DWI图像肿瘤中心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ESLOVE-DWI和SS-EPI DWI图像中肿瘤中心区ADC值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均>0.05).结论 RESOLVE-DWI可提供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DWI及ADC图像,较SS-EPI DWI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白岩;姜兴岳;张洁;石清磊;聂泰明;杨明瑞;郑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应用磁共振示踪技术分析幼年及成年大鼠丘脑细胞外间隙扩散特性

    目的 采用磁共振示踪法定量比较10日龄及成年SD大鼠丘脑细胞外间隙扩散性能.方法 将浓度为10 mmol/L示踪剂Gd-DTPA导入大鼠丘脑区脑细胞外间隙内,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采集脑MR图像.在图像后处理软件上进行配准、减影等处理,将信号强度增量换算为Gd-DTPA的浓度值,利用经典扩散方程计算出脑细胞外间隙内的微观参数,包括有效扩散系数(D*)、纡曲度(λ)、清除速率常数(k')和宏观参数示踪剂分布容积分数(Vd%).结果 10日龄鼠丘脑的D*低于成年鼠,λ、k'、Vd%均高于成年鼠(P均<0.05).结论 10日龄及成年大鼠脑细胞外间隙的扩散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为发育相关脑病的诊治及机制探索提供依据.

    作者:杨双风;王岩;唐晓璐;王伟;张阔;吴荣昌;韩鸿宾;彭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青年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对比

    目的 探讨青年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青年组(≤35岁)和中老年组(>35岁)乳腺癌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结果 青年组较中老年组癌肿组织学分级高(P=0.03)、肿瘤偏大(P<0.01)、腋窝淋巴结易转移(P=0.03)、Ki-67表达增高(P=0.01)、三阴型多(P=0.04)、Luminal A型少(P=0.04)、肿块形状规则(P<0.05)、后方回声无衰减或回声增强(P=0.01)、边缘无毛刺征(P<0.01)及BI-RADS分类低(P=0.03).结论 与中老年比较,青年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但其超声表现偏向良性.

    作者:肖莉玲;李颖嘉;马菲;洪少馥;张丽;张世玉;罗婉贤;罗淑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