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疗进展

陶卫平;伍龙;丁万军;叶俊杰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原发, 治疗
摘要: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方案诱导化疗是目前一线治疗,随后全脑放疗作为巩固治疗.迟发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尤其是老年人,使缓解患者是否需要全脑放疗或减量放疗需要进一步明确.利妥昔单抗治疗PCNSL,初步研究表明美罗华可能给患者带来获益,但研究证据水平较低.HDC/ASCT对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PCNSL虽有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临床价值尚存争议.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患者HER-2、PCNA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HER-2、PCNA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三者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病变中HER-2、PCNA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HER-2、PCNA和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8.57%、64.29%、40.00%,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织中三者的表达均与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密切相关(P<0.05),另外,HER-2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亦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随着HER-2、PCNA蛋白表达的增多、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及临床分期级别的增高,患者的生存率均明显下降(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HER-2和临床TNM分期均为乳腺癌患者独立的远期预后指标(P<0.05).结论:乳腺癌中HER-2和PCNA的过表达,及E-cadherin表达的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PCNA和E-cadherin有助于筛选出具有高复发及转移危险的患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谢莉莉;王东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生物标记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抗EGFR治疗中的预测作用

    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EGFR信号通路成为重要的靶点,尤其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中.EGFR单克隆抗体(mAbs)包括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抗EGFR mAbs联合传统的化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mCR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然而,抗EGFR mAbs仅仅对KRAS野生型的mCRC患者有效,说明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着抗EGFR mAbs的疗效.研究表明,在结直肠癌中KRAS野生型(WT)的患者常伴有BRAF、PIK3A、NRAS突变和PTEN缺失,这些分子基因状态的改变可能与抗EGFR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抵抗性相关.因此检测患者对抗EGFR mAbs靶向治疗的相关生物标记物,可以对mCRC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曹非;燕飞虎;唐洁冰;陶冀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超声造影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101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采用 TomTec 软件进行量化分析,获得造影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和大峰值强度,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HT背景下101个结节中,良性63个,恶性38个.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以不均匀增强、低增强为主,良性结节以环状增强、均匀增强、等增强多见.超声造影参数恶性组与良性组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强度(I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1%、95.2%、92.1%、95.2%、94.1%.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谦;马文琦;李苗;姜珏;周琦;黄丽丽;张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延安、榆林两市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型别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陕西省陕北地区的延安市和榆林市妇女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来自延安市3 459例和来自榆林市的2 256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延安市妇女人群总感染率为40.76%(1 410/3 459),高危感染率为38.65%(1 337/3 459),低危感染率为3.85%(133/3 459);陕西省榆林市总感染率为30.36%(685/2 256),高危感染率为29.03%(655/2 256),低危感染率为3.06%(69/2 256);延安市HPV感染率、高危感染率均高于榆林市(P<0.05),低危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地的感染率的年龄分布一致,均为≥61岁年龄段高,其次是51~60岁、≤30岁和31~40岁,41~50岁低.高危感染延安市≥61岁年龄段也为高,其次从高到低依次是51~60岁、31~40岁、41~50岁、≤30岁;榆林市51~60岁年龄段为高,其次从高到低依次是≤30岁、≥61岁、31~40岁、41~50岁.低危感染延安市和榆林市分布基本一致,从高到底依次是≥61岁、≤30岁、31~40岁、51~60岁、41~50岁.延安市各年龄段的感染率、高危感染率和低危感染率均高于榆林市(P<0.05),低危感染除≤30岁年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年龄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安市高危感染中以16型高,其次是58、52、18、53、39;榆林市也以HPV16感染为常见,其次为52、58、53、51、18型.低危感染中两地均以6型高,其次是11型和43型.两地妇女人群单一感染均为常见,其次为二重感染,延安市的单一感染率、二重感染率均高于榆林市,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安市的单一低危感染率、单一高危感染率、二重高危感染率、三重及三重以上高危感染率、三重及三重以上混合感染率均高于榆林市(P<0.05).榆林市二重混合感染率高于延安市(P<0.05).结论:延安市和榆林市妇女HPV感染状况各有其特点,研究各地HPV感染状况对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一羽;原荣;李军;南星;尹悦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氧化应激与卵巢癌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我国常见的死亡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机体内由氧化应激所产生的活性氧水平升高,介导Nrf2、PKC、GRB7/ERK/FOXM1异常表达,可促使卵巢癌的发生.同时卵巢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卵巢癌细胞转移的重要原因,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HIF-1介导下游信号从而引起上皮间充质转变和血管形成拟态,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终发生转移.另外,卵巢癌在缺氧的微环境下可使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rophages,TAM)浸润;并诱导卵巢癌干细胞高表达Notch等调节信号,促进卵巢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进一步加强卵巢癌的侵袭、转移能力.近年来,氧化应激与卵巢癌的关系以及通过抗氧化抑制其发生、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氧化应激机制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机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慧芬;张琨;吴书莹;许天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与下调Twist蛋白相关

    目的:评价姜黄素的抗乳腺癌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2对乳腺癌和癌旁病理组织标本中Twist蛋白表达及其差异;CCK8法观察姜黄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姜黄素对乳腺癌细胞Twis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量平均积分为(214.6±67.8)%,癌旁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量平均积分为(104.5±71.2)%,统计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Twist蛋白表达量比癌旁组织显著增高(P=0.007).50 μmol/L姜黄素处理MCF-7和MDA-MB-231两株乳腺癌细胞后,两株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的两株乳腺癌细胞中Twis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下调Twist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亚楠;于兆进;孙明立;刘雯思;魏敏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鞍区脑膜瘤患者.观察鞍旁型脑膜瘤与鞍上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比较通过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的治疗差异,为鞍区脑膜瘤患者寻找好的治疗方式.结果:在本组所研究的56例患者中,SimpsonⅠ级与Ⅱ级共计39例,全切治疗率为69.64%,Ⅲ级与Ⅳ级分别为13例与4例;鞍上型脑膜瘤24例,鞍旁型脑膜瘤32例,鞍上型脑膜瘤出现视力下降、垂体受压、视野缺损、视神经或视交叉受压例数均高于鞍旁型脑膜瘤(P<0.05);两种入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鞍旁型脑膜瘤与鞍上型脑膜瘤临床特点各异,鞍上型脑膜瘤对视力、视野、垂体受压、视神经压迫的影响比鞍旁型脑膜瘤更大.而在临床治疗中两种入路方式比较无差异,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段国庆;胡文忠;刘强;陈小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乳腺癌患者及配偶需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乳腺癌患者基本特征情况的差异会造成各类需求的差异,本文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乳腺癌患者及配偶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合理可行的支持方案,满足乳腺癌患者及配偶需求,为患者提供差异化支持服务,并提出支持现状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的展望.

    作者:万永慧;唐燕青;邱艳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慢病毒介导的αB-晶状体蛋白基因沉默对子宫内膜癌ISK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αB-晶状体蛋白(CRYAB)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增殖和迁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子宫内膜癌ISK细胞系CRYAB基因.通过CCK-8、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CRYAB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成功构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CCK-8实验结果显示CRYAB病毒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病毒转染组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病毒干扰载体能有效抑制CRYAB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K中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证实CRYAB在子宫内膜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瑾;李丽;赵娟;朱骏;朱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长链非编码RNA RP11-554D14.7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lncRNA RP11-554D14.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NSCLC细胞功能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用于检测lncRNA RP11-554D14.7在NSCLC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CCK8、集落形成实验检测RP11-554D14.7对NSCL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RP11-554D14.7对NSCLC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研究RP11-554D14.7对miR-21的调控.结果:RP11-554D14.7在NSCLC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下调,上调RP11-554D14.7的表达抑制NSCLC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miR-21可直接结合到RP11-554D14.7的序列中.结论:下调的RP11-554D14.7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可作为NSCLC一个候选的治疗靶点.

    作者:刘志利;茅卫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金属硫蛋白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炎症相关性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2(MT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小鼠的结肠炎及炎症相关性结肠癌(CA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试剂(AOM)腹腔注射及葡聚糖硫酸钠试剂(DSS)喂药方法,成功建立小鼠的结肠炎-癌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T2与MMP9在小鼠结肠炎-癌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分析MT2与MMP9在小鼠结肠炎-癌模型中的表达相关性.结果:MT2在小鼠的结肠炎及炎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组与炎癌组,MT2与MMP9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949,P<0.001;r=0.859,P=0.001).结论:MT2与MMP9在小鼠的结肠炎和炎症相关性结肠癌中表达的显著正相关性提示它们可能在结肠炎症促进癌变这一过程起到一定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炎症相关性结肠癌的新靶点.

    作者:鹿晓麟;张艳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按摩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发掘针刺及穴位按摩在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优势,为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雷莫司琼治疗,评价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化疗后恶心、呕吐控制的有效率分别是86.7%和73.3%.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按摩防治乳腺癌化疗后导致的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

    作者:冯秀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18F-FDG PET/CT 显像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全身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c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显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 显像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143例患者中,PET/CT诊断脑胶质瘤10例、脑膜瘤7例、淋巴瘤2例、病变性质不明或其它类型肿瘤16例.脑转移瘤108例,确诊原发灶96例,未明确原发灶12例,原发灶检出率为88.9%,其中原发灶为肺癌的65例,占67.7%,消化系统来源恶性肿瘤17例,占17.7%,生殖系统来源恶性肿瘤3例,占3.1%,不同来源脑转移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18F-PET/CT显像可有效发现脑内病灶和脑转移瘤中的原发灶,并可大致区分原发灶类型,脑转移瘤来源于肺恶性病变居多.

    作者:黄勇;杨斌斌;郭坤;张微;魏熤鑫;王俊燕;康熠;魏龙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前列腺癌组织中p27和Survivin的表达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分析蛋白p27和Survivin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探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前列腺癌和6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27、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相应患者血浆中的PSA值.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p27、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28/75)、68.0%(51/75),p27和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8/60)、0(0/60),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情况和PSA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联合检测p27及Survivin表达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为前列腺癌的防治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超奇;王智昊;吴连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长链非编码RNA GAS5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多柔比星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Growth arrest-specific 5(GAS5)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细胞的多柔比星耐药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GAS5基因在BUC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将GAS5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多柔比星耐药的BUC细胞T24/DOX,实时定量PCR验证转染效果.MTT 法检测T24/DOX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应用0.5 μg/ml多柔比星处理T24/DOX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24/DOX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T24/DOX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CC-HB-2细胞相比,GAS5基因在J82和T24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调,而其在T24/DOX细胞中表达下调更为显著.GAS5基因的表达载体能够显著上调T24/DOX细胞中GAS5基因的表达.GAS5高表达能够抑制T24/DOX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GAS5高表达能够显著促进多柔比星诱导的T24/DOX细胞的凋亡,并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GAS5在BUC中低表达,且与BUC的化疗耐药相关,其过表达能够抑制BUC细胞的多柔比星耐药性.

    作者:孙天牧;刘重远;宋永胜;张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意义

    目的:建立小鼠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癌的侵袭转移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并进行传代,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接种到小鼠腹腔,进行腹腔传代培养,腹腔传代3次后,收集腹水瘤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遍,调整细胞浓度为2×107/ml,用50 μl的微量注射器无菌开腹直视下向小鼠肝脏左叶注入50 μl的H22细胞,术后常规饲养,14天后人道主义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小鼠肝脏肿瘤形成情况,病理组织学方法鉴定肿瘤组织.结果:肉眼可见肿瘤结节形成良好,成瘤率高,病理鉴定为肝癌.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后续研究肝癌的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赵方;胡明道;陈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UNC5B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本文试图围绕UNC5家族以及UNC5B蛋白的分子功能与作用,通过从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UNC5家族以及UNC5B蛋白生物学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汇总.随后通过搜索出的大量相关文献,分别在UNC5蛋白家族的发现,UNC5B的调控机制,UNC5B相关生理功能等方面得出不同的研究进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UNC5家族以及UNC5B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成为癌症潜在的治疗靶点,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佳润;孔垂泽;高植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Leptin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肥胖患者体内高浓度的瘦素(Leptin)与其乳腺癌高发病率、恶性程度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Leptin与乳腺癌细胞上的瘦素受体(OB recepter,OBR)结合可激活多条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诱导血管生成,进而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深入研究乳腺癌中的Leptin信号通路,不仅对乳腺癌的诊断有指示作用,亦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生物治疗靶点.本文就Leptin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信号通路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林;王维;赵曼;黄嫄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TMEFF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TMEFF1(tomoregulin-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TMEFF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MEFF1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TMEFF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率(90.24%)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5.45%)、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33.33%)及正常卵巢(26.67%) (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TMEFF1表达随FIGO分期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TMEFF1为影响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MEFF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作者:刘聪;聂鑫;周欣;朱连成;刘娟娟;严丽梅;于冠楠;郝莹莹;林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完全胸腔镜与辅助小切口肺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comple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CVATS)与辅助小切口肺癌切除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肺癌患者(Ia 期10例、Ib期39例、IIa 期47例、IIb 期37例、IIIa期5例),采用完全胸腔镜手术(CVATS组)6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组)76例,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C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VAMT组,但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置管时间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4天血液炎症因子水平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VAMT组高于CVATS组;术后第1、4天胸腔引流液中IL-6和IL-10水平,VAMT组较CVATS组均高,但CRP水平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8%vs 9.21%,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CVATS或VAMT行肺癌切除,在手术切除率、淋巴清扫、出血及并发症等影响患者安全的主要指标间并无显著区别,仅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非主要指标略有差异;临床仍应根据术者的习惯、熟练程度及病变的需要选择.

    作者:凤雷;秦思达;罗刚;张绪民;任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