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永慧;唐燕青;邱艳茹
目的:比较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两种胰肠吻合方式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盛京医院胰腺内分泌外科实施的59例P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35例,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24例,比较两组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比较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两种胰肠吻合方式,发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指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相比,同样安全可靠,具有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胰肠吻合严密牢固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胰管直径小的病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鑫;吴鑫;孟祥鹏;姚威;王宝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根治术治疗肺大细胞癌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33例肺大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76例与开胸组5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状况及血清NSE、CA125和EGF水平.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第5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胸组,胸腔镜组住院费用显著多于开胸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开胸组患者与胸腔镜组病灶均完整切除,切缘阴性,淋巴结清扫组数、清扫个数、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2年生存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胸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患者(P<0.05).术后第7天,开胸组与胸腔镜组患者NSE、CA125和EGF水平均有所下降(P均<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EGF水平显著低于开胸组患者(P<0.05),而NSE、CA125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镜与开胸根治术均是肺大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式,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术后恢复,并且能够降低血清EGF水平,对于适合胸腔镜根治术的肺大细胞癌患者宜选择该手术方式.
作者:柯昌康;吕峰;康树宏;白峻峰;倪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评价癌症相关性乏力(cancer-related fatigue symptoms,CRFS)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147例初治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简明疲劳量表评估乏力指数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全组14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乏力总发生率为91.8%(135例).无基础疾病史组的乏力指数明显低于基础疾病史组,有糖尿病病史的乏力指数高,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乏力指数与ECOG评分、文化程度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水平增高,乏力指数明显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G3、G4乏力指数高于G1、G2,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6组的乏力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越高,乏力指数越高,各个分期乏力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乏力指数在N分期中无明显差别(P>0.05);TNM分期、危险因素等级与乏力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CRFS与基础疾病史、ECOG、文化程度、PSA水平、Gleason评分及TNM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王玲;骆华春;傅志超;程惠华;沈志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音猬因子(Shh)、Smoothened(Smo)基因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m blot检测7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hh、Smo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Shh、Smo 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15±0.048、0.638±0.037,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0.341±0.072、0.311±0.051(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hh、Smo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8±0.013、0.521±0.056,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0.281±0.047、0.252±0.064(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Shh、Smo mRNA和蛋白平均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h、Smo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侵犯血管和神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hh、Smo蛋白呈高表达,Shh、Smo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张轲;田珲;刘志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总结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癌(PCa)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病理特征,提高对PCa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TRUS引导下经会阴途径PCa穿刺活检患者101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PSA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进行总结.结果:PCa患者年龄多大于60岁,多伴有泌尿系统症状与直肠指检异常、血清PSA常超出上限;影像学表现为病变区域图像改变与血流信号异常;镜检特征主要表现在细胞异型、结构异型和浸润性生长,镜下特征性结构与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PCa的诊断.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PCa的金标准,在熟练掌握其病理特征与免疫组化表达的同时,注意结合PCa临床表现与临床相关检查的特点,对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磊;蒋淑婉;杨家佳;戚庭月;李念芬;施燕芸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IMP3)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IMP3和ERK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IMP3、ERK2在30例宫颈炎组织,36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织、52例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组织,7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IMP3和ERK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IMP3、ERK2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高于CINⅠ和宫颈炎(P<0.05);IMP3、ERK2在CINⅡ-Ⅲ的表达高于CINⅠ和宫颈炎(P<0.05);IMP3在CINⅠ的表达高于宫颈炎(P<0.05);ERK2在宫颈鳞癌的表达高于CINⅡ-Ⅲ(P<0.05);IMP3、ERK2在子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淋巴结的转移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鳞癌组织中IMP3、ERK2表达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和ERK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IMP3和ERK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两者的表达高度相关,IMP3和ERK2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吴和刚;张续;李天永;袁森辅;郭宇;朱坤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检测TMEFF1(tomoregulin-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TMEFF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MEFF1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TMEFF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率(90.24%)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5.45%)、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33.33%)及正常卵巢(26.67%) (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TMEFF1表达随FIGO分期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TMEFF1为影响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MEFF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作者:刘聪;聂鑫;周欣;朱连成;刘娟娟;严丽梅;于冠楠;郝莹莹;林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miRNA的差异表达与人脑胶质瘤预后的关系进行评价.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超星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等进行检索.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入选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文献中相关数据资料,使用RevMan5.2.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7篇文献,共计901例脑胶质瘤研究对象,统计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QUADAS2 评价标准显示具有较高质量,纳入文献Egger和Begg检验结果显示未出现明显的发表偏倚,脑胶质瘤中miRNA的表达对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合并风险比为1.65(95%CI:1.17~3.49,P<0.05).结论:miRNA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张志勇;张晋霞;李林;张宏伟;付爱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方案诱导化疗是目前一线治疗,随后全脑放疗作为巩固治疗.迟发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尤其是老年人,使缓解患者是否需要全脑放疗或减量放疗需要进一步明确.利妥昔单抗治疗PCNSL,初步研究表明美罗华可能给患者带来获益,但研究证据水平较低.HDC/ASCT对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PCNSL虽有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临床价值尚存争议.
作者:陶卫平;伍龙;丁万军;叶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本文试图围绕UNC5家族以及UNC5B蛋白的分子功能与作用,通过从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UNC5家族以及UNC5B蛋白生物学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汇总.随后通过搜索出的大量相关文献,分别在UNC5蛋白家族的发现,UNC5B的调控机制,UNC5B相关生理功能等方面得出不同的研究进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UNC5家族以及UNC5B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成为癌症潜在的治疗靶点,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佳润;孔垂泽;高植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HER-2、PCNA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三者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病变中HER-2、PCNA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HER-2、PCNA和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8.57%、64.29%、40.00%,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织中三者的表达均与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密切相关(P<0.05),另外,HER-2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亦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随着HER-2、PCNA蛋白表达的增多、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及临床分期级别的增高,患者的生存率均明显下降(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HER-2和临床TNM分期均为乳腺癌患者独立的远期预后指标(P<0.05).结论:乳腺癌中HER-2和PCNA的过表达,及E-cadherin表达的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PCNA和E-cadherin有助于筛选出具有高复发及转移危险的患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谢莉莉;王东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018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以及LINC01018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60例NSCLC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LINC01018的表达,分析LINC01018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通过转染pcDNA-LINC01018上调 LINC01018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NSCLC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LINC01018对RAC1蛋白的影响.结果:相比癌旁肺组织,在NSCLC组织中LINC01018的表达出现显著下调.肺癌组织中LINC01018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和远端转移明显相关(P<0.05).LINC01018的过表达能降低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下调RAC1的表达.结论:LINC01018表达随着女性患者、肿瘤直径大、分期晚及分化差而显著下调.LINC01018可通过影响RAC1,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子博;鲁继斌;张洪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切除术后乳腺癌患者三氧治疗前后血清胸苷激酶 1(thymidine kinase-1,TK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记化学发光法检测104例切除术后乳腺癌患者三氧疗法前后血清TK1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三氧疗法前后 TK1、CA15-3及CEA水平的差异,分析TK1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三氧治疗前乳腺癌患者TK1平均值为(1.52±1.53) pmol/L,与健康体检组的(0.54±0.42) p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三氧治疗后TK1平均值为(0.73±0.82) p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临床分期,Ⅰ-Ⅲ期患者治疗前TK1平均值为(1.05±1.17) pmol/L,治疗后平均值为(0.38±0.44)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Ⅳ期患者治疗前TK1平均值为(2.53±1.73) pmol/L,治疗后平均值为(1.47±0.94) p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CA15-3及CEA在三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Ⅰ-Ⅲ期患者CA15-3及CEA与TK1变化趋势有一致性.TK1与ER、PR有关联(r=0.455,P=0.000).结论:三氧治疗能有效降低切除术后乳腺癌患者的TK1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控制疾病进展,且对Ⅰ-Ⅲ 期患者更有意义.
作者:秦子淋;曾健滢;行艳丽;张乃海;牛立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CT特征,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临床影像资料并文献回顾.2例患者均行腹部 CT平扫和增强扫描,2例仅行CT增强.结果:本组4例均为女性,年龄39~57岁,平均46岁,2例位于肝左叶,2例发生于肝右叶.CT平扫呈低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或模糊,大小3.5~13 cm;增强扫描动脉期3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呈边缘强化.4例动脉期均可见粗大迂曲血管位于肿瘤边缘.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或持续性明显强化.2例含有脂肪成分,2例无明显脂肪成分.结论:肝脏PEComa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诊断该疾病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玲;令潇;梁丰丽;张桂荣;李海宁;杨晶;敦旺欢;张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肥胖患者体内高浓度的瘦素(Leptin)与其乳腺癌高发病率、恶性程度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Leptin与乳腺癌细胞上的瘦素受体(OB recepter,OBR)结合可激活多条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诱导血管生成,进而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深入研究乳腺癌中的Leptin信号通路,不仅对乳腺癌的诊断有指示作用,亦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生物治疗靶点.本文就Leptin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信号通路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林;王维;赵曼;黄嫄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全身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c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显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 显像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143例患者中,PET/CT诊断脑胶质瘤10例、脑膜瘤7例、淋巴瘤2例、病变性质不明或其它类型肿瘤16例.脑转移瘤108例,确诊原发灶96例,未明确原发灶12例,原发灶检出率为88.9%,其中原发灶为肺癌的65例,占67.7%,消化系统来源恶性肿瘤17例,占17.7%,生殖系统来源恶性肿瘤3例,占3.1%,不同来源脑转移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18F-PET/CT显像可有效发现脑内病灶和脑转移瘤中的原发灶,并可大致区分原发灶类型,脑转移瘤来源于肺恶性病变居多.
作者:黄勇;杨斌斌;郭坤;张微;魏熤鑫;王俊燕;康熠;魏龙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鞍区脑膜瘤患者.观察鞍旁型脑膜瘤与鞍上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比较通过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的治疗差异,为鞍区脑膜瘤患者寻找好的治疗方式.结果:在本组所研究的56例患者中,SimpsonⅠ级与Ⅱ级共计39例,全切治疗率为69.64%,Ⅲ级与Ⅳ级分别为13例与4例;鞍上型脑膜瘤24例,鞍旁型脑膜瘤32例,鞍上型脑膜瘤出现视力下降、垂体受压、视野缺损、视神经或视交叉受压例数均高于鞍旁型脑膜瘤(P<0.05);两种入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鞍旁型脑膜瘤与鞍上型脑膜瘤临床特点各异,鞍上型脑膜瘤对视力、视野、垂体受压、视神经压迫的影响比鞍旁型脑膜瘤更大.而在临床治疗中两种入路方式比较无差异,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段国庆;胡文忠;刘强;陈小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钼-锝发生器的时间淋洗曲线,为临床钼-锝高效淋洗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母-子体系放射性活度衰减公式计算不同时间淋洗活度,并绘制时间淋洗曲线.在不同时间段实际测量淋洗活度,绘制时间淋洗曲线.对比两者差异.结果:实际测量和理论计算差别不显著,应用于两级蜕变链的母-子体放射性平衡关系公式计算,4小时后淋洗获得初始量的30%左右,8小时后约50%,12小时约60%,24小时约70%;实际测量4小时后可获得约40%,8小时约50%,12小时约60%,16小时约70%,24小时约80%.结论:临床第1次淋洗后,间隔4小时淋洗可以迅速获得较大活度剂量的游离99Tcm淋洗液;间隔8小时内的淋洗,留16小时的平衡积累时间,对第二天的淋洗产量影响不到10%.
作者:孙英;李慧敏;李林;丁泽恩;牛亚宁;李倩;袁彬;许建林;施常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乳腺癌患者基本特征情况的差异会造成各类需求的差异,本文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乳腺癌患者及配偶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合理可行的支持方案,满足乳腺癌患者及配偶需求,为患者提供差异化支持服务,并提出支持现状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的展望.
作者:万永慧;唐燕青;邱艳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建立小鼠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癌的侵袭转移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并进行传代,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接种到小鼠腹腔,进行腹腔传代培养,腹腔传代3次后,收集腹水瘤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遍,调整细胞浓度为2×107/ml,用50 μl的微量注射器无菌开腹直视下向小鼠肝脏左叶注入50 μl的H22细胞,术后常规饲养,14天后人道主义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小鼠肝脏肿瘤形成情况,病理组织学方法鉴定肿瘤组织.结果:肉眼可见肿瘤结节形成良好,成瘤率高,病理鉴定为肝癌.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后续研究肝癌的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赵方;胡明道;陈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