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聪;朱莉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肺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标记肺癌表面标记物乙醛脱氢酶1(ALDH1),从肺癌A549细胞系中分离肺癌干细胞;MTT实验检测姜黄素对肺癌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姜黄素对肺癌干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和Hes1蛋白的表达情况;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Notch信号通路研究对肺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肺癌细胞系A549中ALDH1+肺癌干细胞.MTT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能够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肺癌干细胞的增殖;经姜黄素处理后的肺癌干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升高,Notch1和Hes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经γ-分泌酶抑制剂处理肺癌干细胞后,实验结果显示,y-分泌酶抑制剂通过下调Notch1和Hes1蛋白的表达调控Notch信号通路抑制肺癌干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结论:姜黄素抑制肺癌干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杨秦梅;崔青荣;李彬;李宁;周庆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疗效,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对世界医学界的重大贡献之一.目前美中不足的是亚砷酸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常见的有分化综合征、肝功能改变、皮肤病变等,较少见的有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造血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的毒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本文结合新的研究报道,全面综述了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常见和罕见的毒副反应,介绍其发生时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防治,为亚砷酸毒副反应的系统防治提供借鉴.
作者:张弋慧智;隋美娟;张卓;周晋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7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CR+ PR 28例,有效率为73.7%;对照组CR+ PR 19例,有效率为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KPS评分升高及体重增加者分别为20例和25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粒细胞下降22例,血小板减少10例,消化道反应12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期间还出现贫血4例,放射性食管炎38例,放射性肺炎6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见Ⅳ级毒副反应.结论: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崔力;王伟明;鲁光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腺苷脱氨酶(AD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确诊恶性胸腔积液(A组)患者58例和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B组)患者62例,收集两组患者血浆CA125、胸水CA125、胸水ADA及血常规的各项指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血浆CA125、胸水CA12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胸水ADA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及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ADA和胸水CA125在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NLR和PLR对两者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李维;陈淑娟;石婕;邓文静;张秋红;樊娜;钟玉洁;明宗娟;史红阳;杨拴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治疗复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一线或多线化疗进展的98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埃克替尼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资料.结果:98例既往化疗失败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中,达到完全缓解(CR)1例(1.0%),部分缓解(PR) 66例(67.3%),疾病稳定(SD)20例(20.4%),疾病进展(PD)11例(11.2%);客观缓解率(ORR)为68.4% (67/98),疾病控制率(DCR)为88.8% (87/98),中位无进展时间(mPFS)为8.8个月(95% CI:7.1~10.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5.5个月(95%CI:11.8~19.2个月).亚组分析中,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的ORR(82.0% vs 54.2%,P=0.003)、mPFS(11.0个月vs 6.0个月,P=0.008)及mOS(20.0个月vs 12.6个月,P=0.016)均优于21外显子L858R突变患者;非脑转移患者的mOS优于脑转移患者(16.0个月vs8.0个月,P=0.039);不吸烟患者的ORR优于吸烟患者(76.7% vs 55.3%,P=0.023);不同性别、年龄、肺癌分期、治疗线数、转移器官数对预后的影响均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为主,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可明显缓解.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于晓露;刘俊;王韡旻;潘峰;顾爱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表达的下调对食管鳞癌细胞周期、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分为三组,即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HDAC6 siRNA组,后两组分别转染对照siRNA和HDAC6 siRNA.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因子p21 mRNA和蛋白以及细胞迁移相关因子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DAC6 siRNA组中p21及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是0.440±0.120、0.840±0.070和0.580 ±0.090、0.450±0.080,且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0.165±0.090、0.090±0.020;0.088±0.009、0.054±0.011)和对照siRNA组(0.163±0.021、0.070 ±0.040;0.820±0.070、0.066±0.007)中p21及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其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之间p21及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HDAC6表达下调对食管鳞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可能与p21表达的升高相关;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可能与E-cadherin表达的上调有关.
作者:李宁;张红蕊;张燕;高岭;刘培杰;孟丹丹;高欣;徐志巧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miR-429对食管鳞癌细胞的影响及其靶向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miR-429 mim-ics、miR-429 mimics NC、miR-429 inhibitor和miR-429 inhibitor NC分别转染至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分别设为miR-429 mimics组、miR-429 mimics NC组、miR-429 inhibitor组和miR-429 inhibitor NC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各组miR-429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通过TargerScans Human7.1预测miR-429靶基因并利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对其进行验证,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E盒锌指结合蛋白1(ZE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miR-429 mimics NC组、miR-429 inhibitor NC组之间miR-429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明显(P>0.05).与miR-429 mimics NC组相比,miR-429 mimics组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miR-429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miR-429 inhibitor NC组相比,miR-429 inhibitor组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miR-429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miR-429 mimics NC组相比,miR-429mimics组中EC9706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P<0.05),miR-429 inhibitor NC组中EC9706细胞增殖率无显著差异(P>0.05),miR-429 inhibitor组中EC9706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P<0.05).预测miR-429靶基因为ZEB1,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证实ZEB1为miR-429靶基因.与miR-429 mimics NC组相比,miR-429 mimics组EC9706细胞中ZEB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miR-429 inhibitor NC组EC9706细胞中ZEB1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miR-429 inhibitor组EC9706细胞中ZEB1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miR-429可通过靶向ZEB1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
作者:王海兵;冯瑞庆;王庆锋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标本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各剪切体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YBR-Green RT-PCR方法检测成人初诊ALL患者及非恶性血液病对照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DNMT3A各剪切体(DNMT3A1、DNMT3A2、DNMT3A2V)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ALL分型、ph染色体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DNMT3A2/DNMT3A1比值及DNMT3A2V/DNMT3A1比值均在1以下,ALL患者DNMT3 A2V/DNMT3A1比值多数均高于1,显著高于对照组DNMT3A2V/DNMT3A1比值(P<0.001)及ALL患者DNMT3A2/DNMT3A1比值(P<0.01).DNMT3A2V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在ph(+)患者中,DN-MT3A1及DNMT3A2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在ph(-)患者中,DNMT3A2及DNMT3A2V表达均显著上升(P分别<0.01和<0.001).以ALL患者中主要剪切体DNMT3A2V表达水平的中位值为界,分为低表达组(n=7)及高表达组(n=6),高表达组1年累积总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但由于样本量较少,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85).结论:ALL中DNMT3A主要剪切体由DNMT3A1转换为DNMT3A2V,DNMT3A2V表达显著升高,且DNMT3A2V高表达可能与良好预后相关.这种剪切体转换及表达改变可能在ALL发病、预后及治疗选择中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林娜;富威;李艳;颜晓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外泌体是由各种细胞产生的囊泡样结构,包含蛋白质、脂质、遗传物质如mRNA、miRNA等,能参与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外泌体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检测均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外泌体可以在体液中检测到,本文就外泌体的收集、提取及鉴定外泌体的方法进行概述.
作者:叶冬熳;于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3例与B组43例.A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且于术后实施自控静脉镇痛;B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且于术后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3h、术后12h及术后24h患者VAS评分,及术前和术后3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变化.结果:B组麻醉优良率(100.00%)高于A组(86.05%),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3h、术后12h及术后24 h患者VAS评分低于低于同期A组(P<0.05);两组术后3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降低(A组:t=35.450 0、7.789 3,B组:t=67.800 6、15.495 2,P<0.05);B组术后3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低于A组(t=34.095 l、7.711 9,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术后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镇痛效果良好,降低血清VEGF-C和PEG2含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杨正超;童胜雄;戚忠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球蛋白(globulin,GL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136例,分为肿瘤组76例,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gkin lymphoma,NHL) 19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30例、肺癌(lung cancer,LC)27例.均为初治病例,于化疗后1月纳入统计.非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组(non-tumor deep vein thrombosis,NT-DVT)60例,均为确诊的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后2周纳入统计.对照组90例,来自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经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血球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PTT、PT、TT、FIB、D-D、RBC、HGB、HCT、PLT、MPV及GLO、TG、HDL水平变化.结果:肿瘤组患者化疗前D-D表达水平升高(P<0.05),化疗后下降(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HDL表达水平下降(P<0.05),化疗后升高(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FIB、PLT、GLO表达水平升高(P<0.05).NT-DVT组治疗前APTT、FIB、D-D表达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APTT延长(P<0.05),FIB、D-D下降(P<0.05).结论:D-D、FIB、PLT、GLO、HDL水平是反映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良好指标.
作者:鱼丽莉;金七妹;裴霞霞;彭艳;宋飞雪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由实体肿瘤脱落进入血液的细胞,并能侵入其他组织,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CTCs在一些上皮恶性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中的应用价值,但在肉瘤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由于肉瘤在人群中相对罕见、肉瘤CTCs的检测技术仍不成熟等原因,导致目前肉瘤CTCs的临床作用仍是空白.但是,随着近年来对泛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深入研究,同时在肉瘤中发现上皮细胞黏附因子(EpCAM)的表达,这些促进了对肉瘤发展机制的了解,并为CTCs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另外,在部分研究里展示了CTCs与一些肉瘤的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这也为CTCs可用于指导肉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证据.本文就近些年CTCs在肉瘤中的研究和诊断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周士超;袁海花;姜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T2N0M0期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联合放化疗的临床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例T2N0M0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经肛门局部切除联合放化疗组(10例)和根治性切除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种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大小、肿瘤距肛缘距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化较好的T2N0M0期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切除联合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比较治疗效果相当,但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具有一定优势,在有适应证患者中可以推广.
作者:杨永江;王晓元;黄迪;赵轶峰;彭涛;李曙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多种难治性实体肿瘤的治疗,如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胰腺癌、肾癌等.其在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方面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通路是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CBT)的关键性通路之一.肿瘤细胞可通过PD-1/PD-L1通路抑制T细胞活性,阻断免疫应答,从而实现免疫逃逸,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新近研究发现PD-1/PD-L1通路在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和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简单介绍PD-1/PD-L1通路的生物学活性,总结针对该通路的免疫疗法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艳霞;闫俊;王佳其;王彦茹;张清媛;张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脐血清源性外泌体对肝癌Hep3B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提取健康足月胎儿脐血清源性外泌体,加入细胞培养基孵育24小时,MTT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脐血清源性外泌体能显著抑制肝癌Hep3B细胞活力,导致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凋亡细胞比例增加及活化的Caspase3水平上升.结论:脐血清源性外泌体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具有潜在的抑制肿瘤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汪庆强;李雯慧;方诚;范明;张小晶;唐明尧;付航;陈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盛京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收集分析,分离不重复的病原菌株,分析其耐药率.结果:849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3.34%,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368例次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43株,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3.26%)、铜绿假单胞菌(20.93%)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3.95%)等.所检出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率高,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多依靠于经验性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仍是目前此类患者院内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不排除多种耐药菌和真菌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患者粒缺状态持续时间、加强院感宣教及病房管理,可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诗文;王洪涛;刘卓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DAPK蛋白、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及邯郸市第一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同时选取15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APK蛋白、Ki-6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和CA125等的表达,分析DAPK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的DAPK蛋白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组患者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PK阳性表达率与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负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与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间DAPK、Ki-67的表达无差异,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PK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结论:DAPK蛋白、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病情或者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等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崔志利;安欣;刘巧珍;李静霞;刘文利;赵晶晶;毛希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利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评价宫颈癌患者凝血状态,并探究其与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治疗宫颈癌患者60例为宫颈癌组,同时以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TEG参数(R、K、Angel、MA、CI)、常规凝血试验(PT、Am、Fib、D-D、FDP)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测.结果:宫颈癌组较对照组R、K显著缩短(P<0.05),Angel、MA、CI、Fib、D-D、FDP和PLT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APTT在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与APTT,Angel与Fib,MA与PLT、Fib呈正相关(P<0.05),R与D-D,K与Fib呈负相关(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与D-D的Kappa值是0.70(P <0.001),二者具有中度一致性.通过ROC曲线我们发现,R为5.25 min时预测D-D升高大于0.5 μg/ml的敏感性是82.9%,特异性是89.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TEG与特定的常规凝血参数之间显著相关;R和D-D具有检测的一致性.R值对宫颈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姜倩;王侠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serous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SBOTs)中CA125及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CA125联合超声在术前预判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2010年至2015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全面分期手术的169例SBOTs患者的CA125及超声结果.结果:17-40岁SBOTs患者66例,占总人数的39.05%;Ⅰa或Ⅰc期SBOTs患者100例,占总人数的59.17%.大部分Ⅰa或Ⅰc期SBOTs CA125在正常范围内(48.00%,48/100)或稍增高(22.00%,22/100),而Ⅱ-Ⅲ期明显升高(x2=25.532,P=0.000).术前超声提示附件区肿物为囊实性者共计117例,占总人数69.23%;超声提示肿物为单侧且分期为Ⅰa或Ⅰc期者94例(78.33%,94/120),明显多于双侧者(x2 =62.902,P=0.000);超声提示盆腔积液≥2 cm者Ⅰa或Ⅰc期仅2例,而Ⅱ-Ⅲ期19例,两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x2=47.747,P=0.000).结论:CA125正常或稍升高、超声提示附件区单侧囊实性肿物、盆腔积液无明显增多是大部分Ⅰa或Ⅰc期SBOTs的特点,据此可对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术前预判考虑给予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
作者:赵万成;杨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肺鳞癌中死亡受体4(DR4)不同甲基化状态是否会影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肺鳞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肺鳞癌细胞株(H226、SK-MES-1、H520)前后DR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基因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MSP、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226、SK-MES-1细胞DR4基因呈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均低表达,H520细胞中DR4基因呈非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高表达;5-Aza-CdR干预后H226、SK-MES-1细胞DR4基因呈非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表达较前均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520仍呈非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前无明显差异.同时研究还证实TRAIL对H226、SK-MES-1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但不敏感,5-Aza-CdR干预后,H226及SK-MES-1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较前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5-Aza-CdR可以逆转肺鳞癌中DR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而增加TRAIL诱导肺鳞癌细胞凋亡的作用.5-Aza-CdR联合TRAIL可能是治疗肺鳞癌的一种新策略.
作者:余宗阳;赵忠全;黄晓燕;潘燕;施燕鸿;吴晓龙;林祥武;陈思玉;陈颖;王水良;綦晓艳;王文武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