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草源;邹丽丽;茹小娟;金鹤;王政;马军
乳腺癌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发病率仍逐年上升,是全世界女性中患病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发展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就各种影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霍慧萍;霍建彬;李俊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9岁.因“左耳听力下降1年,左侧嘴角歪斜伴左眼闭合障碍2个月,行走不稳20天”入院.查体:左耳听力下降,右耳听力粗测正常,左周围性面瘫,面肌抽搐.头部MRI:左侧桥小脑结合臂区、左侧小脑半球及延髓左份交界处占位性病变,约25 mm× 26 mm×22 mm,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见片状更长T1长T2信号;DWI(b=1000 s/mm2)弥散受限,呈高信号,病变邻近听神经干根部,4脑室受压变形,延髓受压右移,注入Gd-DTPA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图1A~1C),考虑胶质瘤或髓母细胞瘤.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侧小脑后下部及桥臂结合区,灰白色,边界不清,与周边正常组织无明显边界,血供丰富,可见较多血管穿肿瘤其中.
作者:卜春晓;张勇;程敬亮;李颜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21岁.主因“发现右侧阴囊肿物20天”入院.查体:右侧睾丸体积增大,压痛.右侧附睾触不清.左侧睾丸、附睾未触及异常.高频超声:右侧阴囊内可见66.5 mm×49.6 mm× 62.3 mm不均匀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内部可见形态不规则片状中强回声,边缘可见受挤压变薄的睾丸实质回声(图1A).CDFI:肿物周边及内部均可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图1B).右侧附睾显示不清.左侧睾丸、附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右侧睾丸实性占位不除外.CT:平扫示右侧阴囊增大,内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欠清,睾丸受压变形,增强扫描肿物轻度强化(图1C).实验室检查:β-HCG<0.10 mIU/L(参考值0~3.00 mIU/L);AFP 0.85 ng/ml(参考值0~13.6 ng/ml);CEA 1.69 ng/ml(参考值0~5 ng/ml).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史华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诺卡菌病的胸部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原学培养确诊的8例肺诺卡菌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5例为单纯肺诺卡菌病,3例为播散型肺诺卡菌病.肺部病变以斑片、实变影为多见(n=8),其次为结节影(n=5)、空洞影(n=4)、团块影(n=2).4例合并胸腔积液或积脓,5例肺内病灶区域胸膜增厚,3例合并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合并气胸、1例合并心包积液.结论 肺诺卡菌病的胸部CT表现多样,常合并四肢或躯干皮肤或皮下软组织感染;当肺部病灶发展迅速,出现实变、结节、空洞、肿块等多样病灶时,应考虑肺部诺卡菌感染的可能.
作者:戴望春;曾庆思;周嘉璇;刘琴;黄晓燕;王寿扬;陈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对于监测肝脏疾病的进展和监控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肝纤维化分期金标准的肝活检因为有创操作,临床上不能广泛开展.而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本文对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用于无创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敏;冉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女,37岁.主因“间断左侧腰背部疼痛7天”入院.患者无发热、头痛、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肉眼血尿.CT尿路造影:左侧输尿管扩张,左侧输尿管腹腔段及肾盂内膜增厚、破裂,形成夹层,长约11.4 cm,分泌期对比剂进入肾盂及输尿管,延迟期夹层内可见对比剂进入(图1).CT诊断:左侧输尿管肾盂内膜撕裂、形成夹层.行夹层段输尿管切除及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证实为左侧输尿管肾盂内膜撕裂,并与肌层形成夹层.
作者:王建秋;郭俊男;程克磊;孙戈新;金龙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多排螺旋CT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含量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同顾性分析79例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行腹部脂肪含量测定.将1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中腹腔内脂肪含量(VA)、腹壁下脂肪含量(SA)、VA/SA的差异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VA、SA、VA/SA与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①各年龄组中女性SA、VA大于男性,VA/SA小于男性,而仅有10~20岁、21~30岁组中男、女性SA、VA/S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VA/SA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P<0.05).②SA与BMI呈正相关(r=0.54,P<0.01);VA与BMI、TG、LDL-C呈正相关(r=0.56、0.41、0.21,P均<0.05);VA/SA与年龄成正相关(r=0.28,P<0.05).结论 应用多排螺旋CT测量腹部脂肪含量简单可行;1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在不同年龄、性别组中存在差异;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含量与临床指标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铭梁;祝安惠;张晓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评估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81例,术前均采用具备双边、四通道乳腺线圈的3.0T MR行DWI,分析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分级、组织学与ADC值的关系.结果 81例患者中,共检出101个恶性病灶,DWI检测到恶性病灶99个,检出率为98.02%(99/101).肿瘤Ⅰ、Ⅱ、Ⅲ级的ADC值分别为(1.12±0.19)×10-3mm2/s、(1.02±0.16)×10-3 mm2/s、(0.89±0.15)×10-3 mm2/s,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78,P<0.001).ADC值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r=-0.450,P<0.01).结论 ADC值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分级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评估其恶性程度.
作者:蔡自强;尤克增;柴仕红;闫培华;赵世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女,53岁,因“胸痛6个月,咳嗽、咯血丝痰5月余”入院.CT:气管下段约T5水平见附壁软组织结节影,大小约1.5 cm×1.4 cm×1.2 cm,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矢状位图像示病灶紧贴气管左后壁,气管壁及气管外脂肪间隙模糊不清,相应水平管腔狭窄,窄处横截面约1.5 cm×1.0 cm(图1).CT诊断:气管下段肿物,建议活检.行经右胸气管肿瘤切除术,术中所见:气管下段距隆突1 cm处肿物,边界欠清,大小约1.2 cm×1.5 cm,肺门及纵隔可见肿大淋巴结.
作者:王寿扬;曾庆思;陈淮;黄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静脉导管缺如(ADV)并脐静脉肝内、肝外异常连接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胎ADV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观察心脏大小、功能变化,并随访临床预后.结果 ADV的检出率为0.12%(14/11205),14胎中,5胎脐静脉与门静脉左支、1胎与门静脉右支相连;8胎脐静脉未与门静脉相连,而与肝外静脉系统相连,5胎直接连接于右心房,1胎直接连接于下腔静脉,1胎连接于肝右静脉,1胎连接于冠状静脉窦引流入右心房.结论 产前超声心动图能够明确诊断静脉导管缺如,且可以观察脐静脉肝内、肝外异常连接途径和管道内径.
作者:张烨;谷孝艳;孙琳;刘晓伟;韩建成;何怡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ADC值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共45个病灶)经病理学证实为IDC的动态增强MRI及DWI表现,测量肿块的早期强化率、ADC值,描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不同病理学分级IDC的早期强化率、TIC曲线分型及ADC值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其与病理组织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43例IDC中,Ⅰ级8例,Ⅱ级24例,Ⅲ级11例.不同级别IDC两两比较,早期强化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IC曲线分型、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DC的TIC曲线分型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40,P<0.01),与ADC值呈负相关(r=-0.79,P<0.01).正常乳腺组织与不同病理组织分级IDC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MRI的TIC曲线结合ADC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IDC的组织学分级.
作者:李新华;孟志华;杜日昌;程英;胡景皓;孙俊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女,51岁,肝功能异常20年,纳差、乏力、黄疸11个月.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AST) 1112 U/L、谷氨酰转肽酶(GGT) 75 U/L、碱性磷酸酶(ALP) 405 U/L、总胆红素(TBIL)139.8 μmol/L、直接胆红素114.4 μmol/L、间接胆红素24.4 μmol/L、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MRI:肝、脾体积增大,肝内可见多发等T1等T2小结节和网格状长T1长T2信号,未见明显弥散受限;肝内外门静脉周围可见条状等T1长T2信号(图1A);腹主动脉旁可见肿大淋巴结(图1B).
作者:黄梦月;高雪梅;程敬亮;李玉博;吕晓婷;屈昭慧;王斯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74岁.于1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白痰、伴活动后呼吸困难,自服清开灵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右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散在哮鸣音.实验室检查:单核粒细胞0.13×109/L.胸部CT检查:气管右侧壁见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约5.32 cm×3.18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气管腔不规则狭窄,平扫CT值约41 HU(图1A),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三期CT值分别为55、80、70 HU;纵隔3P、4R组淋巴结肿大(图1B).
作者:王晓野;初建国;孙博;孟金丽;温建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43岁,1个月前自觉一物体落入左侧颈部,因“左侧颈部肿胀不适”就诊.体格检查:左侧颈部上份扪及一直径约1.5 cm肿块,触之疼痛,无明显波动感.超声:左侧胸锁乳突肌肌层内见长约7 mm的强回声伴彗星尾,周边可见弱回声团包绕,约13 mm×6 mm×10 mm,边界清,形态规则(图1A),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左侧胸锁乳突肌肌层团块;异物伴肉芽肿形成.行局麻下包块局部切除术,术中显示左侧胸锁乳突肌上段有一约1.5 cm×1.0 cm肿块,质韧(图1C),切开后中心有一长约7 mm的铁片.术后病理提示为异物肉芽肿.
作者:康佳;杨裕佳;唐远姣;邱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双指数模型探讨真性弥散系数(D)、与灌注相关的假性弥散系数(D*),灌注分数(f)在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肿块48例(恶性组)、良性肿块26例(良性组)及正常体检者19名(对照组),均行常规MRI检查及多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3组间D值、f值、D*值及ADC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各个指标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良性组及恶性组间D、f、D*及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良性组D值低于对照组、且高于恶性组(P均<0.01);恶性组f值高于对照组及良性组(P均<0.01),而对照组与良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良性组D*值低于对照组、高于恶性组(P均<0.01);良性组ADC值低于对照组、高于恶性组(P均<0.01).恶性组的D值显著低于ADC值(P<0.01).分析采用各DWI参数鉴别诊断乳腺恶性肿块样变的ROC曲线,D值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次依次为ADC值,f值及D*值,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95、0.90、0.87、0.75.结论 IVIM双指数模型能够真实反映乳腺肿块样病变水分子的弥散情况,尤其是D值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郭吉敏;刘春霖;曹满瑞;陆玮;朱志军;邹立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婴幼儿浅表血管瘤增生期与退化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Mulliken分类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将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血管瘤的39例患儿分为增生期血管瘤及退化期血管瘤,比较不同分期血管瘤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结果 血管瘤增生期24例,VI 0.51±0.11,FI38.06±6.64,VFI 19.54±5.52;退化期15例,VI 0.32±0.15,FI 30.81士10.29,VFI 11.07±6.47.增生期VI、FI、VFI均高于退化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实时、清晰、动态显示肿块的血流情况,并对血管瘤分期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红雨;彭格红;史策;曹永政;陶文鸿;吴作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61岁,2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2枚),1个月前突发肩背部疼痛伴气短.心电图:①可疑异常Q波;②ST-T异常(侧壁);③T波倒置(下壁).DR:左肺下野见不规则团块影,心影增大,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胸主动脉CTA:左心室左外侧壁囊带状膨出影,考虑左心室室壁瘤形成(图1).超声心动图:左心室侧后壁中上部心肌回声失落,约30~35 mm,其侧后方形成一巨大假性室壁瘤,大径约90 mm,其内壁附着弥漫弱回声,厚度约27~37 mm,可见血流慢速往返于左心室腔与瘤腔内.提示:左心室侧后方巨大假性室壁瘤形成,其内血栓形成(图2).行室壁瘤切除术、左心室附壁血栓清除、左心室成形术.术中所见与超声描述相符.
作者:张婷婷;陈昕;李诗文;杨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在筛查胎儿足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性选取10 015胎14~40孕周高危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产前超声检查采用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筛查足畸形,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胎儿足长随孕周增加而增大(F=8.2,P<0.01),单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胎儿的患侧足长变短(x2=49.1,P<0.01).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超声诊断胎儿足畸形准确率为99.60%(9975/10 015),敏感度为85.29%(116/136),特异度为99.80%(9859/9879),阳性预测值为85.29%(116/136),阴性预测值为99.80%(9859/9879).结论 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可用于胎儿足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并可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吕国荣;刘云萍;吴家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间与记忆、情感及视觉相关的脑皮层ADC值的差异性.方法 对20例2型糖尿病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A组)和20例2型糖尿病伴单纯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B组)及20名年龄相仿的健康志愿者(C组)行1.5T MR常规扫描和DWI扫描,测量3组研究对象双侧额中回、颞上回和楔回脑皮层ADC值,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间双侧额中回、颞上回脑皮层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双侧楔回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3组中左右两侧额中回、颞上回及楔回脑皮层ADC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患者(A、B组)右侧额中回脑皮层ADC的变化趋势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与脑损伤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且随着疾病进展,脑损伤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作者:杨海婷;辛仲宏;雷军强;窦郁;辛文龙;郭顺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77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行常规超声(BUS)及C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BUS及CEUS各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BUS与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27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84例(良性组),恶性病变93例(恶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S诊断恶性肿瘤的危险指标为中等血供、非平行生长、血供丰富及边界模糊,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7、4.84、3.39、3.04;CEUS为离心性增强、向心性增强、肿瘤形状不规则、造影剂分布不均、增强后范围增大,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36、4.58、4.07、3.28、2.36.BUS诊断乳腺肿瘤的准确率为81.59% (226/277),CEUS为88.09%(244/27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2,P<0.001).结论 采用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较高,其在乳腺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陕泉源;罗佳;梁瑾瑜;郑艳玲;李李;谢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