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额部小切口除皱加面颊部锯齿线提紧术38例

杜萍;穆宝安;侯圣光

关键词:额部, 小切口, 面部除皱, 面颊部, 现报道如下, 整体效果, 老化程度, 受术者, 剥离术, 鼻唇沟, 基础, 齿线
摘要:自2003年10月~2004年10月,笔者在额部小切口除皱的基础上配合面颊部锯齿线及鼻唇沟剥离术行全面部除皱38例,使受术者面部老化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收到了较好的整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VEGF基因治疗提高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对大鼠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分三组,于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后分别注入重组的VEGF质粒(目的基因组),空白质粒(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于术后7、15、30天分别采集移植的脂肪组织,计算植入物校正重量比并行HE染色观察一般组织病理改变,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结果:目的基因组在移植物重量改变方面显著小于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其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此外,在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镜下存在大量囊样脂池、坏死区.结论:皮下注射的转VEGF基因的质粒在组织中能够表达VEGF,并诱导新血管的形成,增加血流灌注,减少移植组织的吸收,促进移植脂肪存活.

    作者:刘宇兰;张一鸣;聂祝峰;易传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十全大补汤兔血清对人传代表皮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索快速增殖表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3T3滋养细胞培养法,将传代表皮细胞和3T3细胞共同接种于DF12十全大补汤兔血清培养系统中,对传代表皮细胞生长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3T3成纤维细胞和兔血清共同存在时,即使低密度接种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也能以单个细胞为克隆,以单层形式生长,增殖迅速,融合成膜片时间缩短,细胞数量大,克隆形成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将为表皮细胞培养和移植在整形外科临床中应用开拓前景.

    作者:陈东来;张玉环;王喜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主要探讨BSSR0后退下颌骨术后骨的稳定性,了解导致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46例单纯下颌前突患者,不包括存在偏颌畸形的病例.所有患者于手术前一周(T1)、术后一周(T2)、术后6个月或6个月以上(T3)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硬组织的相对位移.结果:BSSRO后退下颌骨后,使得硬组织Li点平均后退了6.5mm,B点平均后退了7.3mm,Pg点是8.5mm,Me点为9.1mm.各标志点的平均复发率为:Li点复发率为2 3.1%、B点复发率为24.7%、Pg点复发率为25.9%、Me点复发率为26.4%.结论:影响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复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受髁状突的影响使得下颌骨在向前复发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的水平复发,而是水平逆时针旋转复发.复发可能与后退量存在相关关系,但需要超过一定的后退量.

    作者:敖建华;刘彦普;丁宇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在黑素细胞无血清纯化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在黑素细胞纯化培养中的应用,寻找黑素细胞无血清纯化培养的安全而简易的方法.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表皮细胞悬液,应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C-SFM)中加入AK auto Ab(用于替代TPA)、bFGF和BPE培养细胞,48h后换液一次,以后则用仅含bFGF和BPE的KC-SFM换液培养.结果:AK auto Ab对角质形成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用含AK auto Ab、bFGF和BPE的KC-SFM进行黑素细胞培养时原代即可获得纯化的黑素细胞.结论:AK autoAb可取代TPA用于黑素细胞无血清纯培养,方法可靠、简单.因AK auto Ab是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物质,用其培养的黑素细胞在临床移植应用中将更具安全性.

    作者:孙林潮;刘仲荣;赵小东;樊平申;卢涛;高天文;刘玉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正常汉族青年人微笑特征的计算机测量研究

    目的:研究汉族正常(牙合)青年人的微笑特征,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在头颅定位仪辅助定位下,利用数码相机采集90名18~24岁学生(男44人,女46人)正面休息位及微笑位照片,进行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得到29项有关微笑特征的测量指标.结果:正常(牙合)男女面部软组织特征有显著差异,软组织动态变化无明显差异;下唇上缘与上切牙切缘距、微笑线比率及左上中切牙临床冠长三项反映微笑时唇齿关系的指标,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微笑类型具有性别差异.结论:姿势性微笑位是研究微笑的标准像位;微笑特征中的部分指标显示出性别差异,因此男女应分别进行研究;正常(牙合)女性的中位微笑更接近理想微笑的标准.

    作者:武俊杰;段银钟;钱红;王海雪;王晓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颏颈部瘢痕挛缩整复124例分析

    颏颈部瘢痕挛缩是面颈、胸部烧伤后常见的后遗畸形,严重影响功能及外观,且颏颈部绝大部分为暴露部位,故颏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时既要考虑颈部活动功能的恢复问题,又要考虑美观问题.我科自1995年初至2003年底,共行颏颈部瘢痕挛缩整复124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整复手术方法,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以添;张立宪;杨东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124例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波长治疗黑色、灰色或蓝色皮肤色素性病变;532nm波长治疗红色色素性病变,共计124例.结果:此方法可明显去除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效果好、无瘢痕产生,但需多次治疗.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黄海滨;梁建;彭晓茹;吕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改向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个别前牙错(牙合)的美学探讨

    目的:探讨用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个别前牙错(牙合),改善前牙排列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个别前牙错(牙合)的成年患者88例,在修复前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再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冠的方法修复.结果:通过三年的临床疗效观察,84例个别前牙错(牙合)患者修复效果良好,3例患者桩核脱落,1例患者烤瓷冠崩瓷.结论:改向铸造桩核烤瓷冠能有效地解决个别前牙错(牙合)患者的美学要求,但在修复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作者:李焕云;熊曦州;李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光子嫩肤术治疗34例面部敏感皮肤的临床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加重,化妆品和激素类药品的滥用,以及不当的美容护理,致使面部皮肤出现敏感症状的人数迅速增加.在这些人群中,有部分因及时合理的治疗获得痊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由于不规范的治疗陷入越治越严重的尴尬境地.其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性红斑、表皮萎缩、皮肤敏感、灼热、瘙痒等症状.

    作者:王玮蓁;黄海;吴纪园;刘晓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体脂肪移植矫正上睑凹陷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对上睑凹陷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上睑凹陷的患者应用自体脂肪移植充填于上睑眶隔内矫正上睑凹陷.结果: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上睑凹陷都获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自体脂肪移植矫正上睑凹陷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一;李伟;邓颖;曾令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腰腹部吸脂大容量肿胀麻醉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以肿胀麻醉技术一次性吸出3000ml以上脂肪的手术安全性.方法:73例女性,年龄19~62岁,一次性吸出腰腹部脂肪3000~7700ml.统计手术中肿胀液的注射量、利多卡因用量.连续观察术中、术后病人的临床反应和生命体征.结果:肿胀液注射量4000~11500ml,利多卡因用量38.10~92.00mg/mg体重.术中麻醉效果满意,出血少,未见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头痛、耳鸣等症状.术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1例,发生率15.07%,平卧和补液后即恢复.受术者体形均有明显改善,多数患者体重下降,效果满意.结论:在肿胀麻醉技术下一次性吸出大量腰腹部皮下脂肪是有一定风险的,术后应常规留院观察12h以上.

    作者:李跃军;万璠;李望舟;许龙顺;石冰;李学拥;陈绍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SP和CGRP在大鼠牙髓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组织中神经肽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牙髓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SP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在牙髓组织,并主要伴随在血管周围,CGRP阳性神经纤维与SP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类似,但数量较多.结论:CGRP与SP在牙髓组织中分布类似,可能包含在同一种神经纤维中,二者协同作用,调节牙髓血管的血流分布.

    作者:赵昱辉;段银钟;孙应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整张中厚皮片修复双手背创面

    笔者所在科室自1998年~2004年,共施行5例整张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双手背创面,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45岁.其中烧伤后肉芽创面1例,烧伤后瘢痕切除创面4例.创面大小:8cm× 6cm~10cm× 20cm.供皮区:胸背部1例,腹部1例,大腿3例.移植皮片大小:8cm× 20cm × 1张~10cm×20cm× 2张.手术时间:8~14h.输血:1例,2×200ml.

    作者:张春喜;宋明照;向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保全阴道粘膜的阴道紧缩术

    目的:对不损伤阴道粘膜的阴道紧缩手术进行部分改良,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手术应用紧贴阴道粘膜的钝性与锐性相结合的分离,在阴道松弛肌肉的两侧壁缝合紧缩,多余的阴道粘膜形成斜行的粘膜瓣,置于阴道内.结果:1999年至2004年共施术26例,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经过改良的保全阴道粘膜的阴道紧缩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杨恰佳;陈剑铭;姜海洋;姚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医学中的应用进展及其安全性探讨

    肉毒毒素在美容领域的应用时间已有10余年(在我国有6~7年),从已有报道来看,是十分安全有效的.作为一种可逆性的治疗手段,符合医疗美容安全、简便、高效的原则,是极受医患双方欢迎的一种美容药物.但合理应用以及正确认识肉毒毒素美容的优势和意义,避免并发症,是进一步扩大肉毒毒素美容应用范围和更有效使用这一美容方法的基础.

    作者:李青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在隆乳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隆乳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门诊行隆乳手术的患者60例,麻醉前30min给予阿托品0.5mg,诱导用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2mg,然后接微量注射泵按3~8mg/kg/h的速度泵注异丙酚达所需麻醉深度并维持,分离胸大肌时加芬太尼0.05mg,手术缝合时停止泵注异丙酚.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时、分离胸大肌时、术毕时的SBP、DBP、SPO2、HR及术毕清醒时间,术中记忆、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结果:组内各时点SBP、DBP、SPO2、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4例苏醒期间有轻微头晕,8例有轻恶心,但无呕吐.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隆乳手术的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好,过程平稳,对呼吸、循环功能干扰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罗远国;薄红兵;甘学文;李洪;张旭;王东;曾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应用激光焊接弥补冠桥修复体铸造缺陷

    冠桥修复是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常见的修复方式.无论金属冠桥修复体,还是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体,都需要通过精密铸造技术获得金属铸件[1].虽然目前精密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由于受到制作工艺、条件的限制,在液态合金凝固过程中,常会导致铸件缩孔、缩松、气孔、铸造不全及铸件变形等各种铸造缺陷[2].

    作者:张艺权;卢芳丽;王宝成;邓再喜;越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子吸脂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总结电子吸脂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应用医用电子吸脂机对腹部、背部、髂腰部、臀部、腿部、上臂、下颌、颈项等部位进行吸脂塑形术,出现了皮肤瘀斑、血清肿、表皮坏死、局部血肿伴皮肤不平整等并发症.结果:电子吸脂术安全性高、无反弹、术区平整、无切口瘢痕,局部并发症一般不影响吸脂手术的效果.结论:电子吸脂术疗效好,并发症以预防为主,治疗方法简单有效.

    作者:孟令军;谢爱玲;黄治林;牛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整形外科原则在外科急诊处置中的应用

    急诊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场所,整形手术耗时长,操作精细,似乎并不适合急诊的节奏;此外整形手术多要求创面一期愈合,而急诊软组织损伤往往是污染创面,仿佛很难达到整形手术的要求.但临床经验表明,只要清创进行的细致、彻底,加之合理应用抗生素,伤口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冯锐;张琳;乔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脂肪抽吸法副乳腺矫治术

    目的:介绍将脂肪抽吸术应用于矫活副乳腺的8例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单纯脂肪抽吸和脂肪抽吸+皮肤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副乳腺.结果:所有患者完全吸除副乳腺及局部增生的脂肪组织,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脂肪抽吸法不仅可以应用小切口微创治疗副乳腺,而且很好的解决了副乳腺局部脂肪组织增生的问题,提供了副乳腺矫治的一种较好的新方法.

    作者:范巨峰;卢声奇;刘学东;严世平;王丽;李瑞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