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方丝弓技术矫治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观察

何明宜;聂丽萍;何明弟;古贵刚;唐兴娅;朱明

关键词:成人,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方丝弓矫治器, 轻力, 滑动技术
摘要:目的:总结AngleⅡ类1分类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资料、评估疗效、探讨矫治程序.方法:选择就诊的AngleⅡ类1分类错袷畸形成年患者42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中针对成人的生理特点,以轻力作为原则,以滑动力学机制快速移动牙齿,并在术前术后作x线投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4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2.6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尖窝关系良好.X线头影测量结果:U1-SN角、U1-NA距、L1-MP距有高度显著性变化,L1-MP角、L1-NB距、U1-PP距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将轻力、滑动技术运用于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中,可缩短临床操作时间,简化治疗程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570例临床总结

    目的:总结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经验.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颗粒脂肪,清洗、纯化后移植于乳房、颞部、颊部等受区.结果:本组570例中,脂肪吸收明显者40例(占8.91%),18例(占4.07%)出现硬结.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合理设计以及正确地抽吸注射技术及术后良好的局部处理.

    作者:刘萍;刘毅;任文明;张晓萍;马丽梅;张兰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金霉素眼膏对颌面部手术后创口初期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面部伤口术后局部应用金霉素眼膏对伤口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6年1月~2006年7月份住院的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216例,随机分配到常规护理组和改良护理方法组,术后伤口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加金霉素眼膏局部应用.观察两组伤口是否产生痂皮、伤口是否发红,拆线后是否有渗血、伤口是否裂开并予以比较.结果:采用改良护理方法的患者伤口较少产生痂皮,伤口发红和拆线后渗血比常规护理方法显著减少.结论:局部加用金霉素眼膏进行面部伤口护理比传统的伤口护理方法伤口愈合为好.

    作者:马婕;封兴华;魏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深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有增加的趋势.Mulliken和Glowacki[1]根据血管病变的细胞动力学,结合物理检查和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将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但在我国基本沿用Virchow分类,将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多见,临床常采用硬化治疗.2004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在超声引导下定位深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并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建兵;李勤;程飚;杨光成;陈葵;王学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修复前正畸治疗美容效果分析

    在口腔修复临床中,常常遇到伴有错牙合存在的患者,由于错牙合存在给修复设计带来困难,同时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很高,勉强修复效果很不理想.2000~2006年笔者对此类患者配合修复前正畸,取得非常好的美容修复效果.

    作者:顾晓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下前牙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桩核冠修复后的下颌中切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薄层CT技术、UG软件与ALGOR软件相结合,对层厚为0.2mm的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模型共有单元45 153个,节点27 763个,可以根据要求任意旋转、缩放、透视、剖开,进行多种方式观察;并可以按照不同研究目的,对模型进行修改和调整,来模拟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联冠修复以及各种约束和加载条件下前牙的力学反应.结论:利用薄层CT扫描技术、UG自由曲面功能以及ALGOR软件相结合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较精确地模拟临床口腔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下颌前牙不同牙周情况下的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孟庆岩;张少锋;刘继鹏;周冰;杨萍;颜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氰镀金技术对镍铬合金离子析出的影响

    目的:定量检测镍铬合金经过无氰镀金后离子析出量的变化,为无氰镀金技术在口腔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质谱联用仪(ICP-MS)分别检测浸泡过镍铬合金试件及镍铬合金镀金试件的人工唾液中的离子析出量.结果:镀金后镍铬合金试件的镍离子、铬离子析出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氰镀金法镀金的镍铬合金表面稳定性明显提高,离子析出降低.

    作者:武鹏;陈吉华;辛海涛;林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埋线疗法治疗痤疮58例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痤疮患者5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英斌;秦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创伤性颅眶畸形的三维可视化诊断分析与手术整复

    目的:依据颅眶创伤畸形诊断分类选择相应术式予以整复,并通过规范化治疗改善整复疗效.方法:81例创伤性颅眶畸形均经三维CT确诊为颅一眶-颧颌骨折和畸形.将其分为适合于选择手术术式的四类:①颅骨缺损;②眶壁爆裂骨折;③普通眶周骨折;④复杂眶周骨折.结果:①颅骨缺损12例(14.8%),采用自体肋骨或颅骨板移植获得良效;②眶壁爆裂骨折16例(19.7%),手术还纳眶内容、封闭疝孔、恢复眶腔容积和眼球位置;③普通眶周骨折21例(25.8%):以骨缺损形态体积相同的骨组织修复,无骨质缺损者则截骨,使骨折段复位固定;④复杂眶周骨折32例(39.5%):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线将眶-颧-颌复合体复位;眶粉碎者,应用CAI)/CAM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人工骨眶,手术效果良好.本组所有病例未出现植骨坏死、外露、畸形复发、眶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颅骨缺损的整复仍以自体骨移植、钛网修复效果较好.眶爆裂骨折晚期畸形以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矫正复视、眼球复位为主.普通眶周骨折:采取截骨、植骨或生物材料植入修复的手术方案.复杂眶周骨折晚期畸形有效的方法是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段,复位颅面骨结构形态.典型的Le Fort型骨折,宜采用Le Fort Ⅰ~Ⅲ型截骨手术.

    作者:杨斌;沈伟;洪清琦;丘日升;黄洪章;祁佐良;穆雄铮;冯胜之;王炜;张涤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包皮环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包茎、包皮过长是临床常见病,而包皮环切术更是常见的美容手术,尤其对长期反复发作的包皮、阴茎头炎与包皮口形成瘢痕性狭窄环患者,此方法可彻底治愈[1].我科自2003年3月~2006年11月应用包皮环切术治疗儿童包茎、包皮过长20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霞;简百录;乔少谊;高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烧伤创面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烫伤仪制备烫伤创面,以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烫伤创面,观察愈合时间和收缩率等.结果:移植2周后实验组创面基本愈合,表皮角质化,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6周后创面收缩到原始面积的61%.结论:含有MSCs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促进了烧伤创面的愈合,获得了较理想的愈合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刘鹏;邓志宏;温宁;李媛;陆伟;许小林;金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式方丝弓技术矫治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AngleⅡ类1分类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资料、评估疗效、探讨矫治程序.方法:选择就诊的AngleⅡ类1分类错袷畸形成年患者42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中针对成人的生理特点,以轻力作为原则,以滑动力学机制快速移动牙齿,并在术前术后作x线投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4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2.6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尖窝关系良好.X线头影测量结果:U1-SN角、U1-NA距、L1-MP距有高度显著性变化,L1-MP角、L1-NB距、U1-PP距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将轻力、滑动技术运用于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中,可缩短临床操作时间,简化治疗程序.

    作者:何明宜;聂丽萍;何明弟;古贵刚;唐兴娅;朱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总结内眦赘皮的成因,探索内眦赘皮的分类与选择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调查1999年以来收治的1370例内眦赘皮患者,对其外形和术中解剖结果进行总结;均采用张海明法、Park法或Mustarde法予以矫正,或同时行重睑成形术.术后有294例患者接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38个月.结果:根据内眦赘皮的戍因将其分为上睑型、下睑型和上下睑型;根据其遮盖泪阜的程度分为轻、中和重度.上睑型和上下睑型可用张海明法或Park法矫正,下睑型和上下睑型可用Park法或Mustarde法矫正.在随访的294例患者中,完全纠正者264例,30例部分矫正.结论:本文提出的内眦赘皮分类法具有实用的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方法的意义.

    作者:冯越蹇;张海明;胡守舵;韩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重度瘢痕挛缩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的皮瓣修复虎口重度瘢痕挛缩8例,皮瓣面积19cm×8cm~12cm×4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术区感觉及虎口 .功能恢复良好.该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好,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从柏;解为慈;李振刚;刘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度上睑下垂矫治术后再次手术整复原因分析与探讨

    目的:探讨重度上睑下垂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996~2001年门诊患者中上睑下垂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后要求再次整形者48例(79眼)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重睑皱褶过高、皱褶不全59眼,其中上睑瘢痕显露29眼;眼睑闭合不全41眼,其中皮肤紧缩性闭合不全19眼;矫正过度4眼.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睑迟滞现象.结论:多数并发症通过手术技巧可以预防,但睑闭合不全及上睑迟滞问题仍是今后探讨的重点.

    作者:韩华利;李军;贺新征;林茂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五种硅橡胶印模材料对牙冠颈缘复制精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五种硅橡胶印模材料对牙冠颈缘复制精度上的差异.方法:用Express硅橡胶;Aquasil硅橡胶;BXAFINE硅橡胶;Zetaplus硅橡胶及Silagum硅橡胶对同一实验模具上已行烤瓷全冠预备的A2基牙制取印模.用秩和检验比较所取印模对牙冠颈缘复制精度上的差异.结果:添加亲水基团的硅橡胶印模材料在对牙冠颈缘复制精度上和传统的疏水型硅橡胶印模材料无显著差异.而四种添加亲水基团的硅橡胶印模材料中,添加亲水基团的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在对牙冠颈缘复制精度上和添加亲水基团的缩聚型硅橡胶印模材料也无显著差异.五种硅橡胶印模材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这五种硅橡胶印模材料中,在对牙冠颈缘复制精度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都可以达到临床要求,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尤其是前牙固定义齿印模制取中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作者:杜方翀;陈吉华;甘云娜;林玲;成炜;沈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DOC-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目的:克隆DOC-1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出其重组蛋白.方法:从人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DOC-1的CDS序列,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该基因片段依次克隆到pMD 18-T和pGEX-4T-1载体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DOC-1,经酶切、测序鉴定后,用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用IPTG诱导表达,Glutathione Sepharose 4B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结果:电泳证实RT-PCR扩增产物与预期目的基因DOC-1长度一致,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DOC-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IPTG诱导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38 000左右出现新的蛋白表达条带,经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GST-p12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4T-1-DOC-1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出GST-p12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12DOC-1蛋白打下了实验基础.

    作者:邵小钧;孙沫逸;李连科;陈伟;杨耀武;李建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术前用药对整形美容全麻患者唾液分泌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抗胆碱药物常用于麻醉前准备,以减少腺体分泌.阿托品是常用的术前用药,但其对M2受体的作用常引起心率加快,对心血管系统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对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长托宁是一种新型抗胆碱药,对M1、M3受体有高度选择性而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理论上可以避免抑制唾液分泌时引起的心率增快.同时抗胆碱类药物临床应用时可能引起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等现象.

    作者:秦明灿;冯光珍;朱新建;崔丹;邵志明;支凌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婴幼儿先天性唇裂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唇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唇畸形,不仅对容貌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无论是单侧唇裂还是双侧唇裂,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护理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我们通过对37例唇裂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加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伤口护理、唇弓减张护理等,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医患双方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清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矫治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部分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基于对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病理解剖的认识.唇裂继发唇鼻畸形的二期修复包括上唇瘢痕的切除与松解,以及对上唇短曲外翻或过长,唇红、唇弓、唇珠畸形,鼻小柱、鼻中隔偏斜或短曲,鼻头低垂及鼻孔过大或偏小,鼻翼塌陷、卷曲等不同程度的畸形通过局部组织移位或填充等综合矫治的手术方法,使畸形得以纠正,使以上组织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结果:自2003年1月以来,经过58例的临床实践,术后鼻底丰满,上唇人中嵴、人中凹显现,通过二期综合矫治,皆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对某些术式进行改进,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畸形复发.

    作者:王长慧;孙娆;魏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Ⅱ型受体阻断剂和钙调神经磷酸激酶(CaN)的阻滞剂环胞素A(CsA)对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将一定浓度的Ang Ⅱ(10-9~10 5mmol/L),和hng Ⅱ 10-6mmol/L加上不同阻滞剂losartan、PD123319、环胞素A(浓度均为10-5mmol/L)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刺激48h,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体外成功地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Ang Ⅱ刺激48h后,FN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AngⅡ浓度呈正比;加入losaartan和环胞素A后,FN原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ng Ⅱ组下降,而加入PD123319后,FN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ngⅡ组无明显改变.结论:hng Ⅱ可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FN合成,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hng Ⅱ的I型受体介导完成,该作用可能与CaN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陈艳清;李世荣;曹川;冯智;夏珊;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