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简百录;乔少谊;高鹏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痤疮患者5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英斌;秦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6例多种病变切除后所造成的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6例被修复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对术区外观感到满意,无再度挛缩显现发生.结论:颏下动脉蒂岛状瓣具有下颜面部组织类似的特性,颜色、质地好,供区隐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快速,是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徐圣康;王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对创伤组织中VEGF、受体KDR以及微血管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作用于兔耳慢性创面,利用反转录PCR方法观察各组术后1、3、7、10、14天创面组织中VEGF及KDR mRNA表达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的变化.结果:VEGF mRNA在Nw(非缺血创面纽)和CW+VEGF组(转基因组)3天后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CW组(慢性创面组)相应时间点的表达水平,P<0.05;KDR mRNA在Nw组7~14天,CW+VEGF组3~14天的表达水平高于CW组,P<0.05;VEGF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表达结果基本一致;与XW组相比,7天后微血管计数在CW+VEGF组及NW组增加显著,P<0.05.结论:外源性VEGF基因转染导致创面中VEGF及受体KDR的表达上调,并通过增加肉芽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促进了慢性创面的愈合.
作者:彭湃;郭树忠;夏文森;易成刚;张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血管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有增加的趋势.Mulliken和Glowacki[1]根据血管病变的细胞动力学,结合物理检查和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将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但在我国基本沿用Virchow分类,将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多见,临床常采用硬化治疗.2004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在超声引导下定位深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并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建兵;李勤;程飚;杨光成;陈葵;王学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克隆DOC-1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出其重组蛋白.方法:从人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DOC-1的CDS序列,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该基因片段依次克隆到pMD 18-T和pGEX-4T-1载体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DOC-1,经酶切、测序鉴定后,用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用IPTG诱导表达,Glutathione Sepharose 4B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结果:电泳证实RT-PCR扩增产物与预期目的基因DOC-1长度一致,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DOC-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IPTG诱导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38 000左右出现新的蛋白表达条带,经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GST-p12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4T-1-DOC-1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出GST-p12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12DOC-1蛋白打下了实验基础.
作者:邵小钧;孙沫逸;李连科;陈伟;杨耀武;李建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sis,DO)指在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前提下,在骨缝处或截开骨段,用牵引装置按一定的速度和频率牵开,因此产生骨间隙形成新骨,以达到使骨延长或增宽的目的.骨牵引术起源于欧洲,1905年意大利学者Alessandro Codivilla将股骨干截断,跟骨牵引进行股骨延长,他的研究开创了牵引成骨术的先河.
作者:唐蓉;张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于2001年创办了美容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说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就业教育[1].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我们认为美容文饰技术可作为一门独立的美容技能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且具有资金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等特点,是学生毕业后一条较好的就业途径.
作者:陈丽华;赵建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经验.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颗粒脂肪,清洗、纯化后移植于乳房、颞部、颊部等受区.结果:本组570例中,脂肪吸收明显者40例(占8.91%),18例(占4.07%)出现硬结.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合理设计以及正确地抽吸注射技术及术后良好的局部处理.
作者:刘萍;刘毅;任文明;张晓萍;马丽梅;张兰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AngleⅡ类1分类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资料、评估疗效、探讨矫治程序.方法:选择就诊的AngleⅡ类1分类错袷畸形成年患者42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中针对成人的生理特点,以轻力作为原则,以滑动力学机制快速移动牙齿,并在术前术后作x线投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4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2.6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尖窝关系良好.X线头影测量结果:U1-SN角、U1-NA距、L1-MP距有高度显著性变化,L1-MP角、L1-NB距、U1-PP距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将轻力、滑动技术运用于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中,可缩短临床操作时间,简化治疗程序.
作者:何明宜;聂丽萍;何明弟;古贵刚;唐兴娅;朱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桩核冠修复后的下颌中切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薄层CT技术、UG软件与ALGOR软件相结合,对层厚为0.2mm的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模型共有单元45 153个,节点27 763个,可以根据要求任意旋转、缩放、透视、剖开,进行多种方式观察;并可以按照不同研究目的,对模型进行修改和调整,来模拟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联冠修复以及各种约束和加载条件下前牙的力学反应.结论:利用薄层CT扫描技术、UG自由曲面功能以及ALGOR软件相结合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较精确地模拟临床口腔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下颌前牙不同牙周情况下的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孟庆岩;张少锋;刘继鹏;周冰;杨萍;颜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烧伤及创伤后的局部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游离皮肤移植后也常产生色素改变,皮肤色泽加深呈浅褐色甚至棕色,形成不良的外观并影响植皮的手术效果[1].这种外伤性皮肤色素异常有碍美观,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痛苦.而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已成功用于治疗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包括雀斑、老年斑、咖啡斑、痤疮后色素沉
作者:曹川;李世荣;邓向东;李晓格;刘怡;贺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坚固内固定器械用于治疗犬下颌骨线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10只健康杂种犬做为实验动物,于犬双侧下颌骨人工造成线性骨折,使用膨胀蕊体型坚固内固定器械(实验组)及普通坚固内固定器械(对照组)固定颌骨.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下颌骨,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两个方向的三点弯曲试验及固位钉拔出试验,测定其大破坏力,标出载荷位移曲线.结果:实验纽侧向、垂直向大载荷及固位钉拔出力分别为(103±11)N、(275±33)N、(351±14)N.对照组侧向、垂直向及螺钉拔出力分别为(80±7)N,(185±23)N,(262±10)N.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膨胀蕊体型坚固内固定器械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以对下颌骨骨折提供稳固的固定.膨胀蕊体型坚固内固定器械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凯;刘彦普;李璇;杨涛;闫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医美容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损容性疾病的防治和损容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驻颜、维护和创塑人体形神美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而绝大部分损容性疾病都是皮肤病,而各种美容保健的目的又大多是针对皮肤外在美观的,故中医美容以皮肤美容为主[1].本文试从肺与皮肤的关系,阐述从肺论治在中医美容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
作者:何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回顾近年来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期对临床正确选择对此类疾病的矫治方法有所指导.方法:本文检索(来源于CNKI和MEDLINE)国内外近26年有关上睑下垂手术方法的论文,按照手术原理进行分类,统计各类手术方法的论文数量,并对合格的论文设立筛选标准:具有长期随访时间和相应的长期随访照片.结果:经检索后共获得论文425篇,国内88.9%,国外11.1%.按照设立的筛选标准筛选后为38篇(8.7%),国内4.2%,国外4.5%.根据手术原理,将上睑下垂的方法分为6大类,形成表格和图例的方式进行比较.结论:利用提上睑肌的术式是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利用额肌力量的术式适用于中重度上睑下垂.
作者:韩星;张海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瘤周环形缝合结扎联合瘤体内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方法,评价其优缺点.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的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患者共93例,分为三组:联合组31例,行瘤周环扎联合瘤体平阳霉素注射;单纯注射组31例,行单纯瘤体内平阳霉素注射;单纯瘤周环扎组31例,患者行单纯瘤周环扎.通过疗程的长短及治愈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疗程较单纯注射组短(P<0.05),而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组(P<0.05)和单纯环扎组(P<0.01),单纯环扎组治愈率明显低于单纯注射组.结论:联合瘤周环扎及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效果更佳.
作者:刘嘉锋;孙家明;张一鸣;李小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烫伤仪制备烫伤创面,以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烫伤创面,观察愈合时间和收缩率等.结果:移植2周后实验组创面基本愈合,表皮角质化,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6周后创面收缩到原始面积的61%.结论:含有MSCs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促进了烧伤创面的愈合,获得了较理想的愈合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刘鹏;邓志宏;温宁;李媛;陆伟;许小林;金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部分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基于对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病理解剖的认识.唇裂继发唇鼻畸形的二期修复包括上唇瘢痕的切除与松解,以及对上唇短曲外翻或过长,唇红、唇弓、唇珠畸形,鼻小柱、鼻中隔偏斜或短曲,鼻头低垂及鼻孔过大或偏小,鼻翼塌陷、卷曲等不同程度的畸形通过局部组织移位或填充等综合矫治的手术方法,使畸形得以纠正,使以上组织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结果:自2003年1月以来,经过58例的临床实践,术后鼻底丰满,上唇人中嵴、人中凹显现,通过二期综合矫治,皆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对某些术式进行改进,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畸形复发.
作者:王长慧;孙娆;魏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的方法,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 7等图像处理软件,HyperMesh网格自动划分软件,通过特定的MSC.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准确的建立了牙本质、牙釉质、髓腔、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形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本实验建模方法可行性强,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与几何力学相似性.为临床口腔医师提供了一种简捷而精确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作者:怡力;张娜;赵守亮;王胜朝;唐荣银;孙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污垢混合后,散发出一种令人生厌的臭味,是整形外科门诊常见疾病.笔者于2005年6月~2006年11月,采用微创搔刮术治疗腋臭2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艳丽;童成国;易美林;唐杰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度上睑下垂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996~2001年门诊患者中上睑下垂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后要求再次整形者48例(79眼)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重睑皱褶过高、皱褶不全59眼,其中上睑瘢痕显露29眼;眼睑闭合不全41眼,其中皮肤紧缩性闭合不全19眼;矫正过度4眼.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睑迟滞现象.结论:多数并发症通过手术技巧可以预防,但睑闭合不全及上睑迟滞问题仍是今后探讨的重点.
作者:韩华利;李军;贺新征;林茂昌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