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康;王玉荣
目的:总结AngleⅡ类1分类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资料、评估疗效、探讨矫治程序.方法:选择就诊的AngleⅡ类1分类错袷畸形成年患者42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中针对成人的生理特点,以轻力作为原则,以滑动力学机制快速移动牙齿,并在术前术后作x线投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4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2.6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尖窝关系良好.X线头影测量结果:U1-SN角、U1-NA距、L1-MP距有高度显著性变化,L1-MP角、L1-NB距、U1-PP距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将轻力、滑动技术运用于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中,可缩短临床操作时间,简化治疗程序.
作者:何明宜;聂丽萍;何明弟;古贵刚;唐兴娅;朱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依据颅眶创伤畸形诊断分类选择相应术式予以整复,并通过规范化治疗改善整复疗效.方法:81例创伤性颅眶畸形均经三维CT确诊为颅一眶-颧颌骨折和畸形.将其分为适合于选择手术术式的四类:①颅骨缺损;②眶壁爆裂骨折;③普通眶周骨折;④复杂眶周骨折.结果:①颅骨缺损12例(14.8%),采用自体肋骨或颅骨板移植获得良效;②眶壁爆裂骨折16例(19.7%),手术还纳眶内容、封闭疝孔、恢复眶腔容积和眼球位置;③普通眶周骨折21例(25.8%):以骨缺损形态体积相同的骨组织修复,无骨质缺损者则截骨,使骨折段复位固定;④复杂眶周骨折32例(39.5%):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线将眶-颧-颌复合体复位;眶粉碎者,应用CAI)/CAM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人工骨眶,手术效果良好.本组所有病例未出现植骨坏死、外露、畸形复发、眶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颅骨缺损的整复仍以自体骨移植、钛网修复效果较好.眶爆裂骨折晚期畸形以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矫正复视、眼球复位为主.普通眶周骨折:采取截骨、植骨或生物材料植入修复的手术方案.复杂眶周骨折晚期畸形有效的方法是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段,复位颅面骨结构形态.典型的Le Fort型骨折,宜采用Le Fort Ⅰ~Ⅲ型截骨手术.
作者:杨斌;沈伟;洪清琦;丘日升;黄洪章;祁佐良;穆雄铮;冯胜之;王炜;张涤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科从1995年3月~2006年6月,对213例睑黄瘤患者行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随访6~12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佳琴;张继忠;陈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桩核冠修复后的下颌中切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薄层CT技术、UG软件与ALGOR软件相结合,对层厚为0.2mm的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模型共有单元45 153个,节点27 763个,可以根据要求任意旋转、缩放、透视、剖开,进行多种方式观察;并可以按照不同研究目的,对模型进行修改和调整,来模拟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联冠修复以及各种约束和加载条件下前牙的力学反应.结论:利用薄层CT扫描技术、UG自由曲面功能以及ALGOR软件相结合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较精确地模拟临床口腔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下颌前牙不同牙周情况下的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孟庆岩;张少锋;刘继鹏;周冰;杨萍;颜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额颞部除皱术治疗额颞部皮肤老化的缝合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设计头皮分层切开和帽状腱膜覆盖减张缝合法,头皮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与帽状腱膜的切开不在同一水平,将形成的后叶帽状腱膜瓣和前叶帽状腱膜深面减张缝合.结果:在过去的5年中,此缝合方法应用于56例额颞部或全颜面除皱术.术后随访证实此缝合方法能长时间地去除额纹,上提眉毛,并可预防术后出现永久性脱发和凹陷性瘢痕.结论:头皮分层切开和帽状腱膜覆盖减张缝合法能有效地维持手术效果,并预防术后出现脱发和凹陷性瘢痕.
作者:薛志强;张海明;马继光;归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的皮瓣修复虎口重度瘢痕挛缩8例,皮瓣面积19cm×8cm~12cm×4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术区感觉及虎口 .功能恢复良好.该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好,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从柏;解为慈;李振刚;刘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睑袋整复术中有些患者的睑袋类型表现为下睑袋区域伴有明显的鼻睑沟、眶睑沟凹陷,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手术比较,针对睑袋区域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组织特性表现,提出了对伴眶睑沟凹陷型的下睑袋的矫正方法.
作者:张海霞;张志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6例多种病变切除后所造成的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6例被修复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对术区外观感到满意,无再度挛缩显现发生.结论:颏下动脉蒂岛状瓣具有下颜面部组织类似的特性,颜色、质地好,供区隐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快速,是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徐圣康;王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吸脂术肿胀麻醉中吸引器正压功能的应用,可安全、快速、轻松、均匀地将肿胀麻醉液注入手术部位,受术者均无不适反应,在大剂量灌注肿胀麻醉液的操作中减少污染机会,减轻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体力消耗,有效地缩短了麻醉时间.在吸脂术的配合护理过程中,专科护士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缓解受术者的心理压力,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祝雁;姚春丽;王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度上睑下垂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996~2001年门诊患者中上睑下垂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后要求再次整形者48例(79眼)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重睑皱褶过高、皱褶不全59眼,其中上睑瘢痕显露29眼;眼睑闭合不全41眼,其中皮肤紧缩性闭合不全19眼;矫正过度4眼.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睑迟滞现象.结论:多数并发症通过手术技巧可以预防,但睑闭合不全及上睑迟滞问题仍是今后探讨的重点.
作者:韩华利;李军;贺新征;林茂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双颊部凹陷于2005年9月8日行双侧面颊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充填术.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用10ml注射器抽取下腹部脂肪,经处理取得纯脂肪颗粒10m1,平均装入2支5ml一次性注射器内备用.术前标出面颊部凹陷需注射的范围,在耳前发际内作2~3mm切口,将连接装有5ml纯脂肪颗粒的5ml注射器的16号钝头从切口进入标出范围内的浅筋膜层的远端,边退边注射脂肪颗粒,多个方向均匀铺开,手术操作顺利,术中无出血,术后无血肿,患者自觉满意,术后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
作者:陈辉;张继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包茎、包皮过长是临床常见病,而包皮环切术更是常见的美容手术,尤其对长期反复发作的包皮、阴茎头炎与包皮口形成瘢痕性狭窄环患者,此方法可彻底治愈[1].我科自2003年3月~2006年11月应用包皮环切术治疗儿童包茎、包皮过长20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霞;简百录;乔少谊;高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半导体激光和超脉冲CO2激光联合治疗腋臭2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文;孙林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于2001年创办了美容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说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就业教育[1].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我们认为美容文饰技术可作为一门独立的美容技能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且具有资金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等特点,是学生毕业后一条较好的就业途径.
作者:陈丽华;赵建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定量检测镍铬合金经过无氰镀金后离子析出量的变化,为无氰镀金技术在口腔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质谱联用仪(ICP-MS)分别检测浸泡过镍铬合金试件及镍铬合金镀金试件的人工唾液中的离子析出量.结果:镀金后镍铬合金试件的镍离子、铬离子析出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氰镀金法镀金的镍铬合金表面稳定性明显提高,离子析出降低.
作者:武鹏;陈吉华;辛海涛;林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唇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唇畸形,不仅对容貌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无论是单侧唇裂还是双侧唇裂,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护理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我们通过对37例唇裂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加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伤口护理、唇弓减张护理等,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医患双方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清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材料(聚丙烯单丝线)植入式重睑术.方法:按上睑长度设计重睑线,从内到外标记出6点,即A、B、C、D、E、F点.重睑宽度按6~8mm设计.用带针聚丙烯单丝线从A点穿入,B点穿出,再从B点穿入C点穿出,直至穿出F点.将A、F点余线轻提剪除,使线头埋入皮下.结果:施术208例,其中184例形态良好;16例术后1月也恢复良好;8例内、外眦部重睑线消失,需再次手术.结论:聚丙烯单丝线植入式重睑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损伤小,肿胀轻微,恢复快,受术者容易接受.
作者:邓光平;周建林;林强;娄延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回顾近年来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期对临床正确选择对此类疾病的矫治方法有所指导.方法:本文检索(来源于CNKI和MEDLINE)国内外近26年有关上睑下垂手术方法的论文,按照手术原理进行分类,统计各类手术方法的论文数量,并对合格的论文设立筛选标准:具有长期随访时间和相应的长期随访照片.结果:经检索后共获得论文425篇,国内88.9%,国外11.1%.按照设立的筛选标准筛选后为38篇(8.7%),国内4.2%,国外4.5%.根据手术原理,将上睑下垂的方法分为6大类,形成表格和图例的方式进行比较.结论:利用提上睑肌的术式是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利用额肌力量的术式适用于中重度上睑下垂.
作者:韩星;张海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技工操作因素对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粉液比、充填时期、聚合温度、混合方式以及出盒温度成型的上颌半口义齿基托上选取1.5cm2范围,按照统一的打磨顺序,由粗到细打磨抛光完成,浸入冷水中,7天后进行粗糙度测试,所得数据经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在单体含量降低组、丝状期充填组、热处理时直接放入70℃水中维持9h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影响PMMA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制作工艺因素有单体含量降低、丝状期充填和未经1 00℃高温热处理.
作者:逯宜;姚月玲;赵信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位于头面部的点状创面,尤其是黑痣,对外貌有较显著的影响.1996年男波雄哉[1]报道勿需缝合的黑痣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1999年起我们将其方法进行改进,对各种头面部的点状创面采用荷包缝合术,缩小面积,以达到减少瘢痕,加速愈合的目的.临床应用32例,效果良好.
作者:陈立红;邓瑛钒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