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藻酸双酯钠局部注射治疗睑黄瘤43例

杨靖;谭升顺;祁站涛

关键词:藻酸双酯钠, 局部注射, 注射治疗, 睑黄瘤, 脂质沉积症, 现报道如下, 治疗经验, 老年女性, 患者, 高脂血症, 家族史, 影响, 痛痒, 容貌, 皮损, 皮肤, 睑内, 方法
摘要:睑黄瘤是脂质沉积症的一种皮肤外在表现,可伴有高脂血症,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好发于上眼睑内侧,皮损较持久,呈进行性多发,睑黄瘤无痛痒及其他任何不适但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美.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局部注射藻酸双酯钠的方法治疗睑黄瘤,取得了一些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畸修复联合牵引成年患者龈下折裂牙

    目的:观察透明软托临时义齿配合改良Nance弓牵引龈下折裂牙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Nance弓牵引6颗已做完善根管治疗的成年患者龈下折裂牙,整个牵引过程避免在其它牙齿上粘结托槽;整个牵引和保持过程同时配合使用透明软托临时义齿,很好的解决了前牙缺失和邻牙粘贴矫治器带来的美观问题.结果:6颗断根牙经过平均8~10周牵引和12周的保持后,经修复科医师会诊判断均达到桩冠修复的要求.结论:透明软托义齿配合改良Nance弓牵引龈下折裂牙不仅可以保存自然牙根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而且很好的解决了长达几个月的正畸牵引和保持过程中成年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作者:吕琦;伊松;陈伟挺;胡荣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鼠颅骨矢状缝牵引成骨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建立幼年SD大鼠颅骨器官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外源性张力对颅骨矢状缝成骨活动的影响.方法:取19日龄的SD大鼠颅顶骨矢状缝组织块,试验组加0.4 g力,对照组不加力.经器官培养后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等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细骨缝内成骨细胞活跃,IGF-1阳性染色位于颅缝内成骨细胞,实验组IGF-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 结论:大鼠颅骨骨缝器官可在体外培养中成功存活并生长.外源机械张力可以扩宽骨缝,刺激成骨活动,可显著增加IGF-1的合成.

    作者:吴镝;王新刚;赵振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双平面在解剖型假体隆乳中运用

    目的:探索对于乳腺组织量少,双侧乳腺不对称的求美者行解剖型假体隆乳术时,双平面法的运用.方法:隆乳术中取乳晕切口,假体部分置于乳腺后间隙,部分置于胸大肌后间隙.结果:用本方法隆乳8例11侧效果满意,术后外观形态良好,医患双方都感满意.结论:该手术对于乳腺组织条件差的求美者行解剖型假体隆乳有操作简便,术后形态、手感自然,是一种隆乳好办法.

    作者:周鹏起;刘中策;高俊明;黄威;冷奎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一例报道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成人正畸患者越来越多,口腔正畸科医师正努力通过各学科间的通力合作,达到理想的美观治疗效果[1].但是,成人的口腔环境比较复杂,牙周病在成人中比较多见.牙周病学和正畸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良好的牙周病基础治疗为正畸治疗中的牙齿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正畸治疗排齐牙齿、去除(牙合)干扰,则利于牙周病的进一步治疗[2].作者通过正畸与牙周联合治疗牙周病致错(牙合)畸形患者一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史真;张宪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MC)分泌过度和降解减少导致胶原等成分异常沉积所致的病理状态.黄种人和黑种人发病率较高,达4%~16%[1].

    作者:王惠东;杨松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在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外耳是构成面部的重要器官,由于外耳形态复杂,结构精细,再造逼真的全耳是整形外科一个难度较大的手术,它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高超技术,还取决于患者的配合和全程手术的精心护理.

    作者:周媛媛;陈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改良阴茎延长加增粗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一种理想的阴茎延长术,同期增粗术式.方法:对10例阴茎短小症患者进行改良的阴茎延长加增粗术式即松解阴茎浅悬韧带,2个交错皮瓣加小阴囊皮瓣减张推进缝合方法;同期PTFE充填,阴茎增粗. 结果:10例阴茎短小症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阴茎平均延长3.5~4.5cm,平均增粗2.0~2.5cm,外观改善满意,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该术式松解延长了阴茎皮肤,较经典的阴茎延长术式术后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作者:王传家;陈茵;关魁;丁伟佳;马陈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美白成分介绍——药物化妆品系列讲座二

    受传统审美观点的影响,对于黄种人而言,相对更加重视皮肤的白皙,故而对美白作用有更为特殊的要求.皮肤颜色主要是由黑素形成,故而,美白作用的发挥,主要有效成分是褪色剂,能够抑制黑素细胞产生黑素,这当中多以影响黑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活性为主;防晒剂等能够阻挡紫外线的成分,减少紫外线诱导黑素合成增加导致皮肤变黑;一些抗氧化成分也有助于防晒和美白功效的有效发挥.

    作者:齐显龙;刘玲;刘岚;高剑;张海龙;高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分子聚合材料表面润湿性对成纤维细胞贴附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分子聚合体表面润湿性对成纤维细胞初期贴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薄膜等离子体聚合法在圆形盖玻片表面生成六甲基二硅氧烷(Hexamethyldisiloxane,HMDSO)薄膜聚合体,然后用低温氧等离子体轰击聚合体表面,根据轰击时间的不同形成一系列的不同润湿性表面,将成纤维细胞系L929接种于不同润湿性表面,现察6h,12h时细胞的贴附率,并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果:随着氧等离子体轰击时间的增加,HMDSO聚合体表面接触角从106°下降为0°,显示表面由高度憎水变为高度亲水.成纤维细胞在亲水表面较憎水表面有更高的早期贴附率,细胞伸展更充分.结论:高分子聚合体的表面润湿性对成纤维细胞的早期贴附和伸展有显著的影响.亲水性表面更有利于细胞的早期贴附和伸展.

    作者:魏建华;封兴华;张浚睿;刘宝林;Masao YOSHINAR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目的:通过临床上组织扩张器的应用,观察并发症及对其处理,来减少此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们总结自1998年以来45例病例,56个扩张器手术所发生的并发症,并就其原因及防治进行讨论.结果:45例病例中,发生并发症4例.结论:组织扩张术虽未见发生危及生命或毁形的并发症,但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施术效果,因此术者在扩张术中应对其全面了解并掌握,严格掌握适应证,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重视扩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防患于未然.

    作者:毕国华;刘明宇;陈伟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修复

    唇裂是常见的颌面部先天畸形,表现为上唇部组织的纵形裂开.早期手术修复是治疗唇裂的有效方法.唇裂手术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局部组织发育异常及一期手术方法、技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鼻唇畸形,需行二期修复.我科于1998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例52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黄晓红;葛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至2008年初,我科采用额肌瓣悬吊于提上睑肌腱膜上的方法,治疗重度上睑下垂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继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贵金属烤瓷用于前牙二次修复的临床体会

    金属烤瓷牙自二十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已成为应用广泛的固定修复体之一.它具有形态逼真色泽自然稳定,组织相容性好,抗压耐磨等优点,所以近些年临床上制作了大量的金属烤瓷冠,但因基层牙医的不规范操作,或使用镍铬金属等导致的牙龈染色,要求重新修复的患者越来越多,我科自2004年3月~2007年3月应用贵金属二次修复前牙64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尹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和抗生素糊剂对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控制慢性根尖周炎顽固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反复疼痛、无急性渗出的根尖周炎患者92例(125颗).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65颗,抗生素糊剂60颗作治疗性根管封药.观察随访3个月~2年,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后近期、6个月及12个月疗效成功率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分别为76.9%、89.5%和91%,抗生素糊剂为48.3%、87%和88.9%,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的近期治愈率明显高于抗生素糊剂(P<0.05).6个月后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对疼痛性难治性根尖周炎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暂时充填,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景彬;董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去表皮瘢痕组织瓣重建患侧人中嵴修复单侧唇裂继发畸形

    目的:采用仿MillardⅡ术式矫正单侧唇裂继发畸形的同时利用上唇去表皮瘢痕组织瓣重建患侧人中嵴.方法:2005年2月~2008年4月,对10例单侧唇裂继发畸形患者应用仿MillardⅡ术式矫正唇鼻畸形,同时利用C瓣携带的上唇去表皮瘢痕组织瓣重建患侧人中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C瓣全部存活,未出现瘢痕组织瓣坏死.随访3~12个月,患侧鼻小柱得到明显延长,两侧鼻孔基本对称.再造的人中嵴稍隆起、两侧对称、人中显现.唇弓形态改善,唇峰基本对称,红唇厚薄一致,术区瘢痕不明显.畸形矫治效果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应用仿MillardⅡ术式矫正单侧唇裂继发畸形的同时利用以C瓣供血的去表皮瘢痕组织瓣重建患侧人中嵴,使得以前需切除遗弃的组织得到充分利用,重建的人中嵴可使整复的上唇外形更为逼真、生动.临床实践证明此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新庆;夏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初步研究影响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治疗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为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WHO出版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抽样调查,采用分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1 479名大学生进行错(牙合)畸形检查登记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治疗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69.46%,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占42.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健康态度、家庭收入、错(牙合)畸形影响美观、影响口腔功能、影响求职择偶、矫治器影响美观、戴用矫治器痛疼不适、治疗费用太贵、治疗时间过长等9种因素影响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治疗行为.结论:本研究采用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进行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率极低.广泛开展正畸预防治疗是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

    作者:陈亚刚;邢牧;余玲;彭玲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马里兰桥修复疗效观察

    目的: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马里兰桥修复后的疗效观察.方法:2000~2003年175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病例,采用马里兰桥修复,修复后进行1、2、5年随访,以马里兰桥咀嚼效能和脱落率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修复1年后义齿功能良好率为91%,桥体脱落率为2.27%;2年后分别为86%和3.79%;5年后为77%和5.30%.结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马里兰桥修复远期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师宏斌;于树伟;沈群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藻酸双酯钠局部注射治疗睑黄瘤43例

    睑黄瘤是脂质沉积症的一种皮肤外在表现,可伴有高脂血症,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好发于上眼睑内侧,皮损较持久,呈进行性多发,睑黄瘤无痛痒及其他任何不适但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美.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局部注射藻酸双酯钠的方法治疗睑黄瘤,取得了一些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靖;谭升顺;祁站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三通分流注水器的设计及其在脂肪抽吸术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脂肪抽吸术中膨胀液的注射效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劳动强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三通分流注水器对86例脂肪抽吸患者进行膨胀液注水,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与注射器及注水机进行临床比较.结果:①与注射器注水比较,三通分流注水器明显缩短注水时间(P<0.01)、减轻疼痛程度(P<0.05);②与注水机注水比较,三通分流注水器明显缩短注水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减少注射过程中膨胀液损失量(P<0.01).结论:三通分流注水法注水效率高,省时省力,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马桂娥;周建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横切加内眦韧带固定法内眦赘皮矫正术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且能减轻切口瘢痕增生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方法:采用横切口,将内眦韧带固定于鼻背筋膜,切除上下方多余皮肤后缝合.结果:本组受术者共30例,28例受术者经6~36个月随访,睑裂变长,内眦间距缩短、眼型自然美观,切口瘢痕不明显,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效果确切,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

    作者:李欢诚;黎冻;韦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