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罕见右下肢巨肢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程芳;刘志荣

关键词:罕见, 巨肢症, 护理
摘要:对1例先天性右下肢巨肢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的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家属有效沟通,并取得家属配合;在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并密切配合医生察有无出血、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手术顺利,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9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9例.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伤椎椎弓根钉分散内固定的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围术期相关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严燕;殷铁梅;杨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临床分析

    对过去260例宫外孕病历资料分析,应用来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观察,采用两种方法分两组,通过B超,血,尿HCG监测结果,结果表明: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好,HCG< 1000miu/ml选用4日疗程成功率为88%,HCG<3000miu/ml选用9日疗程成功率为92%,制作用小非创伤疗程短,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韩瑞凤;朱永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嗣治疗老年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老年心律失常患者64例,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嗣后观察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应用胺碘酮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心律失常,治疗的里效率为71.87%,有效率为15.62%,总有效率为87.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维持表皮脂质膜功能在医学美容中的意义

    美容是一门与美学、美容医学、整形医学及皮肤病学等专业相互交汇的一门科学.随着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健美、感官愉悦的追求上.而科技的发展和各种美容机构的出现又为人们通过技术手段来整形美化创造了许多条件,各类诱人的美容宣传广告也处处可见,美容本该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有些事实结果并不都是如此,由于不合理美容理念、美容方式、美容手段也较难达到满意的治疗结果,为了解决残存的这些缺陷,笔者从维持表皮脂质膜功能在医学美容中的意义进行概述.

    作者:王宏瑾;林新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膝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21例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0年6月,21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例,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0.5个月.按Ikeuch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2例.结论: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好方法.

    作者:赵银必;尹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目的:研究规范护理的行为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运用“七多七不”护理服务规范进行护理,每季度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规范护理行为前后各三年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护理行为后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了5.08%.结论:“七多七不”服务规范了护理的行为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齐娟;王建辉;康伟;魏敏香;刘园园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我院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监测183例次住院患者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183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0.8~2.0ng·ml-1为地高辛安全有效血药浓度.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安全有效浓度范围123例次(占67.21%),低于此浓度范围下限(<0.8ng ·ml-1)33例次(占18.03%),高于安全有效浓度范围上限(>2.0ng·ml-1)27例次(占14.75%).结论:通过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地高辛,为临床提供合理依据.

    作者:陈敏;陈霞;缪应祥;石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起声检查在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妇产科常规超声检查6226例,其中检出胎儿畸形181例,漏诊3例.结果:通过常规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为2.9%(181/6226),多数经引产,手术或追踪随访证实.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及早确定胎儿有无发育畸形,且诊断率高,无创,操作简便,重复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春蕾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1例肝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是不能行手术切除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广等特点.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及时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盾量.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检验科管理及对策

    伴随国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和检验工作分工日趋细化的要求;检验科管理不仅体现在提高技术质量的具体业务上,更多的是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因此,医院检验科的管理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更新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验数据.

    作者:杜宝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多元文化护理在外科病房的应用

    针对外科特殊的医疗环境和病人对多元文化的迫切需要,总结在外科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的具体护理对策.指出依据病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需要,通过改善外科的文化环境(传统文化、饮食文化)、居住环境、语言环境,可缓解多元文化冲击,提高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护士整体素质.

    作者:朱群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和效果.方法:选择60例6-10岁乳牙过早缺失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压膜式间隙保持器;B组用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分别从保持器的制作,医生椅旁操作时间,固位效果以及保持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对保持器的制作,椅旁操作时间,美观,舒适度,防止对合牙过度伸长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固位效果,保持的疗效方面有差异但无显著性.结论:压膜式间隙保持器是一种既美观又舒适,制作工艺简单,戴用便捷,固位好,疗效好,便于观察恒牙萌出程度的间隙保持器.它为口腔医师进行保持缺隙治疗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周蕊;李新;李秀华;付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兄弟同患肝豆状核变性护理体会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兄弟同患肝豆状核变性较少见,对于一个家庭将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通过护理指导,使患儿和家属认识到该病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得到有效的控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敬华;杨雪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的30岁以下,且工作1年以上,并为独生子女护士106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结果:年轻的独生子女护士的婚姻与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压力总分显著正相关;学历与工作压力源的护理工作及专业、工作压力总分显著正相关;年龄与管理及人际关系成正相关(P<0.05).结论:当代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独生子女护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压力源,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维护年轻护士心理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起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18例子宫肌瘤病人和36例子宫腺肌瘤病人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确诊子宫肌瘤的112例,准确率为94.9%,确诊子宫腺肌瘤的32例,准确率为88.9%.结论: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普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病人及胃肠外营养支持方面的应用及护理.方法:特收集了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并做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52例病人作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大年龄79岁,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1岁.结果:观察对象中除1例发生局部感染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为抢救危重病人及胃肠外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通道,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具有可行性及推广性.

    作者:崔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1例人工颈4/5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和体位练习等;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体位护理,做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合理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等.结果:该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结论:手术前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杨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例晚期食道癌不完全梗阻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现将我科成功实施一例晚期食道癌导致食道不完全梗阻患者留置胃管的操作过程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54岁,患食道癌2年,未经手术治疗,由于食道上段不完全梗阻导致吞咽困难,不能正常进食,预留置胃管.患者清醒,术前解释配合注意事项.

    作者:刘岳泰;韩瑞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挖掘每位护理人员的潜力.“落实基础护理,加强人文关怀.”把护理人员还给病人.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病人的满意度大大提升达98%以上.

    作者:沈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如何培养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

    通过对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观察病情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原因,找出整改措施,着重提出了应如何培养和提高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以及常用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作者:古晓碧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